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還是從他的先驗論立場齣發認為,幸福和道德是“至善”中兩種完全不同的要素。因此,不論是分析還是綜閤都行不通,這種概念的推論必然是先驗的。由此,至善的可能性的條件也必須依靠在先天的認識原理上。在現實世界中,可以將道德和幸福的有機結閤視為自然的,畢竟,人一方麵可以受到道德律的激勵,另一方麵,道德律適當地限製人的自由,這是構成一般幸福的基本原因。但是,康德認為:“這種自得好報的道德體係,僅僅是一種理念,它的實現要依靠這個條件,即人人都做他們所應該做的事”[9]在文本中,“人人”下加瞭著重號,意思很明顯,現實生活中並不會每一個人都會做各自應該做的事情。因而,在現實生活中道德和幸福不可能真正統一在一起。於是,他轉嚮於道德理念世界的建構、為此懸設瞭兩個概念:神的存在和靈魂不朽。在他看來這是非常必要的:“必須假定那道德的世界,對我們說來,是一個未來的世界。所以上帝與來生是兩種基本設定,而按照純粹理性的原理,這種基本設定和同一理性所加乎我們的責任,是不可分的。”[10]
評分內容詳細,幫助很大。
評分非常滿意非常滿意非常滿意
評分堪稱西方哲學史上的樞紐性著作。
評分評分
“有兩種事物,我愈是沉思,愈感到它們的崇高與神聖,愈是增加虔敬與信仰,這就是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
評分幾名男子麻利地下瞭車,手裏赫然拎著m15微型衝鋒槍,雖然警惕地用夜色阻擋瞭一下,但是隻要是有路人經過,就一定能夠猜到,這些人不是什麼好貨色。
評分康德的三大批判中最重要的一本
評分幫弟弟買的,看名字就知道很深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