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英语

导游英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陆志宝 编
图书标签:
  • 导游英语
  • 旅游英语
  • 英语口语
  • 口语表达
  • 旅游行业
  • 英语学习
  • 实用英语
  • 外语学习
  • 服务英语
  • 英语词汇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旅游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63711048
版次:1
商品编码:1072112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导游外语系列丛书
出版时间:2003-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0
字数:137000
正文语种:中文,英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和稳定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就对导游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适应旅游业大发展的形势和导游员提高素质的要求,我们组织编写了《导游外语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的基本内容由社会与文化、景点介绍和情景对话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涉及中国国情、地理、历史、文化、民族、宗教、民俗、饮食、物产、建筑等内容;第二部分为一些重点景区景点介绍,目的是为导游提供景区景点外语导游的范本;第三部分以实用性为特点,以导游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背景设计情景对话,为读者提供了规范性旅游接待佳话的范例。本套丛书语言规范,实用性强,既可作为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培训教材,也适合各旅游院校导游专业外语教学使用,同时也是广大旅游、外语爱好者的休闲读物。

目录

第一部分:社会与文化
Lesson 1 中国概况
Lesson 2 现代中国社会
Lesson 3 中国传统节日
Lesson 4 少数民族
Lesson 5 中国的主要宗教
Lesson 6 儒家和道家
Lesson 7 中国烹饪
Lesson 8 茶叶与丝绸
Lesson 9 工艺品
Lesson 10 京剧和杂技
Lesson 11 国画、书法和篆刻
Lesson 12 武术和气功
Lesson 13 中国传统医药
Lesson 14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

第二部分:景点介绍
Lesson 1 长城
Lesson 2 故宫
Lesson 3 地下宫殿——定陵
Lesson 4 颐和园
Lesson 5 北京胡同
Lesson 6 桂林
Lesson 7 敦煌石窟
Lesson 8 苏州和园林
Lesson 9 二千年之前的兵马俑
Lesson 10 黄山
Lesson 11 长江三峡
Lesson 12 文化灿烂、景色迷人的地方
Lesson 13 云南丽江
Lesson 14 杭州西湖
Lesson 15 上海外滩与浦东

