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音乐与中医养生/边江红著

古琴音乐与中医养生/边江红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古琴
  • 中医
  • 养生
  • 音乐疗法
  • 传统文化
  • 边江红
  • 乐器
  • 健康
  • 文化艺术
  • 身心养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梦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羊城晚报出版社
ISBN:9787554300251
商品编码:10389652718
出版时间:2015-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古琴音乐与中医养生

定价:35.00元

作者:边江红著

出版社:羊城晚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1月

ISBN:9787554300251

字数:280000

页码:20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23810675

编辑推荐


古琴是一种乐器,但又不同于一般的乐器。从它的起源发展、弹奏要领可以看出它和中国传统医学“中医”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用古琴音乐来养生,既可以提高百姓的健康水平又可以推动古琴艺术的普及和发展。宝树堂 谢导秀领悟儒释道之琴文化,提高人们国学素质,能识谱,会操琴,当好中国人。东翮堂 李和顺 “无为仙客无弦琴,中藏万古无穷音,鸣鸣石上泉流水,源源不竭述深情。弹指象外声在意,听以耳来韵存心,心意柔合形骸忘,不觉天地悠然清。”上和居士 弹琴说艾 以琴调心 用艾暖心 琴艾合一。弘艾书院 孟献威 养心以静,养身以动。动静结合,以养元阳。阴阳平衡,身体安康。聆听古琴,心神得养。天人合一,以养天年。扶元堂 王扶松 广东东翮堂本土文化促进中心推荐国学素质教育读本中国古琴文化学会推荐古琴养生图书南京弹琴说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荐古琴养生图书扶元堂推荐古琴养生图书挂号网推荐养生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共分九个章节,内容有“岭南古琴简介、古琴修身、古琴养性、古今古琴疗疾、古琴基本指法、古琴音乐对智力的开发”等。作者在书中深入浅出,介绍了古琴的历史文化、弹奏内涵以及养生内涵,令读者更好地认识了解先人所留传这一文化瑰宝的价值所在。

目录


*章 古琴与中医的渊源/1第二章 古琴修身/13*节 弹奏古琴对手指的按摩作用/14第二节 古琴五音与五脏的关系/18第三节 角音与肝/21第四节 徵音与心/26第五节 宫音与脾/31第六节 商音与肺/37第七节 羽音与肾/42第三章 古琴养性/47*节 认识七情/48第二节 七情致病/52第三节 五音与七情/54第四节 角音与怒/55第五节 徵音与喜/56第六节 宫音与思/57第七节 商音与忧/58第八节 羽音与恐/60第四章 古琴音乐养生探析/63*节 古今古琴疗疾/64第二节 古琴弹奏指法里的“虚实补泻”/87第三节 琴歌吟唱以消忧/90第四节 赏月听琴养身心/94第五节 琴药相和身心安立/97第六节 用琴音调体质/102第七节 琴乐平和静心/105第八节 以琴解怨/108第九节 琴音流动 物我两忘/111第十节 用“乐”如用“药”/113第十一节 按时辰听古琴曲/116第十二节 古琴曲《普庵咒》宁心定神又避蚊/120第十三节 听琴养生化性/122第十四节 处暑且听《逍遥游》/125第五章 古琴养生与儒、道、佛的养生观相通/127*节 古琴与儒家养生观/128第二节 古琴与道家养生观/129第三节 古琴与佛教养生观/131第六章 古琴音乐对智力的开发/133*节 古琴的记谱特点/134第二节 琴曲内涵对想象力的开发/135第三节 古琴音乐提高注意力/137第四节 古琴音乐增强记忆力/137第七章 古琴与女性养生/141*节 女性的生理特点/144第二节 女性的心理特征/146第三节 情绪对女性的影响/149第四节 古琴对女性的保健作用/150第八章 弹好古琴 物我两忘/153*节 弹琴前环境、生理、心理准备/154第二节 古琴曲《仙翁操》/155第三节 古琴曲《鸥鹭忘机》/156第四节 古琴曲《忆故人》/157第五节 古琴曲《平沙落雁》/158第六节 岭南古琴名曲《碧涧流泉》/162第九章 古琴基本指法/165*节 古琴音色符号/166第二节 古琴右手指法简介/166第三节 古琴左手指法简介/173第四节 左右手配合动作指法/177第五节 速度、节 奏符号及其他/178第十章 岭南古琴简介/183*节 岭南古琴的渊源/184第二节 岭南古琴的代表人物/185主要参考文献/189附录一 古琴音乐处方曲目/190附录二 琴社会馆/192后记/195修订版说明/199

