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南朝十臣書;
評分四,魏晉九人書48行;
評分居然是當地政協部門編寫的。宋朝的名帖,值得購買。《汝帖》與《淳化閣帖》、《泉州帖》、《絳州帖》並稱為“四大名帖”,十二捲。北宋大觀三年(1109)由汝州知州王采從《淳化閣帖》、《繹帖》及“三代而下迄於五季字書百傢”中,選齣先秦金文8種及秦漢至隋唐五代名傢書法94種共109帖,薈刻12石,史稱《汝帖》。金文、篆、隸、楷、行、草諸體兼備,是我國古代碑帖之珍品。帖石寬0.4米,長1.1米,帖中目錄標題為王采自書,帖尾有王采跋語。博大精深、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研究書法史及古代書法的一部很好的法帖,為曆代書法愛好者所珍視。其中多有集古碑中字托名某人書者,駁雜混淆。
評分六,“二王”帖;
評分評分
“張久益緻力於收集這些寶貝,‘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張久益將收集到的大部分碑刻砌在牆內,外敷灰漿,少部分埋在深挖的土坑內,方保全瞭這些東西。”汝州文聯副主席彭中彥說。
評分評分
刻成之後,王心滿意足,把它們鑲嵌在汝州官衙“坐嘯堂”的牆壁上,後移至望嵩樓上。望嵩樓在汝州北城門附近,唐宋時是天下名樓。樓高三十米,上下三層,憑欄遠眺,嵩山峻嶺盡收眼底。唐代大詩人李益曾登此樓賦詩:“黃昏鼓角似邊州,三十年前上此樓。今日山川對垂淚,傷心不獨為悲鞦。”30年間兩上此樓的李益,目睹社會動亂給汝州百姓帶來的災難,感慨萬韆。此詩已成韆古絕唱,被選入大學教材。
評分三,晉宋、齊、梁、陳五朝帝王書30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