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化学类专业规划教材:糖化学基础

普通高等教育化学类专业规划教材:糖化学基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国荣 编
图书标签:
  • 糖化学
  • 化学专业
  • 高等教育
  • 规划教材
  • 有机化学
  • 生物化学
  • 糖类化合物
  • 学科建设
  • 专业课程
  • 化学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824091
版次:1
商品编码:1056935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8
字数:31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顺利完成,但是人们并未因此完全解读复杂的生命现象。除了核酸和蛋白质之外,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的另一个奥秘就是一糖。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后,生命科学下一个亟待探索的命题,则是被称为“后基因组时代”的“糖组学”。
19世纪后叶,德国著名化学家Emll Fischer的开拓性工作奠定了糖化学基础,使糖真正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然而,糖最初仅被认为是一种结构及能量物质,糖化学因此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随着现代分离、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糖的研究在20世纪后期得以突破。尤其近十年来,人们对糖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糖是除核酸和蛋白质之外另一类重要的生命物质,是生命体内重要的信息分子,糖参与了生命,特别是多细胞生命的受精、着床、分化、发育、免疫、感染、癌变、衰老等全部时间和空间过程,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糖化学成为继核酸化学和蛋白质化学之后的又一个前沿领域。糖化学研究已引起欧美很多国家的极大重视,我国的糖化学研究也已起步。
本书着眼于介绍基础糖化学知识,同时结合科学前沿热点研究,旨在使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了解糖化学基本知识,拓宽知识结构。因此,本书是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从事糖化学、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的一个基础性读本。全书分为7章,第1章介绍糖与糖化学的历史以及糖在自然界的合成与循环,糖在生物体内的功能等基本概念;第2~7章分别介绍单糖、寡糖、多糖、糖苷、糖脂、糖蛋白的基本知识与研究现状。全书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配有大量实例和图解,可读性强。

目录

1 绪论
1.1 糖的基本概念/2
1.2 糖在自然界的合成与循环/3
1.3 糖在生物体内的功能/6
1.3.1 糖的结构功能/6
1.3.2 糖的生物学功能/7
1.4 糖的结构多样性与生物活性多样性/10
1.4.1 糖结构的多样性/10
1.4.2 糖生物活性的多样性/10
参考文献/11

2 单糖
2.1 单糖的结构与性质/14
2.1.1 单糖的化学结构/14
2.1.2 单糖的构型/16
2.1.3 单糖的构象/17
2.2 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18
2.2.1 葡萄糖的化学结构/18
2.2.2 葡萄糖的构型/22
2.2.3 葡萄糖的构象/23
2.2.4 葡萄糖的性质/24
2.3 重要的单糖及其应用/27
2.3.1 D-(-)-核糖和D-(-)-2-脱氧核糖/27
2.3.2 D-果糖/28
2.3.3 D-木糖/29
2.3.4 D-(+)-半乳糖/29
2.3.5 D-(+)-甘露糖/29
2.3.6 L-岩藻糖/30
2.4 重要的单糖衍生物/30
2.4.1 糖醇/30
2.4.2 糖酸/33
2.4.3 氨基糖/34
2.4.4 唾液酸(涎酸)/35
2.4.5 维生素C/35
参考文献/36

3 寡糖
3.1 二糖/37
3.1.1 二糖的基本概念/37
3.1.2 常见的二糖/38
3.2 天然寡糖/44
3.2.1 松三糖/44
3.2.2 甘露寡糖/45
3.2.3 木寡糖/45
3.2.4 环糊精/46
3.2.5 血型决定簇寡糖/48
3.3 功能性寡糖/49
3.3.1 功能性寡糖的作用及其机理/50
3.3.2 功能性寡糖的研发与生产现状/51
3.3.3 常见的功能性寡糖/53
3.3.4 能性寡糖的研发趋势/54
3.3.5 能性寡糖的制备方法/55

3.4 寡糖的化学合成/56
3.4.1 寡糖合成的一般特征/57
3.4.2 糖给体和糖受体/59
3.4.3 寡糖合成中常见的糖基化方法/60
3.4.4 寡糖合成中的立体选择性/62
参考文献/66

