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Auto CAD 注塑模具設計標準教程(附贈光盤)
原價:49.00元
作者:李錦標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111342793
字數:496000
頁碼:31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詳細介紹瞭使用AutoCAD進行注塑模具設計的方法和應用技巧,本書內容豐富,操作步驟詳細,通俗易懂,並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創建方法和實例均經過實踐檢驗,既適閤作為大專院校及技工學校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注塑模具設計和機械設計工作的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的自學用書或參考書。
內容提要
本書詳細介紹瞭使用AutoCAD進行注塑模具設計的方法和應用技巧,主要內容包括: AutoCAD2010常用工具應用技巧、LTOOLS 2008模具標準庫入門、薄片模具結構設計、遙控器電池後蓋模具結構設計、水杯模具結構設計、直齒輪模具結構設計。
本書內容豐富,操作步驟詳細,通俗易懂,並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創建方法和實例均經過實踐檢驗,既適閤作為大專院校及技工學校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注塑模具設計和機械設計工作的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的自學用書或參考書。
目錄
序言前言第1章 AutoCAD 2010常用工具應用技巧 1.1 AutoCAD 2010繪圖工具欄 1.1.1 繪圖工具欄簡介 1.1.2 重復使用命令的技巧 1.1.3 創建直綫 1.1.4 創建構造綫 1.1.5 創建多段綫 1.1.6 創建正多邊形 1.1.7 創建矩形 1.1.8 創建圓弧 1.1.9 創建圓 1.1.10 修訂雲綫 1.1.11 創建樣條麯綫 1.1.12 創建橢圓 1.1.13 創建塊 1.1.14 插入塊 1.1.15 創建點 1.1.16 圖案填充 1.1.17 創建麵域 1.1.18 創建文字 1.2 AutoCAD 2010修改工具欄 1.2.1 修改工具欄簡介 1.2.2 刪除圖素 1.2.3 復製圖素 1.2.4 鏡像圖素 1.2.5 偏移圖素 1.2.6 陣列圖素 1.2.7 移動圖素 1.2.8 鏇轉圖素 1.2.9 縮放圖素 l.2.10 拉伸圖素 1.2.11 修剪圖素 1.2.12 延伸圖素 1.2.13 打斷圖素 1.2.14 閤並圖素 1.2.15 倒角 1.2.16 倒圓角 1.2.17 分解圖素 1.3 AutoCAD 2010標注簡介 1.3.1 標注的概念 1.3.2 綫性標注 1.3.3 對齊標注 1.3.4 弧長標注 1.3.5 坐標標注 1.3.6 半徑標注 1.3.7 摺彎標注 1.3.8 直徑標注 1.3.9 角度標注 1.3.10 快速標注 1.3.11 基綫標注 1.3.12 連續標注 1.3.13 標注間距 1.3.14 標注打斷 1.3.15 多重引綫標注 1.3.16 公差 1.3.17 圓心標記 1.3.18 檢驗標注 1.3.19 摺彎綫性標注 1.3.20 傾斜標注 1.3.21 編輯標注文字 1.3.22 標注更新 1.3.23 標注樣式第2章 LTOOLS 2008模具標準 庫入門 2.1 LT00LS 2008安裝技巧 2.2 LT00LS 2008配置設置 2.3 LT00LS 2008入門 2.3.1 LTOOLS 2008菜單簡介 2.3.2 LTS初始化 2.3.3 顔色初始化 2.3.4 標注初始化 2.3.5 模架零件 2.3.6 標準零件 2.3.7 自製零件 2.3.8 水路係統 2.3.9 工具庫的標題明細 2.3.10 工具庫的尺寸標注 2.3.11 工具庫的繪圖輔助第3章 薄片模具結構設計 3.1 薄片模具結構設計任務及思路圖解 3.2 産品收縮率設置 3.3 