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未来等你(签章版)
作 者:刘同
定 价:42
出?6?8版?6?8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7-09-01
装 帧:简装
ISBN:9787559608949
目 录
●"**章 忙·茫·盲
●在某一年,每个人都会埋下一颗人性的种子,我们会一起看它慢慢发芽,然后各自忙着疯长,渐渐地,忘了关注彼此,再回头才惊觉:你怎么变了?
●第二章 既然回不去,那就认真留下来
●一直以为,有些人见不到只是一时,还有下次;可慢慢才发现,有些人一分开就是一辈子。*可惜的是,人们也常常不知道哪一次是*后一次。
●第三章 高手
●他不是打赢了我,他只是赢了我选的角色。
●第四章 这世界有点儿假,可我莫名爱上它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能知道未来所有会发生的事情,你想知道吗?
●第五章 我们的青春都一样
●每个人的青春都不一样,有的疯狂,有的纯粹。但每个人的青春又是一样的,投入去爱,投入去拼,投入去忧愁,投入去证明自己。
●第六章 有人在想你
●我们对亲近的人撒野,是觉得他们对自己无论如何都能包容。但是我们常常忘了告诉他们这一点。
●第七章 喜欢你
●那么放肆地喊出“我爱你”,真是青春记忆中*美好的一个画面。
●第八章 爱如流星
●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了很久很久。
●第九章 人生总有许多奇妙
●人生总是奇妙的,一旦你努力去做一件事,如果结果不是你想象的那样,那么老天一定会给你一个更好的结果。
●第十章 青春的秘密
●青春里有很多秘密,但父母的秘密才是真正困扰我们的啊!
●......
内容简介
"你会不会偶尔产生那种“如果能回到那一年就好了”的念头?觉得回到那一年,以我们当下的见识和心态,很多事都能被改变。
36岁的大学老师郝回归人生不尽如人意,一眼看得到终点。他很想回到自己的17岁,回到那个阳光而天真的时代,重新来过。
一次偶然,他真的回去了。
只不过,他并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他依然36岁。他成了高三实习班主任。班级里,他遇见了17岁的自己——一塌糊涂的刘大志。郝回归知道刘大志的未来,也知道他的幸与不幸。他想改变他。
然而,当36岁的世故遇见17岁的热血,一切远没有这么简单……
如果有,你也遇见了从前或未来的自己,你会想什么?你会相信吗?你会对他说什么?"
......
作者简介
刘同
刘同,青年作家,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光线影业副总裁。曾出版《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向着光亮那方》等作品。
精彩内容
"“我叫郝回归,你看到的我,并不是我自己喜欢的样子。”
郝回归,36岁,是教了8年马哲的大学老师。18岁之前,郝回归的名字叫刘大志。18岁的某,刘大志的父母正式离婚,当时电视上正在播纪念香港回归的新闻,他的妈妈郝铁梅就直接给刘大志改名为郝回归。
大多数人提到郝回归,都会先啧啧称赞郝铁梅管教得好。
高三前,郝回归的成绩一塌糊涂。不知怎么,到了高三,突然有点儿醒悟,靠着爆发式的学习和郝铁梅用全家2万元积蓄换来的“定向培养”加分指标,郝回归终于上了大学。入校那天,郝铁梅告诉郝回归今后一定要把握机会发愤图强——考研、留校,成为大学老师。不忍心再让妈妈失望的郝回归一步一个脚印,朝着那条指明的道路前进,真的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从那一刻起,郝回归大学教师的身份就成了郝铁梅翻身的资本,也成了邻里乡亲口中的榜样,甚至连他自己也认为自己的人生圆满了。
