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实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学》是关于介绍“实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学”的教学用书,书中应用了先进的GE730与E8超声仪所采集的图像,图像优化、逼真。在近700余幅彩色图像中,以经阴道超声图像为主,在将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结合为一完整有机体的宗旨下,加入少数经腹部超声图像作为对比,互补不足,使诊断更加准确。《实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简介
《实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学》应用了先进的GE730与E8超声仪所采集的图像,图像优化、逼真。在近700余幅彩色图像中,以经阴道超声图像为主,在将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结合为一完整有机体的宗旨下,加入少数经腹部超声图像作为对比,互补不足,使诊断更加准确。
例如,剖宫产后造成的憩室、子宫损伤造成盆腔内及子宫肌间的假性动脉瘤、脉管性子宫肌瘤、经阴道扫查的滋养叶疾病、生殖道畸形、子宫外异位妊娠及子宫内异位妊娠等多种疾病,均为最新内容。
作者简介
吴钟瑜,主任医师,1958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后分配至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临床一线,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妇产科临床经验,1982年赴美国San Diego加州大学医学院留学,专攻妇产科超声诊断专业,回国后继续深入刻苦钻研,遍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国内第一手资料。作者看到国内尚无一本有关妇产科超声专著书籍,在著名妇产科专家杜梓伯的鼓励和支持下,立志撰写一本我国自己的妇产科超声诊断学,经过数年的辛勤努力于1990年出版了《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此书完全应用国内自己的第一手图像资料。其以理论为主,图像为辅,包括了妇产科较全面的内容。在当时,此书填补了国内有关妇产科超声诊断专著的空白,出版后深受广大超声工作者的赞赏与高度评价。十余年来购读此书者络绎不绝,某些地区已人手一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带动了天津地区妇产科超声诊断水平的提高,在全国亦获得很高的反响。作者经过不断辛勤努力,1983年建立了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基础水平雄厚的超声科室,成为天津地区的妇产科超声中心。
吴钟瑜主任医师1993年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荣誉。为了我国妇产科超声专业水平的提高,现虽已退休但仍坚持在第一线,仍在著书立说。吴钟瑜主任的奉献敬业精神永不衰退。经过多年的辛勤劳动做出以下成绩:
1.《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1990年出版
2.《实用妇产科超声彩色图谱》1996年出版
3.《妇产科超声鉴别诊断图谱》2000年出版
4.《新编实用妇产科超声学》2007年出版
5.《实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学》2008年出版
6.荣获科研成果奖8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吴钟瑜主任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方面为我国做出了卓越贡献。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超声诊断原理及经阴道超声应用基础
第一节 超声诊断原理
第二节 经阴道超声临床应用基础
第二章 产科
第一节 早期妊娠的超声诊断
第二节 异常早孕的超声诊断
第三节 早期流产的超声诊断
第四节 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
第五节 早中期先天性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
第六节 胎盘疾患的超声诊断
第七节 多胎的超声诊断
第三章 妇科
第一节 子宫位置的超声诊断
第二节 盆腔内血管的超声诊断
第三节 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
第四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
第五节 盆腔静脉淤m综合征的超声诊断
第六节 子宫息肉、子宫囊肿、阴道囊肿、宫颈那氏囊肿的超声诊断
第七节 盆腔生殖器官炎症的超声诊断
第八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超声诊断
第九节 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的超声诊断
第十节 生殖器官创伤及手术并发症的超声诊断
