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音樂與中醫養生/邊江紅著

古琴音樂與中醫養生/邊江紅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古琴
  • 中醫
  • 養生
  • 音樂療法
  • 傳統文化
  • 邊江紅
  • 樂器
  • 健康
  • 文化藝術
  • 身心養護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中夢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羊城晚報齣版社
ISBN:9787554300251
商品編碼:10389652718
齣版時間:2015-1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古琴音樂與中醫養生

定價:35.00元

作者:邊江紅著

齣版社:羊城晚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年11月

ISBN:9787554300251

字數:280000

頁碼:20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標識:23810675

編輯推薦


古琴是一種樂器,但又不同於一般的樂器。從它的起源發展、彈奏要領可以看齣它和中國傳統醫學“中醫”有不可分割的關係。用古琴音樂來養生,既可以提高百姓的健康水平又可以推動古琴藝術的普及和發展。寶樹堂 謝導秀領悟儒釋道之琴文化,提高人們國學素質,能識譜,會操琴,當好中國人。東翮堂 李和順 “無為仙客無弦琴,中藏萬古無窮音,鳴鳴石上泉流水,源源不竭述深情。彈指象外聲在意,聽以耳來韻存心,心意柔閤形骸忘,不覺天地悠然清。”上和居士 彈琴說艾 以琴調心 用艾暖心 琴艾閤一。弘艾書院 孟獻威 養心以靜,養身以動。動靜結閤,以養元陽。陰陽平衡,身體安康。聆聽古琴,心神得養。天人閤一,以養天年。扶元堂 王扶鬆 廣東東翮堂本土文化促進中心推薦國學素質教育讀本中國古琴文化學會推薦古琴養生圖書南京彈琴說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推薦古琴養生圖書扶元堂推薦古琴養生圖書掛號網推薦養生圖書

內容提要


本書共分九個章節,內容有“嶺南古琴簡介、古琴修身、古琴養性、古今古琴療疾、古琴基本指法、古琴音樂對智力的開發”等。作者在書中深入淺齣,介紹瞭古琴的曆史文化、彈奏內涵以及養生內涵,令讀者更好地認識瞭解先人所留傳這一文化瑰寶的價值所在。

目錄


*章 古琴與中醫的淵源/1第二章 古琴修身/13*節 彈奏古琴對手指的按摩作用/14第二節 古琴五音與五髒的關係/18第三節 角音與肝/21第四節 徵音與心/26第五節 宮音與脾/31第六節 商音與肺/37第七節 羽音與腎/42第三章 古琴養性/47*節 認識七情/48第二節 七情緻病/52第三節 五音與七情/54第四節 角音與怒/55第五節 徵音與喜/56第六節 宮音與思/57第七節 商音與憂/58第八節 羽音與恐/60第四章 古琴音樂養生探析/63*節 古今古琴療疾/64第二節 古琴彈奏指法裏的“虛實補瀉”/87第三節 琴歌吟唱以消憂/90第四節 賞月聽琴養身心/94第五節 琴藥相和身心安立/97第六節 用琴音調體質/102第七節 琴樂平和靜心/105第八節 以琴解怨/108第九節 琴音流動 物我兩忘/111第十節 用“樂”如用“藥”/113第十一節 按時辰聽古琴麯/116第十二節 古琴麯《普庵咒》寜心定神又避蚊/120第十三節 聽琴養生化性/122第十四節 處暑且聽《逍遙遊》/125第五章 古琴養生與儒、道、佛的養生觀相通/127*節 古琴與儒傢養生觀/128第二節 古琴與道傢養生觀/129第三節 古琴與佛教養生觀/131第六章 古琴音樂對智力的開發/133*節 古琴的記譜特點/134第二節 琴麯內涵對想象力的開發/135第三節 古琴音樂提高注意力/137第四節 古琴音樂增強記憶力/137第七章 古琴與女性養生/141*節 女性的生理特點/144第二節 女性的心理特徵/146第三節 情緒對女性的影響/149第四節 古琴對女性的保健作用/150第八章 彈好古琴 物我兩忘/153*節 彈琴前環境、生理、心理準備/154第二節 古琴麯《仙翁操》/155第三節 古琴麯《鷗鷺忘機》/156第四節 古琴麯《憶故人》/157第五節 古琴麯《平沙落雁》/158第六節 嶺南古琴名麯《碧澗流泉》/162第九章 古琴基本指法/165*節 古琴音色符號/166第二節 古琴右手指法簡介/166第三節 古琴左手指法簡介/173第四節 左右手配閤動作指法/177第五節 速度、節 奏符號及其他/178第十章 嶺南古琴簡介/183*節 嶺南古琴的淵源/184第二節 嶺南古琴的代錶人物/185主要參考文獻/189附錄一 古琴音樂處方麯目/190附錄二 琴社會館/192後記/195修訂版說明/199

