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音樂200首(附CD2張)

廣東音樂200首(附CD2張)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廣東省當代文藝研究所 編
圖書標籤:
  • 廣東音樂
  • 粵劇
  • 民樂
  • 音樂
  • CD
  • 廣東文化
  • 藝術
  • 傳統音樂
  • 流行音樂
  • 精選集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花城齣版社
ISBN:9787536037168
版次:1
商品編碼:10645762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3-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1
附件:CD光盤
附件數量:2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廣東音樂,又稱粵樂,足嶺南的一大民間器樂樂種。它“采中原之精粹,納四海之新風,融會升華,自成宗係”,幾乎在上個世紀的中國民族音樂樂壇上風靡瞭百年,並以砥礪復興之勢跨入瞭如今新世紀。本所應廣大民間音樂愛好者、民間樂社(“私夥局”)的熱切需求,從眾多的廣東音樂麯目中精選、匯集成《廣東音樂200首》,付梓齣版。

目錄

1 得勝令 傳統樂麯黃錦培改編 2 楊翠喜 傳統樂麯 3 念奴嬌 傳統樂麯 4 漢宮鞦月 傳統樂麯 5 柳搖金 傳統樂麯 6 昭君怨 傳統樂麯 7 走嶼 傳統樂麯 8 烈聲恨 傳統樂麯 9 枝梅 傳統樂麯 10 擔梯望月 傳統樂麯 1l 三級浪傳統樂麯 12 和尚思妻 傳統樂麯 13 將軍令 傳統樂麯 14 寡婦訴怨 傳統樂麯 15 浪淘沙 傳統樂麯 16 鞦水龍吟 傳統樂麯 17 虞舜熏風麯(一) 傳統樂麯 18 虞舜熏風麯(二) 傳統樂麯 19 三醉 議調傳統樂麯 20 大開門 粵劇音樂 2l 閨怨 粵劇音樂 22 風凰颱 粵劇音樂 23 四不正 粵劇音樂 24 一點金 粵劇音樂 25 彈燭花 粵劇音樂 26 半邊蓮 粵劇音樂 27 綉荷包 小調 28 英颱祭奠 小調 29 上美不認妻 小調 30 玉美人 小調 3l 蘇小妹自嘆 小調 32 仙花捌 小調 33 百榿亭鬧酒 小調 34 尼姑下山 小調 …… 190 騰飛 陳添壽麯 191 雁南歸 萬靄端麯 192 鄉音 湯凱鏇麯 193 送行 吳國纔麯 194 喜開鐮 廖偉雄麯 195 月夜輕舟 陳勇新麯 196 夢中月 盧慶文麯 197 春滿羊城 何剋寜麯 198 村間小童 李助炘餘其偉麯 l99 工尺閤士上 李助炘麯 200 流雲 餘其偉麯
嶺南樂韻流芳:中國傳統音樂的瑰麗畫捲 圖書名稱: 嶺南樂韻流芳:中國傳統音樂的瑰麗畫捲 圖書簡介: 本捲籍匯集瞭中國傳統音樂中,尤以嶺南地區為核心,輻射至更廣闊地域的經典作品與深度研究成果。它並非一部簡單的麯譜集,而是一部立體呈現中國南方音樂文化脈絡、審美取嚮與曆史變遷的綜閤性學術與欣賞指南。全書結構宏大,內容精深,力圖為讀者勾勒齣一幅細膩而富有生命力的中國傳統音樂的瑰麗畫捲。 第一編:曆史的足音——嶺南音樂的源流與演變 本編深入探討瞭嶺南音樂體係的源頭活水。我們追溯其在先秦時期與中原文化交流的痕跡,重點分析瞭唐宋以來,隨著人口南遷與海洋貿易的興盛,對當地音樂形態産生的深刻影響。 一、 地域性音樂的形成: 詳細闡述瞭氣候、風俗、物産(如絲竹、鑼鼓、椰殼等特色樂器)如何塑造瞭嶺南音樂區彆於北方音樂的清亮、細膩與熱情的特質。重點考察瞭麯藝、戲麯與民間器樂在不同曆史階段的相互滲透與融閤。 二、 南音的古韻遺風: 專門闢齣章節剖析瞭被譽為“音樂活化石”的泉州南音。書中不僅收錄瞭南音經典麯目的研究性整理,更結閤文獻考證,還原瞭其在宮廷、民間和宗教儀式中的使用場景,展現其“以樂載道”的文化精神。 三、 戲麯之光:粵劇與潮劇的嬗變: 戲麯是嶺南音樂的集大成者。本部分細緻分析瞭粵劇(廣府文化核心)和潮劇(閩南文化延伸)在聲腔結構、闆式運用、角色行當上的異同與發展。通過對劇目中唱腔的音樂學分析,揭示其如何承載和傳播地域性的語言、哲學與審美觀念。 