模具成型結構設計 3.3.1 拆麵 3.3.2 排位 3.3.3 創建模仁 3.3.4 分型麵設計 3.4 標準模架加載 3.4.1 調用標準模架 3.4.2 裝配模仁 3.5 模具總裝配圖設計 3.5.1 澆注係統設計 3.5.2 頂齣係統設計 3.5.3 冷卻係統設計 3.5.4 緊固係統設計 3.5.5 總裝配圖尺寸標注 3.5.6 BOM錶設計 3.6 模具零件圖拆畫第4章 遙控器電池後蓋模具結構設計 4.1 遙控器電池後蓋模具結構設計任務及思路圖解 4.2 産品收縮率設置 4.3 模具成型結構設計 4.3.1 拆麵 4.3.2 排位 4.3.3 創建模仁 4.3.4 分型麵設計 4.4 標準模架加載 4.4.1 調用標準模架 4.4.2 裝配模仁 4.5 模具總裝配圖設計 4.5.1 澆注係統設計 4.5.2 斜滑塊機構設計 4.5.3 項齣係統設計 4.5.4 冷卻係統設計 4.5.5 緊固係統設計 4.5.6 總裝配圖尺寸標注 4.5.7 BOM錶設計 4.6 模具零件圖拆畫 4.6.1 拆畫零件加工圖 4.6.2 加工圖標注第5章 水杯模具結構設計 5.1 水杯模具結構設計任務及思路圖解 5.2 産品收縮率設置 5.3 模具成型結構設計 5.3.1 拆麵 5.3.2 分型麵設計 5.4 標準模架加載 5.4.1 調用標準模架 5.4.2 裝配模仁 5.5 模具總裝配圖設計 5.5.1 澆注係統設計 5.5.2 滑塊機構設計 5.5.3 頂齣係統設計 5.5.4 冷卻係統設計 5.5.5 緊固係統設計 5.5.6 總裝配圖尺寸標注 5.5.7 BOM錶設計 5.6 模具零件圖拆畫 5.6.1 拆畫零件加工圖 5.6.2 零件加工圖標注第6章 直齒輪模具結構設計 6.1 直齒輪模具結構設計任務及思路圖解 6.2 産品收縮率設置 6.3 模具成型結構設計 6.3.1 拆麵 6.3.2 排位 6.3.3 創建模仁 6.3.4 分型麵設計 6.4 標準模架加載 6.4.1 調用標準模架 6.4.2 裝配模仁 6.5 模具總裝配圖設計 6.5.1 澆注係統設計 6.5.2 鈎針的設計 6.5.3 鑲針的設計 6.5.4 頂齣係統設計 6.5.5 冷卻係統設計 6.5.6 緊固係統設計 6.5.7 塑料拉鈎的設計 6.5.8 水口拉杆的設計 6.5.9 總裝配圖尺寸標注 6.5.10 BOM錶設計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GB/T 50001-2010房屋建築製圖統一標準》,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係統性”和“全局性”。我雖然不是建築行業的專業人士,但在翻閱這本書時,我能感受到它所構建的不僅僅是一套製圖規則,更是一個影響整個建築生命周期的“信息傳遞體係”。書中對於圖紙的各個方麵,從最基礎的綫條、符號,到復雜的布局、標注,都進行瞭詳盡的規定。這就像是為整個建築行業建立瞭一個統一的“溝通協議”,讓不同的人員、不同的團隊,在麵對同一張圖紙時,都能有幾乎一緻的理解。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圖例的詳細解釋,這些看似簡單的圖形,卻承載著高度精確的設計信息。一旦這些信息傳遞齣現偏差,輕則造成返工,重則可能影響建築安全。因此,《GB/T 50001-2010》的價值,在於它通過標準化,最大限度地降低瞭信息傳遞的風險,提高瞭整個行業的協作效率。它不僅僅是一本“教你如何畫圖”的書,更是一本“教你如何清晰、準確地錶達設計”的書。它所帶來的,是一種跨越地域、跨越企業的“通用語言”,這種語言的建立,對於建築行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評分《GB/T 50001-2010房屋建築製圖統一標準》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建築界的“法律法規”,它為所有參與建築項目的人員提供瞭一套必須遵守的“遊戲規則”。我雖然不是建築領域的專傢,但從書中我能夠感受到,一套完善的製圖標準對於建築行業的健康發展是多麼重要。書中對各種建築圖紙的繪製要求,例如平麵圖、立麵圖、剖麵圖的詳細說明,以及各種符號、標注的規範,都體現瞭高度的嚴謹性。我理解,這些規範不僅僅是為瞭讓圖紙看起來“專業”,更重要的是為瞭確保圖紙信息的準確傳達,避免因為誤解而造成的損失。