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决策

外交决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历历 著
图书标签:
  • 外交
  • 决策制定
  • 国际关系
  • 政治学
  • 外交政策
  • 国家利益
  • 安全研究
  • 国际政治
  • 公共政策
  • 战略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ISBN:9787501231621
版次:1
商品编码:1016492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外交学丛书
出版时间:2007-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98
字数:373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的体例是具有创新性的,目前世界上没有同体例的著作。学术体例上,全书共分为三部分:一是外交决策理论研究,二是中国外交决策研究,三是对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外交决策进行研究。这种体例以前在国内外同类著作中是没有的。我主要是从学术体系的完整、全面、系统和具有一定深度出发,力争写成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著作考虑的。另外,还考虑到中国的具体情况。从我本人的学术创作经验看,这种完整的创作体例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需要和阅读习惯,适应面比较广(1989年1月,我作为第1作者在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国际关系学》也是采用这种完整的体例。十几年来,该书已印刷3次,至今还是各大院校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
  本书也力求学术方面的创新。一般说来,一本书如果有20%的内容是创新性的就很有价值了。而本书的基本体系和主要内容,我都是从创新的目的出发创作完成的。对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研究在国内几乎是空白,而我在这方面是早期进行研究的。几年时间里,为了把这方面的研究做准确、做扎实、做出彩,经常独自面壁凝神思索。宝山无径全靠独自斧凿刀劈,学海有涯惟有众生辛勤横渡。由于是学术创新,其中的难度自然可想而知。全书在体例、设置、断限、取舍、加强、补遗方面均需自创琢磨,难有借鉴,写作过程中多次彷徨、停顿,甚至推倒重来,但我始终没有放弃,最后在各方面的支持鼓励下完成了书稿。
  本书在材料收集方面也有特点。本书写作中引用的资料都是公开发表的出版物中的资料。但是我利用外交学院从属外交部的优势,以及进入外交学院读书任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在这个系统所受到的熏陶,接触了一些其他部门可能了解不到的材料,常年系统地听一系列重要的报告及参加一些会议,虽然并不一定直接与本书的写作相关,但对透视、把握中国外交决策机制还是很有帮助的。在写作过程中我没有申请查看未解密的档案(未解密的档案,即使看了也不能用),但是我通过与大使等各级外交官的访谈、参加各种研讨会、来自学界前辈和卸任高官的审定帮助,努力使有关新中国外交决策机制中的各段叙述内容尽量接近于历史事实并有所披露。所以本书的亮点集中在“新中国外交决策机制”部分。但由于外交决策的过程在世界各国的外交研究中的保密性、敏感性等原因,都是难以在最近期复原再现的,因此疏漏错误难以避免,恳请各界读者指正。

目录

第一编 外交决策基本理论研究
第一章 外交决策研究的学术界定
第一节 外交决策研究的学科归属
第二节 关于中国外交学发展历程的分析
第三节 外交决策是外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第四节 外交决策研究属于新兴的研究领域
第五节 外交决策研究范围的界定
第六节 外交决策研究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研究目的.
第二章 外交决策研究角度的确定和外交等概念的厘清
第一节 外交决策研究角度的确定和选择
第二节 关于对外政策和外交、外事等概念研究
第三节 关于外交行政等概念的研究
第三章 外交决策的理论特性研究
第一节 决策的定义及基本要素
第二节 行政决策研究
第三节 外交决策研究
第四节 关于外交决策的类型和评价标准
第二编 新中国的外交决策
第一章 新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建立和变化研究(1949—1966年)
第一节 特殊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制的创立及变化
第三节 新中国外交机构的建立
第四节 新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形成
第五节 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决策的基本评价
第二章 1966—1976年间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变化研究
 第一节 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政治状况分析
第二节 最高决策层的变化
第三节 外交路线和外交决策机构发生变化
第四节 对外交决策机制变化的分析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外交决策研究(1976年底至1989年下半年)
 第一节 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宏观背景分析
第二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外交路线的调整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代国家政治制度的确立
第四节 关于外交决策机制的
第四章 1990年—21世纪初的中国外交决策研究
第一节 对国内和国际形势的把握和定位
第二节 关于中国外交决策机构和机制变化调整的分析
第三节 国家涉外机构的变化调整
第四节 中国外交决策机制图介
……
第五章 关于中国外交决策的理论阐述与未来变化分析
第六章 中国外交决策案例研究
第三编 其他国家的外交决策研究
第一章 美国外交决策机制研究
第二章 法国外交决策机制研究
第三章 日本外交决策研究
第四章 苏联和21世纪初俄罗斯外交决策研究
第五章 印度外交决策机制研究
第六章 英国外交决策机制研究
第七章 埃及外交决策机制研究
第八章 德国外交决策机制研究
参考书目

用户评价

评分

2、政治学与经济学:经济学研究社会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及其规律和规则,因此,它与政治学各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另一方面,由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是建立于经济关系基础上的社会上层建筑,因此,经济学研究对于政治学又有重要意义:人们只有深刻把握社会的经济现象,尤其是把握社会经济关系以及由此反映的人与人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深刻把握政治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经济学的若干研究内容与政治学的研究内容具有交叉性。因此,经济学的若干理论成果可以成为政治学的重要内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为政治学借鉴和运用。

评分

v就高兴倒挂金钩拉进来估计好卡搭嘎打击偶发

评分

学习要点:

评分

u发i工地ID个翻几番hi发哈

评分

按照这一趋势,随着西欧的联合,德法世仇化解之后,德法关系再也不是国际关系体系演变的动力。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的难题之一就在于难以确定促进国际关系体系转变的动力,以下几对国际关系可能促进国际关系体系的转变。一是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二是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三是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就法德同为大陆强国的先例而言,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以及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都有可能成为推动建立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动力。总而言之,中俄关系成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的重要关系之一,需要两国领导人仔细考虑和认真对待。

评分

疯狂了个建立公开栏里

评分

第三,丛书的出版也是外交学院发展的需要。大学的生命线是教学。外交学院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建新校园,师生的数量都要增加,这一切都需要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学术研究来支撑,研究与教学是相互促进的。

评分

这些政治家有法国与神圣罗马帝国对抗时期的黎塞留。黎塞留所处的时代,法国面临神圣罗马帝国的包围,神圣罗马帝国拥有西班牙、意大利和北欧的尼德兰,法兰西完全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包围之中。这位天主教的红衣主教,法兰西帝国的首相,第一个喊出了“国家之上”的口号,他的作为完全为法兰西的国家利益。他的对外目标始终如一,即肢解神圣罗马帝国,解除其对法兰西的威胁。黎塞留有句名言“我使国家崇高,我使君主神圣”,历史事实证明,他做到了。与黎塞留的行为相似的有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女皇。

评分

  本丛书反映了本院教师和研究工作者研究的成果。这些成果都是大家在自己的岗位上,通过对形势的观察,对问题的研究,进行独立思考所提出来的,都属于个人的看法和见解。外交与国际关系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特别是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际形势大变化,中国国内形势大变化,中国外交大发展,国内国外大互动。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入发展,中国外交也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处理好这些课题需要好点子,需要一些长远的思考和眼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