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有機化學學習指導

教育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有機化學學習指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初玉霞,王紀麗,黃桂芝 著
圖書標籤:
  • 有機化學
  • 高職高專
  • 規劃教材
  • 學習指導
  • 教育部
  • 化學
  • 高等教育
  • 教材
  • 有機化閤物
  • 教學參考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502582807
版次:1
商品編碼:1016844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8-02-01
頁數:215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是根據教育部頒發的高職(三年、五年製)化工工藝類專業有機化學教學基本要求,並與張法慶主編的三年製《有機化學》、初玉霞主編的五年製《有機化學》教材配套編寫的學習指導書。
  全書共分十六章,每章均由“重點內容提要”、“典型例題解析”、“習題”與“參考答案”四部分內容組成。其中選編瞭大量標準化練習題,並編有兩套“綜閤測試題”。書中對各單元的主要內容進行瞭概括性歸納,並對重要知識點進行簡要詮釋。同時精選瞭典型例題加以詳細剖析,指齣解題思路,明確解題結果,對學生學習有機化學具有較強的指導作用。

目錄

第一章緒論1
重點內容提要1
典型例題解析2
習題2
參考答案3
第二章烷烴5
重點內容提要5
典型例題解析6
習題10
參考答案14
第三章烯烴和二烯烴16
重點內容提要16
典型例題解析19
習題22
參考答案26
第四章炔烴30
重點內容提要30
典型例題解析32
習題33
參考答案36
第五章脂環烴40
重點內容提要40
典型例題解析42
習題45
參考答案49
第六章芳香烴53
重點內容提要53
典型例題解析56
習題62
參考答案66
第七章鹵代烴70
重點內容提要70
典型例題解析72
習題77
參考答案83
第八章醇酚醚87
重點內容提要87
典型例題解析90
習題96
參考答案100
第九章醛和酮105
重點內容提要105
典型例題解析108
習題112
參考答案116
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120
重點內容提要120
典型例題解析122
習題127
參考答案131
第十一章丙二酸二乙酯和乙酰乙酸乙酯134
重點內容提要134
典型例題解析136
習題140
參考答案141
第十二章含氮有機化閤物143
重點內容提要143
典型例題解析146
習題151
參考答案155
第十三章雜環化閤物160
重點內容提要160
典型例題解析162
習題167
參考答案170
第十四章 對映異構172
重點內容提要172
典型例題解析173
習題177
參考答案181
第十五章 碳水化閤物182
重點內容提要182
典型例題解析183
習題186
參考答案189
第十六章氨基酸和蛋白質192
重點內容提要192
典型例題解析195
習題197
參考答案200
綜閤測試題(A)202
參考答案205
綜閤測試題(B)208
參考答案211
參考文獻215
基礎有機化學原理與應用 本書麵嚮高等職業院校化學相關專業學生,旨在係統、深入地講解有機化學的基礎理論、基本概念和核心反應規律。 本教材力求在理論深度和實踐應用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確保學生能夠紮實掌握有機化學這門核心課程的知識體係,並具備初步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一部分:有機化學基礎與結構 本部分內容著重於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石。首先,教材詳細介紹瞭有機化閤物的定義、研究範圍及其在現代科學技術中的重要地位。隨後,深入探討瞭碳骨架的形成和結構特徵,特彆是碳原子獨特的成鍵能力——單鍵、雙鍵、三鍵的形成與空間構型。 核心章節聚焦於有機化閤物的結構錶示方法,包括路易斯結構式、鍵綫式、投影式以及更為精細的三維結構描述。著重講解瞭異構現象,細緻區分瞭結構異構(包括鏈異構、位置異構、官能團異構)和立體異構(包括幾何異構和光學異構)。對於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的構型判斷、比鏇光度的測定及其在藥物化學中的意義進行瞭詳盡的闡述。 化學鍵理論方麵,教材采用雜化軌道理論作為核心工具,解釋瞭 $ ext{sp}^3, ext{sp}^2, ext{sp}$ 雜化的成鍵特點、分子幾何形狀及其對反應性的影響。此外,係統討論瞭共振理論在解釋分子穩定性、反應中間體(如碳正離子、碳負離子、自由基)的穩定性,以及芳香體係的電子離域效應中的關鍵作用。 第二部分:有機反應的機理與分類 本部分是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強調“理解機理勝於死記反應”。教材首先引入瞭有機反應的基本分類:取代反應、加成反應、消去反應和重排反應,為後續具體反應的學習做好鋪墊。 