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电影为什么白天要比夜场便宜?
如何分析机场噪音之类的外部性问题?专利制度在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用博弈论的方法判断“对手”的选择并做出正确的决策?最低工资、牛奶管制、非竞争性定价等做法的社会成本是什么?信誉资产、次品市场、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分类”、“信号”究竟是何含义?如何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合同、财产、侵权、政府管制等法律问题?人们的直觉与法律规定不一致的时候。如何以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对被误投监狱的人予以经济补偿的最佳办法是什么?如何帮助客户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达到目的?律师价值何在的经济学解释是什么?
与法律适用密切相关的很多主题,其他的经济学图书要么忽略,要么简单处理,而这些内容,正好是《给精英律师的12堂经济学课》的重点。通过对《给精英律师的12堂经济学课》的研习,读者们将会找到前述种种问题的答案。
对于诸多经济学概念和专业术语,《给精英律师的12堂经济学课》都是通过法律适用中的具体问题演绎出来。身为经济学门外汉的法律专业人士,将会在熟悉的叙述氛围中,学到相关的经济学知识。
《给精英律师的12堂经济学课》脱胎于乔治·梅森大学法学院的著名课程Economics for Lawyers多年来,该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尤其是曾有过政府工作经验的学生(如前国会职员、行政机构雇员等),对该课程更是青睐。
内容简介
这门课的目的是为学习法学与经济学的同学,打下经济学基础,同时也为学习法学的学生,提供与公司和政府客户打交道时,所需要的基本经济学知识。公司与客户签合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商业目标。如果公司的法律顾问能够理解合同背后的基本原理和目的,则可以把公司在合同中想达到的目的和法律文件更有效地结合起来。在民事侵权行为中,存在有关经济赔偿、陈述和专家证人交叉询问等问题。从广义上讲,政府管理是为了达到某些社会目标,这其中通常也包含着成本和收益的权衡问题。总之,在与客户打交道时,律师熟悉与法律问题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更有助于他们获得成功。这门课的学习目的很简单:理解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来龙去脉,学习市场均衡在经济学中的含义,能够理解并描述干预自由贸易的社会成本。其中有两个方面非常重要,一是均衡的概念,二是利润在指导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作用。
资源趋于流入有利可图的部门,这是我们这门课的重点。企业受利润驱动,资本和其他资源就会自由流动,从而保证企业生产出最受消费者认可的产品和服务。我们将会看到,在特定条件下得到的结果可能是不正当的。例如,在对方的胁迫下签订合同。如果双方履行这类合同,那社会无疑会产生大量的浪费。同样,在专利法领域,如果允许发明者拥有其发明的所有收益,那么创新带来的价值就几乎不存在了。这多少有悖于我们的直觉。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在订立合同时,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最优回报结构的问题。
在《给精英律师的12堂经济学课》中,我们要花大量的时间研究许多实例。由于这些例子存在于非理想市场条件中,所以不会产生最优的经济结果。市场不完全,是我们需要律师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我们将会学习,市场处于垄断情况下产生的一些问题。企业将价格提高到竞争性水平之上,并以此赚得超额利润时,我们要分析这么做给社会带来的损害。在美国,反托拉斯法的执行和公司的辩护,需要大量的律师参与相关工作,理解这一类问题,对有志于研究此领域的学生而言,是非常有用的。另外,我们还要利用大量的篇幅,来讨论不完全信息问题。
作者简介
理查德·伊波利托(Richard A. Ippolito),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乔治·梅森大学法学院教授.已于2004年退休。曾任美国联邦养老金担保公司(Pension Benefit Guaranty Corporation)首席经济学家,在政策、监管等问题上与律师有过长达25年的合作。对于律师的职业习惯、思维方式和知识缺陷等洞察于胸。任教于乔治·梅森大学法学院期间,伊波利托根据自己多年的所思所感,专门开设Econowllcs for Lawyers这一课程,反响极佳。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Economics for Lawyers一书,对于与法律相关的经济学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而清晰地梳理……该书所聚焦的问题,在同类书中,多为盲区。