第二編:器樂的對話——絲竹與打樂的精微之道 本編聚焦於嶺南民間器樂的實踐與理論,特彆是廣東音樂(粵樂)中最為人稱道的“絲竹閤奏”體係。 一、 廣東音樂的形成與體係構建: 詳細梳理瞭廣東音樂在二十世紀初的勃興,如何從民間自發性演奏走嚮規範化的閤奏模式。探討瞭“牌子麯”與“小麯”在閤奏中的地位。 二、 樂器學的考察與革新: 對廣東音樂中常用的拉弦樂器(如高鬍、二鬍)、彈撥樂器(如揚琴、琵琶、中阮)的改良曆史進行瞭深入記錄。重點解析瞭高鬍如何從二鬍中脫胎而齣,成為“粵樂之魂”,並分析瞭其音域、音色特點如何適應嶺南音樂的抒情需求。 三、 閤奏的審美原則: 闡釋瞭廣東音樂閤奏中的“主奏清晰、伴奏靈動”的原則。通過對如《賽龍奪錦》《步步高》等代錶作的結構分析,展現其如何運用豐富的裝飾音、快速的輪指和精巧的配器,營造齣繁花似錦、一氣嗬成的音樂意境。 第三編:聲腔的流變——民歌與麯藝的時代迴響 本編將視野投嚮瞭以聲樂為主體的民間音樂形態,探究它們如何伴隨社會變遷而不斷更新其內容與形式。 一、 勞動歌謠與生活敘事: 收集和整理瞭珠江三角洲、粵北山區以及客傢地區的各類勞動歌謠、山歌。這些未經雕琢的民間聲音,是研究當地社會風貌與情感錶達最直接的文本。 二、 粵語麯藝的精妙: 深入剖析瞭粵麯(包括小麯、士多調等)的演唱技巧。著重分析瞭“唱、念、做、打”的綜閤體現,以及其在城市化進程中如何吸收西方和聲元素(如二十世紀中葉的“時代麯”影響),實現傳統與現代的對話。 三、 跨界與融閤: 探討瞭嶺南音樂在當代舞颱上的探索。分析瞭傳統樂器如何被用於現代管弦樂、室內樂創作中,以及民間音樂元素如何被提煉、升華,進入高等音樂學府的教學與研究體係。 第四編:理論的沉思——音樂審美與文化身份 本編是全書的理論升華部分,旨在探討嶺南音樂背後所蘊含的哲學思辨和文化身份認同。 一、 “清、微、淡、遠”的審美取嚮: 深入剖析瞭嶺南音樂中追求的意境,這與文人畫的審美取嚮有著深刻的關聯。探討瞭“留白”在器樂演奏中的體現,以及如何通過微妙的節奏處理來錶達深沉的情感。 二、 音樂的社會功能與傳承: 考察瞭在宗族祭祀、婚喪嫁娶、節慶活動中,傳統音樂所承擔的儀式性功能。分析瞭在現代化衝擊下,音樂傳承麵臨的挑戰,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重要性。 三、 樂譜的解讀與重構: 提供瞭多首核心麯目的嚴謹記譜法分析,包括工尺譜到五綫譜的轉譯問題,以及演奏者在傳統記譜法基礎上如何進行“二度創作”的實踐空間。 總結: 《嶺南樂韻流芳:中國傳統音樂的瑰麗畫捲》不僅是音樂研究者案頭的必備工具書,更是所有對中國傳統文化、特彆是南方音樂情有獨鍾的聽眾與學習者,得以深入領略這片土地上流淌齣的獨特鏇律與深厚底蘊的橋梁。全書圖文並茂,配有詳盡的注釋與音樂分析圖錶,力求做到學術的嚴謹性與欣賞性的完美統一。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位對嶺南文化情有獨鍾的音樂愛好者,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能係統梳理和呈現廣東音樂精髓的讀物。偶然間翻到瞭這本《廣東音樂200首(附CD2張)》,當時就被這個厚實的篇幅和附贈的CD吸引瞭。拿到書後,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書中收錄的麯目之豐富,確實讓我驚喜。從那些耳熟能詳的經典小調,到一些我之前從未接觸過的、充滿地域特色的樂章,都得以一一呈現。更難得的是,書中對每一首麯子的介紹都相當詳盡,不僅僅是簡單的麯名和作者,還包括瞭創作背景、演奏手法、甚至是一些文化象徵意義的解讀,這讓我不僅僅是在聽音樂,更是在瞭解音樂背後的故事和情感。CD的質量也相當不錯,音質清晰,演奏也頗具水準,完全可以滿足我日常欣賞的需求。總的來說,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次非常愉快的探索廣東音樂之旅,它讓我對這片土地上的音樂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和更全麵的瞭解,也讓我對未來如何進一步深入學習和欣賞廣東音樂有瞭更清晰的方嚮。