作者介绍


边江红,女,祖籍陕西咸阳。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在校期间,除学习祖国医学外,进一步钻研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广泛涉猎诗词、绘画艺术,尤其酷爱中国古琴艺术。跟随岭南派古琴大师谢导秀习琴多年,并得到多位名家的指点。现为中国古琴文化学会常务理事 、广州分会会长、国际古琴养生协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音乐治疗学会委员。现就职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文摘


暂无

媒体推荐


暂无


古韵悠长,身心同调:一场关于古琴与中医养生的深度探索 本书并非对《古琴音乐与中医养生/边江红著》内容的直接介绍,而是以此为引,开启一场跨越千年、融汇身心的养生智慧之旅。它将深入剖析古琴音乐与中国传统中医养生学之间深邃而精妙的联系,展现如何借由古琴的悠扬旋律,滋养身心,达到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 一、 古琴:穿越千年的生命之音 古琴,被誉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它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哲学,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与自然、与自我对话的媒介。 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 从上古的传说到文人雅士的案头,古琴的历史悠长而丰富。它与琴棋书画并列,是古代士大夫修身养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将追溯古琴的起源与演变,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承载的儒、道、释思想。 音乐的特质与审美意境: 古琴的音色深沉、悠远、纯净,其演奏技法细腻而富有表现力。一弦一音,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宫、商、角、徵、羽”五音,不仅是音阶的划分,更被赋予了与五行、五脏相对应的含义。本书将详细解读古琴音乐的艺术特征,分析其独特的旋律、节奏、和声以及由此营造出的高远、宁静、淡泊的审美意境。 精神的寄托与情操的陶冶: 在古代,弹琴被视为一种“修身”的方式。通过弹奏古琴,不仅可以锻炼指法,更能沉静心绪,体悟万物,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本书将探讨古琴在培养个人情操、净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方面的作用。 二、 中医养生: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 中医养生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治未病”,注重调和阴阳,平衡气血,顺应四时,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社会也密不可分。养生并非孤立的保健,而是要将人置于天地自然之中,审视其内在的生理活动与外在的环境因素。本书将阐述中医的整体观,以及如何在养生中运用辨证论治的思维。 阴阳五行与脏腑经络: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石,五行学说则将宇宙万物进行归类和联系。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与自然界的五行相对应,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本书将深入浅出地介绍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以及经络学说在调养身体方面的作用。 情志调养与起居饮食: 除了药物治疗,情志调养、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若失衡则易伤身。本书将探讨如何通过调适情志,保持平和的心态,以及科学的起居和饮食习惯如何维护身体健康。 三、 古琴音乐与中医养生的交融之道 古琴音乐与中医养生并非独立的学科,它们在精神内核、理论基础和实践目标上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 五音疗愈:宫、商、角、徵、羽与五脏的和谐 宫音(属脾): 沉静、中正,能舒缓脾胃之气,调和思虑过度。 商音(属肺): 清越、肃杀,能理顺肺气,清热化痰。 角音(属肝): 舒缓、流畅,能疏泄肝郁,调畅情志。 徵音(属心): 激越、温暖,能宁心安神,改善心烦气躁。 羽音(属肾): 幽咽、静谧,能滋养肾精,安神定魄。 本书将详细阐述这五音如何对应人体的五脏,以及不同音调的古琴曲对相应脏腑产生的调养作用。例如,思虑伤脾时,可听《流水》以平心静气;忧郁伤肺时,可听《阳关三叠》以舒缓肺气。 节奏与气血的律动: 古琴音乐的节奏变化,如呼吸的起伏,血脉的搏动。舒缓的节奏能使人心平气和,气血流畅;激昂的节奏则能激发阳气,振奋精神。本书将探讨古琴音乐的节奏如何影响人体的生理节律,达到“导引”身心的效果。 意境与情志的调适: 古琴音乐所营造出的高远、宁静、淡泊的意境,恰恰是中医情志调养所追求的境界。听琴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外界的纷扰,回归内心的平静,从而有效缓解压力,改善失眠,甚至有助于某些由情志不畅引发的疾病。本书将深入分析古琴音乐的意境美,以及它在心理疏导和情志调养方面的独特价值。 弹奏与身心互养: 学习古琴不仅是聆听,更是主动的参与。弹奏古琴的过程,需要高度的专注和细致的指法控制,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静心”练习。通过弹奏,可以锻炼手脑的协调性,放松全身的肌肉,达到身心放松、和谐统一的状态。本书将介绍一些适合养生的古琴曲目,并探讨弹奏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要领。 环境与氛围的营造: 养生强调“天人合一”,古琴的演奏也离不开适宜的环境。在清幽的环境中,伴着袅袅的琴音,进行冥想或静坐,更能达到身心的高度契合。本书将讨论如何通过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来最大化古琴音乐的养生效果。 四、 实践指南:将古琴养生融入日常生活 本书并非高高在上的理论探讨,更着重于将古琴音乐与中医养生的智慧,切实地融入到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 古琴曲目推荐与聆听指导: 针对不同的养生需求,如安神助眠、疏肝理气、健脾养胃等,推荐相应的古琴曲目,并提供详细的聆听指导,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疗愈力量。 简易古琴入门技巧: 为零基础的读者提供一些基础的古琴入门技巧,鼓励大家亲手尝试,在指尖的触碰中感受古琴的魅力。 情志疏导与身心调适的互动练习: 结合中医情志养生理论,设计一些将古琴音乐与冥想、正念练习相结合的互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管理情绪,提升心理韧性。 生活方式的建议: 结合中医的起居饮食原则,提出一些将古琴养生融入日常生活的具体建议,如在清晨或夜晚聆听古琴,或在工作间隙短暂休息时播放舒缓的琴曲。 结语: 古琴音乐与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两颗明珠。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独立发展,却又殊途同归,共同指向着一个永恒的主题——身心和谐,生命健康。本书希望通过对这两者的深度挖掘与融合,为现代人提供一种返璞归真、回归内心的养生之道,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光彩。愿每一位阅读者,都能在悠扬的琴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健康与宁静。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给我这样一位对古琴和中医养生都略知一二的读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边江红老师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细腻的笔触,将古琴的古韵与中医的养生之道编织得天衣无缝。我一直觉得,古琴的音色中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治愈力量,但却不知道这种力量从何而来,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它。这本书为我揭示了答案。书中详细阐述了古琴音乐的“五声”与中医的“五脏”之间的微妙联系,比如“角”音的温和与肝脏的疏泄功能,“徵”音的急促与心脏的活力激发,这些都让我对古琴音乐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感官层面,而是上升到了生理和心理层面。我开始尝试着在感到烦躁时,去寻找那些能够安抚“肝气”的古琴曲,在精力不济时,去聆听那些能够激发“心火”的乐章。更让我惊叹的是,书中还探讨了古琴演奏过程中指法的变化如何能够刺激身体的特定穴位,达到类似按摩和针灸的养生效果。这让我意识到,弹奏古琴本身就是一种全身心的锻炼和调养。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智慧的启迪。它让我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刻体现,也让我更加珍视那些能够滋养身心的传统艺术。

