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人類是否有一天會跨越星球之間的超大距離進行交流,研究齣無法破譯的密碼,設計齣能夠在大海中撈到針的計算機,或者甚至學會建立隱形傳輸,那麼,布萊恩·剋萊格的《量子糾纏》中描述的讓人驚異的科學,將因其對宇宙-我們自身的描繪,讓人震驚和著迷!它是如此奇異,要掌握它(量子糾纏),想象力幾乎不夠用。
  
  如果你認為科學是可以預測的、具有顛覆常識性的事物,也許甚至有一點枯燥乏味,那是
  
  因為你沒有遇到量子糾纏。量子糾纏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無處不在的物理現象,它顛覆瞭常理。因此,本書將其稱為“上帝的效應”。量子糾纏無法用通常的語言加以描述,它可在瞬間從宇宙的一端傳到另一端。它是科學中奇怪的效應,然而卻很少有人聽說過它。量子糾纏把常識擊得支離破碎。
  
  什麼是糾纏?它是量子粒子之間的連接,是宇宙的結構單元。一旦兩個粒子發生糾纏,當一個粒子發生變化,立即在另一個粒子中反映齣來,不管它們是在同一間實驗室,還是相距數億光年。這種現象及其含義看起來是如此有悖於常理,以至於愛因斯坦本人稱它為“幽靈一般的”,並且認為它將導緻量子論的衰落。然而,科學傢們後來發現,量子糾纏——“上帝的效應”,是愛因斯坦很少犯的-但也許是較大的-錯誤之一。在《量子糾纏》中,資深科學作傢布萊恩·剋萊格描述瞭糾纏及其曆史和應用。該書可讀性強,引人入勝,全書不含公式。布萊恩·剋萊格和阿米爾·艾剋塞爾的書迷們以及那些對量子的各種奇異可能性感興趣的人們,將會發現此書讓人愛不釋手。
  
   
     作者簡介
     布賴恩·剋萊格,擁有劍橋物理學學位,為眾多雜誌撰寫專欄、特寫和評論。作品有《無限簡史》、《科學一人:羅吉爾·培根生平》、《光年:人類為光癡迷的離奇故事》。他的作品已經被譯成十種語言。他和妻子、兩個孩子一起住在英格蘭的威爾特郡。     
目錄
   序
關於艾麗斯和鮑勃的注記
第1章 糾纏的開始
第2章 量子的對決
第3章 成雙成對的光
第4章 秘密的糾纏
第5章 布利什效應
第6章 虛幻的機器
第7章 鏡子啊鏡子
第8章 奇怪啊奇怪
注釋
精選參考書目
緻謝       
精彩書摘
     糾纏,這是一個充滿暗示的詞語。它讓人想起被無法解開的羊毛球纏住的小貓或兩個人之間復雜的人際關係。但是,在物理學中,它指的是一個非常特殊而又奇特的概念,它如此奇異、重要而且具有影響力,因此,我把它稱為“上帝效應”。一旦兩個粒子發生糾纏,不管兩個粒子處於何處,它們彼此之間仍保持著強大的關聯,用這種關聯可以實現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若要穩妥使用“量子”一詞,得先去掉其神秘麵紗。這隻不過是建立這樣一個概念:我們研究的“量子”,是構成現實事物的微小能量和物質。
  一般而言對於大量存在的同種結構微粒,不管是光的光子、物質的原子還是亞原子粒子,如電子、量子都是它們的組成微粒。
  同量子打交道意味著我們研究的是某些數量固定的可測量的對象,而不是連續變化的量。實際上,量子化事物和連續事物之間的差彆類似於數字信息(基於O秒和1秒的量子)和承載任何數值的模擬信息之間的差彆。
  在物理世界中,量子通常是非常小的單元,正如量子躍遷是非常小的變化一樣--這一點與其在日常話題中的意義頗為不同。
  作為本書的核心,量子糾纏現象正是這種令人難以理解但卻是構成我們周圍世界的微小粒子之間的關聯。在量子的層麵上,粒子可以被完全地連接起來,被連接的對象(如光子、電子和原子)就成為現實當中同一事物的組成部分。即使這些糾纏的粒子後來被分開到宇宙相反的兩端,它們仍然保持著這種奇怪的關聯。一個粒子發生變化,其變化立即在其他粒子中反映齣來--不管它們之間相隔多遠。上帝效應具有不確定的普遍性。
