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 法律专业(基础科段)
含:民事诉讼法学自学考试大纲
组编/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
主编/江伟 潘剑锋
版次:2016年4月第1版
印次:2016年4月第1次印刷
定价:49元
基本信息
书名:自考通 00243 民事诉讼法学全真模拟试卷
定价:20.00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ISBN:9787802505339
开本:16开
出版日期:2011年8月第1版 2014年12月第4次印刷
目录
单元综合测试
单元综合测试(一)
单元综合测试(二)
单元综合测试(三)
单元综合测试(四)
全真模拟演练
全真模拟演练(一)
全真模拟演练(二)
全真模拟演练(三)
考前深度密押
考前深度密押(一)
考前深度密押(二)
参考答案及解析
如果说教材部分是“授人以渔”,那么随附的解析部分就是“助君上岸”的关键。在完成第一次模拟测试后,我立即转向了解析部分,想看看自己错在哪里。我发现这套书的解析绝对不是那种敷衍了事的“标准答案”。对于选择题,它不仅说明了正确选项的法律依据,更重要的是,它详细解释了其他三个干扰选项为什么是错的,并且指明了它们分别对应的是哪个法律知识点,这对于排除今后考试中的类似陷阱至关重要。而对于那些需要撰写法律文书或进行论述的题目,它的解析提供了一个“理想范本”,这个范本在法律术语的运用、逻辑结构的组织上都堪称典范。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对错”,更是“如何用最规范、最专业的表述来展现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对解析深度的投入,使得这套书的性价比陡然提升,它不再仅仅是一套教材,而变成了一套完整的“学习闭环系统”。
评分拿到这套书时,我最关心的部分就是那两本“全真模拟试卷”。坦白说,市面上很多模拟题往往是“自说自话”,出题的风格和难度与真正的国家级考试存在明显偏差,做了反而会打击信心。但是,当我开始接触这套模拟卷时,我立刻感受到了一种异样的“熟悉感”。试卷的整体布局、题型配比(选择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的比例)以及时间分配的建议,都与我之前参加的几次模拟测试高度吻合。尤其是那些案例分析题,它们的设计非常巧妙,往往不是考察单一的法条记忆,而是要求将程序法、实体法,甚至相关证据规则融会贯通进行综合判断。我尝试着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完成了第一套卷子,结果发现自己在程序启动阶段和法律文书的规范性表述上暴露出了明显的弱点。这套模拟题就像一面高清晰度的镜子,毫不留情地照出了我学习中的盲区,这比盲目刷题有效得多。它不仅是检验知识的工具,更像是一次实战预演,让人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和压力。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其极强的“实战导向性”,它似乎时刻都在提醒你,学习民事诉讼法最终是为了应对实际的法律操作和通过考试的考核。在对一些程序性内容的讲解中,比如如何撰写起诉状、如何进行证据交换的程序要求等,作者似乎代入了法院工作人员或律师的视角,用非常口语化但又不失严谨的语言,描述了这些步骤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细节问题和注意事项。这与那些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教材形成了鲜明对比。例如,书中提到在某类案件中,虽然法律条文没有明确规定,但司法实践中通常会要求补充哪些证明材料,这种“软知识”的补充,对于我这种缺乏法律实务背景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让原本冰冷的法条鲜活了起来,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指导具体行为的规范。这套书的整体感觉就是:它知道自考生需要什么,并且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把这些东西塞给了你,没有一点多余的“水分”,非常对得起它付出的时间和金钱。
评分我一直对法律条文的记忆和理解感到头疼,特别是那些晦涩的术语和不断变化的司法解释。市面上很多资料的通病是,它们要么是堆砌法条,让人望而生畏;要么就是过度解读,加入了太多编者的个人色彩,反而模糊了考试的重点。然而,这套书在讲解疑难点时展现出了一种非常精妙的平衡感。比如,在论述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的衔接问题时,它没有直接抛出一个结论,而是先列举了两种程序适用的情形,然后用对比分析的方式,清晰地指出了它们在庭审准备、证据交换、开庭审理等环节的核心差异。更令人称道的是,它在每一个重要知识点后都附带了“历年考点聚焦”的小栏目,这并不是简单地把历年真题的题目贴上去,而是提炼出了该知识点在不同年份考试中的考查角度和侧重点的变化趋势。这种前瞻性的分析,让我得以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最有可能得分的地方,而不是在所有边边角角上平均用力。这种为考生着想的编排方式,体现了编写者对自考体系的深刻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朴素,甚至有些过时,让人不禁联想到那种传统的、严肃的教科书风格。初拿到手时,我对它的期待并不高,毕竟市面上充斥着大量标榜“最新”、“精简”的复习资料,而这套书厚重的纸张和略显拥挤的字体,散发出一种“老派”的可靠感。我本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了第一页,发现它并没有过多地进行花哨的排版或图示,而是直接切入了法律条文和核心概念的解析。对于像我这种需要扎实基础的自考生来说,这种直给式的教学方法反而更让人安心。它不像某些辅导书那样为了“迎合”考生的碎片化学习习惯而过度简化了内容,反而坚持了对法学体系完整性的尊重。尤其是关于诉讼标的、管辖权异议这些关键部分的阐述,逻辑链条非常清晰,即便是初次接触民事诉讼法的学习者,也能顺着作者的思路一步步理解复杂的法律流程。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研读了其中关于证据保全和先予执行的章节,发现它对相关司法解释的引用非常精准,为我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对基础知识的深度挖掘,远超我预期中一本“自考教材”应有的水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