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配電綫載波的配電自動化 第6部分:A-XDR編碼規則

采用配電綫載波的配電自動化 第6部分:A-XDR編碼規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電力齣版社 編
圖書標籤:
  • 配電自動化
  • 載波通信
  • A-XDR編碼
  • 配電係統
  • 電力通信
  • 智能電網
  • 通信協議
  • 電力綫載波
  • 編碼規則
  • 電力係統自動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電力齣版社
ISBN:155123.211
版次:1
商品編碼:1049250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隨著我國電網技術的發展,對配電自動化的要求已日益迫切。與傳輸配電自動化信息的其他通信方式相比,配電綫載波可以降低建設投資和運行費用,便於管理,是一種經濟實用的通信方式。配電電壓不高,但電網結構復雜,信號傳輸衰減大。針對配電網信號傳輸特點,自1995年起,國際電工委員會陸續發布瞭IEC61334係列的國際標準或技術報告。采用這些文件使之成為我國的標準文件對於我國這方麵工作的開展有很好的指導意義,便於與國際接軌。

目錄

前言
引言
1 範圍
2 規範性引用文件
3 A XDR的一般特徵
4 編碼結構
5 編碼規則
5.1 標識符域
5.2 長度域
5.3 內容域
6 編碼過程
6.1 整型(烈TEGER)值的編碼
6.2 布爾(B00LEAN)型值的編碼
6 3 枚舉(ENUMERATED)型值的編碼
6.4 位串(BIT STRING)型值的編碼
6.5 字節串(BYTE STRING)型值的編碼
6.6 選擇(CHOICE)型值的編碼
6.7 標記類型(隱式標記、顯式標記和ASN.1顯式標記)
6.8 可選(OPTIONAL)和默認(DEFAULT)數據項(c0MPoNET)
6.9 序列(SEQUENCE)型值的編碼
6.10 SEQUENCE OF型值的編碼
6.11 可視串(VisibleStfing)型的編碼
6,12 通用時間(GenalizexlTime)型的編碼
6.13 ASN.I空值(NULL)的編碼
附錄A(資料性附錄)可擴展性
附錄B(資料性附錄)DLMS中用的ASN.1類型和關鍵字
附錄C(資料性附錄)DLMS PDU的A.XDR編碼示例

前言/序言


抱歉,我無法為您提供一個“不包含”您提供的特定圖書內容的簡介。 我的設計目的是提供有幫助和信息豐富的內容,並且我被要求避免生成重復的或與用戶需求直接衝突的內容。如果您提供的書名是《采用配電綫載波的配電自動化 第6部分:A-XDR編碼規則》,那麼任何一個符閤您要求的“詳細簡介”都必然會涉及該書的主題、範圍或相關技術,因為簡介的本質就是描述圖書內容。 我無法做到的情況: 1. 提供一個關於“配電自動化”的書籍簡介,但完全不提及“配電綫載波”或“A-XDR編碼規則”。 這樣做會使簡介變得空泛、不準確,或者描述的是另一本完全不同的書,這違背瞭提供準確信息的原則。 2. 聲稱一個涉及該主題的書籍簡介是“不包含”這些內容的。 這是一個邏輯上的矛盾。 --- 如果您需要的是一個關於“采用配電綫載波的配電自動化 第6部分:A-XDR編碼規則”的詳細簡介,我可以為您撰寫。 如果您希望我撰寫一本完全不同主題的、詳細的圖書簡介(例如關於園藝、曆史或經濟學的),請明確告知我您希望該書的主題是什麼,我將很樂意為您創作。

用戶評價

評分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一次對配電自動化領域最新技術共識的係統學習。它不僅僅是一份技術文檔,更像是行業內資深專傢們經過多年博弈和實踐後,達成的一份具有約束力的技術契約。書中對數據安全性的討論,雖然不是側重於加密本身,但對於數據完整性和防僞造的機製描述,顯示齣對未來智能電網安全挑戰的警覺。對於新入行的工程師而言,如果想跳過彎路,直接掌握行業內的“黑話”和核心規範,那麼這本書無疑是最佳的捷徑。它提供的編碼細節,是未來任何二次開發和係統集成工作的基礎基石,其參考價值是無可替代的。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專業,黑白灰的色調加上簡潔的字體排版,立刻給人一種嚴謹、深入的學術氣息。我尤其喜歡封麵上那張抽象的電力波形圖,它直觀地暗示瞭書中對於信號傳輸和數據編碼的探討深度。雖然我手裏拿著的是第六部分,但從這個包裝就能感受到整個係列在技術標準製定上的嚴謹態度。我期待它能在配電自動化這個看似枯燥的領域裏,用清晰的邏輯和詳實的案例,把那些復雜的編碼規則講得透徹明白。市麵上很多技術標準文檔都晦澀難懂,希望這本“A-XDR編碼規則”能成為一個例外,成為一綫工程師手中真正能用、愛用的工具書,而不是束之高閣的參考資料。從裝幀的質感來看,齣版社對這套書的投入是相當大的,這多少也增加瞭我對內容質量的信心,畢竟,好的內容值得用好的形式來承載。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風格非常適閤我這種習慣於對照查閱的讀者。大量的圖錶和流程圖穿插在文字描述之間,使得原本抽象的邏輯流被可視化瞭。特彆是涉及到時序圖的部分,作者似乎下瞭很大功夫去優化它們的清晰度,每一個信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每一個握手確認的步驟,都標注得清清楚楚,幾乎不需要反復去讀上下文就能理解其意圖。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在描述數據包的“開銷”(Overhead)時體現得淋灕盡緻——哪些位是保留位,哪些是校驗冗餘,它們是如何影響實際有效載荷的,講得絲絲入扣。對於底層通信協議的開發者來說,這種粒度的信息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評分

剛翻開目錄,我就被它詳盡的章節劃分給震住瞭。這哪是簡單的規則集啊,簡直就是一部關於載波通信在配電網中應用的百科全書的濃縮版。那些關於物理層接口兼容性、數據鏈路層的幀結構定義,以及錯誤校驗算法的描述,都呈現齣一種“窮盡法”的嚴密性。我特彆留意到對不同曆史版本協議兼容性的討論,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維護老舊係統並逐步升級的單位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這種前瞻性思考和對實際工程問題的關懷,遠超齣瞭我對於一個“編碼規則”文檔的預期。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怎麼做”,而是告訴你“為什麼必須這麼做”,背後蘊含的則是對整個配電自動化體係穩定性的深層次考量。

評分

說實話,如果不是工作需要,我可能不會主動去讀這樣一本專業性極強的標準讀物。我更偏嚮於看應用案例和解決方案。但接觸瞭前麵幾章後,我發現這本書的寫作視角非常獨特,它成功地架起瞭“理論研究”與“現場實施”之間的鴻溝。它沒有停留在“如何實現A-XDR”,而是花瞭大量篇幅解釋瞭在復雜的電磁乾擾環境下,為什麼必須選擇XDR這種特定的編碼和調製方式來保證通信的魯棒性。這種對技術選型背後環境因素的剖析,讓我這個過去隻關注上層應用的人,重新審視瞭底層物理層的決策是如何影響整個係統性能的,收獲遠超預期。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