第三部分:情景对话
Lesson 1 机场迎接
Lesson 2 欢迎词
Lesson 3 讨论日程安排
Lesson 4 解说中国钱币
Lesson 5 在上海一家餐馆里聊天
Lesson 6 修理用品
Lesson 7 打电话
Lesson 8 办理入住
Lesson 9 购买中国国画
Lesson 10 安排特别的饮食
Lesson 11 购买柯达胶卷
Lesson 12 购买地毯和毛毯
Lesson 13 结账退房
Lesson 14 购买机票
Lesson 15 在理发馆
Lesson 16 看病
Lesson 17 广东菜
Lesson 18 询问海关规定
Lesson 19 与饭店经理的一席谈话
Lesson 20 美国人爱喝什么酒?
Lesson 21 欢送词
在导游中可用的简单的动词
参考书目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假设名为《环球美食地图:风味探索与文化品鉴》的图书简介,内容详尽,旨在避免任何提及您的原书名或AI生成痕迹。 --- 图书名称:环球美食地图:风味探索与文化品鉴 图书简介 在这部宏大而细腻的美食史诗中,我们将踏上一场横跨五大洲、溯源千年历史的味觉冒险。这不是一本简单的食谱集,而是一份深入探讨全球饮食文化、烹饪哲学与社会变迁的深度考察报告。我们旨在揭示食物如何成为塑造文明、传承信仰和维系社群的无形纽带。 第一部分:风味的起源与地理的印记 本书的开篇聚焦于“风土”(Terroir)的概念,探讨地理环境如何决定了特定地区的食材禀赋和烹饪传统。 一、从土壤到餐桌:地域的塑造力 我们将详细分析气候、土壤成分、水文条件如何影响可可豆的风味复杂度、橄榄油的果香层次,以及不同产区葡萄酒的单宁结构。例如,我们将对比摩洛哥塔吉锅中慢炖的羊肉,与日本和牛在精准温度下烤制的风味差异,追溯其背后的微气候差异。 二、香料之路的遗产与重塑 香料不仅仅是调味品,它们是古代贸易网络、政治权力更迭和文化碰撞的实体见证。本部分深入追踪了胡椒、肉桂、丁香等核心香料,从印度尼西亚的群岛到威尼斯港口的贸易路线。我们将剖析丝绸之路对中亚和东欧饮食结构产生的永久性影响,并对比欧洲“大航海时代”后,香料如何从稀有奢侈品转变为全球日常必需品的历史轨迹。 三、主食的文明密码 从东南亚的稻米文化到拉丁美洲的玉米信仰,再到欧洲的黑麦与小麦的轮替,主食的选择定义了一个文明的生存策略。我们深入研究了发酵技术(如欧洲酸面包与韩国泡菜)在提升营养价值和延长食物保质期中的关键作用,并探讨了现代工业化对传统谷物多样性造成的冲击与保护努力。 第二部分:烹饪哲学:技术、仪式与传承 美食的精髓在于烹饪技艺与背后蕴含的文化仪式。这一部分将解构不同烹饪流派的核心哲学。 一、精准与火候的艺术 我们将详细剖析分子料理如何挑战了传统烹饪的边界,以及它对食材质地和口感呈现的革新性探索。与之相对,本书也对传统中式“火候”的掌握进行了细致的田野调查。例如,对粤菜中“镬气”的科学性与经验性分析,揭示其对风味产生的不可替代性。 二、餐桌的社会学:仪式与等级 食物在社会互动中扮演的角色远超营养供给。我们将考察法国高级料理(Haute Cuisine)中的用餐礼仪如何反映阶级结构,以及在许多中东文化中,共享一盘食物所体现的款待精神与部落忠诚度。此外,对日本茶道中“一期一会”的意境在餐食准备中的体现,提供了对专注与短暂美学的深刻见解。 三、失落与复兴的食谱 许多传统技艺正面临失传的风险。本书记录了对最后一代传统制作手工面条的匠人、使用特定古老工具制作奶酪的农户的访谈。同时,我们也关注全球范围内的“慢食运动”和“农场到餐桌”运动,它们如何试图重建人与食物之间更负责任、更具连接性的关系。 第三部分:跨界与未来:融合、适应与可持续性 当代饮食景观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快速演变,融合(Fusion)和可持续性成为新的关键词。 一、全球风味的交响 “融合菜”并非新鲜事物,但现代技术和全球旅行加速了它的步伐。我们将分析秘鲁的“日裔拉丁融合菜”(Nikkei)的形成过程,如何将日本的精细处理与秘鲁的酸辣基调完美结合。同时,探讨亚洲移民在美洲和欧洲建立美食新据点的过程,以及他们如何在保持核心风味的同时,顺应当地食材的可及性进行创造性调整。 二、人造食物与伦理困境 随着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压力,替代性蛋白质(如植物基肉类和细胞培养肉)正在重塑未来餐盘。本书不带预设立场,客观地分析了这些技术创新在口味还原、营养价值以及对传统畜牧业和土地使用的伦理影响。 三、食物的未来:韧性与多样性 最后,本书探讨了如何建立更具韧性的全球食物系统。这包括对地方性、抗病虫害作物品种的保护,以及城市农业、垂直农场等新型生产模式的潜力。我们呼吁读者重新审视自身的消费选择,理解每一次进食行为都是对未来风土和文化多样性的一次投票。 总结 《环球美食地图:风味探索与文化品鉴》是一次对人类经验的深度挖掘。它邀请读者放下筷子,拿起历史的卷轴,去品味那些隐藏在酱汁、烘烤声和香料气味背后的宏大叙事。食物,是理解世界的终极语言。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导游英语》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一直对自由行充满热情,但每次出国面对当地导游的快速讲解或者需要自己跟团时,总感觉像是隔着一层雾里看花,很多精彩的细节因为语言障碍而错过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旅行体验。它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机场问询、酒店入住,到景点介绍、特色餐饮推荐,甚至是紧急情况处理,都覆盖得非常全面。尤其是关于文化差异和当地风俗的讲解部分,简直是神来之笔,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说”英语,更教你如何“理解”和“融入”当地的文化语境。举个例子,书里专门有一章讲了如何用更地道、更具感染力的方式来描述历史遗迹的沧桑感,而不是仅仅堆砌时间、地点这些枯燥的知识点。我特别喜欢它提供的那些“万能句式”和“情景对话模拟”,它们不是那种死板的教科书式对话,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实操性,让我感觉自己真正在进行一场真实的演练。现在我出门旅行,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能自信地与当地人交流,甚至能自己为同行的朋友做个小小的“影子导游”了,那种掌控全局的满足感,是任何攻略都无法给予的。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一个普通英语学习工具的范畴,它更像是一张通往世界各地文化深处的“秘密钥匙”。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我非常欣赏,它有一种老派的、沉稳的专业感,但又不失亲切。不像很多教材那样追求“时髦”的表达,而是专注于那些经久不衰、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能被理解的核心表达。我过去最大的痛点是,我背了很多“酷炫”的俚语,结果在正式场合或者面对年长人士时,反而显得格格不入。这本《导游英语》回归了英语交流的本质:清晰、准确、礼貌。它对那些容易混淆的词汇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辨析,例如“sightseeing”和“touring”在语境上的细微差别,或者“polite”和“courteous”在正式程度上的区分。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声音的运用”也有所涉及,比如讲解宏大场景时,声音的抑扬顿挫应该如何控制才能达到最佳的震撼效果。这已经超出了“英语学习”的范畴,更像是一门“公众演讲的艺术”。我发现自己开始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语调和停顿,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谈,也变得更加有条理和吸引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会你如何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沟通者”,而不仅仅是一个“能说英语的人”。