第十一节 滋养细胞疾患的超声诊断
第十二节 卵巢肿物的超声诊断
第十三节 子宫体癌、子宫颈癌的超声诊断
第十四节 输卵管癌的超声诊断
第四章 计划生育的超声诊断
第一节 宫内节育器的超声诊断
第二节 计划生育并发症的超声诊断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超声诊断原理及经阴道超声应用基础
第一节 超声诊断原理
一、超声波的基本概念
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能够引起声音感觉的波称为声波,人类能够感觉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在20~20 000 MHz之间。频率<20 MHz的波称为次声波;频率>20 000 MHz的波为超声波,超声波与次声波均不能被人耳感知。医用超声仪应用的超声波频率为高频超声,用于临床诊断的超声频率范围多在3~12 MHz。其中3,5~5 MHz用于成人心脏及腹部成像,通常能穿透15 cm的组织深度:7~10MHz用于小器官的成像,如甲状腺、乳腺等显像,通常达4~5 cm的穿透深度:常规使用的阴道探头频率为5~10 mHz不等。
超声诊断仪为了取得所需要的诊断信息,须向人体发射声信号,并将经组织界面反射回来的信息接收、转换成电信号,能完成这种功能的器件就是换能器晶片。在压电晶片两端加一压力,则在其两电极面上将产生电荷,将压力机械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效应称为正压电效应。在压电材料两端加一交变电场,则压电材料将出现与交变电场同样频率的机械振动,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这种效应称为逆压电效应,在超声成像过程中。发射超声波是逆压电效应,而接收回声信息则是正压电效应。将压电晶体装入各种形式外壳,加上适当的面材及背材,引出电缆线即为换能器,也称之为探头。
根据检查部位的不同,探头被设计成不同的形状。根据探头外形分为线阵型、扇型、凸阵型等,探头的类型不同,发射的超声束形状各不相同,经阴道探头为长柄凸阵探头,超声束为扇形。
二、B型超声诊断原理
B型超声图像是辉度显示超声仪,以回声强弱来显示图像,称为灰阶二维显像仪。超声波在均匀的介质内沿直线传播,传播过程中声强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这种现象称为声能的衰减。不同介质有不同的衰减系数。遇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则产生反射和折射,使一部分声能反射同第一种介质中,另一部分能量穿过界面在第二二种介质中传播。B型超声是根据界面反射、散射等原理而建立的一种检查方法,由于各脏器组织结构不同,声阻抗不同,对超声的吸收、衰减不同。血液流速和血管搏动幅度的不同,导致超声波在其内传播的速度不同,引起的反射也不同。声阻抗相差越大,反射越多,所表现的回声越强。界面多则反射回波多,回声点密集。超声实时显像是要了解被检查的组织脏器的边缘轮廓、内部结构、脏器的运动规律以及血流情况。
前言/序言
自20世纪70年代超声诊断技术应用于临床医学以来,对各种疾病的诊断水平大幅度提高,解决了大量的临床疑难问题,目前己成为临床普及面最广、最有效的不可或缺的优良诊断手段之一。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各种功能的创新、图像的优化逼真,经腹部超声诊断已成为最常用、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手段。随着超声技术多功能、多渠道的应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出现,完善了腹部超声诊断的不足,近年来受到广泛的欢迎。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诊断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一套完整的诊断体系。大大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一、经腹、经阴道超声诊断的优点和价值
1.经腹超声诊断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诊断方法,其对盆腹腔的观察最全面.可搜索到盆腹腔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较大的、位置较高的病变,对病变的形态、位置、病变内回声及其与周围的关系能够观察到其最原始、最自然的状态:对于孕中后期和孕晚期的孕妇可全面观察到胎儿的生长情况。但腹部超声图像对盆腔深部微小的病变则可能忽视或观察不清,此点正是经阴道超声检查可以做到的。
2.经阴道超声检查是腔内超声检查的一种,超声探头频率高,有5~7.5MHz等或变频探头,探头置入阴道探查,分辨率高,且探头接近靶器官,对子宫本身(子宫的位置、形态、肌壁、肌壁内的血管、宫腔内的病变)、接近子宫周围的病变(例如宫外孕、卵巢内及盆腔细小的病变)均可放大,清晰地显示细微结构,此点是经腹超声望尘莫及的。
