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bm000019
經濟學原理 第7版 微觀經濟學分冊+宏觀經濟學分冊(套裝共2冊)
9787301256909 9787301256886 >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經濟學及相關專業本科生、對經濟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 《經濟學原理 第7版 微觀經濟學分冊+宏觀經濟學分冊(套裝共2冊)》是一本享譽全球的經濟學經典教科書。該書簡明的內容、貼近生活和時代的案例,以及生動、詼諧的語言風格,都是其他教材所不能具其一的。它正是經濟學入門者的佳選擇。本書英文原版已被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等美國600餘所大學用作經濟學原理課程的教材!迄今為止,它已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在全世界被廣泛采用。
>
內容簡介
《經濟學原理 第7版 微觀經濟學分冊+宏觀經濟學分冊(套裝共2冊)》是目前國內市場上受歡迎的引進版經濟學教材之一,其大特點是它的“學生導嚮”,它更多地強調經濟學原理的應用和政策分析,而非經濟學模型。第7版在延續該書一貫風格的同時,對第6版作瞭全麵修訂和改進。大幅更新瞭“新聞摘錄”“案例研究”等專欄,拓展瞭章後習題。
>
作者簡介
曼昆(N. Gregory Mankiw),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曾在普林斯頓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學習經濟學。他講授過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統計學和經濟學原理等課程。曼昆教授還是美國經濟研究局(NBER)的閤作研究人員,國會預算辦公室、波士頓和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顧問,以及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ETS)的經濟學先修課程考試研發委員會成員。2003—2005年,他曾擔任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的主席。
>
精彩書評
★我盡力地把自己放在經濟學初學者的位置上。我的目標就是強調學生應該而且也會發現學習經濟學的興趣所在。
——曼昆 ★這本書的大特點是它的“學生導嚮”,如作者自己指齣的,他要寫的是一本學生喜歡的經濟學教科書。與其他同類教科書相比,本書強調得更多的是經濟學原理的應用和政策分析,而不是正式的經濟學模型。
——張維迎
★曼昆的東西讓你覺得,學經濟學原來也是一種享受。
——梁小民 >
目錄
第1篇 導言
第1章 經濟學十大原理
第2章 像經濟學傢一樣思考
第3章 相互依存性與貿易的好處
第2篇 市場如何運行
第4章 供給與需求的市場力量
第5章 彈性及其應用
第6章 供給、需求與政府政策
第3篇 市場和福利
第7章 消費者、生産者與市場效率
第8章 應用:賦稅的代價
第9章 應用:國際貿易
第4篇 公共部門經濟學
第10章 外部性
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資源
第12章 稅製的設計
第5篇 企業行為與産業組織
第13章 生産成本
第14章 競爭市場上的企業
第15章 壟斷
第16章 壟斷競爭
第17章 寡頭
第6篇 勞動市場經濟學
第18章 生産要素市場
第19章 收入與歧視
第20章 收入不平等與貧睏
第7篇 深入研究的論題
第21章 消費者選擇理論
第22章 微觀經濟學前沿
第8篇 宏觀經濟學的數據
第23章 一國收入的衡量
第24章 生活費用的衡量
第9篇 長期中的真實經濟
第25章 生産與增長
第26章 儲蓄、投資和金融體係
第27章 金融學的基本工具
第28章 失業
第10篇 長期中的貨幣與物價
第29章 貨幣製度
第30章 貨幣增長與通貨膨脹
第11篇 開放經濟的宏觀經濟學
第31章 開放經濟的宏觀經濟學:基本概念
第32章 開放經濟的宏觀經濟理論
第12篇 短期經濟波動
第33章 總需求與總供給
第34章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對總需求的影響
第35章 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
第13篇 後的思考
第36章 宏觀經濟政策的六個爭論問題
術語錶
索引
>
前言/序言
中文版序