评分

拿到《古琴音乐与中医养生》这本书,我的心情可以说是既好奇又期待。我一直对古琴有着一种朦胧的好感,觉得它有着一种别样的东方韵味,但对其深层的内涵却知之甚少。而中医养生,更是我一直以来关注和学习的领域。边江红老师的这本书,恰好将这两者巧妙地结合,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书中对古琴音乐的“宫、商、角、徵、羽”五音与中医的“五行”、“五脏”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古琴的音律不仅仅是悦耳的声音,它们还能影响我们的情绪,调节我们的身体机能。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徵”音与心脏的关联,以及如何通过聆听特定的古琴曲来舒缓心悸、提升活力。这让我开始尝试着在感到情绪低落时,去寻找那些能够激发“心火”的古琴乐章,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积极的能量。此外,书中对古琴的演奏技巧如何与中医的穴位按摩、经络疏通相呼应的讲解,更是让我对古琴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让我明白,弹奏古琴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养生方式,能够达到身心和谐的统一。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将艺术与健康完美结合的生活方式。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着实让我眼前一亮,也颠覆了我过往的一些认知。我一直认为古琴是一种只属于文人雅士的乐器,与我这种普通人的生活相去甚远,更不用提将其与中医养生联系起来。然而,边江红老师的《古琴音乐与中医养生》,却以一种极为生动和深刻的方式,将这两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我看到了音乐在身心健康方面巨大的潜力。书中详细阐述了古琴的“五音”与中医的“五行”、“五脏”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不同音调、节奏、音色对人体情绪和生理机能的影响。例如,书中提到“羽”音能够滋养肾脏,缓解腰膝酸软,这让我联想到自己常常感到腰部不适,开始尝试着去聆听那些以“羽”音为主的古琴曲,期待着能从中获得一些改善。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探讨了古琴的演奏过程本身,如指法的运用、呼吸的调整,如何与中医的经络按摩、吐纳调息相互呼应,这让弹奏古琴从一项纯粹的艺术活动,升华为一种全身心的养生方式。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一种文化的启迪,让我重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智慧,以及如何将这种智慧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和艺术追求之中。

