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16
中国石碑:一种象征形式在佛教传入之前与之后的运用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中国石碑:一种象征形式在佛教传入之前与之后的运用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评分 评分
关于造像碑的研究,挺有意思
评分《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300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所言,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评分南朝陵墓石碑与神道石柱一样,从下往上逐渐“收分”,变小变窄,但肉眼是无法观察出这种微小变化的。“收分”既增加了石碑的稳定性能,又增加了整个石碑的美感。南宋曾极《金陵百咏.没字碑》咏叹道:“漫漫荒地浸绿芜,残碑一丈载龟跌。当年刻画书勋伐,雨打风吹字已无。”可见,早在南宋时期,墓碑已面目 全非。目前,梁代陵墓石碑共有12通,4通石碑较为完整,全部在南京境内;8通石碑仅剩龟跃座,其中6个角跌座在南京,2个龟跃座在丹阳梁文帝萧顺之建陵前。这些现存的梁代石碑中,以梁安成康王萧秀墓石碑数量最多,以梁始兴忠武王萧谵墓石碑文字最为完整,以梁临川靖惠王萧宏墓石碑雕刻纹饰最为精致华美。今 人歌咏六朝石碑形象地写道:“六百座碑,胜迹犹堪论兴废;三千行字,遗迹自可作文章。”棋盘山风景区满堂乡中水泉村季艳打来电话:“我家房东侧埋着一个石碑。村里要动迁,请记者协调文物部门保护这个石碑吧!”赶赴中水泉村,寻找查看这甬石碑。
评分画坛巨匠齐白石,幼年家贫好学,初以雕花匠为生。20岁那年,随师外出做活,见到一主顾家有部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五彩精致版 ,仔细翻阅之后,发现自己能画,多不合章法,故如获至宝,遂借来用勾影雷公像的方法,画了半年之久,勾影了16本之多。从此,他以所画为据来做雕花木活,既能花样出新,画法又合规则,为其后来绘画打下良好基础。
评分郭沫若先生是众所周知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诗人,然其能画,则鲜为人知。他尤喜画兰花,曾画兰赠友人范令棣先生。他之所以能画,是因在家塾“绥山馆”里,常描摹《芥子园画谱》。郭沫若先生曾为其弟郭开运画的《葵菊图》题诗道:“不因能傲霜,秋葵亦可仰。我非陶渊明,安能作欣赏。幼时亦能画,至今手犹庠。愿得芥子园,恢复吾伎俩。”郭老如能学画不辍,早当成名画坛了。
评分绝对值得一读,有内容,有方法。
评分本书并非一部以年代、地域或文化编排的通史,也不是一本仅仅研究古代中国青铜器铭文和纹饰的专著。作者不厌其烦地全而梳理考古发现、视觉艺术实例、铭刻资料和文献信息,并对一些重大课题进行深入研讨,其苦心所在,凝缩于对中国古代社会关键问题所产生的感悟之中。从某种角度讲,这些感悟实际上是对早期中国数千年历史发展脉络的概括性总结。试图勾勒出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在始创和形成进程中来自多方的贡献、错综复杂的形态与别具一格的特性。
中国石碑:一种象征形式在佛教传入之前与之后的运用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