作者介紹


邊江紅,女,祖籍陝西鹹陽。畢業於陝西中醫藥大學,在校期間,除學習祖國醫學外,進一步鑽研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廣泛涉獵詩詞、繪畫藝術,尤其酷愛中國古琴藝術。跟隨嶺南派古琴大師謝導秀習琴多年,並得到多位名傢的指點。現為中國古琴文化學會常務理事 、廣州分會會長、國際古琴養生協會理事,廣東省中醫藥學會音樂治療學會委員。現就職於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文摘


暫無

媒體推薦


暫無


古韻悠長,身心同調:一場關於古琴與中醫養生的深度探索 本書並非對《古琴音樂與中醫養生/邊江紅著》內容的直接介紹,而是以此為引,開啓一場跨越韆年、融匯身心的養生智慧之旅。它將深入剖析古琴音樂與中國傳統中醫養生學之間深邃而精妙的聯係,展現如何藉由古琴的悠揚鏇律,滋養身心,達到和諧統一的理想狀態。 一、 古琴:穿越韆年的生命之音 古琴,被譽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承載著中華民族數韆年的文化積澱。它不僅僅是一種樂器,更是一種哲學,一種生活態度,一種與自然、與自我對話的媒介。 曆史的沉澱與文化的傳承: 從上古的傳說到文人雅士的案頭,古琴的曆史悠長而豐富。它與琴棋書畫並列,是古代士大夫修身養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將追溯古琴的起源與演變,探討其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承載的儒、道、釋思想。 音樂的特質與審美意境: 古琴的音色深沉、悠遠、純淨,其演奏技法細膩而富有錶現力。一弦一音,皆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宮、商、角、徵、羽”五音,不僅是音階的劃分,更被賦予瞭與五行、五髒相對應的含義。本書將詳細解讀古琴音樂的藝術特徵,分析其獨特的鏇律、節奏、和聲以及由此營造齣的高遠、寜靜、淡泊的審美意境。 精神的寄托與情操的陶冶: 在古代,彈琴被視為一種“修身”的方式。通過彈奏古琴,不僅可以鍛煉指法,更能沉靜心緒,體悟萬物,達到“天人閤一”的精神境界。本書將探討古琴在培養個人情操、淨化心靈、提升精神境界方麵的作用。 二、 中醫養生:天人閤一的生命哲學 中醫養生學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強調“治未病”,注重調和陰陽,平衡氣血,順應四時,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 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人與自然、社會也密不可分。養生並非孤立的保健,而是要將人置於天地自然之中,審視其內在的生理活動與外在的環境因素。本書將闡述中醫的整體觀,以及如何在養生中運用辨證論治的思維。 陰陽五行與髒腑經絡: 陰陽學說是中醫理論的基石,五行學說則將宇宙萬物進行歸類和聯係。中醫認為,人體的五髒六腑與自然界的五行相對應,它們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製約。本書將深入淺齣地介紹陰陽五行學說在中醫養生中的應用,以及經絡學說在調養身體方麵的作用。 情誌調養與起居飲食: 除瞭藥物治療,情誌調養、起居有常、飲食有節也是中醫養生的重要內容。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若失衡則易傷身。本書將探討如何通過調適情誌,保持平和的心態,以及科學的起居和飲食習慣如何維護身體健康。 三、 古琴音樂與中醫養生的交融之道 古琴音樂與中醫養生並非獨立的學科,它們在精神內核、理論基礎和實踐目標上有著驚人的契閤之處。 五音療愈:宮、商、角、徵、羽與五髒的和諧 宮音(屬脾): 沉靜、中正,能舒緩脾胃之氣,調和思慮過度。 商音(屬肺): 清越、肅殺,能理順肺氣,清熱化痰。 角音(屬肝): 舒緩、流暢,能疏泄肝鬱,調暢情誌。 徵音(屬心): 激越、溫暖,能寜心安神,改善心煩氣躁。 羽音(屬腎): 幽咽、靜謐,能滋養腎精,安神定魄。 本書將詳細闡述這五音如何對應人體的五髒,以及不同音調的古琴麯對相應髒腑産生的調養作用。例如,思慮傷脾時,可聽《流水》以平心靜氣;憂鬱傷肺時,可聽《陽關三疊》以舒緩肺氣。 節奏與氣血的律動: 古琴音樂的節奏變化,如呼吸的起伏,血脈的搏動。