4 多糖
4.1 多糖的结构与性质/69
4.1.1 多糖的结构/69
4.1.2 多糖结构的测定/72
4.1.3 多糖的性质/76
4.2 常见的多糖/77
4.2.1 淀粉/77
4.2.2 纤维素/80
4.2.3 半纤维素/82
4.2.4 糖原/83
4.2.5 甲壳素/84
4.2.6 壳聚糖/85
4.3 活性多糖的生物学功能/86
4.4 重要的活性多糖/91
4.4.1 真菌多糖/91
4.4.2 植物多糖/94
4.4.3 动物多糖/96
4.4.4 藻类多糖/96
4.4.5 细菌多糖/98
参考文献/100

精彩书摘

1 绪论
1.4 糖的结构多样性与生物活性多样性
1.4.1 糖结构的多样性
核酸、蛋白质和糖是生命体中最重要的三类生物分子,但对这三种物质的认识程度却有很大的不同。作为生物分子之一的糖,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已为人们所认识,然而,在很长的时间里,糖仅仅是作为生物体内的能量和结构物质被认识的,对糖的生物学功能的认识远远落后于对核酸和蛋白质的认识。其主要原因是糖的结构具有多样性。
核酸和蛋白质是分别通过磷酸二酯键和酰胺键相连的线性分子;而糖通过糖苷键相连,糖苷键有α、β两种立体异构形式,并且由于每个单糖有数个羟基而往往形成支链结构。因此,糖的分离、结构分析和化学合成都较困难。
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是一个由模板控制的过程,是高度精确的,基因工程就是建立在这个过程的原理之上;而糖链的合成是一个类似汽车制造的过程,每个糖苷键的合成或断裂由定位于这条生产线特定位置的特定糖基转移酶或水解酶控制,这个过程是不精确的,造成糖链的“微观不均一性(micro-heterogeneitv)”,使均一糖链的分离极其困难。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逐步认识到糖类在生命过程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体内有50%以上的蛋白质结合有糖,糖是细胞与细胞间通信的信息分子。蛋白质或脂质大多都是以被包裹在细胞膜内的形式存在,当糖同蛋白质或脂质结合在一起时,细胞表面就会向外伸出胡须状的糖链,而正是有了这种须状物,细胞之间才能够交流,细胞是根据对方的糖链来进行识别的。
糖的结构的多样性,使得它可能携带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了蛋白质和核酸。举例来说,由4个核苷酸组成的寡核苷酸,可能的序列仅有24种;而由4个己糖组成的寡糖链,可能的序列则多达3万多种。要真正揭开生命的奥秘,就必须对糖的结构和功能有更深入的理解。
……