评分

我是一位资深的旅行爱好者,每年都会去不同的国家进行深度游。我对市面上那些只教你点菜和问路的旅游指南感到厌倦了。因此,当我翻开《导游英语》时,我立刻被它的“进阶内容”所吸引。它没有浪费篇幅在基础的A B C上,而是直接切入了中高级的交际场景。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谈判与议价”的章节。在一些充满烟火气的集市或与当地小商贩打交道时,准确的表达和恰当的幽默感是成功的关键。这本书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文化敏感度词汇表”,告诉你哪些词汇在特定文化中可能是冒犯性的,哪些表达方式则能迅速拉近距离。此外,它对“描述性语言”的深度挖掘令人佩服。比如,如何用英语生动地描绘一道菜肴的味道(不仅仅是“delicious”),而是用“earthy undertones”、“a bright, citrusy finish”这样专业且富有层次的词汇来提升体验感。这本书似乎是为那些不满足于走马观花,而是想真正深入体验当地生活的人士准备的。它提升的不是你的应试能力,而是你对世界的感知力和表达力。

评分

我拿到这本《导游英语》时,说实话是抱着一种怀疑态度的。市面上关于旅游英语的书汗牛充栋,大多内容陈旧,要么是“How are you?”“Thank you.”的简单堆砌,要么就是为了凑字数而塞入大量与实际导游工作毫不相关的语法讲解。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的深度和广度令人惊叹。我尤其赞赏它对于“讲解技巧”的剖析,这才是区分普通游客和合格导游的关键。比如,书中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游客(例如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家庭团、追求刺激的探险团)在讲解时应采取的侧重点和语速调整。作者似乎非常了解一线导游的真实困境,比如如何巧妙地引导游客消费而不显得过于功利,如何处理突发的小型冲突,如何用幽默感化解冷场。这些内容是普通游客通常接触不到的,但掌握了它们,能让你的旅行体验瞬间升级。它更像是一本“职业素养养成手册”,而非简单的词汇书。里面的案例分析非常贴近真实情境,比如如何向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解释一个复杂的宗教故事,它提供的不仅仅是词汇,更是“叙事结构”和“情绪调动”的方法论。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讲故事”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对于任何想要提升沟通能力的人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

老实说,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只是想在带父母出游时能充当一下“应急翻译”。但这本书带给我的远远超出了预期。它的结构设计非常人性化,采用了模块化的学习方式,你不需要从头到尾死记硬背,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旅行计划,随时抽取需要的模块进行强化训练。我最喜欢的是它的“文化禁忌速查手册”部分,里面用图表的形式清晰地列出了不同地区在肢体语言、送礼、用餐礼仪上的注意事项。这对我这种容易“无意冒犯”的人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更妙的是,这本书对于“讲述个人故事”的方式进行了深入指导。导游的魅力往往在于他们如何将自己的经历与所介绍的景点或文化背景巧妙地结合起来。书中提供了大量范例,教你如何将“我昨天在街角看到的有趣一幕”变成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插曲,从而活跃气氛,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它教的不是“如何说英语”,而是“如何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富有魅力的社交互动”。这种注重情商和文化理解的教学方法,让这本书在众多语言学习材料中显得独树一帜,极具实用价值。

评分

二千Y年之前的兵马俑

评分

(67%好评)

评分

5

评分

(100%好评)

评分

9

评分

很好,超值,下次还来

评分

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

评分

Lesson

评分

文章不错,全英文,就是要这样才能锻炼出英语能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