舒緩的節奏能使人心平氣和,氣血流暢;激昂的節奏則能激發陽氣,振奮精神。本書將探討古琴音樂的節奏如何影響人體的生理節律,達到“導引”身心的效果。 意境與情誌的調適: 古琴音樂所營造齣的高遠、寜靜、淡泊的意境,恰恰是中醫情誌調養所追求的境界。聽琴可以幫助人們擺脫外界的紛擾,迴歸內心的平靜,從而有效緩解壓力,改善失眠,甚至有助於某些由情誌不暢引發的疾病。本書將深入分析古琴音樂的意境美,以及它在心理疏導和情誌調養方麵的獨特價值。 彈奏與身心互養: 學習古琴不僅是聆聽,更是主動的參與。彈奏古琴的過程,需要高度的專注和細緻的指法控製,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好的“靜心”練習。通過彈奏,可以鍛煉手腦的協調性,放鬆全身的肌肉,達到身心放鬆、和諧統一的狀態。本書將介紹一些適閤養生的古琴麯目,並探討彈奏過程中的一些基本要領。 環境與氛圍的營造: 養生強調“天人閤一”,古琴的演奏也離不開適宜的環境。在清幽的環境中,伴著裊裊的琴音,進行冥想或靜坐,更能達到身心的高度契閤。本書將討論如何通過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來最大化古琴音樂的養生效果。 四、 實踐指南:將古琴養生融入日常生活 本書並非高高在上的理論探討,更著重於將古琴音樂與中醫養生的智慧,切實地融入到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 古琴麯目推薦與聆聽指導: 針對不同的養生需求,如安神助眠、疏肝理氣、健脾養胃等,推薦相應的古琴麯目,並提供詳細的聆聽指導,幫助讀者更好地感受音樂的療愈力量。 簡易古琴入門技巧: 為零基礎的讀者提供一些基礎的古琴入門技巧,鼓勵大傢親手嘗試,在指尖的觸碰中感受古琴的魅力。 情誌疏導與身心調適的互動練習: 結閤中醫情誌養生理論,設計一些將古琴音樂與冥想、正念練習相結閤的互動方法,幫助讀者更好地管理情緒,提升心理韌性。 生活方式的建議: 結閤中醫的起居飲食原則,提齣一些將古琴養生融入日常生活的具體建議,如在清晨或夜晚聆聽古琴,或在工作間隙短暫休息時播放舒緩的琴麯。 結語: 古琴音樂與中醫養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璀璨的兩顆明珠。它們在曆史的長河中獨立發展,卻又殊途同歸,共同指嚮著一個永恒的主題——身心和諧,生命健康。本書希望通過對這兩者的深度挖掘與融閤,為現代人提供一種返璞歸真、迴歸內心的養生之道,讓古老的智慧,在現代社會煥發齣新的生機與光彩。願每一位閱讀者,都能在悠揚的琴音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健康與寜靜。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本來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瞭解古琴,沒想到裏麵蘊含的養生之道如此深邃。我一直覺得古琴是一種非常雅緻的樂器,但從未想過它與中醫養生之間有如此緊密的聯係。邊江紅老師的敘述,不僅僅是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通過生動的案例和細膩的筆觸,將古琴的音律、指法與人體的經絡、五髒六腑巧妙地結閤起來。讀到書中關於不同古琴麯調對人體情緒和身體機能的影響時,我仿佛能親身感受到音樂的力量,那種舒緩、寜靜,甚至是大開大閤帶來的身體上的微妙變化。比如,書中提到瞭某個樂章能疏通肝氣,我聯想到自己常常因為工作壓力而感到胸悶氣短,細細品味書中描述的樂麯,腦海中不禁浮現齣絲竹繞梁的畫麵,想象著音符如同涓涓細流,化解瞭心中的鬱結。又或者,關於特定指法如何刺激穴位,達到活血化瘀的效果,這讓我對古琴的演奏不再僅僅停留在技巧層麵,而是賦予瞭它更深厚的生命意義。作者對古代養生智慧的理解和現代科學的結閤,使得這本書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不失文學的感染力,讀來讓人既增長瞭見識,又滋養瞭心靈。我尤其喜歡書中對琴音“宮商角徵羽”與五行相對應的闡述,這種古老而精妙的聯係,讓我對音律有瞭全新的認識,也明白瞭為何古人如此重視音樂的“德性”。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古琴的書,更是一扇通往中國傳統養生文化寶庫的窗戶,讓我對如何更好地關照自己的身心健康有瞭更清晰的指引。

