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病治疗技术图解+牙髓根尖周病病例分析与临床实战:基于根管形态的治疗疾病策略选择

牙髓病治疗技术图解+牙髓根尖周病病例分析与临床实战:基于根管形态的治疗疾病策略选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比尔,鲍曼,基尔巴萨,兴地隆史 著,侯本祥 潘亚萍 译
图书标签:
  • 牙髓病
  • 根管治疗
  • 牙髓根尖周病
  • 病例分析
  • 临床实践
  • 根管形态
  • 牙科
  • 口腔医学
  • 治疗技术
  • 图解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金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8149982
商品编码:10581955899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口腔医学丛书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480
套装数量:2
字数:300000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具体描述

  •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1版 (2016年5月1日)
  • 书名: 牙髓根尖周病病例分析与临床实战
  • 精装: 195页
  • 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16
  • ISBN: 9787538195101
  • 商品尺寸: 29.2 x 21.6 x 1.6 cm
  • 商品重量: 1.5 Kg

  •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1版 (2014年2月1日)
  • 书名: 牙髓病治疗技术图解
  • 精装: 230页
  • 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16
  • ISBN: 9787538149982
  • 商品尺寸: 21 x 15.2 x 1.7 cm
  • 商品重量: 581g







《牙髓根尖周病病例分析与临床实战:基于根管形态的治疗策略选择》 本书内容包括根管治疗中的病例评估以及牙髓治疗的临床策略,以根管形态为出发点,分析和制订符合患者要求的个性化治 疗计划,并进一步介绍个性化治疗的具体操作,内容详实,贴近临床,非常适合各个层面口腔医生学习。 《牙髓病治疗技术图解》涉及了牙髓治疗方面几乎全部的新进展,简明、实用,图片质量高而且易于理解。《牙髓病治疗技术图解》直接介绍了患者所关心的急症,同时也介绍了传统概念,并从新的角度介绍了一些手术所涉及的内容及牙髓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术后护理的技术问题。
  《牙髓根尖周病病例分析与临床实战:基于根管形态的治疗策略选择》 第1篇绪论   第1章根管治疗术的三要素 
1.前言:根管治疗三要素的意义 
2.根管内感染的控制(感染的预防,感染的控制和再感染的预防) 
3.基于根管形态的治疗 
4.病例评估(诊断、难易度评估、治疗方法和顺序的选择) 
第2章难治性根尖周炎的细菌学基础 
1.抗菌策略的现状和研究方向 
第3章难治性根尖周炎的病理学表现 
1.病理表现和难治性之间的关系 
2.根尖囊肿 
3.根尖孔外异物 
第4章妨碍根管治疗成功的根管解剖因素 
1.复杂的根管形态和未能预备的根管壁 
2.根管数目的复杂性 
3.根管的锥度 
4.根管横截面的形态 
5.根尖孔的形态 
第5章根管治疗的预后 
1.根管治疗术的成功率 
2.根管充填后患牙的生存率 
第2篇根管治疗中的病例评估(总论) 
第1章病例评估的理念 
1.难易度和风险评估(difficulty/risk assessment) 
2.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 
3.治疗策略(decision making) 
第2章评估病例的诊断方法 
1.口内X线检查 
2.牙科CT 
3.牙髓活力测试 
4.影响牙髓电活力测试和温度测试的因素 
5.牙隐裂和牙折的诊断 
第3章牙及根管形态的难易度和风险评估 
1.高难度和高风险的牙根和根管形态 
2.根管治疗和牙体修复导致的根管形态的变化 
3.牙冠的形态和牙齿的位置 
第4章根尖周炎和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1.鉴别诊断的要点以及根尖周炎相关的非典型性表现 
第3篇根管治疗病例评估(各论) 
第1章活髓保存与牙髓摘除的区别 
1.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痛觉感受机制 
2.可复性和不可复性牙髓炎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 
3.暂时性间接盖髓术(IPC法和二次去腐法) 
4.直接盖髓术的优缺点 
第2章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分类、病例评估和治疗策略 
1.鉴别诊断、临床决策和难易度评估 
2.牙髓源性牙周病变的治疗策略 
第3章牙根纵裂的处置 
1.病例评估要点 
第4章髓腔和根管壁穿孔的病例评估 
