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的独见,就只是去康德此一点而就没有自己另加的意思么?有的。即康德之悟性的综合作用,在格林看来,殊嫌太死板。世间哪有两个死板的东西可以组成新鲜活泼之知识?知识是何等伟大!试看无日不在增进,无时不在创新,这种增进与创新,若不是组织原理具有创造性,如何能成功?所以格林进一步主张,吾人用以构成知识或自然界之概念之精神原理,乃是具有感情成分的。
周辅成文集(1、2)收藏 好书
评分周辅成生于四川省江津县李市镇,先在成都大学读预科两年、本科两年。周辅成回忆少年时代受到吴稚晖的思想影响:“中国五十年后是共产主义社会,五百年后是无政府社会。”他很想专学哲学,但没有适当的老师,也没有适当的朋友,更没有充足的书籍。
评分抗战爆发后,周辅成辗转各地,后来在成都金陵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大学任教。周辅成回忆:“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也不敢不振作,到了重庆不久,就打击发国难财的家伙,枪决了重庆市长和教育厅长。当时听到这个消息,人心大振,我和女朋友结婚,也在这时。我们拥挤到成都,她在找不到糊口工作的时候,还和一些妇女到街头为前线战士募捐。每天大批大批地收到金银珠宝、寒衣布鞋。当时知识分子演戏、讲演、办刊物,是在后方抗战。有一些年纪较长的师友,自办了一个刊物叫《重光》,按照‘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蒙文通、熊东明等人是出钱出力的,我和唐君毅等人则属于仅仅出力,写文章的。” 1941年,周辅成的《哲学大纲》由上海正中书局出版。周辅成还与唐君毅等朋友创办《理想与文化》杂志。
评分先生是我敬仰的一位学者,不是因为教过我,而是从他的文章中得到知识和知识背后的尊严。
评分作者名气不大,但其作品的思想内涵值得一读。
评分qqqqqqqqqqqqqqqqqqqqqqqq
评分特别好的一套书,谢谢
评分在清华大学,周辅成听过吴宓的英语课:“那时候英语课跟现在不一样,全是用英文讲的。吴宓先生是陕西人,说话慢吞吞的,英语不错。”也听过陈寅恪的中国中古哲学史课:“当时,冯友兰是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他专门派他的助教来听陈先生的课,录下陈先生讲课,备他写中哲史之用。陈先生的课,刚开始很多人来听,后来就只有我、冯友兰的助教、还有另外一个人听这个课程了。陈寅恪上课,并没有条理,也没有形成讲稿,他手拿一个书夹子,里面装一些条子,是读书的时候记下来的,根本就没有形成文章。常常风一吹,把条子吹走了,他在地下到处找,所以他教书不在行。”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