重點講解瞭有機反應的能量學和動力學基礎,包括反應坐標圖、活化能、過渡態的概念,幫助學生理解反應速率的決定因素。 核心章節深入剖析瞭親核取代反應 ($ ext{SN}1$ 和 $ ext{SN}2$) 的反應曆程、影響因素(如底物結構、離去基團、溶劑效應和親核試劑強度)及其立體化學結果。同時,詳細對比瞭消除反應 ($ ext{E}1$ 和 $ ext{E}2$) 的區域選擇性(如 $ ext{Zaitsev}$ 定律)和立體選擇性。 此外,教材還專門闢齣章節介紹自由基反應,如烷烴的光鹵化反應,分析瞭自由基的生成、增長和終止步驟,強調瞭自由基反應的鏈式特性。 第三部分:重要官能團的係統學習 本部分按照官能團的性質和結構特點進行係統分類講解,是教材的主體內容。 1. 烴類化閤物:從最簡單的烷烴、烯烴、炔烴入手,講解瞭它們的命名法($ ext{IUPAC}$ 規則)、物理性質,以及最重要的反應類型,如烯烴的親電加成、聚閤反應,以及炔烴的特殊反應。 2. 鹵代烴:側重於鹵素原子作為離去基團的性質,迴顧並鞏固 $ ext{SN}1/ ext{SN}2/ ext{E}1/ ext{E}2$ 反應在鹵代烴中的具體錶現。 3. 醇、酚和醚:詳細區分瞭伯、仲、叔醇的氧化反應特性,以及醇在酸催化下的脫水反應。酚類化閤物由於其酸性和獨特的親電取代反應活性,被單獨深入討論。醚類的裂解反應是本節的難點。 4. 醛和酮:這是內容最為豐富的部分之一。重點在於羰基碳的親電性及其與各種親核試劑的反應,如格氏試劑的加成、還原反應、氰醇的形成等。同時,著重講解瞭$alpha$-碳的反應活性,包括 $alpha$-氫的酸性、醛醇縮閤、鹵仿反應和縮閤反應(如 $ ext{Claisen}$ 縮閤)。 5. 羧酸及其衍生物:講解瞭羧酸的製備、酸性強弱的比較。重點是羧酸衍生物(酰氯、酸酐、酯、酰胺)的相互轉化反應,核心機製是親核酰基取代,並討論瞭酯的水解和胺解反應。 6. 胺類化閤物:討論瞭胺的堿性、胺的分類(伯、仲、叔胺),以及胺類化閤物的製備方法(如還原胺化、Gabriel 閤成)。重點介紹胺類與酰化試劑的反應以及用於區分伯、仲、叔胺的典型試驗(如 $ ext{Hinsberg}$ 試驗)。 7. 芳香烴化學:以苯為代錶,深入講解瞭芳香性的定義(休剋爾規則),以及親電芳香取代反應(如硝化、磺化、鹵化、傅剋酰基化和烷基化)的機理和取代基對反應活性的影響(定位規則)。 第四部分:高分子與生物有機化學前瞻 在完成對小分子有機化閤物的學習後,本部分進行適度的拓展,引入生物大分子的基礎結構。簡要介紹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質的基本結構單元、肽鍵的形成與斷裂。同時,概述糖類(單糖、雙糖、多糖)的結構特徵及其在生命活動中的作用。 此外,對高分子化閤物的類型、形成方式(縮聚和加聚)以及簡單高分子的結構與應用進行瞭初步介紹,拓寬學生的視野,理解有機化學在材料科學中的應用價值。 教學特色與配套資源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特彆注重以下幾個方麵: 圖文並茂:大量使用清晰的分子結構圖和反應機理圖示,輔助抽象概念的理解。 實例驅動:每個重要反應後都附帶有工業或生活實例,例如染料閤成、藥物分子結構片段或天然産物的閤成步驟,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應用意識。 自測與習題:每章末均設置瞭結構清晰的知識點總結、思考題(用於檢驗概念理解)和綜閤習題(包含選擇題、填空題和計算題),其中綜閤習題部分配有詳細的解題步驟和思路分析,以培養學生規範的書寫和解題習慣。 本書旨在幫助高職高專層次的學生建立起對有機化學原理的完整認知框架,為後續的分析化學、藥物化學或材料科學等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用戶評價

評分

初次拿到這本《有機化學學習指導》,我其實帶著點忐忑的心情。畢竟有機化學這門課,對我而言就像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各種抽象的結構、復雜的反應機理,總是讓我望而卻步。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樸實的,沒有花哨的圖飾,隻有端莊的字體,透著一股踏實的學究氣。翻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清晰的目錄,按章節劃分得井井有條,讓我對整本書的知識脈絡有瞭初步的認識。接著我隨意翻看瞭幾個章節,發現它在介紹基本概念時,並沒有像教科書那樣枯燥地堆砌定義,而是嘗試用更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甚至會穿插一些生動形象的比喻,比如將碳鏈比作一串項鏈,將官能團比作項鏈上閃亮的吊墜。這種“接地氣”的講解方式,瞬間緩解瞭我最初的緊張感,讓我覺得有機化學似乎也沒那麼可怕瞭。此外,我注意到書中的圖示也相當豐富,而且非常精美,每一個分子結構都畫得清晰規整,每一個反應機理的箭頭走嚮都標注得一目瞭然,這對於我這種視覺型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開始期待,這本書能否真正成為我攀登有機化學這座高峰的得力助手。

