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纸张质量和印刷工艺是无可挑剔的,装订得很结实,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容易脱页,这对于一本工具书来说非常重要。从内容上看,它在基础知识普及方面做得相当到位,尤其是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盆土配方,考虑到了不同地区土壤的酸碱度差异,这体现了作者的用心。然而,让我感到略有遗憾的是,书中对“盆栽果树的越冬管理”这一关键环节的描述显得有些单薄。鉴于北方冬季的严寒和干燥,仅仅建议“移入室内避风”显然是不够的。我期待看到更详细的关于不同寒冷等级地区(比如零下几度到零下十几度)的具体保温措施,比如是否需要用麻布包裹、控水频率的调整、以及如何判断休眠期是否需要进行必要的补充光照等。这部分内容如果能得到充实,对于保障果树的长期存活率将是决定性的帮助。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整体印象是,它在理论深度上略显不足,更侧重于“告诉你要做什么”,而非“深入解释为什么”。例如,书中提到要定期施肥,并给出了一个大致的NPK比例参考,但这对于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树种(比如是结果类还是观赏类)的精确需求分析就显得有些笼统了。我尝试按照书中的建议给我的几盆柑橘施肥,结果发现有些植株在花期似乎没有达到预期的状态,这让我开始怀疑配方的普适性。如果作者能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带下,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肥料管理方案,并加入一些关于微量元素缺乏时的具体症状描述和解决方案,那么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将会大大提升。另外,书中关于盆器选择的章节篇幅太短了,仅仅提到了陶盆和塑料盆的透气性差异,但没有深入探讨不同材质对根系发育的长期影响,这对于追求盆栽艺术感的爱好者来说是个遗憾。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挺有意思的,封面那种手绘风格的插图,色彩搭配柔和,一看就知道是针对爱好园艺、追求生活情趣的读者的。刚拿到手的时候,我主要关注了目录结构,感觉内容划分得比较细致,从基础的土壤选择到日常的病虫害防治,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全面。不过,我发现其中对一些进阶技巧的介绍相对比较简略,比如像嫁接、修剪这些需要大量实操经验的部分,文字描述虽然清晰,但缺乏足够多的步骤图解或者视频链接辅助,对于完全的新手来说,可能光看文字还是会有些吃力。我个人更希望能在讲解不同砧木和接穗亲和性的部分再深入一些,毕竟这直接关系到嫁接的成活率。总体来说,它更像是一本优秀的入门参考手册,适合初学者快速建立起一个整体的概念框架,但若想成为“盆栽高手”,可能还需要结合其他更专业的资料来查漏补缺。书中的排版很舒服,字号适中,阅读起来不累,这点值得称赞,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找到一套系统化的果树修剪技术指南,特别是针对提升坐果率和保持树形美观的打理方法。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确实存在,但给我的感觉是像一本“修剪操作流程速查表”,缺乏对不同树种修剪理念的深入剖析。例如,苹果树的环剥技术,书中只是简单描述了操作步骤,却没能详细解释环剥时间对糖分积累和花芽分化的具体影响机制,也没有提供不同树龄树木应采取的不同修剪侧重点的对比分析。我翻阅了很多遍,感觉自己还是没能真正掌握那种“心中有树形”的修剪哲学。希望作者能用更多的篇幅来探讨树木的生理反应与修剪手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剪掉这个枝条”的表层操作指导上,那样才能真正帮助读者从“照着做”过渡到“自己想”的阶段。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读起来毫无压力,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园丁在跟你唠嗑。作者的叙事方式很接地气,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堆砌,即便是园艺小白也能轻松理解“疏根”、“摘心”这些操作的含义。这一点我非常欣赏,因为它让“种果树”这件事变得不再高不可攀。然而,这种过于平实的风格也导致一些关键节点的描述不够精确和有力。比如在讲如何判断果树是否缺水时,书上说“观察土壤表面和叶片状态”,这太笼统了,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如何通过掂量花盆重量、或者更细致的土壤湿度测试方法来作为辅助判断的依据。而且,关于病虫害的防治部分,主要还是集中在物理防治和常规化学药剂的使用上,对于新型的生物防治手段或者更环保的自制溶液配方着墨不多,感觉内容稍微有点滞后于当前园艺技术的发展潮流。
评分二、光
评分160种园林绿化苗木繁育技术
评分一、果树盆栽的意义
评分四、盆栽果树的水分蒸腾、蒸发p与供应
评分三、p盆栽果树p的特点
评分题质疑、成果展示、心得交流、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疑难解析、观点验证、问题综述。
评分第一节
评分好,很实用,老爸很喜欢
评分曾经在家里花盆内栽过一些果树,因缺乏栽种知识都失败了,但愿有了这本指导书能成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