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朴素之文
评分春节下单,才收到,呵呵。书很好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第一章 朴素之文
评分江苏司。嘉庆十九年
评分贵抚题:尚二弟听从奸妇同谋纵奸本夫,嗣胆小未经同行。查律例并无听从奸妇、同谋致死纵奸本夫、不同行之奸夫作何治罪明文,若照“凡人谋杀从者不行律”拟以满徒,究系因奸谋杀,与凡人同科未免轻纵,将尚二弟依“谋杀人从而不加功律”拟流。
评分《书》原有百篇,经历始皇焚书之祸,曾一度湮灭,汉初解除禁令,搜集得二十九篇,遂用当时通用的隶书写定,称作《今文尚书》。汉武帝时,孔子故宅的坏壁中发现了用古文字写录的《尚书》,与今文者相比照,不同在于多出十六篇,因把它称作《古文尚书》。这十六篇后来亡佚,晋人乃伪作《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复从《今文尚书》中析出五篇,得五十八篇之数。此五十八篇本自是流传千余年,至宋人方始怀疑,明代郝敬和梅鷟即已认为是伪书,经清人阎若璩悉心考订,揭明其中作伪之迹,遂成定谳。如此,《尚书》中确实可信为上古文献者,实为汉初搜集到的二十九篇。当然晋人之作伪,并非全无根据,就史的意义而论,其中也保存了若干真实的材料;但就文的一面说来,这一部分文字风格显然与《今文尚书》二十九篇大不相同,那么讨论上古文章,自当以二十九篇中的文字为限。
评分《书》中所记之言,其文体则略有《誓》与《诰》与《命》的分别。约束于军中者,曰《誓》,如《甘誓》、《汤誓》、《牧誓》。又申儆于国人及臣下者亦为誓,如《秦誓》。《誓》,便是当时的讲辞。告于臣下及国人者曰《诰》,如《康诰》、《洛诰》。即不以“诰”名篇的,如《梓材》、《多方》,依其内容,亦当为《诰》之属。《命》则是任命之令辞,如《文侯之命》。《书》之记言,与记事之文相同,使用的也是通行于当时的书面语。而当时的口语与文语是分开的,《汉书,艺文志》说:“《书》者,古之号令。号令于众,其言不立具,则听受施行者弗晓。古文读应尔雅,故解古今语而可知也。”所谓“立具”,即叱嗟立办,发之为言,当为口语,至用文字记录下来,则为文言,即用文雅之辞来替代口语之常言。
评分《尚书》名义,孔颖达依汉儒旧义,以为是上古之书的意思,即所谓“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来之书,故曰尚书”(《尚书正义》)。不过“尚书”之名始见于伏生的《尚书大传》,先秦典籍凡引《尚书》,只称《书》,而不云“尚书”,则它至少是到了西汉方始通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