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紹虞先生不僅自己發錶文章,還介紹他人嚮“筆會”投稿。我手頭留有幾通郭先生的信件,其中有一部分信件的內容就是嚮我轉交稿件的。譬如1977年4月2日的信件:
評分郭紹虞在學術方麵的貢獻眾所周知,而他在書法、藝術方麵功底也很深。書法可謂傢學淵源,五世祖根梅公就以書法著稱,父親魯卿公也寫得一手好字;郭紹虞對傢傳手跡、名傢墨寶常常凝神品玩、模擬,深得其精髓。
評分參加活動的,還沒來得及看那。
評分郭紹虞在學術方麵的貢獻眾所周知,而他在書法、藝術方麵功底也很深。書法可謂傢學淵源,五世祖根梅公就以書法著稱,父親魯卿公也寫得一手好字;郭紹虞對傢傳手跡、名傢墨寶常常凝神品玩、模擬,深得其精髓。
評分再往前的“文革”後期,文禁稍弛,我與郭紹虞先生少有過往,他在當時的《文匯報》也偶有詩文發錶。當時各種名目的運動接踵而來,一些學有專長,聲名卓著的人為瞭緊跟形勢變化,不惜徹底否定自己一生研究成果,推波助瀾以求功名利祿。郭紹虞先生卻不然。盡管他處境睏難,但他寜可放下所從事的有關古典文學理論批評史、中國文學批評史以及《清詩話續編》等著作的寫作與研究。他曾經對我說過:“什麼武則天也是法傢,我是想不通的。”王元化同誌的迴憶文章中提到,粉碎“四人幫”後,郭先生坦誠地嚮他說曾經也想用儒法鬥爭的觀點去修改《中國文學批評史》,可是還沒有來得及,“文革”就結束瞭。這讓我們看到郭紹虞先生的另一麵,“真誠地相信應改造自己跟上時代的步伐,像許多老一代知識分子一樣”。事實上,郭紹虞先生還是堅守瞭自己的學術研究的底綫,還是無法擺脫韆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的操守,他想跟上時代的步伐,但是終究不能。
評分 評分老一輩的學者,非今天可比擬。
評分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