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规划教材:建筑消防工程

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规划教材:建筑消防工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志嫱,李梅 编
图书标签:
  • 给排水工程
  • 消防工程
  • 建筑工程
  • 高等教育
  • 教材
  • 规划设计
  • 建筑消防
  • 学校规划
  • 工程教育
  • 专业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106233
版次:1
商品编码:1006131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8
字数:39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建筑消防工程》从系统安全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建筑消防系统的完整框架。结合建筑防火设计的思想,分析了建筑火灾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围绕建筑防火的技术措施,系统地阐述了建筑设计防火,建筑消防系统、建筑防排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相关内容。重点讲述了室内外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洁净气体灭火系统及建筑灭火器等建筑消防设备的类型、组成、工作原理、适用条件、设计计算方法;人防地下室、汽车库的消防系统设计、消防排水等问题;论述了大空间建筑消防和注氮控氧等一些新型灭火防火系统。
  《建筑消防工程》可作为高等院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建筑、消防、建筑环境与设备、自动控制工程等专业的参考教材及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及消防行业管理等方面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建筑消防工程的主要内容
1.2 建筑消防工程的基本特点
1.3 建筑消防工程的组织与管理
1.4 我国的消防法规和方针

第2章 建筑火灾与防火措施
2.1 建筑火灾的教训
2.2 建筑火灾知识
2.3 建筑防火措施与对策

第3章 建筑防火
3.1 建筑分类及危险等级
3.2 建筑耐火等级
3.3 民用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
3.4 建筑防火分区
3.5 安全疏散
3.6 地下建筑防火
3.7 汽车库防火设计
3.8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实例分析

第4章 建筑消防系统
4.1 消火栓给水系统
4.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3 气体灭火系统
4.4 建筑灭火器的配置
4.5 其他新型消防系统
4.6 消防排水
4.7 人民防空地下室消防设计
4.8 车库消防设计

第5章 建筑防排烟
5.1 概述
5.2 防排烟的设计
5.3 中庭防、排烟系统设计
5.4 地下建筑的防排烟
5.5 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设计
5.6 防排烟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第6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简介
6.2 火灾报警探测器
6.3 火灾报警控制器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基本形式
6.4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6.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6.6 设计实例
附表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1章 绪论
  1.1 建筑消防工程的主要内容
  建筑物是指工业与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包括厂房、仓库,民用建筑包括公共民用建筑和住宅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消防工程需考虑以下相关问题。
  (1)防火分隔:一般指用防火分隔物对建筑物实施防火分区。防火分隔物是防火分区的边缘构件,有防火墙、耐火楼板、甲级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水幕带、上下楼层之间的窗间墙、封闭和防烟楼梯间等。
  (2)钢结构防火喷涂材料: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钢结构建筑,用防火喷涂材料来保护钢结构,以下提高建筑物的耐火能力。目前大、中型发电厂房、石油化工中的某些钢结构厂房、库房,民用建筑中大跨度钢结构屋架、高层公共钢结构建筑等,多采用防火喷涂材料保护,它是消防工程施工不可缺少的内容。
  (3)室内装修防火: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室内装修材料的耐火性能,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室内装修材料包括顶棚、墙面、地面、隔断、固定家具、装饰织物等。上述材料均属消防工程范畴之内,应给予十分注意与重视,以保障消防安全。
  (4)消防电梯:当工业与民用建筑物超过一定高度时,要设置专用或兼用的消防电梯,其功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其安装业务属消防工程安装范畴之内。
  (5)避难营救设施:根据高层民用建筑的高度、使用性质、设置避难营救设施,其种类有:避难层(间)、屋顶直升机停机坪、避难阳台、缓降器、避难桥、避难滑杆、避难袋、逃生面具等。这些设施、设备均属于消防设计、安装、管理范畴之内。
  (6)消火栓灭火系统:按国家现行标准和规范,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大多数场所都有设置消火栓的要求,设置面很广泛,作用不可忽视。消火栓灭火系统至今仍是建筑内部最主要、最普遍应用的灭火设施。
  ……