前言/序言

  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顺利完成,但是人们并未因此完全解读复杂的生命现象。除了核酸和蛋白质之外,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的另一个奥秘就是一糖。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后,生命科学下一个亟待探索的命题,则是被称为“后基因组时代”的“糖组学”。
  19世纪后叶,德国著名化学家Emll Fischer的开拓性工作奠定了糖化学基础,使糖真正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然而,糖最初仅被认为是一种结构及能量物质,糖化学因此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随着现代分离、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糖的研究在20世纪后期得以突破。尤其近十年来,人们对糖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糖是除核酸和蛋白质之外另一类重要的生命物质,是生命体内重要的信息分子,糖参与了生命,特别是多细胞生命的受精、着床、分化、发育、免疫、感染、癌变、衰老等全部时间和空间过程,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糖化学成为继核酸化学和蛋白质化学之后的又一个前沿领域。糖化学研究已引起欧美很多国家的极大重视,我国的糖化学研究也已起步。
  本书着眼于介绍基础糖化学知识,同时结合科学前沿热点研究,旨在使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了解糖化学基本知识,拓宽知识结构。因此,本书是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从事糖化学、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的一个基础性读本。全书分为7章,第1章介绍糖与糖化学的历史以及糖在自然界的合成与循环,糖在生物体内的功能等基本概念;第2~7章分别介绍单糖、寡糖、多糖、糖苷、糖脂、糖蛋白的基本知识与研究现状。全书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配有大量实例和图解,可读性强。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其他化学类专业教材的图书简介,重点介绍其涵盖的领域和内容深度,以避免与您提到的《普通高等教育化学类专业规划教材:糖化学基础》产生内容上的重叠。 --- 图书名称:有机合成与药物化学前沿进展 ISBN: [待定] 作者: [知名化学家/教授团队] 出版社: [知名科学出版社] 目标读者: 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药物研发人员及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 图书简介: 本书聚焦于当代有机合成化学领域最前沿的策略、方法学创新以及其在药物化学中的深度应用。在当前化学研究快速迭代的背景下,掌握高效、精准、环境友好的合成工具,并能将其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已成为化学科学家的核心竞争力。本书旨在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近年来有机合成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为读者提供一个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价值的参考框架。 第一部分:新型合成工具与反应机制革新 本部分着重于近年来有机反应方法学领域的关键进展,特别是那些极大地拓展了传统合成边界的反应类型。 1. 过渡金属催化的精准构建: 我们将详细探讨钯、铑、铱、铜等过渡金属催化体系在C-H键活化、交叉偶联反应以及不对称催化中的最新发展。重点分析催化剂设计理念的演变,如何通过配体工程实现对反应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化学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的精准调控。例如,对于惰性C-H键的选择性官能团化,本书将深入剖析导向基团的设计、远程C-H键的活化策略,以及如何利用光氧化还原催化(Photoredox Catalysis)体系来驱动原本难以实现的偶联反应。 2. 有机小分子催化(Organocatalysis)的深化应用: 有机催化因其环境友好、操作简便等特性,在不对称合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本书将涵盖手性胺催化、有机硫/磷催化以及基于氢键供体的最新进展。特别关注非共价相互作用在构建复杂手性中心中的作用,例如如何设计新型手性布朗斯特酸/路易斯酸催化剂,实现对烯烃、亚胺等底物的有效活化。 3. 