  這種不受限定的關聯使得量子糾纏的應用能夠得以實現。在數據加密中若有密碼的傳送,這種關聯可使其完全不被截獲。它在量子計算機的運行中起到基本的作用--在量子計算機中,每個比特都是單個亞原子粒子,能夠進行超齣任何傳統計算機範圍的計算,甚至程序可在宇宙的整個生命周期內運行。糾纏使得從一個地方嚮另一個地方傳輸粒子成為可能,還可以不通過兩個地方之間的空間來傳輸物體。
  糾纏為隔開一定距離的兩個粒子建立瞭親密的連接,這種違反直覺的能力不僅我們覺得奇怪,而且物理學傢也一樣覺得奇怪。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1bert Ej tein)是直接提齣糾纏無法避免的量子論科學傢,他對糾纏的粒子不通過任何東西連接,卻發生遠距離的糾纏作用方式很不安。他在緻同行科學傢馬剋思·玻恩(Max Born)的一封信中將量子論對不受空間阻隔的能力稱為“可怕的遠距效應”--如幽靈一般的遠距作用。
  ……      
前言/序言
     如果你認為科學是可以預測的、具有常識性的事物--也許有一點點枯燥乏味--那是因為你還沒有遇到量子糾纏。作為一種非常奇特且無處不在的物理現象,量子糾纏顛覆瞭常理,因此,本書稱其為“上帝效應”。
  量子糾纏無法用通常的語言加以解釋,它可在瞬間從宇宙的一端傳到另一端。
  有人推測糾纏是生命的來源,也可以用來解釋神秘的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的機理。從牢不可破的密碼術到遠距傳物,糾纏都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它是科學中最奇怪的效應,然而卻很少有人聽說過它。
  從前,科學似乎簡單直接。在19世紀下半葉,曾因支持進化論而獲得“達爾文的堅定追隨者”之稱的英國自然史教授托馬斯·赫胥黎將科學描述為“僅僅是經過處理並組織過的常識罷瞭”。然而,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當中科學上所發生的變革,尤其是在物理學上的變革證明他真的是大錯特錯瞭。
  就拿量子電動力學來說吧,這個理論解釋瞭物質和光的相互作用。量子電動力學是理查德·費曼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描述的。理查德·費曼是20世紀美國傑齣的物理學傢,他被認為是活躍在科學界的少數幾個真正的天纔之一。(如果你從未聽過費曼的演講,那就想象一下托尼·柯蒂斯朗讀下述語句的情景):從常識的角度來看,量子電動力學理論將自然描述得非常荒謬。但它與實驗結果非常吻閤。因此,我希望你能夠接受自然的本來麵目--荒謬。
  我將饒有興趣地將這種荒謬之處告訴你,因為我發現這讓人心情愉快。請不要封閉自己,因為你無法相信自然是如此奇特。隻需聽我娓娓道來,而且我希望你在這個過程中與我一樣心情舒暢。
  本書的主題量子糾纏使得費曼備受鼓舞的荒謬性和愉悅上升到瞭新的水平。糾纏本身就已經非常引人注目瞭,但更令人稱奇的是最近發現的對該奇特現象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請準備好體驗驚異和神奇吧。    
				
 
				
				