前言/序言


建筑消防工程:安全设计的基石与实践 本书是一部全面而深入的建筑消防工程领域著作,旨在为读者提供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和实用的工程技术指导。本书的编写紧密围绕建筑物的火灾安全设计、火灾预防、火灾扑救以及火灾后的恢复等关键环节,内容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前沿技术的广泛范畴,力求为建筑设计、工程建设、消防管理等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本权威且具有指导意义的参考。 第一部分:消防工程基础理论与法规体系 在建筑消防工程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清晰的法规框架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本部分将深入剖析火灾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燃烧的化学过程、灭火的机理以及火灾的蔓延规律。我们将详细阐述不同类型火灾的特性,如固体物质火灾、液体火灾、气体火灾以及电气火灾的成因与特点,并探讨如何根据火灾类型制定有效的灭火策略。 同时,本书还将梳理和解读国内外相关的消防工程法规、规范和标准。从国家层面的消防法律法规,到行业协会发布的工程技术规范,再到地方性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都将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和分析。我们将重点关注最新的法规更新和技术导则,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最新、最权威的消防工程设计依据,确保设计和施工的合规性。此外,还将探讨火灾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在设计阶段识别和量化建筑物的火灾风险,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二部分:火灾探测与报警系统设计 火灾探测与报警系统是建筑火灾早期预警和响应的关键组成部分。本部分将详细介绍各类火灾探测器的原理、性能特点、适用范围及安装要求。我们将深入探讨烟雾探测器(包括离子型、光电型)、热感应探测器(包括定温、差温、线型定温)、火焰探测器(包括紫外、红外、复合型)以及气体探测器等多种探测技术的细节。同时,还将介绍其他非常规探测技术,如吸气式火灾探测系统(ASD)及其在特殊环境中的应用。 在报警系统设计方面,本书将阐述联动控制逻辑的设计原则,包括声光报警器的选型、布置与联动,以及与消防水系统、排烟系统、防火卷帘等消防设施的联动控制。我们将详细讲解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功能、编程要求及系统集成,并探讨智能化火灾报警系统的发展趋势,如物联网(IoT)技术在火灾监测和预警中的应用。此外,还将涉及火灾报警系统的验收标准和维护要求,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 第三部分:自动灭火系统设计与应用 自动灭火系统是扑灭初期火灾、控制火势蔓延的有效手段。本部分将对各类自动灭火系统进行系统性介绍和深入分析。 喷水灭火系统: 包括湿式、干式、预作用和雨淋系统,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系统组成、组件选型(喷头、阀门、水泵、水箱等)、管网设计、水压计算、水源要求等。我们将重点讲解不同场所(如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厂房、仓库)对喷水灭火系统的具体要求和设计要点。 气体灭火系统: 介绍惰性气体灭火系统(如IG541、IG55)、卤代烷灭火系统(如哈龙替代品)以及洁净气体灭火系统(如七氟丙烷、三氟丙烷)。详细阐述各种灭火剂的灭火机理、灭火浓度计算、系统组成、储瓶间设计、喷嘴布置、泄压装置等。重点分析其在数据中心、档案馆、精密仪器室等特殊场所的应用。 泡沫灭火系统: 适用于扑灭液体火灾,本书将介绍泡沫灭火系统的类型(如低倍数、中倍数、高倍数泡沫),讲解泡沫灭火剂的性能、泡沫产生装置、泡沫输送设备、泡沫喷射系统(如泡沫炮、泡沫喷头)的设计与应用。重点关注石油化工、航空港等易发生液体火灾场所的设计。 其他自动灭火系统: 简要介绍干粉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等,说明其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和应用特点。 在系统设计中,本书将强调根据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等级、使用功能、储存物品种类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灭火系统。同时,还将涉及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联动逻辑设计以及系统验收规范。 第四部分:排烟与通风系统设计 在火灾发生时,烟雾的蔓延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效的排烟与通风设计至关重要。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建筑物的防烟与排烟设计原则。 排烟系统: 详细介绍机械排烟系统和自然排烟系统的设计。机械排烟系统包括排烟风机的选型、风道设计、排烟口和补风口的布置。自然排烟系统则侧重于天窗、侧窗等自然排烟口的设计和开启方式。我们将结合不同建筑类型(如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工业建筑)和不同空间(如楼梯间、走道、大空间)的特点,阐述具体的排烟设计方案。 防烟系统: 重点讲解防烟楼梯间、前室、疏散走道等区域的防烟设计,包括正压送风系统和隔烟措施的设计。我们将分析不同防烟方式的工作原理和效果,以及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实现有效的防烟。 