——《联邦法律人》(The Federal Lawyer)“联邦法庭执业者协会”(FBA)官方杂志
迄今为止,在写给律师的经济学书籍中,这本是最好的。美国政策的制定过程,已成为了一场法律人(尤以律师为甚)和经济学家的博弈。他们之间的博弈,富有创造性,且硕果累累。具备法律思维并掌握经济学分析技巧的人,必将在这场博弈中脱颖而出。
——Mark Grady,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法律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对那些听到“消费者剩余”、“最大化”“帕累托最优”之类的词就诚惶诚恐的人,本书的案例和分析,会令他们“趋之若鹜”
——Jonathan Klick,美国企业研究所(AEI,全美最重要的民间智库之一)“责任计划”联席主任
目录
引言
本书的独特之处
推荐补充性读物
第1课 确定有限收入的最优用途
一、无差异曲线
1.主要问题
2.无差异曲线向下倾斜
3.无差异曲线的其他特点
二、利用埃其沃斯盒形图分析交易的好处
1.画盒形图
2.帕累托更优交易
3.契约曲线:帕累托最优分配
三、预算线:经济问题的本质
1.收入变化的影响
2.价格变化的影响
四、消费者选择:有限收入的最优用途
1.确定最优解
2.准确描述某个解
3.收入变化如何影响选择
4.价格变化对最优解的影响
五、补偿原则:效用变化的货币价值
1.评估价格下降导致的效用变化
2.分析价格变化: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
六、补偿原则的应用
1.巴克莱的郁金香和菊花问题
2.多米尼克的成绩单和电脑游戏
第2课 需求曲线和消费者剩余
一、从无差异曲线到需求曲线
二、消费者剩余
1.理解消费者剩余的直观方法
2.运用补偿原则
3.与无差异曲线族相印证
三、市场需求曲线
1.线性需求曲线下的消费者剩余
2.互补品和替代品
3.收入变动
四、需求弹性
1.计算线性需求曲线的弹性
2.弹性和总收益间的关系
3.长期弹性与短期弹性
五、应用:征税
1.关于无差异曲线扭曲的分析
2.卡尔多一希克斯意义上的效率
3.需求曲线上的扭曲分析
4.税负:需求弹性的应用
附录:消费者剩余和非补偿需求曲线
第3课 供给曲线和资源流动沉没成本、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
一、全球镍市场
1.无固定成本时的镍供给
2.生产者剩余
3.镍的国际价格
4.市场均衡时的剩余
二、存在固定成本及多家企业时的解
1.绘制成本曲线
2.可持续价格:长期意义上的均衡
三、市场均衡:进入、退出和竞争性回报
1.如何评估市场价格的可持续性
2.进入的动态性
3.长期供给的概念
四、生产者剩余,长期、短期和经济租
1.短期意义上的生产者剩余
2.“租”的概念
3.租的动态增加
4.分析诉讼服务市场的解
5.长期供给曲线
五、全面分析:重新考虑对某商品征税的情况
1.税收的短期影响
2.税收的长期影响
六、几个成本问题
1.沉没成本
2.机会成本
3.交易成本
附录:补贴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
第4课 利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评估政策
一、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二、最高价格的影响:汽油的例子
1.提出问题
2.排队购买汽油
3.排队的社会成本
4.关于产权的第一课
5.一种更低效的备选方案:管制
三、最低工资中的经济学
1.在职的非技术工人受益
2.部分高租金工人被低租金工人替代
3.高租金工人挤走低租金工人
4.非技术工人的租金
5.努力工作能带来价值,减少失业
6.对工会的评注
四、价格支持
1.限制产量
2.不限制供给
第5课 垄断经济学
一、价格决策
1.确定利润最大化价格的法则
2.确定最优价格
3.垄断解的特点
二、垄断的社会成本
1.无谓损失
2.垄断权市场
3.租金侵蚀
三、垄断价格歧视
1.两个市场:冰淇淋的垄断
2.完全价格歧视
3.攫取消费者剩余的其他方法
四、竞争性市场中的价格歧视
1.电影院
2.其他例子
五、少数企业之间的竞争
1.欺骗
2.囚徒困境
附录1:牛奶市场中的价格歧视
1.牛奶管制如何运作
2.管制的社会成本
附录2:电影院的成本结构
……
第6课 公共品和公共资源
第7课 外部性科斯定理
第8课工作场所污染:合同还是外部性
第9课 次品市场和逆向选择信号、担保、信誉以及搭售等解决方案!