評分

拿到《古琴音樂與中醫養生》這本書,我的心情可以說是既好奇又期待。我一直對古琴有著一種朦朧的好感,覺得它有著一種彆樣的東方韻味,但對其深層的內涵卻知之甚少。而中醫養生,更是我一直以來關注和學習的領域。邊江紅老師的這本書,恰好將這兩者巧妙地結閤,讓我看到瞭一個全新的視角。書中對古琴音樂的“宮、商、角、徵、羽”五音與中醫的“五行”、“五髒”的對應關係進行瞭深入淺齣的闡述,這讓我恍然大悟,原來古琴的音律不僅僅是悅耳的聲音,它們還能影響我們的情緒,調節我們的身體機能。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徵”音與心髒的關聯,以及如何通過聆聽特定的古琴麯來舒緩心悸、提升活力。這讓我開始嘗試著在感到情緒低落時,去尋找那些能夠激發“心火”的古琴樂章,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積極的能量。此外,書中對古琴的演奏技巧如何與中醫的穴位按摩、經絡疏通相呼應的講解,更是讓我對古琴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全新的高度。這讓我明白,彈奏古琴本身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養生方式,能夠達到身心和諧的統一。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知識的傳授,更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將藝術與健康完美結閤的生活方式。

評分

對於我這樣一個從未接觸過古琴,但對養生有著濃厚興趣的人來說,《古琴音樂與中醫養生》這本書就像一扇新世界的大門,為我打開瞭通往古老智慧的通道。邊江紅老師的文字,沒有讓我感到任何距離感,反而以一種循序漸進、深入淺齣的方式,將古琴的魅力和中醫養生的精髓一一呈現。我一直以為養生就是吃一些滋補品,或者做一些運動,但這本書卻讓我看到瞭音樂在養生中的巨大潛力。書中對古琴“宮、商、角、徵、羽”五音的闡釋,以及它們與人體五髒六腑、四季變化、情緒波動的對應關係,讓我豁然開朗。我這纔明白,為什麼古人會將音樂視為重要的養生方式。書中對如何通過聆聽特定古琴麯來調節情緒、改善睡眠的建議,更是讓我覺得非常實用。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指引,在睡前聆聽一些舒緩的古琴麯,驚喜地發現自己的睡眠質量有瞭明顯的提升。同時,書中還提及瞭古琴演奏中的呼吸吐納與中醫導引術的共通之處,這讓我對彈奏古琴本身充滿瞭好奇,甚至開始考慮學習一門樂器,在享受音樂的同時,也達到身心的調養。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古琴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生活方式的書,它教會我如何將古老的智慧融入現代生活,找到一種更健康、更寜靜的生活方式。

評分

初次翻閱這本書,是被那充滿詩意的書名所吸引——《古琴音樂與中醫養生》。我一直對古琴情有獨鍾,但總覺得它離我的生活有些遙遠,更多的是一種藝術的欣賞。然而,這本書卻以一種我從未想象過的方式,將古琴的韻味與中醫的養生哲學融為一體,讓我感到無比新奇和驚喜。作者邊江紅老師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洞察力,她沒有直接枯燥地講解古琴的技法,而是深入挖掘瞭古琴音樂中蘊含的養生智慧。例如,書中詳細闡述瞭如何通過聆聽不同調式的古琴麯來調節情緒,緩解壓力。當我讀到關於“宮”音的描述時,聯想到自己長期處於焦慮狀態,書中指齣“宮”音能安撫心神,平靜思緒,仿佛一股清流湧入心田,讓我對如何通過音樂來達到內心平靜有瞭更具體的方嚮。書中還探討瞭古琴演奏時的呼吸吐納與中醫的氣功調息之間的聯係,這種跨領域的結閤,讓我對古琴的演奏不僅僅是手指的運動,更是一種身心的整體調養。我還驚嘆於作者將古琴的音色、節奏與人體的五髒六腑、經絡氣血聯係起來的獨到見解。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瞭為何某些音律能夠激發身體的活力,而另一些則能帶來深層的放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古琴不僅僅是撫慰心靈的藝術,更是調節身體、滋養生命的良方。它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開始重新審視音樂在養生保健中的重要作用,也讓我對古琴這門古老的藝術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熱愛。

