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A problem-based Approach]

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A problem-based Approach]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坎宁安 等 著,赵中建 译
图书标签:
  • 教育管理
  • 教育
  • 管理学
  • 问题导向学习
  • 教学
  • 领导力
  • 学校管理
  • 教育政策
  • 高等教育
  • 教育创新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
ISBN:9787534349447
版次:1
商品编码:1076795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
外文名称: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A problem-based Approach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3-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47#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建国以来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
作为教育管理的导论性著作,《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向读者展示了教育管理领域当前变革的各个方面及其思考,展示了学校管理者每天都会面临的一系列复杂的管理问题和挑战,如学校和社会的日益多样性、教育改革和技术发展对学习环境的影响等。该书不仅继承了教育管理研究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性的和经验性的传统,还仔细考察了道德的、种族的、行为的意义以及批判性思维、最佳的实践和实地情境。该书运用了问题解决的方法,为读者提供了分析并应用知识于真实情境的机会。
《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为实际的学校组织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理论,包含了反映当前急迫的教育问题的真实例子,为学生提供了反思、发展技能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辑选了众多学者、研究者和实践者针对教育管理实践性问题的反思性论文。
每一章都有对开发教育管理产生影响的基本理论、研究和实践。
第六章 展示了诊断性清单,以让读者有机会辨别自己的领导风格,并分析自己在实践中是如何表现这些领导风格的。
第十三章 展示了四个独特的、真实的基于问题的学习项目。

内容简介

作为教育管理的导论性著作,《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向读者展示了教育管理领域当前变革的各个方面及其思考,展示了学校管理者每天都会面临着的一系列复杂的管理问题和挑战,如学校和社会的日益多样性、教育改革和技术发展对学习环境的影响等。该书不仅继承了教育管理研究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性和经验性的传统,还仔细考察了道德的、种族的、行为的意义以及批判性思维、最佳的实践和实地情境的机会。该书运用了问题解决的方法,向读者提供了分析并应用知识于真实情境的机会。
《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
为实际的学校组织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理论。
包含有反映当前争迫的教育问题的真实例子,向学生提供了进行反思、发展技能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辑选了众多学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对教育管理实践性问题的反思性论文。
每一章有为开发教育管理产生影响的基本理论、研究和实践。
第六章展示了诊断性清单,以让读者有机会辩别自己的领导风格,并分析自己在实践中是如何表现这些领导风格的。
第十三章展示了4个独特的、真实的基于问题的学习项目。

内页插图

目录

总序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章 管理理论和领导责任/1
引子:弗莱姆·斯瑙匹斯学区的领导差异/1
一、管理的过程和知识/4
二、元叙事/5
(一)科学方法/8
(二)过渡的:现实主义、主观主义、自然主义、结构主义/9
(三)批判理论:价值观、伦理和控制/11
(四)性别与种族/12
(五)后现代主义、广域领域和超越/14
三、管理纲要/17
四、道德问题/20
五、教育管理的知识基础/22
六、结论/26
档案袋物品/28
推荐阅读文献/28

第二章 教育管理者的工作情境和视角/29
引子:斯克里夫纳中学——理解工作情境/29
一、联邦和州的角色/31
二、广泛而又复杂的背景/32
三、教育的起源/33
(一)土地赠与/37
(二)救济/37
(三)国防/37
(四)平等的教育机会/38
(五)世界水平的经济竞争能力——从1980年至今/40
四、确立国家目标/43
五、20世纪90年代以来/46
六、对新的教育需求做出回应/48
七、州的作用与回应/49
八、21世纪的挑战/54
九、结论/56
档案袋物品/58
推荐阅读文献/58

第三章 学校改革/60
引子:布鲁洛克学校改革/60
、改革模式与21世纪/61
二、学校改革的评价/65
(一)发现新的方向/67
(二)支持改革事业/69
(三)变化世界中的共同主题/69
三、所需要的改革/72
(一)创新性计划/72
(二)其他革新模式及其优点/77
四、运用技术厂81
五、领导能力的挑战/85
六、结论/86
档案袋物品/87
推荐阅读文献/88

