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全集(繁体版):孔子与论语(新校本)

钱穆先生全集(繁体版):孔子与论语(新校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钱穆 著
图书标签:
  • 钱穆
  • 孔子
  • 论语
  • 传统文化
  • 国学
  • 历史
  • 哲学
  • 思想
  • 文化
  • 经典
  • 新校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07022
版次:1
商品编码:1061772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九州书系:钱穆先生著作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22
字数:30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一九九八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出版。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筹划引进的重要项目,这次出版,对原版本进行了重排新校,订正文中体例、格式、标号、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误。至于钱穆先生全集的内容以及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的注解说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内页插图

目录

序言
补记
孔子略史及其学说之地位
大哉孔子
孔子诞辰讲辞大纲
孔子诞辰纪念辞
一九八六年美洲第五届祭孔大典献辞
孔子诞辰劝人读论语并及论语之读法
再劝读论语并论读渗
谈朱子的论语集注
漫谈论语新解
谈论语新解
再谈论语新解
孔子之教与翠
孔子之为人及其学与教
孔子论语与中国文化传统
本论语论孔学
孔学与经史之学
从朱子论语注论程朱孔孟思想歧黠
四书义理之展演
孔子思想与此下中国学术思想之演变
孔子思想与现实世界问题
孔子与中国文化及世界前途
孔子思想与世界文化新生
孔子与世界文化新生
民族自信心与尊孔
孔子之史学与心学
孔子之心学
孔孟的心性学
中国近代儒学趋势
日译本孔子传序

精彩书摘

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主要是从具体的实人实事上思人的。及其表达出来,亦仍大体不脱离于具体的实人实事。先秦如是,汉唐诸儒亦如是。后来宋明理学家言,大体还是如是。而大本大原则在孔子之论语。
我们若明白此意来读论语,自应更多注意到论语中所提到的许多具体的实人实事,却不应凭空思索去求了解。因此讲求孔子思想,不宜脱离人事。我们自己思想,若要遵从孔子道路,也该从具体人事作出发点。近人都已说中国思想是一种人文思想,也便是此意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读论语,若在解说义理或思想上有争辨,势必牵涉到考据。考据工夫,正为要确切明白得论语中那些实际的人事。此乃孔子思想及其所指示不的义理之具体背境与主要对象。清儒刻意要来反对朱子的论语注,最先也是在义理上争辨,但精而求之,便不得不转入于考据。此亦是一种大势所趋,自然会走上这条路。其实朱注论语也何尝不经一种考据。如今硬要把考据、义理分作两项,认为考据便无当于义理,那就又是一条差路,不可不辨。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孔子与论语》,书很好,推荐

