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实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该系统的应用使得培训内容、测试的形式与过去相比,都有较大调整。为了适应这次改革升级,也为了修正《新编》在几年使用中发现的不足,两位教授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重新组织人员编写了这本《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教程》,该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引入评分标准调整的有关内容;2.增强练习的针对性,及补充新的单音节字、多音节词语的练习;3.根据务实的原则重新设计具体的“朗读提示”,并根据提示配以朗读光盘;4.从已经测试过的档案中找出各个档次的“命题说话”的典型案例,配以光盘,书本中进行评析。这些改进对使用者来说无疑具有更直接的帮助。 目录
第一章 普通话与普通话水平测试
第一节 普通话
一、什么是普通话
二、为什么要学习普通话
三、怎样学好普通话
第二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
一、测试的性质、内容和方式
二、测试的项目和评分标准
三、计算机测试的流程及注意问题
四、普通话测试样卷
第二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
第一节 读单音节字词
一、普通话的声母
(一)正音训练
(二)辨音训练
二、普通话的韵母
(一)正音训练
(二)辨音训练
三、普通话的声调
(一)正音训练
(二)辨音训练
第二节 读多音节词语
一、轻声
(一)轻声的性质和特点
(二)轻声的作用和调值
(三)轻声的分布规律
二、变调
(一)“一”的变调
(二)“不”的变调
(三)上声的变调
三、儿化
( )普通话韵母儿化的发音规律
(二)儿化韵的作用
(三)关于儿化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选择判断
一、词语判断
二、量词、名词搭配
三、语序或表达形式判断
第四节 朗读短文
一、朗读短文的具体要求
(一)语音准确无失误
(二)声母或韵母无系统性语音缺陷
(三)语调无偏误现象
(四)无停连不当
(五)朗读流畅自然
(六)快慢适中,符合规定时间
二、“啊”的变读
三、朗读中还应注意的轻声现象
(一)一些句末语气词“吗”、“呢”、“吧”、“啦”等读轻声
(二)比况助词“似的”读轻声
四、朗读训练的技巧
五、朗读篇目与提示(作品1~60号)
第五节 命题说话
一、命题说话的主要要求
二、篇目及篇目分析
(一)我的愿望(或理想)
(二)我的学习生活
(三)我最尊敬的人
(四)我喜爱的动物(或植物)
(五)童年的记忆。
(六)我喜爱的职业
(七)难忘的旅行
(八)我的朋友
(九)我喜爱的文学(或其他)艺术形式
(十)谈谈卫生与健康
(十一)我的业余生活
(十二)我喜爱的季节(或天气)
(十三)学习普通话的体会
(十四)谈谈服饰
(十五)我的假日生活
(十六)我的成长之路
(十七)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十八)我知道的风俗
(十九)我和体育
(二十)我的家乡(或熟悉的地方)
(二十一)谈谈美食
(二十二)我喜欢的节日
(二十三)我所在的集体(学校、机关、公司等)
(二十四)谈谈社会公德(或职业道德)
(二十五)谈谈个人修养
(二十六)我喜欢的明星(或其他知名人士)
(二十七)我喜爱的书刊
(二十八)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二十九)我向往的地方
(三十)购物(消费)的感受
三、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诊治
四、评分举例和范例评析
(一)评分举例
(二)范例评析
第三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的有关资料
一、汉语拼音方案
二、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三、常用多音多义字表
四、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新大纲)
五、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儿化词语表(新大纲)
六、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
附录
普通话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一)
普通话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二)
参考书目
后记 精彩书摘
(一)注意普通话和自己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差异