光化学与电化学合成: 绿色化学的浪潮推动了光氧化还原和电化学合成方法的复兴与创新。本书将系统介绍如何利用廉价的光敏剂或电流作为“无试剂”的氧化还原剂,驱动自由基反应、单电子转移过程。详细探讨光催化剂的筛选标准,以及电化学合成中的电极材料选择和反应条件的优化,重点展示这些方法在构建复杂环状结构或引入高能官能团方面的优势。 第二部分:复杂分子骨架的构建策略 有机合成的终极目标往往是高效地构建具有挑战性的分子骨架。本部分将聚焦于那些对原子经济性和步骤效率要求极高的全合成策略。 1. 串联反应与多组分反应(MCRs): 串联反应是提高合成效率的关键。本书将分析各种类型的分子内环化、重排和加成反应的组合,展示如何一步构建多个新的化学键和环系。多组分反应(MCRs)作为原子经济性的典范,将重点介绍基于异腈、醛、胺等简单起始原料构建复杂杂环化合物的最新变体,如Ugi、Passerini反应的延伸应用。 2. 不对称构建策略的综合运用: 复杂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手性中心构建是难点。本书将对比分析传统的经典拆分、手性辅助剂策略与现代催化不对称方法(包括酶催化和化学催化)的优劣。尤其关注如何通过酶促动力学拆分、不对称环加成以及立体选择性官能团化,实现对单一对映体的精准获取。 3. 新兴环化反应与骨架多样性: 介绍近年来发现的、能高效形成张力环或多环系统的反应,如环丙烷化、卡宾插入反应的创新应用。强调如何利用这些高能中间体来快速增加分子骨架的复杂度和多样性。 第三部分:药物化学中的合成应用与分子设计 本部分将有机合成方法学与药物发现流程紧密结合,探讨如何利用前沿合成技术解决药物研发中的实际问题。 1. 药物活性分子(API)的合成优化: 针对上市药物或临床候选分子的合成路线,本书将分析如何应用绿色化学原则和连续流化学技术(Flow Chemistry)对其进行工艺优化,以提高收率、降低成本、增强安全性。重点讨论如何通过替代性的催化体系或新反应来避免使用剧毒试剂。 2. 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的分子构建: 药物化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复杂的分子载体。本书将涵盖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中连接子(Linker)的设计与合成,以及如何通过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等高效率、高选择性的方法,将生物活性分子精确地连接到聚合物载体或纳米粒子上。 3. 组合化学与构效关系(SAR)研究的合成支持: 阐述如何利用高通量合成技术平台,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结构类似物库,以支持快速的构效关系研究。重点介绍固相合成策略在药物发现中的最新应用,以及如何设计“可裂解连接子”以方便后期分析。 4. 氘代药物与代谢稳定性研究: 讨论氘代技术在改善药物代谢动力学(DMPK)性质中的应用。详细介绍如何使用特定的化学方法(如金属氢化、氘代溶剂交换等)实现药物分子中特定C-H键的选择性氘代,从而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 结语: 《有机合成与药物化学前沿进展》不仅仅是一本反应手册,更是一部方法学的思想指南。它力求通过对最新研究成果的深入剖析,培养读者面向未来化学挑战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整合理论机制、前沿方法和实际应用,本书旨在成为读者在复杂有机分子合成与药物分子设计领域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从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来看,作者显然花了很多心思。清晰的分子结构式、反应机理图以及一些示意图,都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特别是那些复杂的糖类结构,如果没有直观的图示,确实很难想象它们的真实面貌。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糖类立体化学的图示,能够清楚地展现出各种手性中心的构型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糖的性质。例如,对D-葡萄糖和D-甘露糖的空间构型差异的图示,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它们的差别。书中对于一些经典糖化学反应的机理图,如费歇尔投射式和哈沃斯投影式的转化过程,也得到了非常详细和准确的描绘,这对于理解这些转化过程至关重要。另外,书中对于一些生物大分子中糖基化修饰的示意图,也为我理解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提供了很好的视觉辅助。我有时会反复翻阅这些图,结合文字内容,能够加深我对糖化学概念的理解。这种图文并茂的处理方式,使得这本书在众多学术教材中显得尤为出众,它不仅是一本知识的传授者,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引路人,引领着读者一步步走进糖化学的奇妙世界。

