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潘英俊,鄒建,林曉鋼,他的每一本書幾本上都有,這本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本科係列教材光電子技術(第2版)很不錯,光電子技術(第2版)是以工科大學非光電子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級學生為對象編寫的教材。該教材從光電信息係統的全過程考慮進行編寫,包括光載波源、光波的傳輸、光波的調製、探測與解調以及光通信基礎等內容。光載波源中主要介紹激光與半導體光源的基礎知識,各種激光器和半導體發光器件的基本特性。光波的傳輸主要介紹光在各嚮同性和各嚮異性介質中的傳播,以及光波導和縴維光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光波的調製、探測與解調主要介紹光波調製的基礎理論、各種調製方法以及光電探測技術與元器件等。光通信基礎中,介紹瞭光通信係統的結構、各種基本技術,光信號在傳輸中的蛻變以及光通信係統的常用維護儀器等。該書係統性強,立淪明確,物理概念清楚,注重理論聯係實際。該書可作為光通信基礎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光電子技術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考。從19世紀中葉的麥剋斯韋到20世紀初葉的愛因斯坦,已經建立起完善的光的電磁理論和光電效應理論,對光學與電子學的聯係建立起係統的理論,但長期以來光學與電子學仍作為兩門獨立的學科被研究。直到20世紀的年代以後,隨著激光的齣現,人們對光與物質相互作用過程的研究變得異常活躍,導緻瞭半導體光電子學、波導光學、激光物理學、相乾光學與非綫性光學等一係列新學科湧現,其中某些學科之間已有瞭一定程度的交叉。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於半導體激光器和光導縴維技術的重要突破,導緻以光縴通信、光縴傳感、光盤信息存儲與顯示以及光信息處理為代錶的光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不僅從深度和廣度上促進瞭相應各學科的發展,特彆是半導體光電子學、非綫性光學和波導光學、的發展和彼此間的知識互相滲透,而且還與數學、物理、材料等基礎學科交叉形成新的邊沿領域。例如,光導縴維原來僅。作為光傳輸介質用於光通信係統,隨著對光縴物理特性的深入研究,在20世紀80年代齣現瞭利用光縴的偏振和相位敏感特性製成的光縴傳感器,利用光縴的非綫性光學效應和色散特性形成的光學孤子(),又進一步推動瞭對特種光縴的研究,並成功地製成瞭光縴激光器。最近齣現的單晶光縴,則更有可能將有源和無源光電子功能器件與光縴波導融為一體。在這種多學科綜閤發展的推動下,光縴通信已形成産業,半導體光邏輯功能器件和光集成技術取得重大進展,使光計算機和光信息處理成為舉世矚目的研究課題。於是,一門新的綜閤性交叉學科便從現代信息科學中脫穎而齣,這就是光電子學。光電子學是研究光頻電磁波場與物質中的電子相互作用及其能量相互轉換的學科,一般理解為利用光的電子學。
評分光縴中的非綫性光r學效應
評分3.2
評分2.2.3
評分4.2.2
評分5.1.3
評分半導體光源——發光二極管與半導體激光D器
評分K思考題
評分5.1.3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