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經典藏版 趙蕤著 謀略與資治通鑒齊名 智謀奇書長短經帝王學 精裝正版 領導的教科書

反經典藏版 趙蕤著 謀略與資治通鑒齊名 智謀奇書長短經帝王學 精裝正版 領導的教科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趙蕤
  • 反經典
  • 藏版
  • 帝王學
  • 謀略
  • 資治通鑒
  • 智謀
  • 經書
  • 領導力
  • 精裝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輕閱時光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江西教育齣版社
ISBN:9787539272450
版次:1
商品編碼:10427973629

具體描述


 與《資治通鑒》齊名的傳世經典,專為皇帝準備的教科書

趙蕤乃是李白的老師,跟李白閤稱“蜀中二傑”

集儒傢、道傢、法傢、兵傢、雜傢、陰陽傢思想之大成的謀略全書    

 引經據典,黑白雜糅,嘔心說盡帝王術;

審時度勢,長短並用,蔚然成就謀略章。

 本書集結瞭《春鞦》《左傳》《史記》《戰國策》《呂氏春鞦》《後漢書》《三國誌》《孫子兵法》等古典名著中的精華部分,專為統治階級領導人服務,是領導們的教科書。

序............................................. I

 捲一 文上

 任長第二................................... 4

品目第三................................... 7

量纔第四................................... 10

知人第五................................... 15

論士第七................................... 38

政體第八................................... 47

君德第九................................... 55

 

捲二 文中

 

臣行第十................................... 79

德錶第十一................................ 94

理亂第十二................................ 99

反經第十三................................ 103

 

捲三 文下

 

是非第十四................................ 112

適變第十五................................ 145

正論第十六................................ 157

霸圖第十七................................ 171

 

捲四 霸紀上

 

七雄略第十八............................. 227

 

捲五 霸紀中

 

三國權第十九............................. 263

 

捲六 霸紀下

 

懼戒第二十................................ 309

捲七 權議

 

時宜第二十一............................. 354

釣情第二十二............................. 363

 

捲八 雜說

 

詭信第二十三............................. 370

忠疑第二十四............................. 375

用無用第二十五.......................... 379

恩生怨第二十六.......................... 380

詭順第二十七............................. 382

難必第二十八............................. 389

運命第二十九............................. 392

大私第三十................................ 400

敗功第三十一............................. 401

昏智第三十二............................. 403

卑政第三十三............................. 407

善亡第三十四............................. 410

詭俗第三十五............................. 412

息辯第三十六............................. 414

量過第三十七 .......................... 417

勢運第三十八............................. 418

傲禮第三十九............................. 421

定名第四十................................ 423

 

捲九 兵權

齣軍第四十一............................. 432

練士第四十二............................. 435

結營第四十三............................. 437

道德第四十四............................. 439

禁令第四十五............................. 441

教戰第四十六............................. 443

天時第四十七............................. 446

地形第四十八............................. 449

水火第四十九............................. 454

五間第五十................................ 457

將體第五十一............................. 462

料敵第五十二............................. 467

勢略第五十三............................. 469

攻心第五十四............................. 472

伐交第五十五............................. 473

格形第五十六............................. 475

蛇勢第五十七............................. 478

先勝第五十八............................. 480

圍師第五十九............................. 483

變通第六十................................ 485

利害第六十一............................. 487

奇兵第六十二............................. 490

掩發第六十三............................. 491

還師第六十四............................. 494


 【經文】

匠,成輿者憂人不貴,作箭者恐人不傷。彼豈有愛憎哉?寔伎業驅之然耳。是知當代之士、馳騖之曹,書讀縱橫,則思諸侯之變;藝長奇正,則念風塵之會。此亦嚮時之論,必然之理矣。故先師孔子深探其本,憂其末,遂作《春鞦》,大乎王道;製《孝經》,美乎德行。防萌杜漸,預有所抑,斯聖人製作之本意也。

然作法於理,其弊必亂。若至於亂,將焉救之?是以禦世理人,罕聞沿襲。三代不同禮,五霸不同法。非其相反,蓋以救弊也。是故國容一緻,而忠文之道必殊;聖哲同風,而皇王之名或異。豈非隨時設教沿乎此,因物成務牽乎彼?沿乎此者,醇薄繼於所遭;牽乎彼者,王霸存於所遇。

 

【注釋】

①馳騖之曹:四處遊蕩之輩。騖(wù),亂跑、奔馳;曹,輩。

②縱橫:縱橫傢的著作。指謀略方麵的書。

③奇正:指兵法。

④風塵:比喻紛亂的社會或動蕩不安的生活境況。

⑤嚮時:從前,一嚮。

⑥三代:夏、商、周。

⑦設教:確定管理方式。

⑧因物:順應客觀規律。

⑨成務:成就事業。

⑩醇:厚。

【譯文】

對於工匠們來說,製作車子的人,害怕的是有錢人太少;製作弓箭的人,害怕的是人們不互相傷害。他們這種想法豈是齣於什麼愛憎之情?很明顯,這是他們的職業所導緻的必然結果。這就不難理解,現在那些精英文士、奔走天下的人們,看那些縱橫謀略之書,盼望的就是諸侯紛爭四起,天下變亂;在兵法上下工夫,就開始希望社會發生動蕩。這也是一嚮就有的說法,是必然的道理。所以先師孔子一方麵深刻地探究這種現象的根本,一方麵又擔憂會産生嚴重的後果,於是寫瞭《春鞦》這本書,以光大王道;著述《孝經》以褒奬美德。從一開始,就預先有所抑製,這是聖人著書的根本用意所在。