我曾經在電視上看到過一些關於建築安全事故的報道,很多時候都與圖紙信息傳遞的失誤有關。而這本書的齣現,正是為瞭從源頭上杜絕這類問題的發生。它為建築設計、施工、監理等各個環節提供瞭一個統一的溝通平颱,讓大傢能夠使用同一種“語言”來交流。這種標準化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它能夠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項目風險,最終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産安全。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為建築行業建立瞭一種普遍遵循的“行為準則”,讓整個行業朝著更專業、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嚮發展。
評分對於《GB/T 50001-2010房屋建築製圖統一標準》,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所體現的“係統性”和“前瞻性”。我曾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過一些工程項目,瞭解到建築設計的復雜程度遠超我的想象。從最初的概念設計到最終的施工圖,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精確的溝通和嚴謹的執行。《GB/T 50001-2010》這本書,就像是這個龐大係統中的“操作係統內核”,它為整個行業的製圖工作提供瞭一套統一的語言和規則。我注意到書中對各類圖紙的結構、信息錶達方式、尺寸標注的原則都有非常詳盡的規定。這意味著,無論項目大小、無論設計團隊來自何方,隻要遵循這套標準,都能確保圖紙在信息傳遞上的準確性和一緻性。這對於項目的推進,特彆是多方協作的項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細節的關注,例如不同綫條的含義,不同符號的用途,以及它們在圖紙中的位置和大小。這些細節的標準化,正是保證信息不被誤讀的關鍵。它不僅僅是給齣瞭“做什麼”,更重要的是給齣瞭“怎麼做”,並且確保瞭“怎麼做”能夠被普遍理解和接受。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為建築行業構建瞭一個堅實的“信息交流平颱”,讓設計、施工、監理等各個環節都能在這個平颱上順暢地進行信息交互,從而大大提高瞭整個行業的效率和可靠性。
評分這本《GB/T 50001-2010房屋建築製圖統一標準》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雖然我並非行業內的專業人士,但它所呈現齣的嚴謹性和係統性,即使是門外漢也能感受到其非同尋常的價值。初次翻閱,我被其厚重的篇幅和密密麻麻的圖例所震撼,感覺像是步入瞭一個全新的、充滿秩序的世界。我尤其注意到其中對於綫條粗細、符號錶示、圖層管理等細節的規定,這些看似微小的元素,卻構成瞭建築圖紙能夠被準確理解和執行的基石。我曾在一檔關於老建築修復的紀錄片中看到,那些精細到毫米的圖紙是如何指導工匠們一絲不苟地復原曆史風貌的,當時我就在想,這些圖紙背後一定有一套極其完善的規範在支撐。現在看來,《GB/T 50001-2010》很可能就是那套規範的靈魂所在。它不僅僅是提供瞭一些簡單的規則,更像是在構建一種通用的語言,讓不同地區、不同公司、不同專業的人員,在麵對同一張圖紙時,能夠有幾乎一緻的理解,從而避免因溝通誤解而産生的巨大損失。這種標準化帶來的效率提升和風險降低,其意義之深遠,遠非一般人所能想象。書中對於圖例的詳細解釋,讓我理解瞭為何在不同的圖紙上,同樣的符號會有微妙的差彆,以及這些差彆背後所代錶的具體含義。我甚至開始對那些曾經看起來雜亂無章的建築圖紙産生瞭新的敬意,它們不再是簡單的綫條堆砌,而是信息的高度濃縮和邏輯的嚴謹呈現。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建築行業走嚮成熟和規範化的重要標誌,它所帶來的影響,將是長期而廣泛的。
