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继印度伟大的灵性导师克里希那穆提、台湾佛界宗师星云大师之后,又一位智者之书为读者指导人生迷津,破解生活烦恼。
风靡全球的伟大禅师阿姜?查被称为我们时代的伟大智者。
深奥的人生哲理,通俗的文字表述,经典的心灵导修著作。
内容简介
继克里希那穆提、奥修之后,又一位智者之书为我们点亮人生的智慧之灯。作为风靡全球的伟大禅师,阿姜查被称为我们时代的伟大智者,他在世界各地受到广泛的欢迎,他用通俗的语言对困扰我们的深奥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我们活着为了什么?生活的真正归宿是什么?怎样才能快乐地生活?这些近乎的问题,在《这个世界的真相》中都能找到答案,在阿姜查看来,这些问题只是存在于呼吸之间的简单问题。如果你能呼吸,你就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他的书超过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能以一种格外简单的方式自然地融入我们的心灵。与生活在都市中奔波、劳碌的人们能轻易地发生对接与碰撞。他的书,是献给都市心灵的田园牧歌,是进入疲惫心灵的一捧甘泉。
作者简介
阿姜·查,20世纪最伟大的禅师之一。1918年6月出生于泰国东北部乌汶省的一个小村庄。9岁剃度受沙弥戒,20岁正式受戒为比丘。1946年通过最高级正规佛学课程考试后,开始托钵行脚,寻师访道。1948年在森林中与20世纪伟大的森林禅师阿姜曼相遇,获得重要的启发,改变了他的修行方法。1954年回到家乡乌汶省巴蓬森林,并建立巴蓬寺。阿姜?查的修行方式有两大特色:头陀行与禅定体验。他的教导方式简明深远,吸引了全世界无数信众。
精彩书评
目录
序 森林中的功课
第一章 我们为何生于此
非男非女的身体
寻找我们的归宿
暮色早已降临
从内而生的痛苦
世俗生活的牢笼
染一块肮脏的布
观察我们的心
一颗清净的心
如此而已
第二章 生活在世界的真相中
嫁接与种子
如何改变心
大苹果与小苹果
快乐的本质
世人的行为模式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装满水的瓶子
牛车的痕迹
第三章 今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谁在痛苦
正确的想法
最伟大的法门
自我的观念
无常中的真理
没有师父的佛陀
第四章 人世间的局限
获得解脱的“圣道”
一把禅修的钥匙
为什么要训练心
肉眼与心眼
事物的本质
第五章 不确定的世界
跑来跑去的心
心是什么样子
训练心的正确方法
猴子都是一样的
圣者的“安全阀”
静止的流水
第六章 生活的佛法
与“法”同在的人
有为法与无为法
贪欲的奴隶
世俗的概念
随时随地疗救心
无法隐藏的善与恶
第七章 佛法真的很简单
正常状态下的心
亲自体验
身心内的真谛
全部放下
观察的力量
心中之贼
第八章 纠正我们的知见
歧途与正见
烦恼像老虎
猴子的骨头
稻田中的水牛
人世间的问题
第九章 生活即修行
苦乐如捉蛇
为什么要持戒
自然生起的智慧
感官的节制
独自奋斗
请放下经典
第十章 觉醒之路
谁是真正的主人
了解每一位访客
每天的行禅
世界与镜子
忍耐与坚持
让心自由自在
学习放下
事物是如何分开的
第十一章 心的证悟
僧侣的生活
安静地修行
只有这颗心
捡芒果
证悟的时刻
第十二章 问师父的问题
附一:我们真正的归宿
附二:来自森林寺院的阿姜?查
附三:阿姜?查略传
精彩书摘
世人的行为模式
当你发现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时你会想要出离,心会变得无动于衷并会寻求出离之道 出离心是来自于发现事物的本质,如实知道事物和爱恨的本质,无动于衷,指我们不再执著,从执著中出离,以平静的心观察,可以去除执著,这种平静是修行所致。
大多数人仍然不知道禅修的要点,他们认为行禅、坐禅和听佛法的开示就是修行,这些只是外在形式。当心碰到外尘时,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这是修行之所在,此时,有感官的接触 当人们说一些我们不喜欢的事时,我们会生气 ;如果他们说我们喜欢的事,我们就高兴,这就是修行的地方。我们如何修行呢?如果我们只是跑来跑去,想追逐快乐,远离痛苦,如果这样修行,即使到了老死,我们仍然无法了解法,这是没有用的。当苦乐生起时,我们如何用佛法来解脱痛苦烦恼?这是修行的要点。