第四章 文化多元与社区关系/90
引子:费尔黑文市的文化冲突/90
一、学校中的多元化/92
(一)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阶层/92
(二)美国人口统计/93
(三)关于我们所使用的语言/95
二、种族分类:名字意味着什么?/95
(一)文化同一性/96
(二)文化的过渡/99
三、偏见和歧视/100
四、学校中的歧视/102
五、竞争的观点:解决种族、阶层和性别问题的理论、模式和方法/103
(一)文化缺失法/103
(二)单一群体研究法/106
(三)多元文化教育法/106
(四)社会公正教育方法/107
六,种族歧视、隔离和融合/110
(一)磁石学校/110
(二)美国学校的语言多样性:教育计划选择/111
七、建立学校、家庭与社区的伙伴关系/115
八、联系学校和社区组织/119
九、结论/121
档案袋物品/121
推荐阅读文献/121

第五章 学区的组织结构与领导/123
引子:挑战奥费利亚高中的旧行为/123
一、地方的角色/124
二、地方学区/125
三、学校董事会/127
四、学区教育局长/130
五、中心办公室的运作/133
六、学校管理者/138
(一)校长:教学领导者抑或学校管理者/141
(二)典型的一天/144
七、结论/147
档案袋物品/148
推荐阅读文献/149
附录5.A联合的AASA-NSBA教育局局长准则/149

第六章 成功的学校领导/151
引子:办学水平不断下降的阿特拉斯·施拉格高中/151
一、评估领导的特征/153
二、领导范式:不断增长的知识基础/154
三、领导的工具分析/156
(一)麦克格里格的X和Y理论/156
(二)俄亥俄州的研究/158
(三)新的管理模式/160
(四)情境型和应变型的领导/162
(五)密歇根大学的研究/169
四、新近的领导理论/172
(一)追求卓越/173
(二)高效率人士的7种习惯/174
(三)学习型组织/176
(四)新领导科学/176
(五)全面质量管理/178
(六)校本管理/179
(七)文化领导/180
(八)转换型领导/182
五、反思型实践者/183
六、领导的品质或领导技能/186
七、结论/187
档案袋物品/189
推荐阅读文献/190
附录6.A框6.1得分说明x-Y量表/190
附录6.B框6.4得分说明领导行为测量/191
附录6.c框6.5得分说明偏爱管理风格测量/192
附录6.D有效的学校领导的21个组合领域/194

第七章 领导的道德与伦理向度/196
引子:库亚马克高中对价值冲突的处理/196
一、领导的目的/196
(一)成为真正的人/197
(二)文化的角色/198
(三)澄清和解决价值冲突/199
(四)真实的自我/202
二、创造共同体/204
建立一所伦理型学校/204
三、以伦理为基础的领导/206
(一)转换型领导/206
(二)公仆型领导/207
(三)以原则为中心的领导/207
(四)服务/208
四、伦理行为的基础:良好行为的标准/209
……
第八章 课程计划的开发、实施与评价
第九章 学生人事服务
第十章 人力资源管理
第十一章 学校与法律
第十二章 资源分配与管理
第十三章 基于问题的学习项目

精彩书摘

据学区官员说,去年春季,栎树高中注册入学的学生,很多是居住在麦萨·格兰德地区,其中东南亚人占29.7%,拉丁美洲人占27.3%,非洲裔美国人占26.39/5,白人占13.3%,亚洲其他人种占1.5%,其他占1.9%,其中非裔美国人中有270人来自索马里。据东非青年研究中心主任加玛说,在学校里,索马里学生孤僻独处,不和外人交往。相对来说,索马里人在美国人眼里是陌生的,很难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宿点。在学校里,索马里人形成明显的一组群体。他们中大多数是穆斯林。妇女和女孩多带面纱,系围巾遮住自己的头发。但是加玛认为,这种不同只是表面的,真正的分歧是深层次的。
在索马里,妇女很少出去工作或驾驶汽车,男人也不让妇女做这种事。伊斯兰教法律禁止喝酒、吸毒和婚前发生性行为,强奸将受到严重惩罚。索马里人不能同与自己没有关系的异性有肌肤之亲。他们对食物的规定也是相当严格的,例如,他们不食猪肉。作为穆斯林他们每天要祈祷好几次。
这些文化的不同使其他同学认为索马里人是不友好、不合群的,许多人曾经冒犯过他们的禁忌。许多索马里家长向校方领导抱怨:一些学生故意触碰索马里女孩并以引起这些女孩的愤怒为乐。其他种族的男孩试图跟索马里女孩接近说话。对于此事,加玛先生评论说:“这种事情绝对不允许发生。”
对于校方人员、警察和外围群体而言,由于语言和风俗习惯的不同,交流也形成了障碍,从而也会引发其他一些问题。
加玛认为:由于索马里孩子在学校里经常遭受挑衅,引起所有部落的家长感到极度痛苦和不安。他们认为索马里人本来就是一个遭受内战摧残的民族,本希望在这里找到和平。
校长助理巴拉斯认为美国公众不习惯将移民和难民区分开,他断言:索马里人到达美国的形式决定着他们在美国将受到的待遇。
去年,索马里学生家长向为栎树高中提供生源的约林斯初中(RawlinsMiddleSch001)抱怨,希望校方采取措施禁止对索马里学生的诽谤和侮辱。校方并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因此,多次召开有索马里社区成员、校方人员、费尔黑文市警方、其他种族的学生家长和其他对此事感兴趣的党派团体参加的会议。加玛说:“对此已采取了措施,但效果不够理想,索马里学生和家长对校方非常失望。”
这些家长认为警方也没有阻止这种事件的发生。一位费尔黑文市青年服务队的警官说:“索马里家长认为警察只是在阻止索马里人的孩子。其实,这些孩子告诉他们家长的只是一面之词。”
自从上次骚乱之后,各种团体组织,如费尔黑文大学的“学生城市青年团”向栎树高中和索马里社区提供了帮助。但是,人们知道骚乱还会发生。加玛说:“这次骚乱只是暂时结束,也许下周或明年骚乱还会出现。”