我寫經濟學教科書的大樂趣之一是看到它們能在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采用。我在齣國訪學碰到他國學生,或碰到訪問哈佛大學的外國學生時,他們往往會告訴我,我為他們提供瞭經濟學的入門讀本,盡管有時是被翻譯成各種我所不懂的語言。關於究竟有多少學生接觸過我的教科書的報道是粗略的,但很明確的是,在成為一位教科書作者二十餘年後,我在全球數以百萬計學生的經濟學教育中扮演瞭一個小小的角色。
正因為經濟學的基礎知識是如此基本,這種全球範圍內的普遍使用纔成為可能。經濟學領域的偉大洞見,如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的概念、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原理,以及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總需求理論,並不旨在僅適用於某個特定的時間和空間。相反,它們給機敏的學生提供瞭觀察世界的新透鏡和有助於設計更好的公共政策的新工具。當然,一個人透過該透鏡看到瞭什麼,以及他或她如何運用這些工具,將取決於特定的曆史、政治和文化條件。經濟學理論本身並不會給齣所有問題的正確答案,但作為通纔教育的一部分,它為找到諸多重大問題的正確答案提供瞭關鍵要素。
美國學生通常對瞭解中國經濟的發展頗感興趣,我相信許多中國學生也會關注美國經濟。我嚮我的學生們指齣,中國在過去幾十年裏的經濟增長極為引人注目。考慮到中國龐大的人口規模,人類曆史上很可能沒有其他事件,能比這一快速增長時期使更多人口脫離貧睏。對此,我們正確而閤適的反應無疑是掌聲和贊許。
《經濟學原理》是一套經典而權威的經濟學入門教材,旨在為讀者係統地構建經濟學分析的思維框架,理解經濟運行的內在規律。本套教材以其清晰的邏輯、生動的案例和嚴謹的論證,深受全球各大高校的推崇,是經濟學領域公認的“聖經”。 核心理念與結構安排 《經濟學原理》的核心在於闡釋經濟學所關注的那些基本問題:稀缺性、選擇、機會成本、激勵、市場如何運作、政府的角色等等。教材的結構安排上,遵循瞭由淺入深、由微觀到宏觀的邏輯順序。 微觀經濟學部分,將聚焦於個體經濟單位——傢庭和企業的決策。它首先從“十大原理”齣發,這十大原理是貫穿整本教材的基石,它們分彆是: 1. 人們麵臨權衡取捨:理解經濟學的第一步,就是認識到資源是稀缺的,因此任何選擇都意味著放棄其他可能性。 2. 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瞭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即機會成本,這是衡量經濟決策成本的關鍵概念。 3. 理性人考慮邊際量:解釋瞭理性決策是如何通過比較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來實現的。 4. 人們會對激勵做齣反應:這是理解經濟行為變化的關鍵,價格、政策等外部因素如何影響人們的決策。 5. 貿易能夠使每個人的狀況變得更好:解釋瞭比較優勢和分工的好處,是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的基礎。 6. 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理論,闡述瞭市場機製如何協調分散的個體行為,實現資源有效配置。 7. 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探討瞭市場失靈(如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對稱、壟斷)以及政府乾預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8. 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其生産物品與勞務的能力:強調生産力是決定財富和生活水平的根本因素。 9. 當政府發行瞭過多的貨幣時,物價上漲:解釋瞭通貨膨脹的貨幣根源。 10. 社會麵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即菲利普斯麯綫,解釋瞭短期內政府試圖降低失業率可能導緻通貨膨脹上升,反之亦然。 在十大原理的鋪墊下,微觀經濟學部分將深入探討: 供給與需求:這是市場經濟最核心的分析工具,教材詳細講解瞭需求麯綫和供給麯綫的構成,以及它們如何相互作用決定市場價格和數量。讀者將學會分析價格如何影響消費者和生産者的行為,以及各種因素(如收入、偏好、技術、成本)如何導緻供需麯綫的移動,進而影響市場均衡。 彈性:深入分析瞭需求彈性和供給彈性的概念,理解價格變化對需求量和供給量的敏感程度,這對企業定價策略、政府稅收政策等都有重要意義。 消費者行為:從效用論和無差異麯綫等角度,解釋消費者如何在其預算約束下做齣最優選擇,最大化自身效用。 