通常人们碰到不如意的事,他们会不开心,例如,有人会说:“不要打扰我,不要打扰我!为什么责备我?”这是自我封闭的人。这正是修行之所在:当人们批评我们时 我们应该反省他们说的是实话吗?我们应该敞开胸怀和想想他们说的内容 ,或许言之有理 或许我们有该责备的地方,他们可能是对的通常我们会立刻生气 。如果有人指出我们的缺点 ,我们应该努力改正、改进,这是聪明人修行的方式。
混乱的地方正是让我们平静下来的地方 ,当我们以智慧观察混乱的外境时,心会平静下来。有些人不能接受批评,他们自大、傲慢,他们会替自己辩护,如果你是一位教师,有时你的学生或许会告诉你不知道的事,因为你是老师,你听不下去,这不是正确的心态。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弟子非常聪慧。有一次,当佛陀在说法时,佛陀问这位弟子:“舍利弗,你相信这个吗?”舍利弗尊者回答说:“我还没有完全相信。”佛陀赞许他的回答:“非常好,舍利弗,你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不轻信,在相信或不相信。”
之前,他会敞开心怀去倾听,然后仔细思量那件事情的真相。佛陀为为人师者做了很好的典范 ,舍利弗的话是真的,他只说他的真实感受。有些人认为,说你不相信老师说的话好像是,在质疑老师的权威,他们会害怕,不敢这样说, 他们会赞同老师的说法,这是世人的行为模式,然而佛陀不会生气。佛陀说:“你无须为那些不是错误的事或恶事感到羞耻。如果你不相信 ,就说:你不相信 ,这是对 的。在这里 ,佛陀的行为是为人师表的典范。
有时,你甚至可以从小孩子身上学到一些事情,不要盲目地相信权威。
无论是站是坐或是在不同的地方走动,你总是可以观察周遭的事物,我们以,自然的方式,以色、声、香、味等感受或想法来接触所有事物 ,聪慧的人会去思考。真正修行时,我们不再关心任何外境。
前言/序言
《这个世界的真相》——一份对未知的好奇,一场对边界的探索 在这个瞬息万变、信息洪流裹挟一切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如同置身于一片浩瀚无垠的海洋。我们接收着无数的声音,目睹着纷繁的景象,却常常在潮起潮落中迷失方向,在五光十色中感到困惑。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认知,那些早已深植于心的常识,真的就是世界的本来面目吗?我们所处的现实,究竟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被精心编织的幻象?《这个世界的真相》正是诞生于这样一种深沉的疑问,它不是一本提供最终答案的百科全书,而是一场邀请读者一同启程的探索之旅。 本书并非试图揭示某个单一、确定的“真相”,因为我们深知,世界之大,真理之多,任何单一的结论都显得过于单薄和片面。《这个世界的真相》更像是一位引路人,它将带领我们审视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框架,那些我们几乎不再质疑的逻辑。它鼓励我们以一种全新的、批判性的视角去观察周遭的一切,从微观的个体感知,到宏观的社会结构,再到宇宙的深邃奥秘。 探索认知的边界,挑战既定思维 人类的认知,宛如一个不断扩张的圆。圆的边界,是我们已知的部分;圆外的黑暗,则是我们尚未触及的领域。我们常常安于现状,满足于已知的圆内空间,却忽略了那片更加广阔、充满可能性的未知。本书的开篇,便旨在拓宽这个圆的边界。它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探讨我们大脑如何处理信息,如何形成观念,以及那些潜藏在意识深处的偏见和误区。我们会审视“确认偏误”、“锚定效应”等认知陷阱,理解它们如何在不知不觉中塑造我们对世界的判断,让我们更容易接受与自身观点相符的信息,而忽略那些与之相悖的证据。 接着,我们将目光投向社会层面。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将交织出现,帮助我们理解个体行为如何汇聚成宏大的社会现象,以及权力、意识形态、历史进程如何共同构建了我们所处的社会现实。本书将深入剖析那些看似自然形成的社会规则和价值体系,去探究它们背后隐藏的运作机制和利益驱动。我们会反思,那些被我们奉为圭臬的“常识”,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是否也同样适用?