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书 名: | 厦门市商贸旅游交通图 | ||||||||||||||||||
| 出 版 社: | 福建地图出版社 | ||||||||||||||||||
| 书 号: | ISBN 9787546703206 | ||||||||||||||||||
| 版 印 次: | 2018年1月 修订印刷 | ||||||||||||||||||
| 审 图 号: | 闽S(2015)13号 | ||||||||||||||||||
| 成品规格: | 860mmx570mm | ||||||||||||||||||
| 定 价: | 8元 | ||||||||||||||||||
说实话,初次拿到这本“2018福建厦门市商贸旅游交通图”,我本意是想找找看有没有比现在电子导航更直观的关于特定路段的通行限制信息,毕竟有时候导航只会告诉你“前方拥堵”,但不会告诉你为什么拥堵,或者附近是否有替代的小路。这本图集在这方面确实给了我一些惊喜。它对几个关键的进出岛通道——海沧大桥、翔安隧道等——的流量预估和周边配套停车场的信息标注得非常到位,这在当时的纸质地图中是相当前沿的。更值得称道的是,它对“商贸”板块的划分,不是笼统地用色块标出商业区,而是明确区分了批发市场、大型购物中心和特色街区。比如,在思明区的那一块,它清晰地标示了当时一些老牌百货公司的具体位置,这对于研究一个城市商业的迭代速度非常宝贵。这种将功能性信息和地理信息高度融合的编排方式,使得这本地图册的实用价值远超一般的观光地图。每一次展开,都像是一次对2018年厦门城市运营效率的深度剖析,每一个红色的箭头和绿色的标注,都凝聚着当时交通规划者的思考。
评分翻开这本地图集,第一感觉是“踏实”。那种老派的印刷质感,纸张的厚度适中,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不像现在很多那种轻飘飘的塑料感折叠地图。它给我一种强烈的地域归属感,仿佛能从指尖触摸到2018年时候厦门这座城市的脉络。作为一名对城市历史变迁有好奇心的非本地居民,我特别关注地图上那些细节的标注。比如,它对环岛路沿线的商业网点和旅游景点的布局处理得相当精细,不是简单地标个点,而是用不同粗细的线条区分了主干道和次干道,这对于规划一条悠闲的自驾游路线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还特意对比了它和现在电子地图的区别,发现早期的地图在对一些老城区如鼓浪屿内部小巷的描述上,反而更具人文关怀,线条虽然不如高精度卫星图锐利,但那种手工绘制的痕迹,让我想象着当年测绘人员一步步丈量的辛苦。这本图册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份城市生活侧影的记录,而非冷冰冰的导航工具。它成功地将“商贸”的活力、“旅游”的吸引力与“交通”的骨架,用一种非常具象化的视觉语言呈现了出来,让人在研究路线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个时间点厦门这座城市特有的喧嚣与宁静的平衡。
评分我对地图收藏有一定的偏好,尤其钟情于地方性、带有强烈地域特色的出版物。这本由“福建地图出版社”出品的图册,在设计美学上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它的配色方案非常沉稳大气,没有过多花哨的色彩干扰,主要采用蓝、白、灰作为背景色调,重要的交通干线则用醒目的橙红色突出显示,使得重点一目了然。特别是“城区地图”的细节处理,对于那些密集的居民区和规划中的新开发区,它采用了不同的网格密度来区分,这种处理方式既保证了信息量,又避免了画面过于拥挤导致的阅读疲劳。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了它对“旅游”资源的呈现,发现它在标记一些非主流的文化景点时,甚至比当时的旅游手册更细致,用了一个非常小的符号来表示“历史保护建筑”,这种对文化遗产的尊重,让这张图不再仅仅是冷硬的工具,而带有了一种温情的城市记忆。它清晰地反映了当时城市规划者希望引导游客深入体验城市肌理的意图。
评分作为一名偶尔需要出差到厦门进行实地考察的专业人士,我发现这本图集在“交通”部分的专业性令人印象深刻。它不仅仅停留在路名和走向的层面,而是细致地标注了公交线路的走向图例,甚至连当时主要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分布区域都有所涉及,这在当时的纸质地图中是比较罕见的集成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对BRT(快速公交系统)的专用道和停靠站点的绘制,采用了特殊的虚线加粗处理,这对于理解当时厦门公共交通的骨架结构至关重要。对比现在依赖实时定位的导航系统,纸质地图的优势在于“全局观”。当你需要制定一个跨区域的行程时,比如从集美区前往同安区,这本图册让你能一眼看穿中间经过的几个重要枢纽和可能出现的拥堵点,而不是被导航一步步牵着走。这本图册的“交通图”部分,无疑是当时城市交通管理者的一个优秀工作总结,清晰、全面,且极具参考价值。
评分每次研究这样一本特定年份的城市地图,都像是在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这本“2018福建厦门市商贸旅游交通图”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其作为工具书的基本功能,它现在更像是一份定格了的城市档案。我特别喜欢它封面设计的那种简洁而有力的风格,黑色的底色衬托着厦门标志性的建筑剪影,透露出一种稳健的都市气质。它关于“商贸”区域的划分,也很有意思,能看出当时厦门在打造区域消费中心上的侧重点布局。比如,它清晰地区分了湖里区和思明区在商贸功能上的侧重差异。对于我这种对城市发展史感兴趣的人来说,这种差异的对比研究价值极高。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能够站在2018年的时间节点上,去审视这座城市在经济发展、旅游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上所达成的阶段性成果。总而言之,这本图册的工艺、信息的密度和地域特色的展现,都使其成为了一份非常值得珍藏和细细品读的城市记忆载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