評分

當我捧著這本《有機化學學習指導》仔細閱讀時,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實用性”和“體係性”。這本書並非隻是簡單地對課本內容進行羅列和解釋,而是真正從一個學生的角度齣發,考慮到瞭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點和睏惑。例如,在講解命名法的時候,它不僅給齣瞭規則,還提供瞭大量的例題,並且對每一步的命名過程都進行瞭詳細的剖析,讓我能清晰地理解為什麼一個化閤物會是這個名字,而不是彆的。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某些章節的末尾,會設置一些“疑難解答”或者“易錯點提醒”的闆塊,這些小小的細節,恰恰是教科書往往忽略的,卻能精準地擊中我們學習中的痛點。讀到這些內容時,我常常會有一種“原來是這樣!”的豁然開朗的感覺。這本書的知識體係搭建也做得非常齣色,它並沒有孤立地講解每一個知識點,而是強調瞭知識點之間的聯係,比如在講解立體化學時,它會迴顧前麵學習的共價鍵和分子構型,並為後續的反應活性分析打下基礎。這種層層遞進、相互關聯的學習方式,讓我能更全麵、更深刻地理解有機化學的內在邏輯。

評分

這本《有機化學學習指導》的價值,在我看來,體現在它“嚴謹又不失靈活”的教學理念上。我一直認為,學習一門科學,最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後的邏輯和規律,而不是死記硬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它在講解每一個反應時,都會深入淺齣地剖析反應機理,解釋為什麼會齣現這樣的轉化,為什麼會生成這樣的産物。它不會迴避復雜的細節,但會用清晰的語言和圖示將其拆解,讓我們能循序漸進地理解。同時,它也並非一味地強調理論,而是非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在一些關鍵的章節,它會穿插一些“實驗思考”或者“實際應用”的例子,讓我們能看到有機化學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比如在醫藥、材料等領域的應用。這不僅能增強我們的學習動力,也能讓我們對這門學科産生更深層次的認識。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不確定性”的討論,有機化學的反應往往存在多種可能性,而這本書並沒有簡單地給齣唯一答案,而是引導我們去分析各種因素如何影響反應結果,培養我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分析能力。這種嚴謹而又充滿探索精神的講解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學習知識,更是在學習一種科學思維。

評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遠不止於概念的理解,更在於它所提供的“學習方法指導”。很多時候,我們隻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卻不知道如何更有效地去學習。而這本《有機化學學習指導》則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不僅傳授知識,更教會我們如何去“學”。在初識書名時,我以為它主要會是知識點的梳理,但實際閱讀後發現,它在每個章節的開頭,都會有一個“本章學習目標”和“學習建議”,這些建議非常具體,比如如何記憶官能團的性質,如何分析反應機理,甚至是如何構建自己的知識網絡。書中的例題選擇也很講究,不僅僅是簡單的計算題,更多的是考察對概念的理解和應用,而且題目後麵都有詳細的解答過程,甚至會分析解題思路,讓我能從中學習到解題的技巧。最讓我覺得與眾不同的是,這本書在某些章節,會鼓勵我們進行一些“類比思考”或者“可視化想象”,比如在預測反應産物時,它會引導我們去思考相似反應的模式,或者在腦海中構建反應過程的三維圖像。這些方法,雖然看起來不那麼“硬核”,但卻能極大地激發我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讓我從“要我學”變成瞭“我要學”。

評分

從這本書的整體風格來看,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它的語言風格親切自然,沒有過多的學術術語堆砌,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讀懂。我尤其欣賞它在處理一些“模糊”概念時的態度。例如,在講解“活潑性”時,它並沒有給齣絕對的定義,而是通過比較不同官能團的性質,以及在不同條件下可能發生的反應,來幫助我們建立起相對的概念。這種方式,比直接給齣死闆的定義更能幫助我們理解知識的本質。書中的排版設計也十分用心,字號大小適中,段落清晰,重點內容有高亮或者加粗,讓我在閱讀時不易感到疲勞。而且,它在章節安排上,也考慮到瞭學習的連貫性,前一章的知識常常會作為後一章的基礎,這種精心的設計,讓知識的傳遞變得更加順暢。總而言之,這本《有機化學學習指導》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貼心”。它似乎能預知我們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每一個難點,並且提前準備好瞭解決方案。它不僅僅是一本教材的輔助讀物,更是一位能伴隨我們一起探索有機化學奧秘的得力夥伴。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