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舆孔穿会赵平原君家。穿曰:“素闻先生高谊,愿为弟子久,但不取先生以白马为非马耳。请去此术,则穿请为弟子。”龙曰:“先生之言悖。龙之所以为名者,乃以白马之论耳。今使龙去之,则无以教焉。且欲师之者,以智舆学不如也。今使龙去之,此先教而后师之也。先教而后师之者,悖。且白马非马,乃仲尼之所取。龙闻楚王张繁弱之弓①,载忘归之矢,以射蛟兕于云梦之圃,而丧其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楚人遗弓②,楚人得之,又何求乎?’仲尼闻之曰:‘楚王仁义而未遂也。亦曰“人亡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若此,仲尼异楚人于所谓人。夫是仲尼异楚人于所谓人,而非龙异白马于所谓马,悖。先生修儒术而非仲尼之所取,欲学而使龙去所教,则虽百龙固不能当前矣。”
孔穿无以应焉。
……
《公孙龙子》一书,文至简括,而多奥言隐词。欲句读训释之,非慎守校勘训诂之法则、推寻逻辑思维之脉络,盖难以程功。同学旧友谭业谦君撰<公孙龙子译注》,书成,间序于余。余以为此书中有释有证,谭君殆知治斯学之要矣。其持论亦平实审慎,非凿空逞臆之流所能望其项背也。梓以问世,洵足以备一家之说而传诸来叶。
昔年瑞安李雁晴先生授训诂学于南京中央大学,谭君聆其绪论。雁晴先生接其乡先正孙氏诰让之薪传,作《定本墨子闲诂校补》,亦矜慎谨严之书也。谭君兹作以名墨互释互证,守训诂考据家言,不悖所学,可谓希风于昔贤,克绍师门之坠
中华书局这套书 收了
评分先秦诸子文中,聚讼最多的是《墨经》《公孙龙子》。近代研究者多称此两家为相敌对的学派。作者对《公孙龙子》的句读作了深入的研究,对全书文义提出了许多新的解释,并对《墨经》中相关的文字也提出了新的解释。由于这些解释都是对原著字斟句酌反复辨证而得出的,大体能以语句的合理性为基础,揭示出平实的逻辑思维,可说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公孙龙子》为中华书局“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之一种。
评分“鲁拜集”(Rubaiyat)的原名本是鲁拜(Rubai)的复数。鲁拜这种诗形,一首四行,第一第二第四行押韵,第三行大抵不押韵,和中国的绝诗相类似。“鲁拜集”的英译,在费慈吉拉德之后,还有文费尔德(E.H.Whinfield)、朵耳(N.H.Dole)、培恩(J.Payne)等人的译本,对于原文较为忠实,但作为诗来说,远远不及费慈吉拉德的译文。原文我不懂,我还读过荒川茂的日文译品(见一九二○年十月号的“中央公论”),说是直接从波斯文译出的,共有一百五十八首。我把它同费慈吉拉德的英译本比较,它们的内容几乎完全不同。但是那诗中所流贯的情绪,大体上是一致的。翻译的功夫,做到了费慈吉拉德的程度,真算得和创作无异了。
评分先秦诸子文中,聚讼最多的是《墨经》《公孙龙子》。近代研究者多称此两家为相敌对的学派。本书作者对《公孙龙子》的句读作了深入的研究,对全书文义提出了许多新的解释,并对《墨经》中相关的文字也提出了新的解释。由于这些解释都是对原著字斟句酌反复辨证而得出的,大体能以语句的合理性为基础,揭示出平实的逻辑思维,可说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本书为中华书局“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之一种。
评分活动时购入,大师全集,不足百元,机会难得。
评分好书,值得一读。经典之作。
评分指物论(道藏本原第三)
评分还没看,不过质量不错,送货也快,送货员态度也还行,基本满意。
评分中华书局的书籍一向来是有所保证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