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7-10岁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入选《科学家爷爷谈科学》丛书,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
我父亲特别热衷于科普方面的写作。他生前的早期作品《中国猿人》、《山顶洞人》、《河套人》、《中国大陆上的远古居民》等等都应属于科普之类。但专门为青少年写了两本科普书:《爷爷的爷爷哪里来》和《悠长的岁月》。他认为没有科普,就不会吸引青少年对各个学科的兴趣,只有青少年对各个学科感到了兴趣后,他们才会有今后的目标,这样我们的各类学科也才会后继有人。
我父亲没上过大学,没到国外留过学,他所取得的成就全凭着他在学习和工作中勤勤恳恳地拼命拼出来的。虽然头顶光环,走进了学术圣殿,但他还认为自己差得很远,他把自己的书房起名叫“半成斋”。
青少年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去克服困难.成功或成就就会在你面前。
——贾兰坡长子,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会长 贾彧彰
以贾老创作《爷爷的爷爷哪里来》时的高龄,以及对古人类学修为之深,很难要求他的文章能令初学者看得明白。但令人赞叹的是,贾老像在对一群年轻朋友讲话。他以第1人称的写法,向大家讲述一个个娓娓动听的研究中国古人类历史的故事。
——著名科普作家 饶中华
内容简介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科学,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才。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就要从科普抓起。青少年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去克服困难,成功或成就就会在你面前。
本书为“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之一,以第1人称的写法,向大家讲述一个个娓娓动听的研究中国古人类历史的故事。
作者简介
贾兰坡,河北省玉田县人,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贾兰坡1929年于北京汇文中学高中毕业,未上过大学。193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考入中国地质调查所当练习生,当年被派往周口店跟随裴文中搞发掘 1935年,裴文中到法国留学,贾兰坡挑起了主持周口店发掘的工作。1936年11月15日至26日,贾兰坡在I1天之内发现了三颗“北京人”头盖骨而再次震惊世界学术界,这是继裴文中1929年发现的第一颗“北京人”头盖骨之后又一次伟大的发现。。贾兰坡的成功都是他孜孜不倦、勤奋刻苦自学的结果。贾兰坡一生著作等身,成果丰硕,已出版有四百多篇(部)作品一他特别对科普创作情有独钟。
贾兰坡一辈子诲人不倦,桃李芬芳,为培养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人才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胃兰坡对第四纪地质、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和考古等方面都有很多研究,在旧石器的考古方面,成绩最为显著。由于他在科学上的成就,他曾多次被日本、美国、瑞士、阿尔及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邀请去讲学,受到同行们的热列欢迎。
内页插图
目录
总序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
一、从“神创论”到认识L的蒙昧时期
二、“人类起源”科学来之不易
三、北京人头盖骨
四、北京人头盖骨丢失之谜
五、北京人是最早的人吗?——一场4年之久的争论
六、找到了比北京人更早的人类化石
七、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八、人类使用工具也是人类起源的证据
九、人类诞生在地球历史上的位置
十、2l世纪古人类学者的三大课题
十一、保护北京人遗址
附录 古人类化石表
悠长的岁月
我的童年
断断续续的学校生活
考上练习生
初到周口店
狗骨架和两本书
难忘的升级考试
学会“四条腿走路”
刻在心间的名字
主持周口店发掘
盐外沟挖“龙骨”
发现了三个头盖骨
辗转云南行
升为技士
周口店日寇大开杀戒
进修解剖学
南下受阻
“北京人”失踪
“偷”出“北京人”遗址图
结识夏景修
美国古生物学家葛利普
与胡适谈合作
重振周口店
一场长达四年之久的争论
发现了丁村遗址
寻找比“北京人”更早的人
广西探洞寻“巨猿”
河西之行
在“四清”和“文化大革命”中
寻找细石器的起源
从死神身边逃脱
路途依然遥远
流逝的岁月留下了什么
后记
精彩书摘
一、从“神创论”
到认识上的蒙昧时期
人很早就想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由于科学的落后,人们得不到正确的认识,就说人是用泥土造的,也就是“神创论”。
“神创论”在世界上流传很广,东、西方都有这样的神话故事传播。
在中国广为流传的是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抟土造人。古代人们认为世界上最初没有万物,后来出现了盘古氏,他用斧头劈开了天、地。天一天天加高,地一日日增厚,盘古氏也一天天跟着长大。万年之后,成了天高不可测、地厚不可量的世界,盘古氏也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支撑着天与地。他死后化成了太阳、月亮、星星、山川、河流和草木。天地星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出现了,只是世界上还没有人。这时女娲出现了,她取土和水,抟成泥,捏成人,从此世上就有了人。
在国外的神话中,也有相似的说法。埃及的传说中,人是由鹿面人身的神哈奴姆用泥土塑造成的,并与女神赫脱给了这些泥人生命。在希腊的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用泥土捏出了动物和人,又从天上偷来火种交给了人类,并教会了人类生存技能。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神话传说被宗教利用,成为宗教的经典,并撰成教义,更加在人们心目中广为流传。
前言/序言
1860年,英国皇家学院发布了一个罕见的通告:圣诞节,大名鼎鼎的法拉第院士将举办化学讲座。听课的对象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大学生,却是少年儿童!