					科學可以這樣看叢書:量子糾纏(上帝效應,科學中最奇特的現象)   撥開宇宙最深邃的迷霧,觸摸現實最不可思議的脈搏  我們生活的宇宙,遠比日常的直覺所能感知到的更加奇妙、更加令人費解。從浩瀚星辰的宏偉尺度,到微觀粒子杳渺無蹤的量子領域,科學的探索之旅總是伴隨著一次次對人類認知邊界的顛覆。而在這一切的驚奇之中,量子糾纏無疑是最為璀璨、也最令人著迷的一顆明星。它挑戰著我們對因果、距離和實在的根深蒂固的理解,仿佛一道來自宇宙深處的迴響,低語著一個我們尚未完全領悟的真相。  《科學可以這樣看叢書:量子糾纏(上帝效應,科學中最奇特的現象)》正是為瞭帶領您一同潛入這個令人眩暈的量子漩渦而精心打造。本書並非堆砌晦澀的公式與抽象的理論,而是以一種引人入勝、層層遞進的方式,將量子糾纏這一科學界最核心、最前沿的現象,以最清晰、最直觀、最富生命力的方式展現在您的麵前。我們相信,科學的魅力在於其能夠點燃好奇的火種,激發求知的欲望,讓原本遙不可及的奧秘,在您的眼中變得鮮活起來。  本書將帶您踏上一場穿越時空的思想冒險,去探尋:  第一章:打破日常的牢籠——當粒子不再孤單  在我們的日常經驗中,物體總是獨立的,它們的狀態隻取決於自身,與遙遠的其它事物毫無關聯。一個蘋果掉落,不會因為月亮的移動而改變軌跡。然而,在量子世界,這種“獨立性”的觀念被徹底瓦解。本書將從經典物理學的基石齣發,逐步引導您認識到微觀粒子的奇異行為。我們將一起迴顧那些奠定量子力學基礎的偉大實驗和思想,例如黑體輻射、光電效應,以及波粒二象性等概念。但我們的重點,將不僅僅是介紹這些基礎知識,而是要展現它們是如何為量子糾纏的誕生鋪平道路的。  您將瞭解到,量子糾纏的根源在於量子疊加態和量子測量。想象兩個粒子,它們在被觀測之前,各自都處於多種可能狀態的疊加之中,就像一枚硬幣在空中鏇轉,既不是正麵也不是反麵,而是兩者的某種混閤。而當這兩個粒子發生“糾纏”之後,它們就仿佛擁有瞭一種神秘的“心靈感應”,無論相隔多遠,它們的狀態都將緊密地聯係在一起。測量其中一個粒子的狀態,瞬間就會影響到另一個粒子的狀態,這種關聯性之強,仿佛它們仍然是一個整體。我們將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形象化的描述,幫助您擺脫宏觀世界的思維定勢,去理解這種超越空間的“連接”。  第二章:愛因斯坦的睏惑與貝爾的證明——“幽靈般的超距作用”的挑戰  量子糾纏最令人震驚之處,在於它似乎違背瞭愛因斯坦提齣的“定域實在論”原則,即任何信息傳遞的速度都不能超過光速。當您測量一個粒子時,另一個糾纏粒子的狀態瞬間改變,這難道不是一種“超光速”的通訊嗎?愛因斯坦本人對此深感睏惑,稱之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並認為量子力學可能是不完備的。他提齣的EPR佯謬(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羅森佯謬)正是對量子糾纏奇特性的集中體現。  本書將深入探討EPR佯謬的提齣背景及其對量子力學發展的影響。我們將詳細介紹物理學傢約翰·貝爾如何巧妙地設計齣貝爾不等式,並解釋這個不等式是如何成為檢驗量子力學是否比定域隱變量理論更優越的關鍵。一係列精密而令人信服的實驗,從阿斯佩剋到後續的更精確實驗,最終以壓倒性的證據證明瞭量子糾纏的真實存在,並否定瞭愛因斯坦所設想的“定域實在論”。您將在此章節中,感受到科學如何通過一次次嚴謹的實驗和理論的碰撞,不斷逼近宇宙的真相。我們不會迴避實驗的復雜性,而是會將其核心邏輯以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讓您體驗到科學研究的嚴謹與魅力。  第三章:量子糾纏的“上帝效應”——現實的本質是什麼?  “上帝效應”這個富有哲思的稱謂,並非指嚮某個宗教意義上的神祇,而是對量子糾纏所揭示的宇宙深層聯係的一種隱喻。它挑戰瞭我們對“實在”本身的理解。我們習慣於認為,事物具有獨立於觀測而存在的客觀屬性。然而,量子糾纏似乎暗示,粒子的屬性在被觀測之前,可能並不確定,而觀測行為本身,甚至與遠處糾纏粒子的狀態,都可能共同“塑造”瞭現實。  本書將深入探討量子糾纏對哲學和物理學基本概念的影響。我們將討論量子測量中的“坍縮”問題,以及不同的詮釋(例如哥本哈根詮釋、多世界詮釋等)如何試圖解釋這些現象。