前言/序言

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中的许多人常常为教育科学教材的陈旧落后而痛心疾首;作为教育学人,我们中的许多人也常常对经济学、社会学等显学学科教材建设的突飞猛进而称羡不已。
于是,我们坐卧不安,我们摩拳擦掌,我们立志超越,我们走到了一起。经过几年的努力,涵盖当代高等学校教育学专业的全部主干课程的大型海外教材《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呈现在读者面前。
许多年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和高等学校教育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步伐极为缓慢,师范教育的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这三门课程多年不变,教育学专业的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的选择空间相当狭小。可以说,改变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和高等学校教育学课程的落后状况,是《译丛》的最为基本的宗旨。
另一方面,随着教育事业改革的深化,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日益复杂,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极为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能力。《译丛》追求的另一宗旨正是通过奉献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科学知识体系,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深化。
在过去的几年中,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已经取得相当明显的成效。深化课程改革的一种重要途径是引进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高校教材,藉此提高教育质量和增进学生的学习能力。《译丛》的宗旨和思路与我国高校教材改革的这种方向是一致的,而且是高校教材改革过程的组成部分。
促进学术交流,是《译丛》向往的又一宗旨。学术沟通的障碍,表征是交际语言,而深层原因则是学术语言与学术规范。
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 教育是一个不断演进的领域,其复杂性与挑战性日益凸显。在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教育管理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需要应对层出不穷的问题。从课程改革到师资建设,从校园文化到学生发展,再到技术融合与资源分配,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潜藏着棘手的难题。传统的、基于理论灌输式的管理模式,往往显得捉襟见肘,难以有效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更加贴近实践、注重实效的教育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即“基于问题的方法”。 本书《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并非直接罗列枯燥的理论公式或抽象的政策条文,而是将教育管理的实践场所作为起点,将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真实困境与挑战视为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核心。它旨在打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帮助教育管理者掌握一套系统性的思维框架与工具,以积极、主动、创新的姿态去诊断、分析、评估并最终解决教育管理中的各类问题。 一、 深刻理解“问题”在教育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本书认为,问题并非教育管理的“意外”或“障碍”,而是其内在的驱动力与学习的机会。每一个问题,无论是微小的教学调整,还是宏观的学校发展瓶颈,都蕴含着改进和提升的空间。因此,教育管理者首先需要具备识别问题的敏锐度,以及将问题视为学习契机的积极心态。 问题的种类与层次: 管理者需要理解问题并非单一类型。它们可能源自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学生行为偏差的普遍化、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均衡、家校沟通的障碍、技术应用的滞后,甚至是教育公平性的挑战。这些问题又可以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例如,短期可见的执行层面问题,中长期发展策略层面的问题,以及深层次的教育理念与价值观层面的问题。 问题的根源诊断: 仅仅发现问题是不够的,关键在于深入探究问题的根源。本书将引导读者运用多种诊断工具和分析模型,例如鱼骨图(Ishikawa Diagram)、SWOT分析、帕累托分析(Pareto Analysis)等,来系统地剖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制度性因素?是人为因素?是资源限制?还是外部环境变化?准确的根源诊断是制定有效解决方案的前提。 “问题导向”的思维转变: 告别被动应付,采取主动解决。基于问题的方法要求管理者从“发现了问题该怎么办”的被动模式,转变为“我们能通过解决这个问题获得什么提升”的主动模式。这种思维转变是实现教育管理持续改进的关键。 二、 构建系统性的问题解决框架 本书将为教育管理者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分步骤的问题解决框架,帮助他们系统地应对挑战。 问题的界定与表述: 准确地界定和清晰地表述问题至关重要。一个模糊或被误读的问题,必然导致无效的解决方案。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将抽象的困扰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问题陈述,明确问题的边界、影响范围以及期望达成的状态。 信息收集与分析: 在界定问题后,需要进行全面的信息收集。这可能涉及数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案例研究,以及文献回顾等。本书将强调如何批判性地评估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并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从海量信息中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线索。 