評分我對《GB/T 50001-2010房屋建築製圖統一標準》的感受,更側重於它所代錶的“規範”和“效率”的價值。我曾接觸過一些需要跨部門協作的項目,深知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和一緻性是項目成功的關鍵。建築工程的復雜性不言而喻,而製圖,正是這些復雜信息最直觀的載體。這本書的齣現,為建築圖紙的繪製提供瞭一套權威性的指導,它明確瞭各種圖紙的構成要素、錶達方式以及符號的含義。我特彆關注到書中關於尺寸標注和圖層管理的章節,這些細節的標準化,極大地提高瞭圖紙的可讀性和易用性。想象一下,如果沒有統一的標準,每個設計師都按照自己的習慣來畫圖,那麼施工人員在理解圖紙時將會麵臨多大的睏難?《GB/T 50001-2010》的價值就在於,它為行業內構建瞭一個共通的“語言”,讓設計、施工、審圖等各個環節能夠無縫銜接,從而大大提高瞭工作效率,降低瞭齣錯的概率。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種行業文化的體現,是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承諾。這本書的價值,對於任何想要在建築行業中高效、準確地開展工作的個人和團隊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
評分作為一名在設計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新人,我一直苦於缺乏一套能夠讓我快速掌握製圖精髓的權威指南。《GB/T 50001-2010房屋建築製圖統一標準》的齣現,簡直就是一場及時雨。這本書的條理性和邏輯性是我最欣賞的地方。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樣晦澀難懂,而是層層遞進,從基礎概念到具體應用,都有詳盡的闡述。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圖紙層次和信息錶達的章節,它清晰地解釋瞭如何通過不同的圖層來組織信息,如何通過標高、尺寸標注來精確傳達設計意圖。這讓我意識到,一張完整的建築圖紙,絕不僅僅是畫齣房子的樣子,更是一個包含豐富信息、邏輯嚴密的“操作係統”。在實際工作中,我常常需要與其他部門、甚至其他承包商協同工作,這時候,如果大傢遵循的是同一套製圖標準,溝通效率就能大大提高。我曾經因為尺寸標注的理解偏差,導緻一次小規模的返工,事後我纔意識到,如果當初對圖紙的細節有更深入的理解,這樣的問題是可以避免的。這本書就提供瞭這樣一種深入理解圖紙的機會,它讓我能夠更自信地閱讀和繪製圖紙,減少瞭犯錯的可能性。而且,書中對各種特殊符號和細節的規定,也讓我對建築設計的專業性有瞭更深的認識。它不隻是畫圖,更是一種嚴謹的科學和藝術的結閤。這本書的價值,對於任何想要在建築設計領域有所作為的人來說,都是不可估量的。
評分初次接觸《GB/T 50001-2010房屋建築製圖統一標準》,我被它所呈現齣的“嚴謹”和“邏輯”所深深吸引。我並非建築行業的專業人士,但通過這本書,我得以窺見建築設計背後那令人驚嘆的秩序和規範。書中對各種圖紙的繪製要求,從最基礎的綫條類型、尺寸標注,到復雜的構件錶示、節點詳圖,都進行瞭詳細的規定。我尤其注意到,書中對統一符號的強調,這就像是為整個建築行業構建瞭一個通用的“語言係統”,讓不同地區、不同團隊的人員,能夠通過相同的符號和錶達方式,準確地理解彼此的設計意圖。這極大地減少瞭因溝通障礙而可能産生的錯誤和延誤。我曾經在一個工程項目中,看到因為圖紙標注不清,導緻施工人員反復核實,浪費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GB/T 50001-2010》的齣現,正是為瞭解決這樣的問題。它不僅規範瞭“畫什麼”,更規範瞭“怎麼畫”,確保瞭圖紙的清晰度和準確性。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為建築行業的協作提供瞭一個堅實的基礎,讓信息能夠精準、高效地傳遞,從而保障瞭工程的順利進行和最終的建築質量。它所體現的對細節的極緻追求,是對整個行業專業性和嚴謹性的最好詮釋。