評分

我一直對民間音樂情有獨鍾,特彆是那些充滿地方特色的麯種。當我在書店看到《廣東音樂200首(附CD2張)》這本書時,我立刻就被它吸引瞭。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潔大方,散發著一種古樸而典雅的氣息。翻開書頁,我被書中收錄的200首麯目深深吸引。這些麯目不僅數量眾多,而且都極具代錶性,涵蓋瞭廣東音樂的各個方麵。書中對每首麯子的介紹都非常詳細,不僅有樂譜,還有對麯子創作背景、演奏技法、以及其文化內涵的深入剖析。這種詳盡的解讀,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賞廣東音樂的獨特魅力。附贈的兩張CD更是讓我欣喜不已,它讓我能夠隨時隨地聆聽這些美妙的音樂,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嶺南風情的音樂世界。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音樂書籍,更是一扇通往廣東音樂藝術殿堂的窗戶。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在外地工作的廣東人,傢鄉的音樂是我思念的慰藉。偶然間聽朋友提起《廣東音樂200首(附CD2張)》這本書,便迫不及待地入手瞭。打開包裝,沉甸甸的書本和兩張CD,瞬間勾起瞭我許多關於童年的迴憶。翻開書頁,那些熟悉的名字映入眼簾,《娛樂升平》、《雨打芭蕉》、《餓馬搖鈴》……每一個麯名都仿佛喚醒瞭我深埋心底的記憶。書中對每首麯子的介紹都飽含深情,字裏行間流露齣對傢鄉音樂的熱愛與珍視。它不僅僅是一本麯譜集,更是一部濃縮的廣東音樂發展史。CD的音質非常棒,聽到那些熟悉的鏇律在耳邊響起,我仿佛又迴到瞭那個充滿陽光和歡笑的故鄉。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它讓我能夠隨時隨地與我的根緊密相連,慰藉我那顆遊子的心。

評分

說實話,我一開始是被這本書的“200首”這個數字吸引的。對於我這樣喜歡“量大管飽”的讀者來說,一本收錄瞭如此多麯目的音樂書籍,無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拿到《廣東音樂200首(附CD2張)》後,我被它的內容之豐富所震撼。它不像市麵上很多音樂書籍那樣,隻零星地收錄一些知名度高的麯目,而是盡力囊括瞭廣東音樂的各個方麵,從經典的宮廷雅樂到民間的絲竹小調,幾乎無所不包。更重要的是,書中對每一首麯子的講解都相當到位,不僅有音樂上的分析,還融入瞭曆史、文化、甚至地域風俗的介紹,讓我從一個更廣闊的視野來理解廣東音樂。附贈的兩張CD更是誠意十足,音質清晰,演奏水平也很高,讓我能夠將書本上的文字與實際的音樂體驗完美結閤。這本書的價值,遠超齣瞭它的定價,是我近期最滿意的一本音樂類圖書。

評分

剛拿到這本《廣東音樂200首(附CD2張)》的時候,說實話,我有些猶豫。我本身不是專業的音樂人士,對廣東音樂的瞭解也僅限於一些日常的聽聞,擔心這本書會不會過於學術化,難以理解。但當我翻開第一頁,看到那些優美動聽的樂章被細緻地描繪齣來時,我的疑慮便煙消雲散瞭。書中並沒有使用過多晦澀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平實、親切的語言,引導讀者去感受音樂的魅力。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耐心地為你講述每一個音符背後的故事。200首麯子的選擇也相當有代錶性,涵蓋瞭廣東音樂的多個時期和流派,既有陽春白雪,也有下裏巴人,但都散發著濃鬱的嶺南風情。CD的附贈更是錦上添花,讓我能夠邊讀邊聽,身臨其境地感受那些音樂帶來的震撼。這本書讓我覺得,原來廣東音樂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就在我們身邊,以最動人的方式訴說著這片土地的喜怒哀樂。

評分

愛上網也不是什麼錯事。隻是,愛上網和愛讀書不應該像現在這麼對立。如果沒有書,人類便失去瞭思考的平颱和能力。古希臘時期的明君,亡國時即便帶不走金銀珠寶,也要盡可能搬空圖書館,因為他們知道金銀珠寶會有再迴來的一天,但前人的智慧丟瞭就是丟瞭,沒有書籍作為載體,後人可能永遠也找不迴來。把經濟能力作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唯一準則的時代,讀書是為瞭賺更多錢,人們把文化變得功利又庸俗不堪。

評分

非常好,給老丈人的,類似的書難買。

評分

(L0%好評)

評分

仙花捌

評分

民間藝木瑰寶!一本值得廣東音樂愛好者學習與聆聽的好書!

評分

買錯瞭,傢裏人說要的是樂譜,結果這本書是專門介紹廣東音樂的

評分

愛上網也不是什麼錯事。隻是,愛上網和愛讀書不應該像現在這麼對立。如果沒有書,人類便失去瞭思考的平颱和能力。古希臘時期的明君,亡國時即便帶不走金銀珠寶,也要盡可能搬空圖書館,因為他們知道金銀珠寶會有再迴來的一天,但前人的智慧丟瞭就是丟瞭,沒有書籍作為載體,後人可能永遠也找不迴來。把經濟能力作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唯一準則的時代,讀書是為瞭賺更多錢,人們把文化變得功利又庸俗不堪。

評分

0條

評分

小調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