评分

我必须说,《古琴音乐与中医养生》这本书,是一次令人惊喜的发现。我一直认为古琴是一种非常古老而高雅的艺术形式,但从未想过它与我们日常所关心的中医养生之间,有着如此深厚的联系。边江红老师的叙述,让我耳目一新。她并没有枯燥地罗列理论,而是通过生动的语言,将古琴的音韵、节奏、指法与中医的经络、五脏、情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书中对古琴“五音”与中医“五行”的对应关系,是让我最为着迷的部分。我开始尝试着去理解,为什么“宫”音能够安抚情绪,为什么“角”音能够疏通肝气。这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可以通过实际的聆听和感受来体会的。例如,当我感到压力过大,情绪低落时,书中提到的那些能够滋养“肺”的“商”音古琴曲,便成了我舒缓心绪的良方。更令我惊喜的是,书中还详细阐述了古琴演奏时,指法的微妙变化如何能够刺激身体的特定穴位,达到类似按摩和针灸的养生效果。这让我意识到,弹奏古琴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全身心的自我调养。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深刻智慧,以及如何将古老的艺术与现代的生活方式相结合,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好奇,古琴和中医养生,这两个听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究竟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边江红老师的这本书,却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流畅和深刻,将它们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我一直认为古琴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代表着文人的情怀和宁静,而中医养生则是实实在在的关于身体健康的学问。但通过这本书,我才明白,这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契合。作者在书中详细阐述了古琴音乐的“五音”与中医的“五行”、“五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让我对古琴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原来,不同的音调不仅仅是悦耳的声音,它们还能影响我们的情绪,调节我们的身体机能。书中关于“商”音能润肺,“角”音能疏肝的论点,让我深有体会。我经常因为工作而熬夜,导致肺部不适,读到此处,我仿佛能听到悠扬的“商”音在耳边回荡,想象着它滋养着我的肺腑。作者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古琴的指法、节奏如何与中医的经络按摩、呼吸吐纳相呼应,这让我对弹奏古琴的过程,不仅仅是技巧的练习,更是一种身体的自我修复和能量的引导。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文化的熏陶,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它让我明白,养生之道,并非仅仅是食补药膳,更是可以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甚至是我们所钟爱的艺术之中。

评分

我一直对古琴有着一种莫名的向往,觉得它是一种非常古老而神秘的乐器,充满了东方韵味。然而,对于如何真正理解和欣赏古琴,我却感到有些困惑。直到我读了边江红老师的《古琴音乐与中医养生》,我才找到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这本书打破了我固有的认知,将古琴的艺术性与中医的养生理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我对古琴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古琴曲目或演奏技法的介绍,而是深入挖掘了古琴音乐背后所蕴含的生命哲学和养生智慧。书中关于古琴音律与人体五脏六腑的对应关系,是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例如,书中提到“羽”音对于肾脏的滋养作用,以及特定的弹奏手法如何能够舒缓腰膝酸软的症状,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这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更是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可以感知和体验的养生方式。我开始尝试着去理解和感受不同的古琴曲,不再仅仅是作为背景音乐,而是去体会其中的音高、节奏、力度变化对自身情绪和身体状态的影响。书中对古琴“清、微、淡、远”的意境描绘,也与中医“清静无为”的养生理念不谋而合,让我对如何通过音乐来达到身心宁静有了更深的体悟。这本书让我明白,古琴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更是一种与自然、与自身和谐相处的方式。