1.不同穿孔位置治疗方法的选择 
2.穿孔修补或外科治疗(拔牙、分根等)方法的选择 
3.穿孔修补的时机 
4.穿孔修补材料的选择 
第5章根管再治疗 
1.造成根管再治疗困难的因素 
2.影响根管再治疗成功率的术前因素 
3.根尖周炎活动期的概念和实施根管治疗的决策 
4.根管再治疗的病例评估原则 
5.根管再治疗或根管外科手术 
第6章牙外伤(脱位牙)的牙髓治疗 
1.与常规根管治疗的区别 
2.牙外伤和牙根吸收(1)炎症性外吸收和替代性外吸收 
3.牙外伤与牙根吸收(2)其他类型牙根吸收 
4.不完全脱位牙的病例评估——牙髓活力诊断的重要性 
5.水平根折的病例评估 
6.完全脱位牙(再植牙)的根管治疗 
7.移植牙的根管治疗:与再植牙根管治疗的异同 
第7章不同年龄段患牙的牙髓治疗——根管形态相对应的处置策略 
1.对应不同年龄段的牙髓治疗方法的理念 
2.牙根未发育完成患牙的牙髓治疗 
3.老年患者牙髓治疗原则 
4.老年患者的牙齿特点和牙髓治疗方法 
第8章牙髓治疗和非典型性牙痛 
1.非典型性牙痛的定义和诊断 
2.非典型性牙痛的治疗 
第4篇牙髓治疗的临床策略 
第1章活髓保存疗法的临床应用 
1.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保护(间接盖髓法、垫底法) 
2.MTA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 
第2章橡皮障隔离和假壁制作 
1.橡皮障隔离和假壁制作 
2.橡皮障安置技巧 
3.假壁制作 
第3章开髓洞形的制备 
1.开髓洞形制备的主要步骤 
2.开髓洞形的制备顺序(图4—3—3,图4— 3—4) 
3.髓腔形态和牙冠形态的关系 
4.髓腔形态和开髓洞形的相关性 
5.便利形的制备 
6.规避风险的开髓洞形制备要点 
第4章根管口的探查 
1.根管口的分布规律 
2.根管口探查方法 
第5章根管冠方通路的建立 
1.目的和意义 
2.器械和方法 
第6章根管预备总论 
1.根管预备的目的和意义 
2.根管预备后的形态 
第7章根尖偏移的相关问题 
1.根尖偏移的原因 
2.防止根尖偏移的根管预备方法 
第8章根尖区扩大直径的标准 
1.根尖止点(apical stop)和根尖锥形(apical taper)的制备 
2.预备直径和锥度的标准 
第9章手用预备器械的各种根管预备方法 
1.标准预备法( standardized preparation technique)的优缺点 
2.逐步后退法(step—back)和根尖区通路的预备 
3.冠向下预备法(crown—down)和根向预备法(coronal—to—apical) 
4.逐步深入法(step—down) 
第10章镍钛旋转根管锉的特点 
1.镍钛旋转根管锉的基本性能 
2.镍钛旋转锉的外形设计 
第11章镍钛旋转锉根管预备方法 
1.冠向下预备法 
2.ProTaper根管预备 
3.Mtwo根管预备 
4.顺滑通路(glide path)预备 
5.镍钛旋转根管锉的操作方法 
第12章适用于镍钛旋转器械预备的根管形态 
1.适应证 
2.需要慎用镍钛旋转锉的根管 
3.不适宜使用镍钛旋转锉的根管 
第13章防止镍钛旋转根管锉折断的要点 
第14章镍钛旋转器械的新进展 
1.马氏体(M—wire)产品 
2.使用镍钛旋转锉制备顺滑通路(glide path) 
3.往复运动锉(reciprocating motion) 
4.自适应锉(SAF) 
第15章根管预备中复杂问题的处理策略 
1.台阶的处理 
2.阻塞根管的处理 
3.牙胶的去除 
4.根管内折断器械的处理 
第16章根管冲洗的重要性 
1.根管冲洗的意义 
2.次氯酸钠溶液(NaClO) 
3.EDTA溶液 
4.冲洗的方法和器械 
第17章根管充填的认识 
1.根管充填的目的和要求 
第18章依据根管形态选择的根管充填方法 
1.各种根管充填方法 
2.根管充填方法对牙胶充填比例和封闭性的影响 
3.根管形状对牙胶充填比例和封闭性的影响 
4.不同根管充填方法对根管治疗预后的影响 
5.根管充填方法的选择基准 
第19章根管充填方法各论 
1.侧方加压充填法 
2.核心载体法( matched cone) 
3.热牙胶法 

《牙髓病治疗技术图解》 牙髓病的解剖和疾病的类型 正常牙髓组织 龋病 龋病的检测 可复性牙髓炎 不可复性牙髓炎 牙髓组织的细菌感染 牙髓坏死 开放性牙髓炎 临床牙髓暴露 牙内钙化 牙内吸收 急性根尖周炎 慢性根尖周炎 根尖囊肿 牙髓病的诊断 诊断 口外、口内检查 牙髓活力测定 X线诊断 急诊治疗 诊断依据 疼痛假说 持续疼痛:寻找病灶牙 持续疼痛:寻找遗漏根管 牙隐裂后的疼痛 冠折后的疼痛 根折后的疼痛 直接盖髓术 牙髓切断术 活髓牙的应急处理 乳牙的应急处理 乳牙的牙髓摘除术 牙根未完全形成的特殊情况 牙髓坏死的应急处理 术后疼痛(急性发作) 急性根尖周炎的应急处理 根尖引流 无法经根尖引流的处理 根尖囊肿的鉴别诊断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治疗 治疗计划与准备 治疗计划 局部麻醉 橡皮障 橡皮障的应用 龋洞的进入与备洞 窝洞的制备 开髓洞口的解剖 根管的解剖 制作临时修复体 …… 根管器械操作程序 根管消毒 暂封 根管充填 牙髓再治疗 牙髓病治疗后的护理 索引