在语音方面,特别要注意粗听相同、实质不同的音。例如,粤方言中的舌叶音和普通话中的舌面音以及翘舌音,吴方言中的尖音和普通话中的舌尖前音,赣方言中的“泥母字”和普通话中的前鼻音字。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说得一口很标准、很纯正、很漂亮的普通话。在词汇方面要注意方言词语和普通话的区别,比如:粤方言的“矮瓜”、“热天”为普通话的“茄子”、“夏天”;北方方言中河南新乡的“客”有“女儿”的意思,天津人的“巴结”有培养的意思,郑州人的“肥”人畜并用。粤语和吴语中都有和普通话词语顺序颠倒的现象,例如普通话的“热闹”、“喜欢”、“地道”、“月亮”在吴方言中为“闹热”、“欢喜”、“道地”、“亮月”;普通话的“要紧”、“整齐”、“拥挤”、“夜宵”在粤方言中为“紧要”、“齐整”、“挤拥”、“宵夜”。各地的方言词语名目繁多,即使作为词语规范的基础方言——北方话中也有很多方言土语。这些都是应该注意的语言现象。另外语法方面有很多问题更值得注意,例如普通话中表示选择问句的“还是”粤语中用“抑或”,粤语“你中意食饭抑或食粥”普通话为“你喜欢吃饭还是吃粥”,比较句“东北比北京冷”广州人说“东北重冷过北京”,吴方言的“叫”很多时候用如普通话助词“地”,例如:我慢慢叫讲,侬轻轻叫走。 前言/序言
陆湘怀、王家伦是苏州大学文学院的两位教师,是语言专业造诣很深的专家。我在苏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工作时,有幸与他们联系交往,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两位老师长期从事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实践和研究,有丰富的经验、深刻的体会,成果颇多。这次他们的《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教程》出版,邀我为之作序,我实在有些担当不起。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大力推广、积极普及普通话,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规定,有利于消除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而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的一个重要环节。五年前,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颁布,两位老师编著并出版了《普通话水平测试教程新编》一书。《新编》一书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有较强的实用性,对普通话学习者和从事普通话教学的老师,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并因此深受使用者的欢迎。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尤其是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实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该系统的应用使得培训内容、测试的形式与过去相比,都有较大调整。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教程(附MP3光盘1张)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系统化、实用性强,专为备考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PSC)的学员设计的辅导教材。本书紧密结合最新的测试大纲和题型,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丰富的练习材料,旨在帮助广大考生全面提升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辨音、朗读和会话能力,从而在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全书共分八个章节,涵盖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各个方面,并配有高质量的MP3光盘,内含丰富多样的语音材料,为考生提供了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第一章: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述与应试策略 本章将为考生全面介绍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背景、目的、测试流程、评分标准以及各级别要求。深入剖析测试所考察的关键能力,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准确发音,单音节字词的辨识和朗读,句子和段落的流畅表达,以及话题的组织和交流能力。 在此基础上,本章将重点指导考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应试策略。我们将分析历年考题的特点和常见误区,为考生提供针对性的复习建议。例如,在语音训练方面,将强调声母“z, c, s”与“zh, ch, sh”的区别,韵母“i”与“ü”的发音辨析,以及四声的准确掌握。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将重点梳理常见易混淆的词语和易出错的语法点。在朗读环节,将指导考生如何把握语速、语调、重音和节奏,将文字转化为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会话环节,将提供不同话题下的应答技巧和思路,帮助考生自信、清晰地表达。 