评分

这本书的编写思路非常具有前瞻性,它不仅仅局限于基础的糖类知识,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糖化学在当今科学研究中的前沿领域。我惊喜地发现,书中对糖类在药物研发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如如何利用糖类作为药物的骨架,或者如何将糖类作为靶向基团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这让我看到了糖化学在解决人类健康问题方面的巨大潜力。书中还提及了糖类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例如利用糖类衍生物制备生物医用材料、生物降解塑料等,这些都代表着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我特别关注到书中关于寡糖在免疫调节和信号传导中的作用的介绍,这让我意识到,糖类远不止是能量的来源,它们在生命体的精密调控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虽然这些内容相对前沿,但作者的阐述清晰易懂,让我能够初步领略到糖化学研究的广阔天地。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指明了未来学习和研究的方向,让我对糖化学这门学科充满了更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评分

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毋庸置疑,对于我们这类希望深入理解糖化学的学生来说,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源。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糖类化学反应机理的细致剖析,比如对孟德尔-普拉霍夫还原糖测定的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的详细阐述,这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实验背后的科学依据。书中对于糖类光谱学分析方法的介绍,如核磁共振波谱(NMR)和质谱(MS)在糖类结构鉴定中的应用,也让我看到了现代化学分析技术的强大力量。我了解到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来区分不同的糖异构体,以及如何解析复杂糖链的结构。此外,书中对糖类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的介绍,虽然不是本书的重点,但其穿插的简要说明,已经为我打开了通往生物糖化学领域的大门。我理解到,糖类不仅仅是简单的有机分子,它们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参与信号转导、细胞识别、免疫应答等多种生理过程。这本书在这一方面的切入,虽然只是冰山一角,却足以激发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地去应对未来更复杂的学习和研究挑战。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不止于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糖类结构的描述上,而是巧妙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难得。例如,在介绍糖的化学性质时,书中详细阐述了糖在酸碱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以及它们是如何参与非酶褐变反应,这种反应在食品工业中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食品的风味和颜色。我还对糖的还原性进行了深入的了解,知道它们可以通过还原糖的性质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检测,这在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方面有着实际意义。此外,书中关于糖的衍生化和修饰的章节也让我大开眼界,了解到如何通过化学方法改变糖的结构,从而赋予它们新的功能,比如制备生物可降解材料,或者开发新型药物载体。我尤其对书中提及的糖基化修饰在蛋白质功能调控中的作用印象深刻,这为我理解许多生理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整本书的叙述逻辑清晰,语言通俗易懂,即使是一些复杂的化学反应,作者也能够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让我在阅读时感到轻松愉快,而不是枯燥乏味。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并重,让我看到了糖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巨大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而专业,一看就是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当我翻开目录,看到“单糖的结构与性质”、“二糖的结构与性质”、“多糖的结构与性质”等章节时,我心里就有了底。我知道,这本书会系统地介绍糖类的基本概念,从最简单的单糖讲起,逐步深入到复杂的二糖和多糖。我特别期待学习单糖的各种异构体,比如醛糖和酮糖,以及它们如何形成吡喃环和呋喃环。我知道糖的构象变化会影响它们的化学反应性,所以对这部分内容充满了好奇。同时,我还会关注糖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它们在糖苷键形成中的作用。对于二糖,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常见二糖的结构特点以及它们是如何连接的。而多糖部分,我更是充满了期待,因为多糖在生命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比如淀粉、纤维素、糖原等,它们不仅是能量的储存形式,也是重要的结构物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解析这些复杂的多糖的单体组成、连接方式以及它们所形成的独特三维结构,并阐述这些结构与它们功能之间的关系。这本书的篇幅虽然不小,但我相信它能够为我构建一个扎实的糖化学知识体系,为我后续深入学习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等相关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还行

评分

正版,正在读。还行吧,

评分

人都说《红楼梦》是一部罕见的奇书,是人生的镜子,鲁迅形容人们对《红楼梦》的观感:“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闺秘事。”说明这部千古奇书能照出人们心中所想,那么对于茅侃侃的这部书,在某种意义上也令我感到了丝丝“找出心中所想”的意味,因为我不仅从中看出励志的味道,更是以一种看搞笑图书的心情在愉悦自己,事实上茅侃侃这个孩子也确实不失北京人的幽默,在励志了一把之后确实愉悦了广大读者,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想过会像一本幽默小说一样去看励志书,因为多年来这类书的泛滥使我对其十分不屑,严肃、说教、大谈自己经验型的励志书对我这种相对挑剔的人来说早已不入眼了。其实茅侃侃这本书一开始我也没看上,是朋友极力推荐加上书封那个有点像史努比的小人无辜又无奈的小眼神吸引了我,决定只是翻一下就好,不过那开篇的序言之幽默一下子便抓住了我的眼睛,一个词来形容——“太逗了”。

评分

人都说《红楼梦》是一部罕见的奇书,是人生的镜子,鲁迅形容人们对《红楼梦》的观感:“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闺秘事。”说明这部千古奇书能照出人们心中所想,那么对于茅侃侃的这部书,在某种意义上也令我感到了丝丝“找出心中所想”的意味,因为我不仅从中看出励志的味道,更是以一种看搞笑图书的心情在愉悦自己,事实上茅侃侃这个孩子也确实不失北京人的幽默,在励志了一把之后确实愉悦了广大读者,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想过会像一本幽默小说一样去看励志书,因为多年来这类书的泛滥使我对其十分不屑,严肃、说教、大谈自己经验型的励志书对我这种相对挑剔的人来说早已不入眼了。其实茅侃侃这本书一开始我也没看上,是朋友极力推荐加上书封那个有点像史努比的小人无辜又无奈的小眼神吸引了我,决定只是翻一下就好,不过那开篇的序言之幽默一下子便抓住了我的眼睛,一个词来形容——“太逗了”。