一年、两年、三年,他一直兢兢业业地上课,其他同事开始利用更多的时间研究课题、撰写论文、晋升职称;四年、五年、六年,同事们继续追求着更多目标,郝回归依然教着马哲。眼看自己年纪越来越大,学校照顾性地让他成了讲师,可每天依然要上八节课,人生一点儿希望都没有。他尝试着跟领导说自己也想有更多时间做课题研究。领导说:“回归啊,我们很需要你这种踏实的老师。这样好不好,等明年我们再招一位马哲老师就解放你。”
郝回归信了,熬过第六年,直奔第七年。第八年,领导也换了,谁都想不起来要对郝回归的未来负责。他想....................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向着光亮那方
作者: 刘同 开本: 32开
定价: 35.00+39.80+42.00 页数: 275、304
现价: 以售价为准 出版时间 2012-12-01、2014-07-01
ISBN号:
9787508636207、9787508645056
9787508659442
印刷时间: 2012-12-01、2014-07-01
出版社: 中信 版次: 实物为准
商品类型: 图书 印次: 实物为准
谁的青春不迷茫—— 一个奋斗小青年的逆袭人生
奋斗小青年刘同 十年逆袭人生
给都市中焦躁不安困惑迷茫的年轻人
一个人,十年光阴;一座城,瞬息万变
如果做不到让你深省思考,那就努力让你会心一笑
150万字北漂纪录,跨度十年自我对话
十年成长见证者 何炅 温暖共鸣 感动分享
希望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你们能善意地笑看那些不知所谓的过去,一样黑暗迷茫撞破头的青春期,几场没有结果的恋爱,以及他努力呈现出的本真。
经过这些年,你会发现:
每一次低头,都是对自己的肯定
我们不是变得现实,而是更能接受现实
我们都一样,正处于期盼未来,挣脱过去,当下使劲的样子。会狼狈,有潇洒,但更多的是不怕。不怕动荡,不怕转机,不怕突然。谁的青春不迷茫,其实我们都一样。
《谁的青春不迷茫2: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讲述33种孤独,温暖一路独行期冀未来的每一个你。
我们曾恐慌害怕的,终会成为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盔甲。
愿你比别人更不怕一个人独处,愿日后谈起时你会被自己感动。
张嘉佳、秋微、秦昊、卢思浩、易虎臣 献笔孤独!也许你现在仍然是一个人下班,一个人乘地铁,一个人上楼,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发呆。然而你却能一个人下班,一个人乘地铁,一个人上楼,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发呆。很多人离开另外一个人,就没有自己。而你却一个人,度过了所有。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可看、可读、可听的书,打造全新阅读模式!
《向着光亮那方》
我们的青春都一样,孤独,迷茫,有光亮。
《向着光亮那方》中是17个故事,也是17种选择,关于每个人成长中的转弯忍耐 承认 不变 释怀 裂痕……是努力呼吸、挣扎前行时听到的那声“加油”;是遭遇背叛与质疑,在崩溃边缘时搭在肩上的手;是不被理解、无法转弯,几经*境后看到的**束光。
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
一如遭遇挫折却能上能下的小白,在繁复的人生路口,用无畏熬过无常,是为转弯;
又如看上去没有未来的豆芽,用等待寄托希望,是为隐忍;
还有照顾病榻上父母十余年的娘娘,用感恩回击命运的不公,是为光亮。
以及我们总想挣脱且一再负气出走,而父母却始终相随,用唠叨表达认同,是为理解。
……
畅销500万册,影响一代人成长的“谁的青春不迷茫”系列第三本——《向着光亮那方》!
