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碑:一种象征形式在佛教传入之前与之后的运用

中国石碑:一种象征形式在佛教传入之前与之后的运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静芬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出版社
ISBN:9787100072762
版次:1
商品编码:10686111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75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艺术和宗教在人类的表达中是不同的范畴,各自以独立的方式存在并发展——但是它们也互相影响。宗教需求在哪一点上、怎样开始影响艺术实践?艺术形式在何时、怎样变成宗教实践的重要手段?审美因素——工艺的精美、材质的精良、比例的协调——在何时、怎样获得宗教意义?艺人或是工匠如何表达深奥的宗教理念?诠释这类问题在研究中国佛教艺术的过程中普遍适用,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石碑:一种象征形式在佛教传入之前与之后的运用》一书为探究这类问题建立了坚实的平台。例如,她指出中国竖立纪念性石碑的习俗远早于佛教的传入。她追踪了佛教思想上的变化,从集中于个人禅修转移到怜悯一切众生,这使得宗教图像、象征符号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她证明了这一思想体系从外来到中国如何逐渐适应本土习俗。最重要的是,在《中国石碑:一种象征形式在佛教传入之前与之后的运用》中,她描述了心灵手巧的艺人的创造性,他们大大地丰富了佛教艺术的外来风格,帮助这一信仰如此深刻地渗透进入这个庞大国家的群体意识中。

作者简介

  王静芬(Dorothy C.Wong),现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艺术系副教授,她专攻中国中古时期的佛教艺术,从事宗教与社会关系以及宗教文本与视觉表现之间的关系等艺术史课题的研究。除本书外,她还著有《法隆寺再思》(Horyoji Reconsidered)一书(任主编并有论文发表,2008年),并发表多篇与佛教艺术有关的论文。

目录

前言
致谢
年代表
导论
第一部分 传统中国石碑及其佛教对应物
第一章 中国石碑传统的古代根源
第二章 汉代石碑的起源和兴盛
第三章 北魏佛教造像碑的起源
第二部分 佛教造像碑的兴起
第四章 佛教造像碑的一般特征
第五章 佛教造像碑最初在山西的兴起
第六章 弥勒信仰和河南的造像碑
第七章 陕西佛教造像碑:佛道元素和民族差异
第八章 甘肃、宁夏地区的佛教造像碑
第九章 复式造像碑和大乘佛教图像学的进一步发展
第十章 四川佛教造像碑和中国净土图像之滥觞
结论作为一种象征形式的佛教造像碑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用户评价

评分

中国石碑:一种象征形式在佛教传入之前与之后的运用

评分

金石学研究的成果之一,美国优秀的博士论文

评分

书本身还可以,价格很给力

评分

质量真的很不错价钱给力

评分

龟的名声,到宋以后才逐渐不雅了。南朝陵墓石碑的碑座刻物,可以理解为龙子之一。其形状似一只大乌龟,凸目昂首,一足前迈,作负重匍匐爬行的姿 态。元代翰林传讲学士袁桷曾参与朝廷很多勋臣碑铭的撰作,他有诗咏道:“龟跌负穹石,浮语极褒多。”从实地调查情况来看,石碑的碑首。碑身为一块整石雕琢而成,碑座是用另一块巨石雕琢而成,两者之间以神卯结构相连,浑然一体。

评分

也是一部期待已久的书,不过商务印书馆的包装和印刷跟三联比,还是有差距的。书很好,是研究中国早期佛教造像的范本。

评分

古人认为龟是灵物,耐饥渴,有很长的寿命,所以用它托碑。五代以后,我国开始流传“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说法,并且根据每个龙子不同性格、爱好等特点,把它们装饰在不同的器物上。

评分

交货快、价格好、简便

评分

书正在阅读中,作者具有比较独特的视角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