评分

儒墨老庄都有了。读来了解中国思想。

评分

钱穆是大家,著作思想灿烂,全集收齐不易。赞京东给力。

评分

买了一系列,喜欢钱穆先生的书,质量也不错

评分

钱宾四先生国学造诣深厚,源于足够的了解所以对中华历史文化充满温情和自信。

评分

很好的書,我非常喜歡,以後還在京東買書。

评分

5折封顶入的,这次花了血本收了钱穆的书!(书还未看)! 1、概述   书籍的历史和文字、语言、文学、艺术、技术和科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最早可追溯于石、木、陶器、青铜、棕榈树叶、骨、白桦树皮等物上的铭刻。将纸莎草用于写字,对书籍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纸草书卷的出现,是最早的埃及书籍雏形。纸草书卷比苏美尔、巴比伦、亚述和赫梯人的泥版书更接近于现代书籍的概念。   2、简策   中国最早的正式书籍,是约在公元前 8世纪前后出现的简策。西晋杜预在《春秋经传集解序》中说:“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这种用竹木做书写材料的“简策”(或“简牍),在纸发明以前,是中国书籍的主要形式。将竹木削制成狭长的竹片或木片,统称为简,稍宽长方形木片叫“ 方”。若干简编缀在一起叫“策”(册)又称为“简策”,编缀用的皮条或绳子叫“编”。   3、帛书   中国古代典籍,如《尚书》、《诗经》、《春秋左氏传》、《国语》、《史记》以及西晋时期出土的《竹书纪年》、近年在山东临沂出土的《孙子兵法》等书,都是用竹木书写而成。后来,人们用缣帛来书写,称之为帛书。《墨子》有“书于帛,镂于金石”的记载。帛书是用特制的丝织品,叫“缯”或“缣”,故“帛书”又称“缣书”。   4、卷轴   公元前 2世纪,中国已出现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如1957年在西安出土的灞桥纸。东汉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加以改进制成蔡侯纸(公元105)之后,纸张便成为书籍的主要材料,纸的卷轴逐渐代替了竹木书、帛书(缣书)。中国最早发明并实际运用木刻印刷术。公元 7世纪初期,中国已经使用雕刻木版来印刷书籍。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中国书籍的形式主要是卷轴。公元10世纪,中国出现册叶形式的书籍 ,并且逐步代替卷轴,成为目前世界各国书籍的共同形式。   5、活字印刷术   公元11世纪4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早产生活字印刷术,并逐渐向世界各国传播。东到朝鲜、日本,南到东南亚各国,西经中近东到欧洲各国,促进了书籍的生产和人类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公元14世纪,中国发明套版彩印。15世纪中叶,德国人J.谷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加快了书籍的生产进程,为欧洲国家所普遍采用。15~16世纪,制造了一种经济、美观、便于携带的书籍;荷兰的埃尔塞维尔公司印制了袖珍本的书籍。从15~18世纪初,中国编纂、缮写和出版了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性质和丛书性质的出版物── 《永乐大典》、 《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   6、平版印刷   18世纪末,由于造纸机器的发明,推动了纸的生产,并为印刷技术的机械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印制插图的平版印刷的出现,为胶版印刷打下基础。19世纪初,快速圆筒平台印刷机的出现,以及其他印刷机器的发明,大大提高印刷能力,适应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书籍生产的不断增长的要求。   功能和作用   从书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我们了解,书籍逐渐的发展到轻便、历久,易于记载、复制文字和图画的材料上,通过不断完善的技术方法,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流传和保存信息,具有宣告、阐述、贮存与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书籍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跨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之一。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   历史来源   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书是在5000年前古埃及人用纸莎草纸所制的书。到公元1世纪时希腊和罗马用动物的皮来记录国家的法律、历史等重要内容,和中国商朝时期的甲骨文一样都是古代书籍的重要形式。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的拷贝都是由手工完成,其成本与人工都相当高。在中世纪时期只有少数的教会、大学、贵族和政府有著书籍的应用。直到15世纪谷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书籍才作为普通老百姓能承受的物品,从而得以广泛的传播。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随著网络的普及书已经摆脱了纸张的局限,电子书又以空间小、便于传播、便于保存等优势,成为未来书的发展趋向。   发展历史   中国最早的书籍,出现于商代,是用竹子和木头做的。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普遍用竹木简做书籍。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过写在丝织上的书--“帛书”,帛书比竹木简书轻便,而且易于书写,不过丝织品价格昂贵 ,所以帛书的数量远比竹木简书为少。东汉又出现了纸书,纸书轻便、易于书写,价格比较便宜,深受人们欢迎。以后纸书便逐渐流传开来,到了晋朝,纸书完全取代了竹木简书和帛书。

评分

京东快递速度快快快,活动价买的真划算

评分

《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套装全10册)》全十册,汇集了钱穆先生有关中国历代学术思想的散篇论文。其中前八册由钱穆先生1976-1979年时自编,第一、二册由上古至先秦,三、四册为从秦、汉至五代,五至八则自宋迄清。编辑全集时,又集先生研究民国以来之文,乃得九、十两册。第一册,主要讨论周公对后世中国学术思想文化传统的莫大影响,以及《诗》、《书》、《易》三经所揭示的重大问题等。第二册,对于儒、道、墨、名四家的思想、异同、演变等问题进行精确的分析、详密的考订,见解独特,论定圆通。第三册,所重内容有两部分,第一在讨论两汉至南北朝的文学,以建安新文学为其转折点,溯源穷流,而以昭明文选为其主要之题材。第二言及东汉以下之门第。第四册,其中四篇主要讨论王通、韩愈,其余部分详述禅宗。第五册,专研两宋,乃治宋学者必读书目。第六册,专关宋以后,元及明初之学术。第七册,主要以讨论有明一代理学思想为主,尤其以阳明一派为中心,详加阐述。第八册,侧重于有清一代之思想方面之研治。第九册,重在民国文化思想方面之分析。第十册,重在政治国运方面,为考镜当今学术思想、人物风气所必当参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