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资生经》由宋代针灸家王执中编于南宋1180~1195年。7卷。是一部文献价值、临床价值均较高的针灸书,对后世针灸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该书卷1所载腧穴365个,详介腧穴定位和针刺法,明清的针灸铜人腧穴标注也多采用了这一定位法,并配有36幅腧穴图,形象直观;卷2是王氏针灸临证体会的结晶,集中体现了王氏对取穴、施炙、炙后护理、针灸禁忌以及针药关系等针灸学基本问题的独到见解;卷3~7是在收集前贤腧穴主治症的基础上按病症排列,相当于诸病通用穴,方便临床针灸医生辨症选穴,篇末还附有大量验方、医案,颇切临床实用,这是本书的大特点。此外,王氏临证取穴很注重选取疾病反应点,并名之曰“针灸受病处”,如:咳嗽在膻中穴处有压痛,肠痈在大肠俞穴处有压痛等,均在压痛处刺灸而俞。这些经验对于现代针灸临床,仍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次整理以现存早的元天历叶日增广勤堂印本为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整理。书前撰有导读,书末附有穴位索引,便于读者学习和查阅。
《针经摘英集》是元代杜思敬从多种针灸文献中辑录、改编而成。全书共载“九针式”、“折量取腧穴法”、“补泻法”、“用针呼吸法”、“治病直刺诀”五篇。其中后一篇“治病直刺诀”是该书的主体部分,共收录针方69首,反映出金元时期注重针法的鲜明特点。书虽不大,但理、法、方、穴均有创见,是一本具有很高临床价值、极为贴近临床且便于实际应用的针灸临床参考书。
本次整理以上海涵芬楼1938年影元刊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多种版本重新整理。书前撰有导读,方便读者学习。
好。。。。。。。。。。。
评分挺好的,虽然下雨,但是书到手一点没问题,有好书还会买的
评分文言书本 中医临床读丛书 了解中医 了解经脉 学习中医
评分脉学在中医学中是极受重视的。自晋代王叔和著《脉经》后,五代高阳生著成《脉诀》,以其通俗易懂、便于记诵而广为传播,但因其中谬误也不少。李时珍继承了正统的脉学,博采历代各家之长,对经义大加发挥,如他指出,切脉独取寸口,是以此候五脏之气,而不是切按五脏六腑经脉之体,阐发透辟。他在《脉经》24脉的基础上,又增述了3种脉,使中医脉象增至27种,即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他用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的七言诗句写成"体状诗",对每一种脉象做了形象的描述,如说浮脉"浮脉唯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命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短短四句把浮脉的脉位、脉象、临床意义表述得很清晰。他还用"相类诗"、"主病诗",把同一类的各种脉加以归纳,对其在诊断病证方面的意图加以阐发。这就是《濒湖脉学》的全部内容,虽然篇幅不多,但在中医脉学发展史上却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学习脉学的必读著作。
评分京东物流杠杠的?
评分暂时看不懂,留着慢慢看
评分东西不错,好评,好评,好评,嘻嘻嘻。
评分很厚的一本书,书的内容的话呢,有图解,可是的话,比较文言文。图画,也很有古风。
评分纸张不错,挺好的一本书,买来做课外阅读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