評分

讀完《古琴音樂與中醫養生》,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我一直以來對古琴的理解都過於片麵瞭。邊江紅老師的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引路人,帶領我深入探索瞭古琴音樂背後隱藏的博大精深的養生智慧。我一直認為古琴是陽春白雪的藝術,與我這樣普通人傢的養生日常似乎關聯不大。然而,這本書卻以一種極為接地氣的方式,將古琴的音律、指法、意境與中醫的經絡、五髒、情誌一一對應,讓我大開眼界。書中對於“宮”音能夠安撫心神,“商”音能夠潤肺的描述,讓我聯想到自己因工作壓力常常失眠,讀到此處,我仿佛能聽到悠揚的“宮”音在耳邊流淌,感受著它帶來的平靜。書中還詳細講解瞭不同古琴麯中所蘊含的養生之道,例如,某些麯目能夠幫助疏通氣血,緩解疲勞,而另一些則能起到寜心安神的作用。這讓我不再盲目地去尋找所謂的“養生秘訣”,而是將目光投嚮瞭那些被時間檢驗過的、充滿智慧的傳統藝術。作者對古琴音樂的深刻理解,結閤瞭中醫理論的嚴謹,使得這本書既有學術的深度,又不失文學的雅趣。它讓我明白,養生之道,不僅僅是關於身體的保養,更是關於心靈的滋養。

評分

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給我這樣一位對古琴和中醫養生都略知一二的讀者,帶來瞭一場思想的盛宴。邊江紅老師以其深厚的學識和細膩的筆觸,將古琴的古韻與中醫的養生之道編織得天衣無縫。我一直覺得,古琴的音色中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治愈力量,但卻不知道這種力量從何而來,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它。這本書為我揭示瞭答案。書中詳細闡述瞭古琴音樂的“五聲”與中醫的“五髒”之間的微妙聯係,比如“角”音的溫和與肝髒的疏泄功能,“徵”音的急促與心髒的活力激發,這些都讓我對古琴音樂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感官層麵,而是上升到瞭生理和心理層麵。我開始嘗試著在感到煩躁時,去尋找那些能夠安撫“肝氣”的古琴麯,在精力不濟時,去聆聽那些能夠激發“心火”的樂章。更讓我驚嘆的是,書中還探討瞭古琴演奏過程中指法的變化如何能夠刺激身體的特定穴位,達到類似按摩和針灸的養生效果。這讓我意識到,彈奏古琴本身就是一種全身心的鍛煉和調養。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理解,使得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智慧的啓迪。它讓我看到瞭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閤一”思想的深刻體現,也讓我更加珍視那些能夠滋養身心的傳統藝術。

評分

我必須說,《古琴音樂與中醫養生》這本書,是一次令人驚喜的發現。我一直認為古琴是一種非常古老而高雅的藝術形式,但從未想過它與我們日常所關心的中醫養生之間,有著如此深厚的聯係。邊江紅老師的敘述,讓我耳目一新。她並沒有枯燥地羅列理論,而是通過生動的語言,將古琴的音韻、節奏、指法與中醫的經絡、五髒、情誌巧妙地融閤在一起。書中對古琴“五音”與中醫“五行”的對應關係,是讓我最為著迷的部分。我開始嘗試著去理解,為什麼“宮”音能夠安撫情緒,為什麼“角”音能夠疏通肝氣。這不僅僅是抽象的理論,而是可以通過實際的聆聽和感受來體會的。例如,當我感到壓力過大,情緒低落時,書中提到的那些能夠滋養“肺”的“商”音古琴麯,便成瞭我舒緩心緒的良方。更令我驚喜的是,書中還詳細闡述瞭古琴演奏時,指法的微妙變化如何能夠刺激身體的特定穴位,達到類似按摩和針灸的養生效果。這讓我意識到,彈奏古琴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全身心的自我調養。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閤一”的深刻智慧,以及如何將古老的藝術與現代的生活方式相結閤,實現身心的和諧與健康。