孕育生命的奇迹:女性生殖健康与胎儿成长的影像学解读 这本书籍并非关于某一特定医学领域的专业指南,而是旨在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对女性健康、孕育过程以及生命起源充满好奇的群体,提供一个全面而易懂的视角,去理解那些隐藏在身体内部的生命律动与健康奥秘。它将引导我们穿越身体的藩篱,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看见”女性生殖系统的复杂结构,以及孕育新生命的神奇旅程。 第一部分:女性生殖系统的奥秘——生命的摇篮 我们将首先探索女性生殖系统的奇妙构造。这里不再是冰冷的解剖图谱,而是充满生命力的“工作坊”。我们将逐一了解: 卵巢:生命的种子库:它不仅仅是产生卵子的器官,更是女性荷尔蒙的“工厂”。我们将揭示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它如何精心准备,孕育生命的初始火种。我们会探讨卵巢的结构,从微观的卵泡发育到宏观的整体形态,理解其在月经周期中的关键作用。 输卵管:生命的通道:连接卵巢与子宫的纤细管道,是受精发生的“鹊桥”。我们将详细阐述输卵管的生理功能,它如何引导成熟的卵子,并迎接精子的到来,见证生命诞生的那一刻。它也承担着将受精卵顺利输送到子宫的重任,这个过程的任何细微异常都可能对生育产生影响。 子宫:生命的温床:这个如同倒置的梨形器官,是孕育新生命的“港湾”。我们将深入了解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它如何为受精卵的着床做好准备,并随着胎儿的成长而不断扩张,提供最安全的庇护所。子宫壁的肌肉特性、其强大的收缩能力在分娩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也将一一呈现。 阴道:生命的通道与沟通的桥梁:作为连接外界与子宫的通道,阴道在生理、性以及分娩过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探讨其独特的生理结构,以及它在不同生命阶段所承担的功能。 本部分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精美的插图(想象中的),让读者直观地了解这些器官的形态、位置和功能,明白它们如何协同工作,共同维系女性的生理健康和生育能力。 第二部分:孕育新生命的奇迹——生命的轨迹 当生命播下种子,一个全新的奇迹便由此展开。我们将跟随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的成长轨迹,感受生命从微小到完整的蜕变过程: 受精与着床:生命的起点:我们将追溯受精卵形成的神奇瞬间,以及它如何顺利地在子宫内膜上着床,标志着新生命的正式诞生。这个过程的精密与复杂,将令人惊叹。 早期胚胎发育:细胞的舞蹈:从一个单细胞到多细胞的复杂结构,胚胎经历着快速而有序的细胞分裂和分化。我们将描绘这个充满活力的阶段,细胞如何各司其职,构建出生命的雏形。 胎儿的成长与发育:生命的篇章:我们将按孕周细致地展现胎儿的成长过程。从心脏的搏动,到四肢的初现,再到器官的逐步成熟,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和成长的新奇。我们将看到胎儿如何汲取营养,如何活动,以及如何为适应出生做准备。 羊膜与羊水:生命的守护者:羊膜囊中的羊水,不仅仅是提供孕育环境,更是保护胎儿免受外界冲击,维持稳定体温,促进胎儿肺部发育的关键因素。我们将了解羊水的功能及其对胎儿健康的重要性。 胎盘:生命的连接:这个临时性的器官,却是母体与胎儿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生命之桥”。我们将解析胎盘如何为胎儿提供氧气和营养,并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维系胎儿生存的生命线。 第三部分:关注女性健康——守护生命的根基 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是孕育生命的基础,也是女性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部分将探讨与女性生殖健康息息相关的话题: 月经周期与生育能力:我们将深入理解月经周期的生理机制,它如何反映卵巢和子宫的健康状况,以及与生育能力之间的密切联系。 常见妇科健康问题:我们将以科普的角度,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妇科健康问题,如囊肿、肌瘤等,让读者对这些问题有基本的认识,并强调及时关注自身健康的重要性。 孕期健康监测:对于孕妇而言,定期的健康监测至关重要。我们将探讨监测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手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风险,保障母婴安全。 了解身体的信号:女性身体会发出各种信号,提示着健康状况。我们将引导读者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关注异常变化,并鼓励她们在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结语:生命的和谐与力量 本书的目标是让读者,无论是否是医学专业人士,都能以一种更加宏观和人性化的视角,去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复杂精妙,去赞叹生命孕育的伟大奇迹。它鼓励我们更加珍视女性的健康,更加敬畏生命的起源,并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管理自己的身体,守护好生命的根基。通过这些知识的分享,我们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增进对女性身体的理解和尊重,最终实现个体健康与生命的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