《向着光亮那方》写给沉于瓶底 深夜自嘲 的 你 我 他
愿你在自己存在的地方,成为一束光,照亮世界的一角。
内容提要
每个努力呼吸的人,都有伸出头挣扎的欲望。
每个怀揣光亮的你,都有曾被现实扑灭过的黑暗。
经历青春的迷茫,抵住自我的孤独,从负隅抵抗,到冷静旁观,每一次成长的终点都在闪闪发光。
《向着光亮那方》里是17个故事,也是你终将面对的17个人生关键词: 关于转弯 大学上铺的兄弟,在我*不自信的时候伸出手拉我上岸。
一晃十几年,他从120斤的系草长成了167斤的胖子。
到底这些年,除了47斤肉之外,我们还改变了什么? 关于微光 考研时出租屋旁的小餐馆。
老板娘始终不允许任何学生赊账,大家都觉得她吝啬又讨厌。
可当我**次请客吃饭消费满500块的时候,我恍然想起她跟我说的一些话。
在零下几度的北京突然变得温暖。
关于忍耐 13岁便被迫持家的豆芽。
在办理退学的那一天,把他*珍贵的钢笔送给了我。
让我带着他的那一份继续读高中、考大学。
菜市场虽成了他的过去与现在,但他从未丢失梦想中的未来。
关于假装 小学*好的同学,意外患上红斑狼疮,休学。
而我却因为害怕听到他离开的消息,选择了不告别。
少年Pai说: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好好地告别。
那时的我却学不会,二十多年后才明白这些。
关于理解 啰嗦、固执、抠门、不理解、撂狠话…… 我们迷茫,我们的父母*迷茫,迷茫如何让我们不那么迷茫。
可一旦我们有了一点点光芒,一点点可能变好的希望, 他们都会站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推我们一把。
还有欲望 断舍离 脸皮 释怀 裂痕 福气 不变 贵人 承认 相爱 后悔 光亮 《向着光亮那方》,17种人生,带着各自的温度,时过境迁却令人感慨。
《向着光亮那方》,17种选择,不害怕,去接纳,在裂缝里找到光亮。
作者简介:
刘同
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进入传媒业十年,现任光线传媒电视资讯事业部副总裁
我叫刘同。现在住在北京四环旁边一个叫沿海赛洛城的楼盘里。七年前也曾经幻想以写字为生。但无奈学识有限,北京太大,我写出来的那些字都不够成为我容身的砖瓦城墙。还好,我生性贫贱,嘴贫性格贱,从不抱怨自己的遭遇,所以投身传媒这一行,至今。
以前我是城市旅人,为工作奔走城市间;后来他们叫我职场达人,为生活奔走于工作。
现在,我和你一样。依然在路上。
媒体评论
如果,你和我也都这样每天记录青春成长的细节,时刻凝视自己的成长,现在的我们会不会不太一样。
——十年成长见证者 何炅
这本书不仅能让你看到奋斗,也能让你懂得青春。
——当红青年演员 王珞丹
刘同无关完美,只是,他能努力至,将不完美变成完美,化缺点为优点,像功夫小子,无天资有野心,每打输一架,回家舔着伤口日日勤练,然后返回来再战一回。
——搜狐上海站内容部主编 刘昂
20岁到30岁这十年,我们都走过一样的路。所有20岁的你们,所有30岁的我们,成长不易,青春不难,不如我们定下一个誓约,看看十年之后,彼此在哪里,听着谁的歌,看着谁的字,身边的人,又是谁?
