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权社会,男儿玩政治才有正当性,女子当国,被蔑视为“牝鸡司晨”。有意思的是,在清王朝开国之初与即将终结之际,帝国的掌舵大权却掌握在两名女子手里:孝庄与慈禧。郭厚英的《两个女人一个清朝》从这两位太后切入对清王朝的考察,别开生面地呈现了中国王权政治较为隐秘的一面。
——《隐权力》作者吴思
历史可以写得浩瀚博大,可以写得波谲云诡,也可以写得隽永悠长,罕见是写得如此细腻温婉,从女性视角写女人的历史,在清史的惊涛骇浪中欣赏百媚横生,这是一本适合放在梳妆台上阅读的历史书。
——《世界历史有一套》作者杨白劳
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男人的角力场在殿前,女人的表演秀则在后宫。后宫政治源远流长。能脱颖而出的女人极为少数,清朝的这两个女人,却将中国历史后宫政治推向了高峰,完成了最后的巅峰之作,可敬可叹,可悲可喜、
——《那时汉朝》作者月望东山
有时候我也在反思,是不是太迷恋一种端庄肃穆的纯学术叙述,出处引用佐证逻辑性严密性一个不能少,为什么不能像该书写的那样,如流水般婉约清浅,如春花般摇曳生姿呢?毕竟文学性强烈的叙事才能更为人接受。只是还是有点怕模糊了文学和历史的差别。不过,历史和文学究竞有多大的差别呢?多重阐释空间的存在,才是一种文化资源的生命力所在啊。
——网友太平花
非常好的一本书,可以阅读珍藏!
评分第二本了
评分当年,像蒙古族与女真族那样的氏族社会,个人与家庭是没有姓氏概念的。因此,博尔济吉特部落的名称,就成为了后来的孝庄皇太后的姓氏。但是,孝庄的父母在她降临人世之后还是替她取了一个通俗上口的女孩子的名字,叫布木布泰。后世人考证,认为孝庄的名字应该与草原上流行的喇嘛教有关,含有“出世之人”的意思,也有人认为,布木布泰在原始蒙古语中的意思不过是一种用来装东西的大口袋而已,用粗制毛线编织而成。不过,我个人觉得后面一种的考据实在是无趣,我宁愿相信前者。
评分读《两个女人一个清朝》第一册时,说实在话,感觉作者的用笔有点拘谨。这也难怪,那是第一册,一个历史大故事的开局篇,作者必须悠着来。第二册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日月山川,历历在目,恩爱情仇,激荡而来。难得这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一份呵护之情。她没有强加自己的喜好 于读者。对于这一段大历史中的每一个风云人物,例如,多尔衮、皇太极、崇祯、李自成、张献忠、林丹汗都抱着一份绝大的同情。不因成功者而过分溢美,也不因失败者而肆意贬低。这样的态度很好。历史过去了数百年,兴衰成败好比一出戏。只要在历史上努力过的,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我们也不可以任意地抹杀了他们。
评分买给女儿,比书店便宜,女儿喜欢。
评分包装精致。
评分“随后美妇又问起承畴家眷,知承畴上有老母,下有妻妾子女,她却佯作凄惶的情状,一双俏眼,含泪两眶,顿令承畴思家心动,不由的酸楚起来。那美妇又设词劝慰,随即提起玉壶,令承畴喝饮。承畴此时,已觉口渴,又被她美色所迷,便张开嘴喝了数口,把味一辨,乃是参汤。美妇知已入彀,索性与他畅说道:“我是清朝皇帝的妃子,特怜将军而来。将军今日死,于国无益,于家有害。”承畴道:“除死以外,尚有何法?难道真个降清不成?”美妇道:“实告将军,我家皇帝,并不是要明室江山,所以屡次投书,与明议和,怎奈明帝轻信邪言,屡与此地反对,因此,常要打仗。今请将军暂时降顺,为我家皇帝主持和议,两下息争,一面请将军作一密书,报知明帝,说是身在满洲,心在本国。现在明朝内乱相寻,闻知将军为国调停,断不至与将军家属为难。那时家也保了,国也报了,将来两国议和,将军在此固可,回国亦可,岂不是两全之计么?”这一席话,说得承畴心悦诚服,不由的叹息道:“语非不是,但不知汝家皇帝,肯容我这般举动否?”美妇道:“这事包管在我身上。”言至此,复提起玉壶,与承畴喝了数口,令承畴说一允字,遂嫣然一笑,分花拂柳的出去。看官!你道这美妇是何人?便是太宗最宠爱的庄妃。因闻承畴不肯投降,她竟在太宗前,作一自荐的毛生,不料她竟劝降承畴,立了一个大大的功劳。”
评分第二本了
评分孝庄计赚多尔衮这一段也好看。多尔衮感觉被孝庄计算了,却既无奈又欣喜。这一份暧昧的心情难以述说。书中像这样的好情节有很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