通风系统与火灾的关联: 讨论常规通风系统在火灾时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火灾条件下调整或关闭通风系统,以防止火势蔓延和烟雾扩散。 本书还将介绍排烟与通风系统的联动控制,以及系统验收和运行维护的要求。 第五部分:防火分隔与疏散设计 防火分隔和疏散设计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阻止火势蔓延的根本措施。本部分将围绕这两个核心要素展开。 防火分隔: 详细阐述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地板/天花板等防火分隔构件的设计要求。我们将介绍不同耐火等级的要求,材料的选择,以及构件的安装与连接规范。重点讲解防火分区的设计原则,如何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面积、高度等因素划分防火分区,以及防火卷帘、防火隔断在大型空间的应用。 疏散设计: 深入讲解疏散距离、疏散宽度、疏散出口的数量和位置等设计要点。我们将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国家标准,分析不同类型建筑物的疏散设计要求,并探讨疏散指示和应急照明的设计。本书还将关注疏散通道的畅通性、无障碍设计以及紧急情况下的疏散策略。 第六部分: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消防给水系统是建筑灭火的重要水源保障。本部分将详细介绍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 消防水源: 讨论市政给水管网、消防水池、消防水箱、天然水源(如河流、湖泊)等不同消防水源的要求和设计。 消防给水管网: 介绍消防给水管网的组成(如干管、支管、水泵接合器),管材的选择,管径的计算,以及水压和流量的要求。 消防水泵: 详细讲解消防水泵的选型、流量、扬程计算,以及消防水泵房的设计要求。 消火栓系统: 包括室内消火栓系统和室外消火栓系统的设计,介绍消火栓的布置、水枪、水带的要求。 喷淋系统与给水: 阐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消防给水的要求,包括喷头流量、系统耗水量等。 第七部分:防火材料与构造 防火材料和构造是建筑自身抵御火灾能力的重要体现。本部分将重点介绍各类防火材料的性能、应用及检测要求。 防火涂料: 介绍钢结构防火涂料、饰面型防火涂料等的性能特点、施工工艺和应用范围。 防火板材: 讲解纤维水泥板、防火石膏板等在墙体、吊顶、地板等部位的应用。 防火玻璃: 介绍耐火极限不同的防火玻璃种类及其在防火门、防火窗中的应用。 防火木材: 讨论防火浸渍处理木材的应用。 建筑构造的防火性能: 结合建筑物的整体构造,分析墙体、楼板、屋顶等防火构造的设计要求,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构造设计提升建筑的整体防火能力。 第八部分:火灾事故分析与应急管理 了解火灾事故的成因、蔓延过程和扑救经验,对于提升消防设计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部分将结合实际案例,对火灾事故进行深入分析。 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选取典型火灾案例,从火灾原因、火灾蔓延、救援过程、损失情况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总结经验教训。 消防应急预案编制: 介绍应急预案的编制内容、流程和要求,包括火灾报警、人员疏散、初期火灾扑救、专业消防队调度等内容。 消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强调消防设施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消防设施管理制度。 消防宣传与培训: 讨论消防宣传教育在提高公众消防意识和自救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开展针对性的消防培训。 第九部分:智能消防与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消防工程领域。本部分将探讨智能消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物联网(IoT)与消防: 介绍物联网技术在火灾监测、数据采集、预警分析、远程控制等方面的应用。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AI)在消防中的应用: 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火灾规律,利用AI进行火灾风险预测、智能灭火决策等。 BIM(建筑信息模型)与消防设计: 分析BIM技术在消防设计协同、可视化模拟、冲突检测等方面的优势。 绿色消防与可持续发展: 探讨如何在消防设计中融入绿色理念,推广节能、环保的消防技术和材料。 本书力求在理论深度、技术广度和实践指导性之间取得平衡,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实用的建筑消防工程学习和工作平台。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提升我国建筑消防安全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之前在准备一些相关考试时,总觉得很多知识点碎片化严重,缺乏一个统一的框架来串联。这本教材恰好弥补了我的这个短板。它的章节结构设计得非常有条理,从火灾的生成与传播机理,到各种主动和被动消防措施的原理和设计,再到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层层递进,逻辑链条非常清晰。特别是对不同类型建筑(如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等)的特殊消防要求进行了专项论述,这对于我们处理复杂工程项目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说,它就像一张精心绘制的路线图,指引着我们如何在消防工程这片广袤的领域中稳步前行。