此外,本章还将提供一套完整的模拟测试流程,帮助考生熟悉测试环境,缓解紧张情绪,并能根据模拟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调整复习计划。 第二章:普通话语音基础与声母韵母训练 本章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帮助考生打牢普通话语音基础。我们将系统讲解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并配以大量的对比练习。 声母训练: 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辨别: 重点练习“p/b, t/d, k/g”等一组声母的发音区别,指导考生如何体会气流的强弱。 舌尖后音与舌尖前音的辨别: 详细讲解“zh, ch, sh, r”与“z, c, s”的发音舌位和气流通道,提供大量的对比词语和句子进行强化练习。 鼻音与边音的辨别: 强调“n”和“l”在实际发音中的区分技巧,尤其是在词语开头和结尾时的细微差别。 卷舌音的掌握: 针对部分考生存在的卷舌困难,提供循序渐进的练习方法,从简单的卷舌动作到实际的卷舌音节。 常见声母误读分析: 针对普通话测试中考生常出现的声母误读现象,如“f/h”不分,“l/n”不分,“j, q, x”发音偏硬等,进行专项纠正。 韵母训练: 单韵母的清晰发音: 强调“a, o, e, i, u, ü”等单韵母的口型和舌位,以及“i”和“ü”在拼音和实际发音中的区别。 复韵母的准确组合: 讲解“ai, ei, ao, ou, ia, ie, ua, uo, üe”等复韵母的组成规律和发音舌位变化,提供大量包含复韵母的词语练习。 鼻韵母的发音要领: 重点区分“an, en, ang, eng, ong”等鼻韵母,指导考生如何掌握鼻腔共鸣和尾音的处理。 特殊韵母的掌握: 针对“er”韵母,进行专门的练习,指导考生体会卷舌的程度和发音的饱满度。 常见韵母误读分析: 针对常见的韵母误读,如“e”发音不准确,“i”和“ü”混淆,“ang”和“eng”发音不清等,提供针对性纠正。 本章的练习材料均来源于日常口语和测试常用词汇,配以MP3光盘中的标准发音示范,帮助考生模仿跟读,达到“耳熟能详,出口成章”的效果。 第三章:普通话声调训练与音变规律 准确的声调是普通话的灵魂,本章将深入浅出地讲解普通话的四种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及其调值,并重点训练声调的准确度和辨识度。 四声的辨识与准确发音: 一二三四声的独立发音练习: 提供大量的单音节字练习,帮助考生体会不同声调的起伏变化。 声调的组合与变化: 重点练习两字词、三字词、四字词以及句子中的声调组合,指导考生如何根据语境自然地调整声调。 轻声的识别与运用: 讲解轻声的特点和在汉语中的应用,提供大量包含轻声的词语练习。 普通话音变规律: 上声的变调: 详细讲解上声与上声相遇、上声与非上声相遇时的变调规则,并提供大量实例进行练习。 “一”和“不”的变调: 重点分析“一”和“不”在不同音节前的变调规则,这是普通话测试中非常重要的考查点。 儿化音的掌握: 讲解儿化音的规则及其在不同词语中的应用,指导考生如何自然地运用儿化音。 其他音变现象: 简要介绍其他常见的音变现象,如连读、失落音等,并说明其在测试中的处理方式。 本章的练习材料将包含大量声调变化丰富的词语和句子,并结合MP3光盘中的示范,帮助考生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形成准确的声调语感。 第四章:单音节字词与词语辨音训练 本章专门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单音节字词朗读和词语辨音环节进行强化训练。 单音节字词朗读: 基础字词练习: 提供涵盖常用声母、韵母和声调组合的单音节字词,要求考生准确、清晰、有感情地朗读。 易混淆字词对比: 针对发音相近、声调易混淆的字词进行对比练习,如“xi/ji, pi/bi, ren/leng”等。 多音字辨析: 讲解常见多音字的读音及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指导考生如何正确辨别。 声母韵母搭配练习: 重点练习特定声母与韵母组合的发音,例如,所有含“an”韵母的字词,所有含“zh”声母的字词等。 词语辨音训练: 音近词辨别: 提供一组组音形相似但发音不同的词语,如“精明/光明”、“严肃/延误”等,要求考生辨别并正确发音。 声调易混淆词语辨别: 针对声母韵母相同但声调不同的词语,如“老鼠/老实”、“桥梁/敲打”等,进行强化练习。 辨别发音部位和方法差异大的词语: 重点区分舌尖后音与舌尖前音、鼻音与边音等,如“知道/知道”、“蓝天/南天”等。 实际应用场景模拟: 将辨音练习融入到模拟对话或句子中,让考生在更真实的语境中进行辨别。 本章的练习材料经过精心设计,力求覆盖测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难点和易错点,并辅以MP3光盘中的听力材料,训练考生的听辨能力和发音准确度。 第五章:句子与短文朗读训练 本章旨在训练考生流畅、准确、富有表现力地朗读句子和短文,这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重要环节。 句子朗读: 不同句式结构练习: 包含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指导考生根据句式特点调整语调。 标点符号的准确运用: 讲解不同标点符号(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省略号)在朗读中的停顿、语气和情感处理。 