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0.4
基本信息
书名:老祖宗的吃饭智慧
原价:25.00元
作者:田永胜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512610422
字数:
页码:252
版次:1
装帧: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10位美国著名医学、营养专家倾情推荐;您一定要知道的饮食真相
目录
序言一(美)尼尔·伯纳德博士
序言二(美)威尔·塔特尔博士
序言三(美)乔纳森·贝尔科姆博士
第1章 老祖宗们如是说
一、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二、提倡节制饮食
三、反对追求厚味和美味
四、不提倡杀生,无故不得杀动物
第二章 健康长寿还是疾病早逝
一、饮食者,人生幸福之基
二、为什么中央领导寿命高
三、为什么国民健康状况下降
1.人均寿命增长缓慢
2.死于慢性疾病人数剧增
3.带病生存时间长人数庞大
四、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怎么得的
1.美国人的健康状况并不好
2.美国有识之士的反思
五、看看卫生部有什么建议
六、改变饮食改善命运
1.蔬菜水果为何能够预防癌症
2.蔬菜水果为何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
3.蔬菜水果为何能够预防2型糖尿病
4.蔬菜水果为何能够防治肥胖
5.蔬菜水果为何能够防治便秘
第三章 告诉你动物性食物背后的真相
一、你不知道的动物疾病
1.猪的主要疾病
2.牛羊的主要疾病
3.一位养鸡者的日记
二、算一算每天吃下多少兽药
1.动物性食物的抗生素残留
2.动物性食物的激素残留
3.动物性食物的农药残留
4.动物性食物的重金属残留
5.动物性食物的潜在致癌物
三、植物性食物远比动物性食物安全
1.植物性食物不含抗生素残留
2.植物性食物的植物激素对人体基本无害
3.动物性食物的农药含量高达植物性食物的数十倍
4.去除蔬菜水果农药好办法
5.植物性食物不含潜在致癌物
四、植物性食物的营养成分不输动物性食物
第四章 儒释道的高尚生活方式
一、儒家的素食思想与践行方式
1.居丧期间严格素食—— 孝道的重要体现
2.素食成为品格和德行的象征
3.当代素食是儒家仁爱精神的体现
二、慈悲精神的扩展——佛教的素食思想影响
1.不杀生吃素是佛教的重要戒律
2.帝王戒除荤腥身体力行
3.佛教信徒严格奉行素食
4.士人守丧祭祀坚持素食
三、健康长生—— 道教素食思想及实践
1.提倡保护动物
2.追求长生的生活方式
3.历代道长的孜孜以求
四、素食主义—— 拯救全球暖化的良策
1.全球51%的温室气体来自动物养殖
2.转变饮食遏止全球暖化
3.放弃肉食并不影响经济发展
第五章 拥有幸福人生,做新素食主义者
一、植物性食物足够营养
1.蛋白质
2.脂肪
3.碳水化合物
4.维生素
5.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6.纤维素
二、实用素食守则
三、成为持久素食者的几点秘诀
四、不喝牛奶,我拿什么补钙
五、不要让孩子输在健康上
六、你的改变会让中国不一样
1.一劳永逸地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2.有机农耕:功在当代,利及子孙
第六章 近代部分素食名人谱
一、成立动物保护机构和素食团体
二、出版宣传保护动物和素食的书籍
三、全国的素食馆数量很多
1.伍廷芳:优秀的素食外交官
2.段祺瑞:人可死,荤绝不能开
3.孙中山:晚年大力倡导素食主义
4.林森:贵为主席亦食素
5.丁福保:著作等身的世界提倡素食会会长
6.简玉阶:杰出的素食民族资本家
7.张静江:半生茹素的“革命圣人”
8.黄炎培:开国领袖中的素食者
9.李石曾:终身素食的无政府主义信奉者
10.吕碧城:国外宣传素食第1人
11.梁漱溟:新儒家中的素食者
12.丰子恺:画家风范素食人格
13.何志浩:百岁将军亦素食
14.赵朴初:七十年不吃肉荤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235号
名词定义
后记
序言
这本书带给我的,与其说是一堆营养学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我曾经也尝试过很多时下流行的健康饮食方式,但往往坚持不了多久,就觉得束缚太多,或者效果不明显。而这本书,它强调的是一种“顺应自然”的智慧,提醒我们回归到最根本的饮食规律上来。我尤其欣赏它对“节气”的重视,书中详细阐述了不同节气下,我们身体的需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及应该如何调整饮食来顺应这些变化。这让我意识到,我们不应该用一套固定的模式去对抗身体自然的信号,而是应该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并用恰当的食物去回应它。书中还提到了关于“情绪与饮食”的关系,这一点我深有同感。很多时候,我们莫名其妙地想吃某些东西,可能并非是身体真的需要,而是情绪在作祟。这本书教会我如何区分这些信号,从而做出更健康的选择。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掌握了一些饮食技巧,更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健康、更和谐生活的大门。