——阿SAM,潮流杂志《1626》主编
我能感受到他自始至终的彻头彻尾的真诚,这种真诚是我愿意用任何代价去交换的。
——宝洁大中华区公关总监 陈默
刘同是我弟,我是他的姐姐。我们在十年前进入彼此的生活,迄今为止,都在努力继续成为彼此的礼物。也希望,在打开这本书开始,刘同也能成为你生命中的礼物。
——作家,主持人 秋微
目 录:
2004年
一切都会好的
因为年轻,所以没有选择
两个人的寒冷,靠在一起就是微温
一个靠理想生活的人
趁一切还来得及
2005年
永远的青春,永远的朋友
“我没事”的幸福
闲情是的
一生只被嘉年华骗一次
喜欢就立刻做
命和认命
2006年
我只是给自己一个假期
朋友让过去有意义
25岁的自问自答
能鼓励你的人只有自己
电视理想,亘古不变
不发言谁也不知道谁丢脸
走远了,一心想回去
不再委屈自己
2007年
26岁的失语人生
遇见另外一个自己
这一生,下一世——给外公
即使不能扬名立万
没有那么多因为所以
人生的一碗面
流泪也要有资格
2008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他终于想起了他的初恋
关于人生很多疑惑的词一
关于人生很多疑惑的词二
有种感觉叫难以释怀
活在自己的年龄里
爱情存在的五种形式
家里的马桶坐着安心
2009年
谁认真谁就输了
一不抱怨,二不解释
思考和分享是一种逐渐消失的美德
火柴的奇妙力量
曾经的我,现在的你
2010年
满街都是寂寞的人
只是觉得经不起折腾
能成为密友大概总带着爱
矫情是世界上美好的东西
无论你走了多远
贱狗人生
跟你借的回忆
你的青春在哪里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爸爸
你别走到一半,就不走了
“大家加油!”
把每一秒当成一辈子来过
仇人让我活得更带劲
究竟哪个举动会破坏一切
一切皆浮云
过程是风景,结果是明信片
了解自己才会有好人缘
2011年
就当人生又夺走了几步
往事借过
让别人为冲动买单
残缺之前,找到自己美的地方
时间面前,一切都无能为力
在该绽放的时候尽情怒放
爱的高境界是等待
好在我们还能继续走
路的尽头究竟还能走向哪里
世道虽窄,但世界宽阔
原来我也曾走到过那么远
那件青葱且疯狂的小事叫爱情
你简单,世界就很简单
所有的借口都是骗自己的理由
谁和你演对手戏
如果你真的爱
狂热是什么
2012年
用力拍拍才有光
20岁的我多少能猜想到30岁的自己
生活怎么有那么多奔头
总是有种寂寞感
我的勇气来源于他
有信仰的人,总是积极的
给这十年的你,旁观下一个十年的我
我的不完全鉴定报告
我的不完全心水歌单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目录:
第一章 不要在黎明前被冻死了
纵使青春留不住
四年决定输与赢
纵有疾风来,人生不言弃
靠近你,温暖我
年龄无法衡量一个人
你让我相信
为梦想努力十年
第二章 一个人怕孤独, 两个人怕辜负
她是一个好女孩
爱过的人才明白
谢谢你一直和我争吵
好好开始,好好告别
几个在心中久久回响的关键词
第三章 趁一切还来得及
妈妈的钱都花在哪儿了?
有些错,要用一生的努力去弥补
外婆口中的“不要担心”
14 年后的互相理解
第四章 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看不清未来,就把握好现在
生活是为什么,你是答案
柔软是一种力量
对得起自己的名字
把时间浪费在重要的事情上
第五章 走一条人迹罕至的路
比别人坚持久一点
下雨了别跑,反正前面也是雨
节约生命,远离作戏
只因她像当年的我
我就是无法讨厌一个有眼光的人
人生何处不低谷
第六章 有太多新鲜事的世界
不能说出来的秘密
干杯啊,朋友
如果一辈子只能重复某一天
世界不一定还你以真诚
玩要速度,也要温度
只是希望被记得
青春同在,左右为伴你还有我,便不孤独