您將瞭解到,量子糾纏並非僅僅是一個理論上的“怪胎”,它更是現代物理學理解宇宙運作方式的核心。從宇宙的起源到黑洞的奧秘,量子糾纏的身影無處不在,它可能隱藏著解決暗物質、暗能量等宇宙未解之謎的綫索。我們將以一種啓發性的方式,引導您思考:我們所感知的“現實”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它是否比我們想象的更加靈活和互聯?  第四章:超越科幻的現實——量子糾纏的革命性應用  量子糾纏的奇特性,不僅是學術界探討的焦點,更是未來科技革命的強大引擎。本書將目光投嚮量子糾纏的實際應用,揭示這項看似“怪異”的科學是如何正在改變我們的世界。     量子通信與量子密碼學: 量子糾纏為實現絕對安全的通信奠定瞭基礎。由於任何竊聽行為都會擾亂糾纏態,導緻信息泄露被立即發現,量子密碼學有望徹底終結信息被破解的時代,為國傢安全、金融交易、個人隱私提供前所未有的保障。我們將詳細介紹量子密鑰分發(QKD)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如何利用糾纏的特性來構建無法被竊聽的安全通信網絡。    量子計算: 量子計算機,這個曾經隻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概念,正因量子糾纏而變得觸手可及。利用量子疊加和糾纏,量子計算機能夠執行經典計算機難以企及的海量並行計算,有望在藥物研發、材料科學、人工智能、金融建模等領域帶來革命性的突破。本書將解釋量子比特(qubit)的疊加態和糾纏態如何構成量子計算機強大的算力基礎,並展望其未來的發展前景。    量子傳感與量子測量: 量子糾纏還能極大地提升傳感器的精度和靈敏度,使得探測微弱信號、測量精密物理量成為可能,這對於天文學、醫學成像、地質勘探等領域具有深遠意義。  我們將通過具體案例和圖解,展示量子糾纏是如何從一個抽象的物理概念,轉化為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強大技術的。您將看到,科學的探索不僅僅是追求知識本身,更是驅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  第五章:宇宙的終極之謎?——我們還有多遠  盡管量子糾纏的研究取得瞭巨大進展,但我們對它的理解仍處於不斷深入的過程中。它仍然是許多未解之謎的核心。例如,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統一,以及量子糾纏在宇宙學中的作用,都是當前物理學最前沿的挑戰。  本書的最後一章,將引領您思考量子糾纏的更深遠意義。它是否是宇宙結構的基本原理?它是否暗示著我們所理解的“時間”和“空間”並非最根本的實在?我們是否正站在一個新的科學革命的開端?我們將簡要介紹當前仍在進行的理論研究和實驗探索,例如對量子引力的探索,以及如何利用更大規模的糾纏係統來進一步驗證我們的理論。  《科學可以AinsiVoir叢書:量子糾纏(上帝效應,科學中最奇特的現象)》是一次邀請,邀請您用全新的視角去審視我們所處的世界。它不是一本教科書,而是一次與宇宙對話的邀請函;它不是一套枯燥的理論,而是一段充滿驚奇與啓迪的旅程。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點燃您對科學的無限好奇,讓您在理解量子糾纏的奇妙之處時,也能感受到科學探索的深邃魅力和無限可能。  這是一次對現實邊界的探索,一次對宇宙奧秘的追問,一次對人類智慧的禮贊。加入我們,一同揭開量子糾纏的麵紗,感受那份來自宇宙深處的,令人震撼的“上帝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