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18个学院、45个系、80多个研究结构、71个本科专业、217个硕士研究生131个博士研究生专业。目前在校学生近3近三万人,教职工4900多人。学校现占地8000多亩,其中校本部位于厦门岛南端,占地近2500亩,漳州校区占地2568亩,集美校区占地3000亩。三校区环绕厦门湾,依山傍海,风景秀丽。
《厦门大学校园图(2006年版)》带你走遍厦门大学各个角落,让你走到哪都不怕在校园里迷路,让你对厦门大学有个更好更深的了解。
当我拿到《厦门大学校园图(2006年版)》时,我首先被它扑面而来的怀旧气息所感染。虽然我并没有在2006年就读于厦大,但作为一个喜爱收集各地城市地图的人,这张图依然有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张简单的平面图,更像是某种“时间印记”。我尝试着从一个“访客”的角度去解读这张图。假设我第一次来到厦大,手持这张地图,我将会如何开始我的探索?我会先找到标志性的建筑,比如依山傍海的科学艺术中心,还是充满历史韵味的建南大会堂?图上的细节,例如不同区域的绿化程度、道路的宽窄、甚至是一些小的休憩区域的标注,都能让我对校园的氛围有一个初步的认知。我还会注意到,图中可能还标注了一些当时的餐饮区域、商店或者学生活动场所,这些信息对于第一次来访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具价值的。我甚至可以想象,手持这张图,在校园里漫步,每找到一个标注的地点,内心都会涌起一股小小的成就感。这张图,就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寻宝图”,引导着我们去发现厦大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去感受它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气息。
评分这张《厦门大学校园图(2006年版)》不仅仅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的实用工具,对于像我这样对城市文化和地域特色有着深度挖掘兴趣的人来说,它更是一份难得的研究资料。我并非厦大的学生,但我一直以来都对中国的高等学府有着特别的关注,尤其是那些拥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校园文化的大学。2006年,这是一个相对较近的年份,但对于研究校园的变迁而言,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参照意义。通过这张图,我不仅可以了解当时校园的整体布局,更可以从中分析出一些关于学校发展方向和资源配置的线索。例如,图中教育、科研、生活、运动等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和比例,能够反映出当时学校在各方面的发展重点。我还会仔细观察,图中是否标注了一些当时正在建设或者规划中的区域,这些信息对于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非常有帮助。而且,不同建筑的风格和年代的标注,也能帮助我勾勒出厦大校园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建筑特色。这张图,就像是一份“快照”,将2006年的厦大校园定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其历史发展和空间演变的重要切入点。
评分作为一名对城市规划和历史变迁有着浓厚兴趣的观察者,我一直认为,一张详尽的地图,远不止于指引方向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部无声的历史书,记录着一个地方的成长轨迹。这份2006年版的《厦门大学校园图》,恰恰给了我这样的感受。在仔细研究了这张图之后,我深深地被它所呈现出的厦大校园的布局和规划所吸引。我们可以看到,在2006年,厦大的校园在保持其固有的历史风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图中那些精细标注的建筑名称、道路走向、绿化区域,都展现了当时校园建设者的细致与用心。我特别关注的是,图中对于一些标志性建筑,比如建南大会堂、颂恩楼、芙蓉隧道等,是如何被呈现和定位的。这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建筑在校园整体布局中的位置,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它们在当时校园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我也在思考,这张图中所呈现的布局,与如今的厦大校园相比,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区域进行了扩建,哪些建筑是新建的,又有哪些老建筑被保留了下来?这张地图,就像是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时间胶囊,让我们能够定格住2006年厦大校园的原貌,也为我们研究其未来的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评分这本《厦门大学校园图(2006年版)》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在一个熟悉的故地重游,却又能发现许多新的细节和故事。作为一个曾经在厦大度过青葱岁月的校友,我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2006年,那是我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年,一切都充满了新奇与探索。翻开这本书,那些曾经熟悉的建筑、道路、景观,仿佛一下子又鲜活起来。我记得刚来的时候,对于偌大的校园感到一丝迷茫,总是在林荫道上小心翼翼地辨认方向。这张图,就像是当时我的“救星”,它不仅仅是一张地图,更是我探索校园的“地图集”。我清晰地记得,在初夏的午后,我曾无数次地坐在芙蓉湖边,望着湖中的荷花,手中就常常拿着这样一张地图,规划着下一步要去哪里。那时的我,对厦大的历史底蕴充满了好奇,也常常会沿着地图的指引,去寻找那些隐藏在校园深处的名人故居或者历史遗迹。这张图,对我来说,意味着一份珍贵的记忆,它记录了我与厦大初遇时的青涩与喜悦,也承载了我无数次穿梭于教学楼、宿舍、图书馆的日子。每一次看到它,都会勾起我心中无数的回忆,让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阳光与梦想的年代。
评分这张《厦门大学校园图(2006年版)》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情感的连接”。我虽然没有在2006年到过厦大,但通过这张地图,我仿佛能够“穿越”到那个时间点,去感受那里的氛围。地图上的每一个线条,每一个标识,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我尝试着去想象,在2006年的那个春天,或者夏天,当这张地图被发放给新生时,他们会是怎样的心情?是带着初来乍到的好奇,还是对未来的憧憬?我会在地图上寻找那些可能承载着学生们美好回忆的地方,比如可能的热门食堂、社团活动聚集地,或者只是一个简单的林荫小道。我还会注意到,图中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描绘,是否也包含了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公共设施,比如商店、银行或者公交车站,这些细节能够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当时厦大校园的生活图景。这张图,对我来说,不只是一张纸,更是一扇窗,透过它,我能够窥见一个时代、一个地方、一群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它唤起了我对那个未曾亲历的时代的好奇,也让我对厦大这所大学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评分是实用的地图,旅游用好
评分虽然是06年版,但老校区几乎没有变动,还是很实用的
评分去到之后发现进门那里就有卖,那里的还好看很多就是贵咯,不过在那里买比较有纪念意义嘛
评分内容不错,如旅游值得一看
评分是实用的地图,旅游用好
评分正宗出版社出的校园地图,很少见。而且很喜欢厦门,收藏一张。
评分版本太老了,参考一下就行了
评分以为厦大很大,看了地图觉得很小。
评分是实用的地图,旅游用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