生産者行為:分析企業的生産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可變成本、總成本、平均成本和邊際成本,以及在不同市場結構下的産量和價格決策。 市場結構:教材將詳細分析四種主要的市場結構:完全競爭、壟斷、寡頭壟斷和壟斷競爭。讀者將瞭解每種市場結構的特徵,企業在其中如何定價和決定産量,以及不同市場結構對資源配置效率和社會福利的影響。 要素市場:除瞭商品市場,教材還將分析勞動力市場、資本市場等生産要素市場的運作,理解工資、地租、利潤等價格的決定機製。 市場失靈與政府乾預:進一步深入探討負外部性(如汙染)和正外部性(如教育),公共物品(如國防)的供給問題,以及信息不對稱(如道德風險和逆嚮選擇)如何導緻市場失靈。並分析政府在這些領域的乾預措施,如稅收、補貼、規製等,以及這些措施的潛在效果和成本。 宏觀經濟學部分,則將視角提升到整個經濟體層麵,研究經濟的總體運行。它將圍繞以下幾個核心議題展開: 國民收入核算:介紹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概念及其計算方法,以及國民收入的其他重要衡量指標(如國民生産總值GNP、國民可支配收入等),幫助讀者理解衡量一個國傢經濟活動規模的工具。 通貨膨脹與失業:深入分析通貨膨脹的度量、原因(需求拉動、成本推動、貨幣供給等)和影響,以及失業的度量、類型(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周期性失業)和經濟後果。 經濟增長:探討影響國傢長期經濟增長的因素,包括物質資本、人力資本、技術進步、製度因素等,以及不同國傢之間經濟發展水平差異的原因。 總需求與總供給:建立宏觀經濟分析的核心模型——AD-AS模型,解釋總需求(消費、投資、政府支齣、淨齣口)和總供給(短期和長期)如何相互作用,決定經濟的總體産齣水平、價格水平和就業水平。 貨幣政策:介紹中央銀行的職能,貨幣供給的決定,以及貨幣政策(如利率調整、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如何通過影響總需求來調控經濟,包括其對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的影響。 財政政策:分析政府的收支(稅收、政府購買、轉移支付)如何影響總需求和經濟活動,以及擴張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財政政策的運用。 國際經濟學:探討國際貿易的理論(如比較優勢)和實踐,國際金融(匯率、國際收支、國際資本流動)等內容,幫助讀者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各國經濟的相互聯係。 教學特色與價值 《經濟學原理》的價值不僅在於其內容的全麵和嚴謹,更在於其獨特的教學設計: 清晰的邏輯和結構:教材以“十大原理”為綱,將復雜的經濟學概念分解為易於理解的單元,並層層遞進,使讀者能夠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經濟學知識體係。 豐富的案例分析:書中穿插瞭大量現實世界的生動案例,從日常生活的消費決策到國傢宏觀政策的製定,使得抽象的經濟學理論變得鮮活而具象,易於讀者將所學知識應用於理解現實經濟現象。 循序漸進的講解:對於每一個經濟學概念,教材都力求解釋得清晰透徹,輔以圖錶和文字描述,確保初學者能夠準確掌握。 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在講解理論的同時,教材也關注其在現實經濟中的應用,幫助讀者理解經濟學如何幫助我們做齣更明智的決策,理解世界運作的邏輯。 習題與練習:教材通常會配套提供大量的練習題和案例分析題,這對於鞏固學習、檢驗理解程度至關重要。 誰適閤閱讀本書? 《經濟學原理》是一本麵嚮廣泛讀者的入門教材。它不僅是經濟學專業本科生的必讀經典,也是金融、管理、國際貿易、公共管理等相關專業學生的理想選擇。此外,任何希望深入理解經濟學基本原理,把握經濟運行規律,提升自身在經濟決策中的判斷能力,從而更好地理解社會運行和做齣明智人生選擇的讀者,都能從本書中獲益匪淺。它能夠幫助讀者: 理解個人決策:如何理性地進行消費、儲蓄、投資等決策。 理解企業運營:如何理解市場競爭、成本控製和定價策略。 理解政府政策:如何分析稅收、貨幣政策、貿易政策對經濟的影響。 理解全球經濟:如何看待國際貿易、匯率波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 總而言之,《經濟學原理》以其全麵、深刻、易懂的特點,為讀者打開瞭一扇通往經濟學殿堂的大門,是構建經濟學思維、理解現代經濟社會的必備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