评分

写的的书都写得很好,还是朋友推荐我看的,后来就非非常喜欢,他的书了。除了他的书,非常好的一本书,京东配送也不错!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读书,是好事读大量的书,更值得称赞。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位叫亚克敦的英国人,他的书斋里杂乱的堆满了各科各类的图书,而且每本书上都有着手迹。读到这里是不是有一种敬佩之意油然而升。因为有了书,就象鸟儿有了翅膀吗!然而,我们很容易忽略的是有好书并不一定能读好书。正如这位亚克敦,虽然他零零碎碎地记住了不少知识,可当人家问他时,他总是七拉八扯说不清楚。这里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不善长于读书,而只会依葫芦画瓢。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所谓循序渐进,就是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诼渐深入或提高。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要求书有几千甚至几万,根本的目的在于对自己的书要层层深入,点点掌握,关键还在于把握自己的读书速度。至于熟读,顾名思义,就是要把自己看过的书在看,在看,看的滚瓜烂熟,,能活学活用。而精思则是循序渐进,熟读的必然结果,也必然是读书的要决。有了细致、精练的思索才能更高一层的理解书所要讲的道理

评分

普通高等教育化学类专业规划教材:糖化学基础 书不是很好 属于介绍性知识 如果是刚入门 比较适合

评分

通篇看下来,我觉着侃侃这个小孩很好,虽然在创业的过程中不断经受着非人地折磨,但最终还是没有丧失骨子里的幽默感,仍然拿自己“挨打”的经历调侃以博得众位看官一笑,这说明他虽然在创业的路上经历太多的“挨打”甚至是倒吊起来打,跌进坑里无数,仍然是个开朗自信的人,还没有丧失信心是个纯爷们儿,这种心态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评分

写的的书都写得很好,还是朋友推荐我看的,后来就非非常喜欢,他的书了。除了他的书,非常好的一本书,京东配送也不错!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读书,是好事读大量的书,更值得称赞。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位叫亚克敦的英国人,他的书斋里杂乱的堆满了各科各类的图书,而且每本书上都有着手迹。读到这里是不是有一种敬佩之意油然而升。因为有了书,就象鸟儿有了翅膀吗!然而,我们很容易忽略的是有好书并不一定能读好书。正如这位亚克敦,虽然他零零碎碎地记住了不少知识,可当人家问他时,他总是七拉八扯说不清楚。这里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不善长于读书,而只会依葫芦画瓢。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所谓循序渐进,就是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诼渐深入或提高。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要求书有几千甚至几万,根本的目的在于对自己的书要层层深入,点点掌握,关键还在于把握自己的读书速度。至于熟读,顾名思义,就是要把自己看过的书在看,在看,看的滚瓜烂熟,,能活学活用。而精思则是循序渐进,熟读的必然结果,也必然是读书的要决。有了细致、精练的思索才能更高一层的理解书所要讲的道理

评分

人都说《红楼梦》是一部罕见的奇书,是人生的镜子,鲁迅形容人们对《红楼梦》的观感:“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闺秘事。”说明这部千古奇书能照出人们心中所想,那么对于茅侃侃的这部书,在某种意义上也令我感到了丝丝“找出心中所想”的意味,因为我不仅从中看出励志的味道,更是以一种看搞笑图书的心情在愉悦自己,事实上茅侃侃这个孩子也确实不失北京人的幽默,在励志了一把之后确实愉悦了广大读者,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想过会像一本幽默小说一样去看励志书,因为多年来这类书的泛滥使我对其十分不屑,严肃、说教、大谈自己经验型的励志书对我这种相对挑剔的人来说早已不入眼了。其实茅侃侃这本书一开始我也没看上,是朋友极力推荐加上书封那个有点像史努比的小人无辜又无奈的小眼神吸引了我,决定只是翻一下就好,不过那开篇的序言之幽默一下子便抓住了我的眼睛,一个词来形容——“太逗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