探索牙髓健康的奥秘:从基础原理到前沿实践 牙齿,作为我们咀嚼、言语和展露笑容的重要器官,其内在的健康状况——即牙髓组织的生命力与功能——至关重要。牙髓,这个被坚硬牙本质包围的精细网络,是牙齿的“生命之源”,富含神经、血管和淋巴组织,赋予牙齿感知冷热、感知压力以及自我修复的能力。当牙髓遭受损伤或感染,引发的牙髓病和根尖周病,不仅带来剧烈的疼痛,更能威胁到牙齿的保留,甚至影响全身健康。 本书并非简单罗列治疗技术,而是旨在引领读者深入理解牙髓病与根尖周病发生的深层机制,掌握不同病变的诊断要点,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如何根据个体化的根管形态特征,制定精准、高效且富有前瞻性的治疗策略。我们相信,真正的临床成功,源于对疾病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治疗手段的灵活运用。 第一部分:牙髓生物学与病理生理学精要 在踏上临床实践的征程前,扎实的理论基础是不可或缺的。本部分将带领您回顾牙髓组织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从细胞层面、分子层面解析牙髓的微循环、神经传导以及免疫防御机制。我们将深入探讨牙髓对外界刺激(如机械创伤、化学刺激、微生物侵袭)的反应过程,详细阐述牙髓炎(包括可逆性牙髓炎和不可逆性牙髓炎)和牙髓坏死的病理生理改变。 特别地,我们将重点关注根尖周组织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牙周韧带、牙槽骨、牙骨质以及根尖封 কার্যক্রম。理解这些组织的解剖结构及其在炎症和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是诊断和治疗根尖周疾病的关键。我们将剖析根尖周炎(包括急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根尖囊肿、根尖肉芽肿)的发生发展机制,区分不同类型的根尖周病变的病理特点。 第二部分:精准诊断:洞悉牙髓与根尖周病变的蛛丝马迹 准确的诊断是成功治疗的前提。本部分将系统介绍牙髓病与根尖周病的临床诊断方法,强调结合病史采集、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性。 病史采集的艺术: 我们将教授如何通过详尽的问诊,了解患者疼痛的性质、程度、诱发因素、缓解因素以及伴随症状,从中捕捉疾病的线索。 临床检查的精细: 从叩诊、触诊、松动度检查,到牙髓活力测试(冷热刺激、电动力的精准运用与解读),以及叩诊、牙周探诊的深度分析,都将得到详细的讲解。我们将强调在不同临床场景下,如何选择最合适的牙髓活力测试方法,并正确解读结果。 影像学诊断的深化: 除了传统的二维X线片,我们将重点介绍CBCT(锥形束CT)在牙髓病诊断中的革命性作用。CBCT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三维影像,清晰地显示根管系统的复杂形态、有无根管钙化、穿孔、侧支根管、根尖周病变的大小、范围以及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我们将分享如何从CBCT影像中提取关键诊断信息,并指导临床决策。 第三部分:疾病策略选择:基于根管形态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理解了疾病的本质,掌握了诊断的技巧,接下来便是制定治疗方案。本部分将是本书的核心,我们将强调“个性化”和“基于根管形态”的治疗理念,打破千篇一律的治疗模式,为您提供一套更加科学、系统、灵活的疾病策略选择框架。 可逆性牙髓炎的保护性治疗: 聚焦于如何通过保护性盖髓和间接盖髓等技术,最大限度地保留牙髓活力。我们将探讨不同盖髓材料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以及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技巧。 不可逆性牙髓炎和牙髓坏死的根管治疗策略: 根管预备的黄金法则: 深入剖析根管解剖的多样性,包括根管的数目、粗细、弯曲度、侧支根管、峡部、根管口形态等。我们将详细讲解如何根据不同的根管形态,选择合适的预备技术(如分步法、连续回转法、自适应回转镍钛器械等)。 镍钛器械的科学选择与应用: 详细介绍各类镍钛根管预备系统的原理、设计特点、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在复杂根管(如C型根管、高度弯曲根管、狭窄根管)中的应用技巧。我们将强调根管预备过程中,如何保持根管的自然形态,避免过度预备和器械折断。 根管冲洗的艺术: 强调根管冲洗在清除感染、溶解牙本质碎屑、激活消毒剂等方面的关键作用。我们将详细讲解各种冲洗液(如次氯酸钠、EDTA、过氧化氢)的特性、浓度选择、激活技术(如超声、声波)以及冲洗顺序。 根管封闭的精湛技艺: 根管封闭是根管治疗成功的最后一道屏障。我们将详细讲解不同根管充填材料(如牙胶尖、热牙胶、生物陶瓷封填剂)的特性、适应证,以及各种充填技术(如侧压法、垂直加热法、连续波充填法)的操作要领。特别地,我们将关注如何根据根管形态,选择最适合的充填方法,确保根管的三维封闭。 复杂根管的挑战与应对: 针对具有特殊解剖结构的根管,如C型根管、穿孔根管、钙化根管,我们将提供详细的诊断思路和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例如,针对C型根管,我们将重点介绍其特殊的解剖结构、诊断方法以及特殊的预备和充填技术。 根尖周病变的诊治: 根尖周病的鉴别诊断: 结合临床表现、X线片、CBCT影像,准确区分不同类型的根尖周病变,如根尖囊肿、根尖肉芽肿、牙槽骨吸收等。 根管治疗的二次治疗(Retreatment)策略: 针对初次根管治疗失败的病例,我们将详细分析失败原因,并提供系统性的二次治疗方案,包括如何安全有效地去除旧的充填材料,如何处理遗漏的根管或钙化根管,以及如何重新进行根管预备和充填。 