那天,皇家学院的大讲堂里坐满唧唧喳喳的小听众,顿时使这个一向肃穆、沉寂的最高学府活跃了起来。然而,当一位头发花白、身材瘦长的科学家出现在讲台上时,整个大厅顿时鸦雀无声。
老教授这次没有宣读高深的科学论文,而是津津有味地讲着蜡烛为什么会燃烧,燃烧以后又跑到哪儿去了。他一边讲着,一边做着实验……孩子们双手托着下巴,紧盯着讲台,深深地被这位老人风趣的讲解所吸引。
《奇妙的家族史:探索生命的起源与传承》 内容简介: 你知道吗?你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携带着来自远古的记忆;你所熟悉的一切,都有着一段漫长而精彩的演变故事。这套“奇妙的家族史”系列丛书,将以七到十岁的小读者为主要阅读对象,带领大家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生命探险之旅。我们不只讲故事,更要揭示隐藏在故事背后的科学奥秘,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理解生命的奇迹,认识自己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第一卷:远古的呼唤——生命最初的足迹 你有没有想过,在人类出现之前,这颗星球是什么样子的?在我们的星球还是一片混沌,连大气层都尚未完全形成的时候,生命是如何萌芽的?这一卷,我们将回到地球生命诞生的那一刻。 从“没有”到“有”的奇迹: 我们将首先探讨,生命是如何从无机物中产生的。你或许会好奇,水、二氧化碳、氨气这些简单的物质,是如何在闪电、火山爆发等剧烈的地质活动下,组合成构成生命基础的有机分子?我们将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米勒实验等关键的科学发现,让你明白,生命并非凭空出现,而是经过亿万年的化学演变。 第一批“居民”的诞生: 细菌、古菌……这些我们现在可能并不常挂在嘴边的微生物,却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它们生活在何种环境下?它们是怎样的形态?它们是如何繁殖和进化的?我们将带你潜入深邃的海洋,或者想象古老的地热泉,看看这些微小的生命如何在这片荒芜的世界里顽强生存,并逐渐改变着地球的面貌。 光合作用的伟大变革: 许多微生物学会了利用太阳的光芒来制造食物,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它不仅为生命提供了能量,更重要的是,它向大气中释放了氧气。想想看,如果没有氧气,我们现在熟悉的动物和人类还能存在吗?我们将形象地描绘光合作用的原理,以及它如何一步步将地球从一个缺氧的星球,变成一个充满生机的蓝色星球。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飞跃: 生命并非止步于微生物。随着环境的改善,一些细胞开始学会合作,形成了更复杂的生物体。我们将介绍多细胞生物是如何出现的,细胞如何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你将了解到,每一个你身上的组织和器官,都源自于亿万年前的细胞协作。 海洋的繁荣时代: 在陆地生命出现之前,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这里孕育了各种奇特的生物:三叶虫、腕足类、早期鱼类……我们将通过精美的插图,展示这些早已灭绝的海洋生物的形态,以及它们在当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你还会了解到,一些海洋生物是如何逐渐登陆,为陆地生命的出现做好准备的。 第二卷:陆地的召唤——生命的壮丽扩张 当早期生命在海洋中积累了足够的力量和经验后,它们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陆地。这是一场充满挑战的征程,也开启了生命演化最波澜壮阔的篇章。 登陆的先锋——植物: 谁是第一个敢于踏足陆地的生命?很可能是那些简单的藻类。它们如何克服干燥、紫外线照射等困难,逐渐适应陆地环境?我们将介绍植物的根、茎、叶是如何一步步演化而来的,以及它们如何通过种子和孢子来繁衍后代。你会了解到,植物不仅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它们的存在也改变了陆地的地貌和气候。 爬行与飞翔的时代——恐龙与古代飞鸟: 恐龙,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庞大类群,曾经统治了地球亿万年。它们体型巨大,形态各异,有的凶猛,有的温顺。我们将为你一一呈现这些神奇的生物,讲述它们的生活习性、捕食方式,以及它们为何最终走向灭绝。而你或许不知道,许多现代鸟类的祖先,其实就生活在恐龙时代。我们将为你揭示恐龙与鸟类之间神秘的联系。 哺乳动物的崛起: 在恐龙统治的时代,有一群不起眼的小型哺乳动物,它们在恐龙的阴影下悄悄地发展。