《向着光亮那方》
自 序
一路向往有光亮的方向
第一章
转弯扛着梯子走的人
假装聪明的孩子,提着易碎的灯笼
福气我的傻瓜表叔
忍耐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
机会不一定在远方
第二章
承认 光,打在你身后
欲望 我是怎么挣到这些钱的
断舍离 我们为什么要拉黑一些人
脸皮 人总不能被几个尴尬问题弄趴下吧
不要努力和别人成为好朋友
第三章
微光 一碗西红柿鸡蛋汤
不变 她一直在老地方
贵人 你还记得吗
释怀 多年以后,如果相逢
我是麻将桌上的三缺一
第四章
后悔为了我妈,我也要好好活着
相爱老妈和我,有时还有老爸
理解为什么亲近的人反而离得远
我们的人生只是为了走上正轨吗
第五章
裂痕 光照进来的地方
光亮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为何前方很苦,我们还义无反顾
后记
谁的青春不迷茫,其实我们都一样
附
我们都是路人甲
年龄表格
试读:
6 点起床,赶8 点的飞机,3 个小时后落地,转大巴去火车站,再乘2 个小时K 字头快速列车,之后转乘一辆本地的“蹦蹦”,而后到达这座江南小城。
十年前,我一次出差,便是从长沙到这里。近20 个小时的火车,外加4 个小时的客车。由于很少出差,丝毫未觉得疲倦,半夜车厢里乘客的呼吸沉入海底,我仍坐在卧铺过道的折叠椅上看窗外,数着偶尔擦肩而过的列车,打量山间民居的点点灯光,发觉月光在农田水洼里的倒影比在哪儿都透亮。
我不知道未来还会不会来这座城市,不知道还有没有这样出差的机会,在那辆开往春天的列车上我许了一个愿望:希望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常常出差,做一个能看到除了湖南之外的世界的人。
想象中,每次我都能坐这样的夜行列车,一夜过去,眼前的世界便换了天地。这是一辆普快,沿途停靠的城市无数,在没有睡着的时间里,我会在每一个停靠站下车透一口气——那时我年轻力壮,其实根本不需要透什么气,我下车只有一个目的,希望未来跟同事们提起,我好歹能吹牛说我曾去过那个城市。这个想显得自己有见识的坏毛病至今还在,明明有直飞到达的航班我放着不选,偏偏要挑在某个国家转机的航班,目的也只有一个,权当自己去过那个地方。
也许能力不够,所以至今不能真正满足自己内心的愿望。
也许足够幼稚,所以至今仍会用这一招骗骗自己。
十年过去,现在的工作果然实现了当年自己在火车上许下的愿望——常常能出差,常常要出差,也常常突然忘记自己在哪座城市。就如所有狗血电视剧一样,我居然真的被委以重任被公司派出去谈判,间或去很多大学和同学们见面。读大学时,只能买绿皮火车硬座,换着同学的学生证买半价票。参加工作之后,工资略有盈余,可以选择买短途卧铺。后来可以不坐绿皮火车,改乘动车。再后来,动车改为高铁,高铁又变飞机,二等座换成了一等座,经济舱也换到了商务舱。但我再也不似当年那个会趴在车窗上彻夜看风景的少年。现在的我倒头就睡,落地才醒,即使变换了城市也少有惊喜。
有时,我会问自己:“还记得十年前那个期待见识这个世界的少年吗?”
有时,我也被反问:“你还认得出这是你十年后想成为的那个风尘仆仆的大叔吗?”
那时全世界都在沉睡,唯有我一人醒着。没有人对话,没有人应答,一笔一画的想法都在心上刻得生动形象。站在山岗上,用尽全力地呼喊,得到的不过是更大的回声而已。世界只剩我一人的孤独,莫过于此。
而现在的我,满面尘灰,为了看起来有朝气,发型也只能高高竖立。上午被老板骂,下午在部门辩论,晚上赶晚的航班飞往另一个城市笑脸迎人。我丝毫没有疲倦,只是开始对新的世界漠不关心,我的心里从此只有人,没有景。我会突然问同事:“呃,我们这是在哪里?”同事说:“我们在人民西路。”我便很焦躁地说:“我是说哪个城市???”
曾经大声问同事周日是星期几。
曾经拿着手机给朋友打电话哭诉:手机不见了。
曾经在公司偶遇同事,问对方:呃,我这是要去哪里?
