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绘画5:天王·金刚

西域绘画5:天王·金刚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马炜,蒙中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20

图书介绍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06303
版次:1
商品编码:10073633
包装:平装
开本:8开
出版时间:2010-01-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9
正文语种:中文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天王画像在《西域绘画5(天王·金刚)》的编选中占了多数,金刚力士只选了三件代表性的作品。所谓天王,即身居欲界六天之最下天的护世四天王。此重天位于须弥山的半腹,半腹有犍陀罗山,其山有四山头,四天王各居一山,各自护守其领地。根据《止持会集音义四王天》所讲,“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教。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他善根增长,故居须弥山琉璃无。西方广目天王,谓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故居须弥山白银堙。北方多闻天王,谓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居须弥山水晶。”
在《西域绘画5》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天王的形象几乎全以武将的形象出现,身披铠甲,八面威风,一副常人不可逼近的貌相。之所以如此,本来便与天王类似君王的身份有关。而具体到每一位天王,仅从程序化的服饰、面容很难对应,所以必须依靠供养题记或是其手中所持的法器来断定身份。即如东方持国天王持弓箭,西方广目天王持宝剑,北方多闻天王持长戟,南方增长王持棒。天王的画像多出自于幢幡,由于幡的主体幡身是一狭长的绢带,画面所限,因此呈现给观者的画像基本上是单独的立像。书中收录的两幅绢画《行道天王图》,是难得一睹的群像,虽然画幅不大,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场面壮阔,气魄非凡。两幅作品是相同的题材,而且构图也大体接近,主要描绘了北方多闻天王即毗沙门天王带领众眷属随从,乘云渡海,巡查领地。

内页插图

精彩书摘

  金刚力士像(左)
  该幅金刚力士像出自于幡的主体幡身。幡的两侧流苏绿边呈绿色,一边呈青绿色,底部的幡脚则呈深藏青色。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幡脚与幡身相间隔的菱形格子。
  画像不论是用色手法还是颜料的质地,均能体现出敦煌绘画一贯的作风,红、绿、白三种主色纯净而热烈,以色调的强烈对比营造出绚烂的感受。绛色的深浅浓淡变化,配合着肌肉的线描用笔,有力地凸显出金刚力士的强健筋骨,极富视觉感染力。
  金刚力士像(右)
  首先是金刚的嘴唇、裙带以及右脚所踏的莲花瓣的勾线,皆设之以艳丽夺目的红色,夺人眼目;其次是肌肉的突起部分采用了高光的技法,其表现效果甚至胜出前一幅作品。再者,身体的扭转、右臂的上举握拳,眉目口鼻的夸张,此类特点属于当时画工描绘金刚力士时比较常见的范式。如咸通九年(868年)所制的著名的《金刚经》雕版印刷作品,其中便出现了与本幅作品相似的金刚力士形象。最后值得读者注意的是,勾描用笔大多起止露锋,活脱脱行草书的笔意。当时的唐代绘画流行“吴家样”的风格,这幅作品无疑提供了非常精彩的印证。

前言/序言


西域绘画5:天王·金刚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西域绘画5:天王·金刚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西域绘画5:天王·金刚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西域绘画5:天王·金刚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与造型密切相关的问题之一是变形。敦煌壁画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变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和植物形象。时代不同,审美观点不同,变形的程度和方法也不一样。早期变形程度较大,较多浪漫主义成分,形象的特征鲜明突出;隋唐以后,变形较少,立体感较强,写实性日益浓厚。

评分

《荣宝斋画谱 · 伍嘉陵绘》

评分

的壁画《双鸦栖树图》,也是较早的独幅花鸟画。花鸟画发展到两汉六朝则粗具规模。南齐谢赫《画品》记载的东晋画家刘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鸟画家。经唐、五代北宋,花鸟画完全发展成熟。五代出现的黄筌、徐熙两种风格流派,已能通过不同的选材和不同的手法,分别表达或富贵或野逸的志趣。北宋的《圣朝名画评》更列有花木翎毛门与走兽门,说明此前花鸟画已独立成科。北宋的《宣和画谱》在总结以往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第一篇花鸟画论文。文章《花鸟叙论》,深入地论述了花鸟画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阐述了花鸟画创作“与诗人相表里”的思维特点。此后,画家辈出,流派纷呈,风格更趋多样。在风格精丽的工笔设色花鸟画继续发展的同时,风格简括奔放以水墨为主的写意花鸟画,水墨写意“四君子画”(梅、兰、菊、竹)相继出现于南宋及元代。以线描为主要手段的白描花卉亦兴起于同时。随着写意花鸟的深入发展,以明末的徐渭为代表自觉实现了以草书入画并强烈抒写个性情感的变革。至清初朱耷则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水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花鸟画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传统,终于在近现代产生了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朱宣咸、关山月,等花鸟画大师。

评分

六朝时期

评分

与造型密切相关的问题之一是变形。敦煌壁画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变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和植物形象。时代不同,审美观点不同,变形的程度和方法也不一样。早期变形程度较大,较多浪漫主义成分,形象的特征鲜明突出;隋唐以后,变形较少,立体感较强,写实性日益浓厚。

评分

中国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描绘的对象,实际上不仅仅是花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包括花卉、蔬果、翎毛、草虫、禽兽等类。

评分

战国末期木板画

评分

早在工艺、雕刻与绘画尚无明确分工的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战国末期木板画《老虎被缚图》,是已知最早的独幅花鸟画[1] ,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所藏东汉陶仓楼上

评分

这本书画面夸张,画法老辣,只是运输的过程中书窝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西域绘画5:天王·金刚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