评分

坦率地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我原先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应付考试的“工具书”,更像是一部消防工程领域的“百科全书”。我特别喜欢它在某些章节后面附带的习题和思考题,它们往往不是简单的知识点回顾,而是需要运用综合分析能力的开放性问题,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虽然有些概念需要反复研读才能彻底吃透,但这恰恰说明了其内容的扎实和深刻。阅读它,让我对建筑消防工程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作为一本面向高校规划的教材,它对最新行业标准和技术发展的关注度令人印象深刻。我注意到书中对新型消防技术,比如气体灭火系统和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的介绍,都保持了较高的前沿性。这让我感到,手里捧着的不是一本过时的参考书,而是一个能与时俱进的学习工具。对于我们这些即将踏入行业的学生来说,掌握最前沿的技术是赢得竞争力的关键。这本书的编者显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追踪行业动态,确保了内容的实用性和指导性,这点值得点赞。

评分

拿到这本《建筑消防工程》教材时,我首先被它厚实的体量和严谨的排版所吸引。作为一名正在努力啃读给水排水专业知识的学生,我一直对消防安全在建筑工程中的核心地位深感敬畏,同时也对其复杂的理论和规范感到一丝迷茫。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一看就知道是正经的专业读物,而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科普手册。翻开内页,字体清晰,图文并茂的排版方式让人耳目一新,不像有些教材那样只有密密麻麻的文字,读起来枯燥乏味。我尤其欣赏它对基础理论的深入浅出地讲解,比如流体动力学在消防系统中的应用,以及火灾荷载的精确计算方法,这些都是我们平时课堂上难以深入探讨的硬核知识点。

评分

这本书在系统性上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罗列了规范条文,更重要的是解释了规范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工程逻辑。我发现它在处理一些经典案例时,总能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未来要走向设计岗位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例如,在讲解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时,它不仅介绍了喷头的布置和流量计算,还详细阐述了不同保护对象对水灭火效率的要求差异,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死记硬背规则,而是在理解一套完整的安全防护体系是如何构建起来的,这是一种质的飞跃。

评分

第1章

评分

人民防空地下室消防设计

评分

《建筑消防工程》从系统安全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建筑消防系统的完整框架。结合建筑防火设计的思想,分析了建筑火灾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围绕建筑防火的技术措施,系统地阐述了建筑设计防火,建筑消防系统、建筑防排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相关内容。重点讲述了室内外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洁净气体灭火系统及建筑灭火器等建筑消防设备的类型、组成、工作原理、适用条件、设计计算方法;人防地下室、汽车库的消防系统设计、消防排水等问题;论述了大空间建筑消防和注氮控氧等一些新型灭火防火系统。

评分

2.3

评分

4.4

评分

第6章

评分

4.4

评分

建筑空间组合论(第3版)

评分

4.6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