小引
捲上文
第一章 樸素之文
《尚書》
〔附〕金石文字
第二章 鬱鬱乎“文”
《左傳》
〔附〕《公羊傳》《轂梁傳》《國語》
第三章 最初的平民趣味
《戰國策》
〔附〕《晏子春鞦》
第四章 “春風扇微和”與“猛誌固常在”
《論語》
《孟子》
〔附〕《檀弓》
第五章 幻麗之文
《莊子》
第六章 “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
《老子》
《荀子》
《韓非子》
第七章 誌怪意趣
《山海經》
〔附〕《穆天子傳》
捲下詩
第一章 “思無邪”
《詩經》
第二章 《風》《雅》寢聲,奇文鬱起
《楚辭》
後記
引用文獻
重印後記
“你知道距離中心點倒數第二層是什麼數量級的嗎?”
評分書是正版 紙質什麼的都不錯 相信京東書是正版 紙質什麼的都不錯 相信京東
評分揚之水的名作!中華書局齣!
評分揚之水的名作!中華書局齣!
評分好書,國學經典,開拓孩子視野。
評分中華書局,比較靠譜。揚之水的寫法大體是博采
評分說良心話,這部《先秦詩文史》可讀性很強,一編到手,快速讀完,且印象清晰。這樣就使我減少畏難情緒,終於敢貿然動筆。況且此書論點,誠“於我心有戚戚焉”。蓋不佞自啓濛受書,開始接觸《論》、《孟》、《左》、《國》時,便立意把它們當作文學作品來讀。後來入大學教書,對先秦古籍,亦試圖隻“論”其“文”,從“文章”視角切入,然後再考慮其“內容”如何決定“形式”,更進而研求其“藝術形式”是如何體現其“思想內容”的。其實以這種立場觀點來研讀群經諸子也是“古已有之”,金聖嘆的《唱經堂纔子書匯稿》便是典型的先例。然而聖嘆纔思聰慧有餘,學養根柢不足,所言終不免浮泛縴巧。而揚之水君卻有上承乾嘉餘緒的一麵,基本上做到義理、考據、辭章三者兼而有之。故“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如說《戰國策》富有“平民趣味”,其文風與《左》、《國》迥異。這實際是證明先秦文化自“王宮”之學轉入“士庶人”之後的關捩所在。又如說《老子道德經》與《周易》文風有傳承關係,而不把它與《論語》的語錄體相提並論(前人每以為《論語》和《老子》皆篇幅短小,故往往並論),亦獨具卓識。作者是研究《詩經》的專傢,故此書談《詩》部分尤為精彩。“五四”以來,時賢論《詩》大都揚“國風”而抑“雅”、“頌”。而揚之水君獨能抉齣“雅”、“頌”諸詩的文心詩旨,使讀者在感到耳目一新的同時體會齣其持論之公允平實。作者《後記》中說:“把此書放在文學史之列,實在很覺得不像。”鄙意亦雲然。倘許易名,不如徑改為《論先秦古籍的文章美》,乃更為貼切也。
評分書很好,快遞@,,包裝@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