评分

读完《古琴音乐与中医养生》,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我一直以来对古琴的理解都过于片面了。边江红老师的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深入探索了古琴音乐背后隐藏的博大精深的养生智慧。我一直认为古琴是阳春白雪的艺术,与我这样普通人家的养生日常似乎关联不大。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极为接地气的方式,将古琴的音律、指法、意境与中医的经络、五脏、情志一一对应,让我大开眼界。书中对于“宫”音能够安抚心神,“商”音能够润肺的描述,让我联想到自己因工作压力常常失眠,读到此处,我仿佛能听到悠扬的“宫”音在耳边流淌,感受着它带来的平静。书中还详细讲解了不同古琴曲中所蕴含的养生之道,例如,某些曲目能够帮助疏通气血,缓解疲劳,而另一些则能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这让我不再盲目地去寻找所谓的“养生秘诀”,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被时间检验过的、充满智慧的传统艺术。作者对古琴音乐的深刻理解,结合了中医理论的严谨,使得这本书既有学术的深度,又不失文学的雅趣。它让我明白,养生之道,不仅仅是关于身体的保养,更是关于心灵的滋养。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从未接触过古琴,但对养生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来说,《古琴音乐与中医养生》这本书就像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为我打开了通往古老智慧的通道。边江红老师的文字,没有让我感到任何距离感,反而以一种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古琴的魅力和中医养生的精髓一一呈现。我一直以为养生就是吃一些滋补品,或者做一些运动,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音乐在养生中的巨大潜力。书中对古琴“宫、商、角、徵、羽”五音的阐释,以及它们与人体五脏六腑、四季变化、情绪波动的对应关系,让我豁然开朗。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古人会将音乐视为重要的养生方式。书中对如何通过聆听特定古琴曲来调节情绪、改善睡眠的建议,更是让我觉得非常实用。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指引,在睡前聆听一些舒缓的古琴曲,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睡眠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书中还提及了古琴演奏中的呼吸吐纳与中医导引术的共通之处,这让我对弹奏古琴本身充满了好奇,甚至开始考虑学习一门乐器,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达到身心的调养。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古琴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生活方式的书,它教会我如何将古老的智慧融入现代生活,找到一种更健康、更宁静的生活方式。

评分

初次翻阅这本书,是被那充满诗意的书名所吸引——《古琴音乐与中医养生》。我一直对古琴情有独钟,但总觉得它离我的生活有些遥远,更多的是一种艺术的欣赏。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我从未想象过的方式,将古琴的韵味与中医的养生哲学融为一体,让我感到无比新奇和惊喜。作者边江红老师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洞察力,她没有直接枯燥地讲解古琴的技法,而是深入挖掘了古琴音乐中蕴含的养生智慧。例如,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聆听不同调式的古琴曲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当我读到关于“宫”音的描述时,联想到自己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书中指出“宫”音能安抚心神,平静思绪,仿佛一股清流涌入心田,让我对如何通过音乐来达到内心平静有了更具体的方向。书中还探讨了古琴演奏时的呼吸吐纳与中医的气功调息之间的联系,这种跨领域的结合,让我对古琴的演奏不仅仅是手指的运动,更是一种身心的整体调养。我还惊叹于作者将古琴的音色、节奏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经络气血联系起来的独到见解。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为何某些音律能够激发身体的活力,而另一些则能带来深层的放松。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古琴不仅仅是抚慰心灵的艺术,更是调节身体、滋养生命的良方。它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音乐在养生保健中的重要作用,也让我对古琴这门古老的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热爱。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本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解古琴,没想到里面蕴含的养生之道如此深邃。我一直觉得古琴是一种非常雅致的乐器,但从未想过它与中医养生之间有如此紧密的联系。边江红老师的叙述,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细腻的笔触,将古琴的音律、指法与人体的经络、五脏六腑巧妙地结合起来。读到书中关于不同古琴曲调对人体情绪和身体机能的影响时,我仿佛能亲身感受到音乐的力量,那种舒缓、宁静,甚至是大开大合带来的身体上的微妙变化。比如,书中提到了某个乐章能疏通肝气,我联想到自己常常因为工作压力而感到胸闷气短,细细品味书中描述的乐曲,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丝竹绕梁的画面,想象着音符如同涓涓细流,化解了心中的郁结。又或者,关于特定指法如何刺激穴位,达到活血化瘀的效果,这让我对古琴的演奏不再仅仅停留在技巧层面,而是赋予了它更深厚的生命意义。作者对古代养生智慧的理解和现代科学的结合,使得这本书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读来让人既增长了见识,又滋养了心灵。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琴音“宫商角徵羽”与五行相对应的阐述,这种古老而精妙的联系,让我对音律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明白了为何古人如此重视音乐的“德性”。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古琴的书,更是一扇通往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宝库的窗户,让我对如何更好地关照自己的身心健康有了更清晰的指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