这种事刚开始听,感觉都是笑话而已。听多了,你也会默默干上一杯酒,自嘲地笑一笑。我在给新同事培训的时候说:“也许在座80%的人和我一样,曾经,现在,以及未来都可能只是一个打工仔而已。我希望即使我们一辈子给人打工,也要打自己愿意打的工,做自己喜欢的事,拿自己应得的钱。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获取信任,有了信任,才能尽情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新同事们感同身受,开始如我一样去寻找自己的路。
然后有人对我说:“你现在多好啊,每天忙碌,有成就感,知道自己在干吗。而我呢?每一天过去,又是重复的新一天。人人都在选择新的生活,只有我没有选择的余地。我觉得好孤独。”
我把这句话记下来反复在心里默念:“现在的我,每天忙碌,似乎有成就感,知道自己每天要干什么。每天醒来,又是新的一天,又有新的挑战。很多人都在重复着生活,我却有很多的选择,可我为什么也觉得孤独?”
默念完这句话,我恍然大悟。那个在火车上许完愿的我,为了不孤独而一直忙碌,把自己当成陀螺。30 岁之后,风景于我只是几道走马观花的残影,少有流连忘返的停留。
曾经我认为:孤独就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现在我认为:孤独就是自己都忘记了与自己对话。
曾经我认为:孤独是世界上只剩自己一个人。现在我认为:孤独是自己居然就能成一个世界。
对于孤独,每个人在每个年龄都会有自己无比清晰的看法。
十年前,我到这座江南小城出差开心的记忆是公款消费了一顿极为丰盛的KFC,三个刚参加工作的小伙子,点了20 对鸡翅,狼吞虎咽,最后和一堆白骨拍了合影,脸都笑烂了,却不敢把照片拿出来与同事分享——很怕别人说我们滥用公款。
十年后,我一个人面对菜单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于是随意点了三个菜,吃不了多少,只是觉得要对自己好一点罢了。
孤独是一个没有明确答案的名词,是多种情绪的化身,是一个人必须要面对的很多事。正在经历的孤独,我们称之为迷茫。经过的那些孤独,我们称之为成长。
在车站,父母转身后留给你的孤独。
热恋中,另一半挂电话留给你的孤独。
一个人进屋,油然而生的孤独。
想起一个人,却失去了对方联系方式的孤独。
身在鼎沸人群中却不被正眼看待的孤独。
同行数十人却没有共同话题的孤独。
一群人成功自己失败的孤独。
一个人成功其他人失败的孤独……
林林总总,密密麻麻的孤独攀上我们伸展的枝干、向阳的脸庞。
有些孤独感被我们挣脱,落入大地生根发芽。有些孤独感被风带走,千里传播,寻求共鸣。
从惧怕孤独,到忍受孤独,再到享受孤独,对于野蛮生长的我们而言,也许不过是一场电影的时间,一瓶啤酒的时间,一次失恋愈合的时间。你总会知道失败是难免,明白黑暗是常态。你不再为“选错公车路线,坐反开往目的地的地铁,被喜欢的人拒绝,常去的餐馆换了厨师,来不及看的影片已经下线,团购的优惠券早已过期”而郁闷,人生总会从“我就是傻缺!”慢慢变成“呵呵,我是一个傻缺。”然后变成“没事,我们都是傻缺:)”。与此同时,我们的父母也从“你不能这样……”慢慢变成“这样真的好吗……”然后变成“你自己注意一点……”。
是啊,云起时浓,云散便薄。你会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而你不再抗拒自己变了,只是会感叹,自己终于能平静接受这些变化了。你也不担心未来的自己会更糟糕,好或不好,不是外界的问题,而是适应的问题。你知道了你的适应力和愈合力总比自己想象的要更强。
这些写给自己,写给你的话,希望多年后你还能记得住。很多人缺少了另外一个人便没有自己,无论终你变成怎样的人,要相信这些年你都能一个人度过所有。当时你恐慌害怕的,终会成为你面对这个世界的盔甲。
一路上经历这样的孤独,算不算是一种虽败犹荣。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