第10课 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法——分类促使市场参与者公开有价值的信息
第11课 道德风险和代理问题价格不合理会影响行为
第12课 博弈论及相关问题参与者较少、信息不足时的策略思考
精彩书摘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市场中的需求方。市场需求曲线等于若干个体需求曲线的加总,每一条曲线都反映了消费者基于收入和偏好的最优消费选择。而价格是我们简单给定的。在这一课,我要给大家分析,供给条件是如何形成的。然后,我们把需求和供给的概念结合起来,进而阐述均衡产出与长期持续价格的概念。
一、全球镍市场
1.无固定成本时的镍供给
从矿石人手(如镍)分析供给问题,是最简洁的。假设世界上有两个国家拥有镍矿资源,这两个国家分别是国家A和国家B。我假设这些资源的所有权属于政府,生产镍没有固定成本。生产10吨镍矿,生产者需要派出x名带有锹和镐的工人。为了生产更多的镍,生产者要派出更多携带工具的工人。在这里,我们不考虑从供应商到消费者这一环的运输成本。假设我们讨论的这个问题发生在一段时间内,因此也不必引入确定最优采出率这么复杂的问题。
假设A国的部分镍矿储备离地面很近,其他的镍矿资源埋藏较深,需要派更多的工人开采。想象一下,我们根据开采难易程度,把镍矿分类。假设最初开采的几吨镍矿,每吨开采成本为100美元,接下来再开采的镍矿,成本是125美元,然后是150美元,等等。图3-1(a)中向上的曲线描述了上述关系,即A国生产每吨镍矿的边际成本。同时,该图也说明了A国开采镍矿的数量是镍矿价格的函数,即供给表。价格越高,A国开采镍矿获利就越多。
B国探明也有镍矿储量。但该国的镍矿开采成本较高,最低开采成本也是每吨200美元。接下来,每开采一吨需要派更多的工人。我们把镍矿价格由低到高排列,供给表如图3-1(6)所示。该供给表中的起始价格比A国高,但是B国中等深度的镍矿储量较高,因此其供给曲线比较平缓。
前言/序言
商业领航:洞悉市场脉络与企业决策的实用指南 一本关于如何在复杂商业环境中做出明智决策的实践手册,它聚焦于宏观经济趋势、微观企业运营、金融市场动态以及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世界中,无论是初创企业的开拓者,还是成熟企业的管理者,都需要一套坚实且实用的工具来理解驱动市场变革的力量。本书《商业领航》旨在为那些渴望超越日常运营,深入理解商业本质、把握战略机遇的专业人士提供一套系统化的分析框架。它不是一本枯燥的学术理论汇编,而是一本强调实战、侧重于如何将复杂的经济学原理转化为可执行商业策略的指南。 全书结构清晰,分为四个核心部分,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商业洞察体系。 ---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环境的深度扫描与战略预判 (The Macro-Environment Navigator) 本部分致力于帮助读者建立起对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周期的敏锐感知力。我们深知,任何企业的战略规划都必须植根于对外部大环境的准确判断之上。 1. 周期性波动与企业韧性构建: 深入剖析商业周期的不同阶段——扩张、高峰、衰退与复苏。我们不仅解释了这些周期的内在驱动力(如信贷扩张、技术更迭),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在不同阶段企业应采取的生存与发展策略。例如,在衰退初期,企业应如何平衡现金流管理与维持关键研发投入;在复苏早期,又该如何迅速捕捉市场回暖的信号并加速扩张。 2.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实操解读: 本章避免晦涩的学术定义,直击央行工具(利率、量化宽松/紧缩)对企业融资成本、消费者购买力和汇率稳定的实际影响。读者将学会如何解读中央银行的会议声明,预测其政策转向的可能性,并据此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和国际业务布局。同时,财政政策(税收改革、政府支出)如何塑造特定行业的补贴和监管环境,也将被详细拆解。 3. 全球化、地缘政治与供应链重塑: 随着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供应链的“韧性”和“多元化”已超越“效率”成为核心议题。