当恐龙消失后,它们抓住了机会,迅速多样化,最终成为了地球上的主导力量。我们将介绍哺乳动物的特点——恒温、胎生、哺乳,以及它们是如何在各种环境中繁衍壮大,并演化出我们熟悉的各种动物,如狮子、老虎、大象,甚至还有我们自己的祖先。 冰河时期的挑战与适应: 地球的历史并非一帆风顺,多次冰河时期给生命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我们将带你走进冰河时期的世界,看看那些适应寒冷环境的生物,如猛犸象、剑齿虎等,它们是如何生存下来的。你还会了解到,冰河时期的变化,也深刻地影响了许多物种的迁徙和演化。 第三卷:智慧的火花——人类的来路与演进 在漫长的生命演化长河中,人类的出现无疑是最为独特和引人注目的。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智慧与文明的? 猿类到人类的演变: 我们并非凭空出现,而是与今天的猿类有着共同的祖先。我们将回溯人类祖先的足迹,介绍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等不同阶段的古人类。你将了解到,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大脑的增大,是人类演化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我们将通过想象性的场景,让你“亲眼”看到这些早期人类是如何生活的。 石器时代的日常生活: 在有了智慧之后,人类学会了制造工具,学会了用火,学会了狩猎和采集。我们将还原石器时代的生活场景,让你了解古代人类是如何建造住所、制作衣物、采集食物、甚至是如何进行社交和交流的。 从农耕到文明的飞跃: 农业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它让人类告别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开始定居,形成了村落,最终发展出城市和文明。我们将介绍农业是如何出现的,它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及早期文明的特点,如文字、宗教、政治制度等。 不断进化的我们: 即使在现代社会,人类的演化也并未停止。我们将探讨基因、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如何继续影响着我们。你还会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如医学、遗传学等,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身,也为我们未来的演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生命的相互关联: 本卷的最后,我们将强调,人类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整个生命网络中的一部分。我们的健康、我们的发展,都与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和整个生态系统息息相关。我们将鼓励小读者们思考,如何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套“奇妙的家族史”系列丛书,不仅仅是关于过去的记录,更是关于未来的启示。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科学的解释,激发小读者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和敬畏之心。当你读完这套书,你会发现,你身上流淌的血液,连接着宇宙的过去,也蕴含着未来的无限可能。你不再只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整个宏大生命史诗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篇章。 阅读这套书,你将: 理解生命的起源与发展: 从微生物到恐龙,从古代人类到现代人,你将系统地了解生命演化的脉络。 认识科学的魅力: 通过介绍科学家的发现和研究过程,你将感受到科学的严谨与浪漫。 培养好奇心与求知欲: 许多你可能从未想过的问题,都会在这套书中找到有趣的答案。 增强自我认知: 了解自己的来路,你将更深刻地认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激发对自然的爱护: 认识到生命的相互依存,你会更加珍惜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准备好了吗?跟随我们一起,开启这场关于“我从哪里来”的奇妙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