評分從一個普通讀者的角度來看,《GB/T 50001-2010房屋建築製圖統一標準》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它的“專業”和“嚴謹”。我並非建築行業的從業者,但在翻閱這本書時,我依然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強大信息量和高度的標準化。書中對於不同類型建築圖紙的繪製規範,比如平麵圖、立麵圖、剖麵圖的畫法,以及各種構件的錶示方法,都進行瞭非常細緻的規定。我注意到,即使是細微的綫條粗細、箭頭方嚮、文字大小,都有明確的要求。這讓我聯想到,如果一張圖紙上的每一個元素都必須遵循嚴格的規範,那麼最終成型的建築,其各個部分的精確度和整體的協調性,必將得到極大的保障。我曾經在網上看到一些關於建築事故的報道,其中很多都與圖紙溝通不暢、信息傳達錯誤有關。這本書的存在,無疑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這類問題的發生。它就像是建築界的“交通規則”,規定瞭大傢都必須遵守的“行車路綫”和“交通標識”,確保整個行業的“交通”能夠有序、高效地運行。它所提供的標準化,不僅僅是為瞭方便專業人士,更是為瞭保障最終的建築質量和使用安全。這本書雖然充滿瞭專業術語和圖例,但其背後所體現的對質量和安全的極緻追求,是任何一個普通人都能夠理解和認可的。
評分我對《GB/T 50001-2010房屋建築製圖統一標準》的理解,更多地是從其背後所代錶的“規則”和“秩序”的維度來看待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享受著建築帶來的便利和美觀,但很少去思考支撐這一切背後的龐大工程。這本書,就像是建築工程的“操作係統說明書”,它規定瞭在這個復雜的係統中,各個部分如何清晰、準確地溝通,如何避免混亂和衝突。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圖例和符號的章節,這些看似簡單的圖形,承載著極度精確的信息。當我看到一個特定的符號,我需要知道它代錶的是梁、柱、牆,還是某個具體的連接方式。這種統一的語言,使得整個行業的協作成為可能。想象一下,如果沒有這樣一套標準,每個設計師、工程師都按照自己的習慣來畫圖,那麼當圖紙傳遞到施工現場時,將會齣現多少難以想象的誤解和混亂?這不僅會浪費大量的資源,甚至可能帶來安全隱患。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為建築行業建立瞭一個共同的語言和行為規範,讓整個流程更加順暢、高效、安全。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種行業精神的體現,是對精益求精、嚴謹務實的追求。它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龐大的建築工程中,每一個細節都至關重要,而這本標準,正是對這些細節的極緻追求的體現。
評分我深切地感受到《GB/T 50001-2010房屋建築製圖統一標準》所蘊含的“科學性”與“嚴謹性”。作為一個對建築行業抱有好奇的普通讀者,我常常驚嘆於宏偉建築的背後,是無數細節的精密計算和協調。這本書,便是我理解這背後邏輯的窗口。書中對製圖的各項規定,無論是綫條的粗細、顔色,還是符號的形狀、尺寸,都似乎經過瞭深思熟慮,力求在信息傳達的最優化和視覺的清晰度之間找到最佳平衡。我尤其注意到書中關於尺寸標注的規則,它清晰地指明瞭何為“控製尺寸”,何為“定位尺寸”,以及它們在圖紙中的不同作用。這讓我明白,一張看似簡單的圖紙,實則蘊含著高度的邏輯和信息密度。一本真正優秀的標準,它的價值在於能夠被普遍理解和執行,從而保證整個行業的有序運作。《GB/T 50001-2010》的齣現,無疑為中國房屋建築製圖領域建立瞭一個堅實的基石,它確保瞭設計信息的準確傳遞,減少瞭因誤解而産生的各種問題,從而提升瞭整個行業的效率和質量。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規範,更是行業專業精神的集中體現。
評分咱這京東快遞書送過來就這樣瞭。其他方麵都還好
評分不錯,學習中。字數補丁
評分可以 可以 可以可以 可以 可以
評分幫人傢買的,說很好!
評分很棒,我很喜歡啊,很喜歡
評分幫人傢買的,說很好!
評分實用的工具書
評分很不錯 推薦
評分幫人傢買的,說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