评分我一直认为,食物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一种与自然连接的方式,而这本书恰恰将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它所倡导的“吃饭智慧”,让我看到了食物背后蕴含的文化和哲学。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食物的来源”以及“烹饪的温度”的讨论。它鼓励我们去了解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如何被种植或养殖的,以及在烹饪过程中,温度的细微变化会对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产生怎样的影响。这让我觉得,吃饭不再是一件简单重复的事情,而是一个充满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我甚至开始尝试去一些农贸市场,去和摊主交流,去挑选那些最新鲜、最有“生命力”的食材。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关于“慢食”的理念,提醒我们放慢节奏,用心去感受食物的味道,去品味其中的美好。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让我觉得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让我对“吃饭”这件事,有了更深层次的敬畏和热爱。
评分在阅读这套书的过程中,我时常会陷入沉思。它所揭示的“饮食真相”,很多都与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的观念截然不同,但细细想来,却又合情合理,甚至比我们现有的认知更加深刻。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均衡饮食”的讨论。过去,我们总觉得“均衡”就是各种营养素都摄入一点,但书中却强调了“结构性均衡”和“时令性均衡”的重要性。它解释说,不同食物的搭配方式,不同季节的食材选择,对于我们身体的吸收和利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比如,它会讲到一些看似“不健康”的食物,在特定的搭配或烹饪方式下,反而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益处,而一些被奉为“健康”的食物,如果食用不当,也可能适得其反。这种颠覆性的观点,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也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是的“健康”,可能只是对流行趋势的盲目追随,而忽略了最根本的科学原理。
评分读完这套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我们对“吃”这件事的理解,真的可以有如此颠覆性的改变。书里并没有上来就灌输枯燥的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接地气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讲解。比如,它会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材入手,分析它们真正的营养价值,以及一些被误解的地方。我记得其中有一段讲到了关于“加工食品”的,它没有简单地把所有加工食品都打入冷宫,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种类加工食品的差异,以及它们对我们身体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这比我之前听到的很多观点都要 nuanced(细致)。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小故事和案例,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我特别喜欢它提到的一个概念,就是“食物的能量”,虽然听起来有些玄乎,但结合它后面的解释,我才明白这更多的是一种对食物“性味”和“功效”的概括,非常符合中医的食疗理念。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吃”这件事有了更全面、更辩证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好吃”或者“不好吃”的判断。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真是出乎意料地雅致,我拿到的时候就觉得沉甸甸的,很有分量。封面设计上,古朴的字体搭配着一些写意的山水元素,透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厚重感,让人一看就心生亲近。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生活智慧很感兴趣,特别是那些关于“吃”的学问,总觉得里面蕴藏着很多被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所忽略的真谛。这本书的标题就直击人心,“老祖宗的吃饭智慧”,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我个人认为,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填饱肚子”,却忽略了食物本身所带来的滋养和对身体的深远影响。而老祖宗们,他们似乎更能懂得如何顺应天时地利,如何将食物的营养发挥到极致,如何吃得健康又延年益寿。我期待在这本书里能找到一些具体的指导,比如关于不同季节的饮食禁忌,不同体质的人应该如何选择食材,甚至是一些古老的烹饪技巧,这些都是我一直很想了解的,希望能在这本书中得到启发,让我的餐桌也变得更有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