显微根管治疗的优势与应用: 深入探讨显微根管治疗在放大视野下,对复杂根管的精细处理,如寻找隐藏的根管口、处理根管穿孔、根管壁的精细预备等。我们将分享实际的临床案例,展示显微根管治疗在疑难病例中的卓越疗效。 根尖手术的适应证与技术: 在根管治疗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时,根尖手术(如根尖切除术、根尖逆行充填术)成为重要的选择。我们将详细介绍根尖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术前评估、手术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术后管理。 牙体牙髓疾病的综合治疗: 强调牙体牙髓疾病并非孤立存在,可能与牙周疾病、咬合创伤等相互影响。我们将探讨如何进行多学科协作,制定整体性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新型技术与材料的展望: 关注近年来牙体牙髓治疗领域的新进展,如激光在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生物陶瓷材料的研发、以及数字化技术在根管治疗中的整合等,为读者提供前沿的视野。 本书的特色与价值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图解”的呈现方式,配合精美的解剖图、示意图、临床图片以及大量高质量的CBCT影像,将抽象的解剖结构和复杂的治疗过程可视化,使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同时,“病例分析与临床实战”的模块,通过真实、典型、有代表性的临床病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让读者在模拟的临床环境中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根管形态的治疗疾病策略选择”的理念,贯穿全书,强调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特别是根管系统的独特解剖特征,来制定最恰当的治疗方案,避免“一刀切”的治疗模式。 本书适合牙科医生(包括在读的本科生、研究生、规培医生以及已执业的口腔医生),尤其是有志于在牙体牙髓病学领域深造的医生。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临床经验的牙医,都能从中获益。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能够: 夯实牙髓与根尖周病学的理论基础。 掌握精准、全面的诊断技能。 建立系统、灵活的疾病治疗策略选择框架。 提升复杂根管治疗和疑难病例的处理能力。 掌握最新的牙体牙髓治疗技术和理念。 最终,提高牙齿保留率,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口腔健康服务。 我们希望本书能够成为您在牙体牙髓治疗领域不断探索、精进的良师益友,助您在临床实践中游刃有余,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最终守护好每一颗珍贵的牙齿。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牙髓病学的临床医生,我深知病例分析的重要性,而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并非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书籍,而是将大量的临床病例融入其中,通过对真实病例的剖析,来讲解牙髓根尖周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这种“由表及里”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不同治疗手段的优劣。 书中对病例的分析非常透彻,不仅仅是简单的描述,而是从患者的主诉、病史、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面,一步步引导读者进行逻辑推理,最终得出诊断和治疗方案。而且,它还会对比分析不同的治疗方案,并解释为什么最终选择了某种方案。这对于我们年轻医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学习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套科学的临床思维框架。更重要的是,书中还包含了很多“失败病例”的分析,这对于我们避免重复犯错,提高治疗成功率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它让我们看到,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医生,也可能遇到挑战,但重要的是如何从失败中学习,不断进步。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它在“临床实战”方面的侧重点。很多牙髓病学的书籍,虽然理论讲得很扎实,但对于实际操作中的细节和技巧却有所忽略。