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第3版)

经济法学(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漆多俊,冯果 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7085510
版次:3
商品编码:1054291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创新思维法学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25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漆多俊和冯果主编的《经济法学(第3版)》融经济法理论与经济法法治实践于一体,全面、系统地阐释经济法学的基本原理、经济法的基本制度、经济法治变革的基本脉络及发展趋势,着力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和评判现今经济法治实践中存在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经济法学(第3版)》由漆多俊和冯果主编。

目录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第一节 经济法的概念
一、经济法的定义和本质
二、国内外关于经济法概念诸说
第二节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一、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定性
二、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和分类
三、关于经济法调整对象各种主要观点评介

第二章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根源
一、生产社会化与“市场失灵
二、国家调节机制与国家经济职能的出现
三、法律体系的因变与经济法的产生
第二节 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经过
一、早期社会的国家经济管理与立法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法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法
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与途径
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立法概况

第三章 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和基本原则
第一节 经济法的价值、功能和理念
一、经济法的价值
二、经济法的功能
三、经济法的理念
第二节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一、经济法原则的基本特征和确立依据
二、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和要求

第四章 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和实施机制
第一节 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和责任制度
一、经济法调整方法的基本特点
二、经济法责任制度
第二节 经济法实施机制
一、经济法的实施体制
二、经济法的适用机关
三、经济法的适用程序

第五章 经济法的体系
第一节 经济法法律规范的分类和结构
一、经济法立法内容上的分类和结构
二、经济法在形式上的分类和结构
第二节 经济法体系中的基本法律
一、经济法基本法律的认定
二、经济法三个基本法律构成的关系

第二编 市场障碍排除法
第六章 市场障碍排除法概论
第一节 市场障碍排除法的性质和地位
一、市场障碍排除法的部门法属性
二、市场障碍排除法在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节 市场障碍排除法的沿革和制度体系
一、市场障碍排除法的沿革
……
第三编 国家投资经营法
第四编 国家宏观引导调控法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个还是很可疑的呢。。

评分

①多向互动,形式多样.互动的课堂,一定的活动的课堂,生活的课堂。互动的条件:平等、自由、宽松、和谐。互动的类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文本互动、习题互动、评价互动。互动的形式:问

评分

  先谈马基雅维里为什么要写信给洛伦佐·美第奇?在此之前,恐怕有必要了解下谁是洛伦佐·美第奇。美第奇家族在15世纪初期篡夺了意大利的政权,实行僭主统治,当然也资助了大量的文艺家和思想家,例如达芬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494年,法国入侵意大利,美第奇家族遭到放逐,佛罗伦萨人民在修道士萨福那罗拉的领导下起义,重建了意大利共和国。1498年,萨福那罗拉遇害,马基雅维里受命出任国务秘书,在执政团领导下负责共和国的防务和外交。1501年,马基雅维里被索德里尼赏识,成为其重要助手。马基雅维里除了多次衔名出使国外,还从城郊农村招募士兵,建立民军,并亲自指挥出征比萨,获胜而归。直到1512年,教皇、西班牙和威尼斯的“神圣联盟”打败了民军,美第奇家族在西班牙扶持下重返佛罗伦萨,恢复了僭主统治。洛伦佐·美第奇正是当时美第奇家族的领导,也是意大利的君主。马基雅维里是他的手下败将,是被征服者。

评分

教育智慧求妙点.从知识到能力,从情感到智慧,教育逐步进入它的最佳境界。教育智慧表现为对教育本

评分

不错。。。。。。。。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另一个理由是澄清一点误解,尽管知识分子常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情怀,但单个知识分子寻求政治家的青睐以便实现自己的抱负这种模式与现在我们所说的“智库”这种有组织的更专业化的用理念影响政策的模式,有天壤之别。尽管个别知识分子的思想可能会被有组织的接受并且推广,甚至理念推广型智库依旧在从事类似的活动,例如美国的加图研究所秉承和推广的是哈耶克、弗里德曼等人的思想,但与“孔子-董仲舒”模式毕竟还是有很大的差异。主要区别在于是否组织化。知识分子在学术与政治之间的纠结,随着现代教育业和智库业的专业化发展,已经有了很好的解决方式,组织化的模式也摆脱了知识分子的个体化模式。但讨论个别零星却重要的知识分子行为,依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