評分

我一直對古琴有著一種莫名的嚮往,覺得它是一種非常古老而神秘的樂器,充滿瞭東方韻味。然而,對於如何真正理解和欣賞古琴,我卻感到有些睏惑。直到我讀瞭邊江紅老師的《古琴音樂與中醫養生》,我纔找到瞭一個全新的切入點。這本書打破瞭我固有的認知,將古琴的藝術性與中醫的養生理論巧妙地融閤在一起,讓我對古琴的理解提升到瞭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對古琴麯目或演奏技法的介紹,而是深入挖掘瞭古琴音樂背後所蘊含的生命哲學和養生智慧。書中關於古琴音律與人體五髒六腑的對應關係,是我之前從未接觸過的。例如,書中提到“羽”音對於腎髒的滋養作用,以及特定的彈奏手法如何能夠舒緩腰膝酸軟的癥狀,這讓我感到非常驚喜。這不僅僅是理論的闡述,更是將抽象的音樂轉化為可以感知和體驗的養生方式。我開始嘗試著去理解和感受不同的古琴麯,不再僅僅是作為背景音樂,而是去體會其中的音高、節奏、力度變化對自身情緒和身體狀態的影響。書中對古琴“清、微、淡、遠”的意境描繪,也與中醫“清靜無為”的養生理念不謀而閤,讓我對如何通過音樂來達到身心寜靜有瞭更深的體悟。這本書讓我明白,古琴不僅僅是一種藝術的錶達,更是一種與自然、與自身和諧相處的方式。

評分

拿到這本書,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好奇,古琴和中醫養生,這兩個聽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究竟能碰撞齣怎樣的火花?邊江紅老師的這本書,卻以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流暢和深刻,將它們巧妙地編織在一起。我一直認為古琴是一種高雅的藝術,代錶著文人的情懷和寜靜,而中醫養生則是實實在在的關於身體健康的學問。但通過這本書,我纔明白,這兩者之間有著天然的契閤。作者在書中詳細闡述瞭古琴音樂的“五音”與中醫的“五行”、“五髒”之間的對應關係,這讓我對古琴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全新的維度。原來,不同的音調不僅僅是悅耳的聲音,它們還能影響我們的情緒,調節我們的身體機能。書中關於“商”音能潤肺,“角”音能疏肝的論點,讓我深有體會。我經常因為工作而熬夜,導緻肺部不適,讀到此處,我仿佛能聽到悠揚的“商”音在耳邊迴蕩,想象著它滋養著我的肺腑。作者還深入淺齣地介紹瞭古琴的指法、節奏如何與中醫的經絡按摩、呼吸吐納相呼應,這讓我對彈奏古琴的過程,不僅僅是技巧的練習,更是一種身體的自我修復和能量的引導。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文化的熏陶,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閤一”的理念有瞭更深刻的體悟。它讓我明白,養生之道,並非僅僅是食補藥膳,更是可以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甚至是我們所鍾愛的藝術之中。

評分

這本書的齣現,著實讓我眼前一亮,也顛覆瞭我過往的一些認知。我一直認為古琴是一種隻屬於文人雅士的樂器,與我這種普通人的生活相去甚遠,更不用提將其與中醫養生聯係起來。然而,邊江紅老師的《古琴音樂與中醫養生》,卻以一種極為生動和深刻的方式,將這兩者巧妙地融閤在一起,讓我看到瞭音樂在身心健康方麵巨大的潛力。書中詳細闡述瞭古琴的“五音”與中醫的“五行”、“五髒”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不同音調、節奏、音色對人體情緒和生理機能的影響。例如,書中提到“羽”音能夠滋養腎髒,緩解腰膝酸軟,這讓我聯想到自己常常感到腰部不適,開始嘗試著去聆聽那些以“羽”音為主的古琴麯,期待著能從中獲得一些改善。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探討瞭古琴的演奏過程本身,如指法的運用、呼吸的調整,如何與中醫的經絡按摩、吐納調息相互呼應,這讓彈奏古琴從一項純粹的藝術活動,升華為一種全身心的養生方式。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更是一種文化的啓迪,讓我重新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閤一”的智慧,以及如何將這種智慧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和藝術追求之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