而这本书,则非常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它详细介绍了各种根管治疗器械和材料的最新进展,以及它们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根管预备的章节,它不仅讲解了不同预备技术的原理,还通过大量图片和图表,演示了各种器械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在复杂的根管系统中进行操作。比如,如何使用镍钛器械预备弯曲根管,如何处理钙化根管,如何进行侧分枝根管的预备和封闭等等,都讲得非常细致。此外,书中对根管充填的讲解也同样出色,从传统的垂直加压法,到现代的热牙胶充填技术,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配有操作视频的二维码,可以随时扫码观看,这大大提升了学习的直观性和实用性。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我不仅学会了“是什么”,更学会了“怎么做”。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系统性”和“前沿性”。牙髓病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新的技术和理念层出不穷。而这本书,能够将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系统地整合在一起,并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它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根管治疗技术,还涉及了许多当前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比如显微根管治疗的应用,CBCT在牙髓根尖周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各种新型根管充填材料的性能和选择。书中对这些内容的讲解,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应用案例,让我能够充分了解这些新技术、新理念的优势和局限性。特别是关于显微根管治疗的部分,书中的插图和讲解,让我对显微镜下的操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这项技术的热情。这本书的内容,让我感觉自己紧跟上了牙髓病学发展的时代步伐。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牙髓病学领域的“百科全书”!作为一名临床经验尚浅的年轻牙医,我在日常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牙髓根尖周病病例,尤其是那些根管形态异常、根管钙化、侧支根管众多等情况,更是让我头疼不已。市面上虽然有不少牙髓病学的专著,但要么理论过于深奥,难以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要么图解不够清晰,无法直观地指导操作。而这本书,恰恰完美地解决了我的痛点。 它的图解部分,简直是为我这样的“视觉型学习者”量身定制的。每一项操作步骤,从根管预备、冲洗、充填,到根尖手术,都有极其精细的插图,甚至是三维复原图,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器械在根管内的运动轨迹,了解不同器械在特定解剖结构下的适用性。尤其是在根管治疗失败后的再治疗,面对前一次治疗留下的根管填充物、器械折断等难题,这本书的图解提供了多种解决策略,并配有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让我不再感到束手无策。不仅仅是操作,就连一些关键的影像学表现,如CBCT下不同类型的根尖周病变,书中的图解也能帮助我更准确地解读,从而做出更明智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评分

最近我一直在钻研根管治疗的疑难杂症,尤其对如何根据不同根管形态来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感到困惑。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治疗技术,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基于根管形态的治疗疾病策略选择”,这一点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我们都知道,根管的形态千变万化,如果采用千篇一律的治疗方法,往往会导致治疗失败。 这本书详细分析了各种根管形态,比如C形根管、弓形根管、倒钩形根管等等,并针对每一种形态,给出了最适合的治疗技术选择。它不仅讲解了如何识别这些特殊的根管形态,还深入分析了为什么某种技术在面对特定形态时更有效,甚至还列举了可能遇到的并发症以及应对方法。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型病例讨论会,书中丰富的病例分析,让我看到了书中理论如何应用于实际,也让我学到了许多前辈的宝贵经验。它帮助我建立了一种“问题导向”的思维模式,在面对患者的牙髓根尖周病时,能够首先评估其根管的复杂程度,再以此为基础,选择最恰当的治疗策略,这比盲目套用技术要高效得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