然而根據聖人的意思製定政策來治理國傢,政策本身存在的弊端必然會慢慢引起亂子。如果到瞭齣亂子的時候,那又將怎麼補救呢?所以,統治天下和管理人民,很少聽說政策一直沿襲不變的。夏、商、周三個朝代的禮法都不同,春鞦五霸各有各的強國方法。他們並不是有意要跟彆人反其道而行,都是想方設法在彌補政策中的弊端。正因如此,國傢看上去風貌差不多,但治理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敬仰的聖人先哲風格相似,但一代代君王的名號和名聲卻都不相同。這難道不是因時因地設置教化,根據以往的經驗教訓去順應事物發展的規律來成就自己的事業的道理嗎?在根據實際情況製定具體政策的時候,社會風氣的好壞由社會條件決定;在按照以往經驗教訓治理國傢時,成就王道或者成就霸業,也要由社會發展情況決定。

 

【經文】

故古之理者,其政有三: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強國之政脅之。各有所施,不可易也。管子曰:“聖人能輔時,不能違時。智者善謀,不如當時。”鄒子曰:“政教文質,所以匡救也。當時則用之,過則捨之。”由此觀之,當霸者之朝,而行王者之化,則悖矣;當強國之世,而行霸者之威,則乖矣。若時逢狙詐,正道陵夷,欲憲章先王,廣陳德化,是猶待越客以拯溺,白大人以救火。善則善矣,豈所謂通於時變歟?

夫霸者,駁道也。蓋白黑雜閤,不純用德焉。期於有成,不問所以;論於大體,不守小節。雖稱仁引義,不及三王;而扶顛定傾,其歸一揆。恐儒者溺於所聞,不知王霸殊略,故敘以長短術,以經綸通變者,創立題目,總六十有三篇,閤為十捲,名曰《反經》。大旨在乎寜固根蒂,革易時弊。

 

【注釋】

①鄒子:鄒忌。戰國時齊國大臣。

②乖:反常、謬誤。

③狙:狡猾。

④陵夷:衰敗,走下坡路。

⑤憲章:效法。

⑥越客:作客他鄉的越人。越人一般水性很好。

⑦白:告訴、叫。

⑧駁:顔色不純夾雜著彆的顔色。

⑨揆:道理、準則。

⑩《反經》:也稱《長短經》,是一本謀略奇書。

【譯文】

所以,古人治理國傢主要有三種施政方式:王者的政策以教化為主;霸者的統治是以威德加於海內;強者的統治則多是用暴力強迫的方法。各有各的方法,而且不是輕易就能改變的。管仲曾經說過:“聖人也隻能順應時勢而不能違背。聰明人雖善於謀劃,也不如順應當前時勢。”戰國時齊國的大臣鄒忌說:“所有的政策和製度都是用來匡救時局的。符閤當時的實際情況就可以用它,過時瞭的就應該捨棄它。”由此可以看齣,應當推行霸道的時候卻實行王者的教化政策,其結果就會適得其反;當強國林立的時候,推行霸道的威懾手段則是反常和錯誤的。如果碰上人心詭詐的年代,正道開始衰落,還想著效法先人的傳統製度,廣泛推行道德教化,這就好像是等待越人來救落水的人,告訴那些尊貴的人來救火一樣。好是好,可是這能叫“通於時變”嗎?

所謂霸道,就是各種東西混在一起的學問,大都是黑白夾雜,並不是某種單純的道德教化。這種方法隻要求有所成就,不會過多地去想采取過多手段;為瞭達到大的目標不去關心那些無關大局的瑣碎事情。這種方法雖然在仁義道德方麵比不上夏禹、商湯、周文王,但在挽迴顛倒傾覆的局麵這一點上,二者都是一個道理。我擔心讀書的儒生們局限於自己的學問,不懂得王道和霸道是兩種不同的學問,所以在這裏專門闡述長短術,通過它來論述通變的道理,確立題目共六十三篇,整理成十捲,命名為《反經》。本書的主旨是討論如何鞏固統治的根基,改革弊端。

 

【經文】

興亡治亂,具載諸篇。為沿襲之遠圖,作經濟之至道,非欲矯世誇俗,希聲慕名。輒露見聞,逗機來哲。凡厥有位,幸望焉。

 

【注釋】

①輒:通常。

②逗機:與對手之機根相應。逗,投閤;機,機根。

③來哲:後世智慧卓越的人。

④凡厥:凡是。

⑤有位:指天子之位。

⑥幸望:特彆希望,接近非分之想。

⑦詳:詳細。

【譯文】

國傢的興亡治亂,都在多篇文章中有所論述,為瞭繼承曆史上的那些深謀遠略,以此來闡述經邦濟世的真理,並不是嘩眾取寵,愛慕虛名。隻是把我的見解陳述齣來,等待後世賢哲的知遇。凡是所有掌權的人,都希望他們能詳盡地讀讀這本書。

《反經》亦稱《長短經》,為唐人趙蕤所著,是一本縱橫學的集大成者,共九捲六十四篇。《反經》以謀略為經,曆史為緯,黑白雜糅,交錯縱橫,對唐以前的曆史進行瞭多角度的理論探討、策略權衡、人物品評以及得失反思,深入剖析瞭君臣謀略的種種利害,是自唐朝以來帝王用而不宣的權謀奇書,亦是曆代官場學的範本,在某種意義上比《資治通鑒》更具有實用價值。

    趙蕤,字太賓,約生於唐高宗顯慶四年,卒於唐玄宗天寶元年。趙蕤讀百傢書,博於韜略,長於經世,與李白閤稱“蜀中二傑”,當時就有“趙蕤術數,李白文章”之說。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