强调重音的训练: 指导考生如何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表达意图,自然地突出重要词语,增强表达效果。 语气的把握: 练习如何通过语速、音量、音色的变化来准确传达句子的情感色彩,如喜悦、悲伤、愤怒、惊讶等。 常见易错句子分析: 针对测试中可能出现的带有声调变化、音变、语序调整等难度的句子进行专项训练。 短文朗读: 不同体裁的短文练习: 包含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诗歌等,指导考生根据不同体裁的特点,调整朗读风格。 语流的顺畅性训练: 强调断句的合理性,避免过多的停顿和卡顿,使朗读声音连贯自然。 情感的投入: 引导考生理解短文的内容,并将其情感融入到朗读中,使朗读更具感染力。 模拟测试中的短文朗读: 提供与真实测试场景相似的短文,供考生进行模拟演练。 本章的短文素材选取广泛,贴近生活,并结合MP3光盘中的标准朗读示范,帮助考生掌握朗读的技巧,达到自然、流畅、有感情的朗读水平。 第六章:话题会话与交流能力训练 本章着重提升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会话环节做好充分准备。 话题选择与展开: 常见测试话题分析: 深入分析历年测试中常出现的话题,如个人信息、家庭、职业、学习、兴趣爱好、社会现象、文化风俗等。 话题构思与组织: 提供组织思路和逻辑框架,指导考生如何围绕一个话题,有条理、有内容地进行阐述。 词汇和句型的储备: 针对不同话题,提供相关的常用词汇、短语和句型,帮助考生丰富表达。 交流技巧与应答策略: 清晰、准确的表达: 强调语言的规范性和流畅性,避免过多的口头语和不必要的停顿。 倾听与理解: 指导考生如何认真倾听考官的问题,并准确理解题意。 恰当的回答: 提供不同类型问题的应答模式,如直接回答、补充说明、举例论证等。 互动与交流: 鼓励考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展现一定的互动意识,适当地回应考官。 自信与自然: 传授保持自信、自然表达的心理调适方法。 模拟会话训练: 单人话题陈述练习: 训练考生独立就某个话题进行3-5分钟的陈述。 问答式对话练习: 模拟考官提问,考生回答的场景,进行专项训练。 情景对话模拟: 针对可能出现的特定情景,如咨询、介绍、评论等,进行模拟练习。 本章提供丰富的会话话题和练习材料,并结合MP3光盘中不同风格的对话示范,帮助考生在模拟练习中不断提升自信心和实际运用能力。 第七章:综合练习与模拟测试 本章提供一系列综合性练习,旨在帮助考生巩固前六章的学习成果,并全面检验学习效果。 单项能力综合训练: 语音、声调、词语、句子、短文相结合的练习。 辨音、朗读、会话串联的练习。 模拟测试环节: 全真模拟测试: 根据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流程和要求,设计完整的模拟测试。 听力、朗读、会话全流程体验: 让考生真实感受测试的压力和节奏。 详细的模拟测试指导: 包含如何把握时间、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如何根据反馈调整策略等。 错题分析与改进: 引导考生进行错题归类和分析: 找出自己在语音、词汇、朗读、会话等方面的薄弱环节。 提供个性化的复习建议: 根据考生的模拟测试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方案。 本章的模拟测试材料严格遵循真实测试的难度和题型,旨在帮助考生熟悉测试流程,建立信心,并能有效发现和解决复习中的问题。 第八章:备考常见问题解答与复习总结 本章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解答,并对全书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 常见问题解答: 发音误区与纠正: 针对“n/l”不分,“f/h”不分,“zi/ci/si”与“zhi/chi/shi”混淆等常见问题,提供详尽的解答和练习方法。 声调掌握的技巧: 讲解如何快速准确掌握声调,如何避免声调错误。 朗读语速与节奏: 如何把握适宜的语速,如何在朗读中体现停顿和节奏感。 会话紧张的处理: 提供缓解紧张情绪、提升自信心的实用技巧。 测试评分标准解读: 帮助考生理解各项评分标准,明确努力方向。 复习总结与建议: 系统回顾全书重点内容: 强调每个章节的关键知识点和练习要点。 形成个性化的复习计划: 鼓励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复习目标。 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强调持之以恒的练习和积极的心态。 利用MP3光盘的有效方法: 指导考生如何充分利用光盘中的语音资源进行跟读、模仿和听辨。 本章旨在为考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备考路线图,帮助他们高效、有条理地进行复习,最终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 MP3光盘内容说明: 本书附赠的MP3光盘内含海量音频资源,包括: 标准声母、韵母、声调发音示范。 单音节字词、词语辨音练习材料。 句子、短文朗读示范。 模拟对话和话题陈述录音。 易混淆音节的对比听力材料。 这些音频材料由专业的播音员录制,发音标准,语速适中,是考生进行听辨、模仿和跟读的最佳辅助工具。 通过本书的学习,结合MP3光盘的实践练习,相信广大考生一定能够全面掌握普通话发音的要领,熟练运用词汇和语法,提升朗读和会话能力,最终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