它们的起源是什么?又服务于怎样的目的? 从科学的视角,审视现实的构成 科学,常常被视为追求客观真理的有力工具。然而,《这个世界的真相》将邀请我们以一种更审慎的态度去审视科学本身。物理学、生物学、神经科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发现,将作为我们探索的基石。我们会讨论量子力学的奇特现象,理解它如何挑战我们对物质和因果的传统认知;我们会探讨神经科学对意识和自由意志的最新解读,思考我们的选择究竟有多少是自主的,又有多少是被生理和环境所决定。 本书不会简单罗列科学事实,而是着力于展现科学探索的过程,以及科学理论的演变。我们会看到,曾经的“科学真理”在新的证据面前被推翻,新的理论又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这种动态的视角,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的局限性,认识到科学并非终极的、不可动摇的答案,而是一个持续求索、不断接近真相的过程。它鼓励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科学的进步,同时也警惕那些被过度神化或被误读的科学概念。 跨越边界的对话,汇聚多元的智慧 《这个世界的真相》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拘泥于单一学科的范畴,而是积极搭建一座跨越学科、跨越文化的对话平台。哲学、艺术、宗教,这些领域所蕴含的对生命、意义和存在的思考,同样是构成我们世界图景的重要部分。我们会探讨不同的哲学流派如何解读“现实”的本质,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存在主义到虚无主义,理解它们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塑造。 艺术的表达,往往比理性论述更能触及情感深处,也更能展现人类经验的多样性。本书将通过对不同艺术作品的解读,去体会艺术家们如何捕捉和传达那些难以言说的感受,如何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揭示隐藏的意义。宗教信仰,作为人类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背后蕴含的价值观、世界观和对超验的追求,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将以一种尊重而审视的态度,去理解不同宗教的教义及其对信徒世界观的构建。 追寻内在的觉醒,拥抱未知的可能 最终,《这个世界的真相》将引导读者将目光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在。个人的觉醒和成长,是理解世界,乃至改变世界的第一步。本书将探讨自我认知的重要性,鼓励读者去审视自己的动机、情感和欲望,去认识到内在的平和与清晰是外部世界理解的基础。 我们无法改变世界的本来面目,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当我们能够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当我们能够以更开阔的视野去审视一切,当我们能够拥抱未知并乐于探索,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便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这个世界的真相》是一本没有终点的书,它提供的是方向,是方法,是鼓励。它不是一本告诉你“世界是这样的”的书,而是一本告诉你“你可以这样去认识世界”的书。它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位好奇的探险家,都渴望抵达认知的彼岸。这本书,就是为了点燃这份好奇,照亮这条道路,让我们在探寻“这个世界的真相”的旅途中,不断前行,不断蜕变,最终发现,最深刻的真相,往往藏在我们自身的觉醒之中。它邀请你,卸下平日的包袱,放下既有的成见,与我们一同,以一颗谦逊而勇敢的心,去触碰这个世界更真实、更广阔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