本节探讨了“近岸外包”、“友岸外包”等新趋势的经济学逻辑,并指导企业如何评估和管理复杂的跨国运营风险,识别新兴市场中的潜在增长点。 --- 第二部分:微观企业决策与价值创造模型 (Micro-Strategy & Value Creation) 本部分将焦点拉回到企业内部,探讨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利润最大化和长期价值增长。 4. 定价策略的艺术与科学: 定价绝非简单的成本加成。本章系统介绍了需求弹性、竞争性定价、动态定价和基于价值的定价模型。特别关注了订阅经济和平台经济中的独特定价挑战,例如如何确定新产品的渗透性价格,以及如何通过价格分层(Tiered Pricing)最大化不同客户群体的支付意愿。 5. 产业结构分析与竞争优势定位: 运用波特五力模型等经典工具,但更侧重于其在数字时代的演化。本章指导读者如何分析行业进入壁垒的变化、替代品的威胁,并着重分析“网络效应”和“数据飞轮”等新型竞争优势的构建路径。学会识别哪些市场结构更有利于超额利润的长期维持。 6. 投资决策与资本预算的量化评估: 强调现金流折现(DCF)方法的实际应用,并教授如何准确估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以反映当前的市场风险。对于面对多个投资项目的企业,本节提供了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的决策排序技巧,确保有限的资本投向回报最高的领域。 --- 第三部分:金融市场、风险管理与资本运作 (Finance, Risk & Capital Flow) 理解资本的流动和定价,是现代企业管理者不可或缺的能力。本部分旨在揭开金融市场的复杂面纱。 7. 现代资产定价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 讲解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如何帮助企业理解其股权的风险溢价,以及如何基于此设定合理的内部投资回报基准。同时,探讨了在非标准资产和私募股权投资中,如何应用修正模型来更贴近真实风险。 8. 风险管理与金融工具的实用配置: 聚焦于企业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详细介绍了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等衍生工具在企业套期保值(Hedging)中的具体操作案例,强调了风险对冲的成本效益分析,而非盲目使用。 9. 兼并与收购(M&A)的经济驱动力: 分析并购背后的核心经济逻辑,包括协同效应(Synergies)的量化测算、估值溢价的合理性判断,以及交易结构(股权 vs. 资产)对税务和未来整合成本的影响。本章旨在让读者理解,一场成功的并购是战略与财务分析的完美结合。 --- 第四部分:创新、技术与未来商业模式 (Innovation & The Future Economy) 本部分着眼于当前驱动商业模式颠覆性创新的核心力量。 10. 创新扩散模型与技术采纳曲线: 探讨新技术如何从早期的“创新者”传播到“早期采纳者”,直至进入主流市场。企业如何识别并定位自己处于技术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并据此调整营销、生产和组织架构,是本章的重点。 11. 平台经济的赢家通吃效应与反垄断考量: 深度解析网络外部性如何导致市场“赢家通吃”的局面。本节分析了双边市场和多边平台的商业逻辑,并探讨了当前全球范围内对科技巨头日益严格的反垄断监管趋势对新进入者和既有参与者的战略影响。 12. 数字化转型中的成本与效率重构: 讨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传统成本结构(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根本性改变。企业如何通过自动化和数据驱动决策,实现规模不经济的反转,并建立起难以模仿的运营壁垒。 《商业领航》 是一本面向行动者的指南。它通过贴近企业实践的案例分析和可操作的分析框架,赋能读者将抽象的商业理论转化为清晰的战略视野和果断的执行力,最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并巩固自己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