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尚書省郎官石柱題名考(繁體竪排版)》內容簡介:左司員外郎、考功郎中、戶部郎中、度支郎中、倉部員外郎、膳部郎中、土客郎中等。
評分捲十六 金部員外郎
評分此書由清趙、勞二先生廣閱經籍、詳加考證而成,對於曆史研究、愛好者,這本書既可作尚書郎官工具書以供查詢,又可作瞭解尚書省官製之用。對研究唐代文學,考證作傢生平是大有裨益的。是研究唐代官製和曆史人物的參考書,比較專業,裝幀很好。
評分捲三 吏部郎中
評分附錄二
評分捲五 司封郎中
評分捲十三 度支郎中闕
評分買過岑仲勉先生有關郎官石柱的著作,又買瞭這本,可以說基本收全瞭。就這本書而言,內容比較重要,但中華書局的裝幀排版一般。唐尚書省郎官石柱,是立於唐代尚書省前的各司郎官題名柱。現存左司十三曹一柱,置於陝西省西安碑林博物館,為考證唐代人物職官的貴重史料。與禦史颱精捨碑題名、《元和姓纂》並稱為唐代三大縉紳錄。郎官石柱本有左右兩柱,但右司十三曹一柱,至遲清初時已亡逸無存。而左司十三曹一柱,也因明代大地震斷為兩段,後人修復時又誤接其麵,因此禮部郎中(僅有初刻數人尚殘存可考)、員外郎、膳部郎中、員外郎題名已經全損,而度支郎中、員外郎、倉部郎中、員外郎、祠部郎中、主客郎中題名亦有缺損。依岑仲勉“郎官石柱題名新著錄”統計,現存題名可確認者共3459人,約為原題名總數4600餘人的四分之三左右。尚書省郎官石柱,自宋以降,見於曆代金石學著作與文人題跋,但尚止於概略性的總論。至於郎官石柱題名,則因著錄人數眾多,完整抄錄題名並刊行成編,始於清乾隆年間的趙魏,收錄於讀畫齋叢書己集。嘉慶間王昶《金石萃編》,除全載題名,並就其名氏逐一考證其生平齣處,開研究之先河,但所據典籍有限,猶未精密。道光間,趙鉞起草郎官石柱題名考,未及完成,年老體衰,恐難以成書,以原稿托付同鄉人勞格。勞格廣搜史料,詳加考證,並補充後世已逸或未載之郎官至唐末,不幸逢太平天國之亂,同治3年(1864年)英年早逝。沒後友人丁寶書整理遺稿,編為《唐尚書省郎官石柱題名考》26捲,光緒6年(1880年)刊行於月河精捨叢鈔中[7],至今仍是研究唐代郎官事跡的重要工具書。
評分附錄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