解决方案的生成与评估: 面对同一问题,往往存在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本书将介绍创造性思维技术,如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等,鼓励管理者从多元角度出发,产生创新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将强调对备选方案进行系统性评估,考量其可行性、有效性、成本效益、风险以及对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方案的实施与监测: 制定出再好的方案,若不能有效实施,则只是纸上谈兵。本书将深入探讨方案实施的策略,包括资源调配、人员沟通、风险管理、时间规划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将强调建立有效的监测与评估机制,及时跟踪方案执行情况,并根据实际反馈进行调整与优化。 经验总结与知识转化: 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宝贵的学习经验。本书将引导管理者如何对整个问题解决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并将这些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知识与最佳实践,为未来应对类似问题提供借鉴。 三、 聚焦教育管理的关键领域应用 本书的应用并非泛泛而谈,而是将“基于问题的方法”具体应用于教育管理中的核心领域,使其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性。 课程与教学的优化: 如何设计更具吸引力、更贴近学生需求的课程?如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如何应对技术发展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本书将引导管理者运用问题导向的思路,分析当前课程与教学的短板,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如何为教师提供有效的专业发展机会?如何建立积极的教师协作文化?面对教师的职业倦怠、能力发展瓶颈等问题,本书将提供分析和解决的思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学生发展与成长的支持: 如何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业、品德、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如何构建更加包容和支持性的校园环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本书将引导管理者审视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并设计更具人文关怀和科学性的支持策略。 学校治理与领导力: 如何建立高效的学校管理体系?如何提升学校的决策能力和执行力?如何构建积极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网络?面对日益复杂的学校治理需求,本书将帮助管理者理解和运用基于问题的方法,提升学校的整体运营效率与影响力。 教育技术与信息化: 如何有效地将教育技术融入教学与管理,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如何解决技术应用的资源、培训、伦理等问题?本书将指导管理者如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审慎而有效地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教育公平与质量保障: 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促进教育公平?如何建立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测与保障体系,确保教育的普惠性与高质量?本书将引导管理者思考并解决这些长期而艰巨的挑战。 四、 培养面向未来的教育管理者 《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一批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具备创新精神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未来教育管理者。 批判性思维与反思能力: 鼓励管理者不盲从,善于质疑,能够独立思考,并对自己的决策与行为进行深刻反思。 协作与沟通能力: 教育管理并非孤军奋战,而需要与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多方有效协作和沟通。本书将强调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何建立共识、凝聚力量。 创新与应变能力: 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管理者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预见趋势,并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策略,应对未知的挑战。 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育管理领域日新月异,管理者需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本书并非一套僵化的操作手册,而是一种开放式的思维模式与解决问题的路径。它鼓励管理者在实践中探索、在反思中成长。通过掌握“基于问题的方法”,教育管理者将能够更加自信、从容地应对挑战,不断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的更高价值。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对教育政策制定有长期关注的观察者,我发现这本书在对宏观政策与微观执行之间的“转化鸿沟”的探讨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很多管理学书籍往往停留在政策的理想蓝图层面,但这本书却毫不留情地揭示了当政策落到具体学校层面时,如何被层层稀释、扭曲或执行走样。作者通过一系列详尽的案例分析,展示了权力结构、资源分配不均以及文化差异如何共同作用,使得本意良善的改革举步维艰。这种“自下而上”的批判视角,比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灌输更有力量,因为它真正触及了问题的根源。它迫使读者去思考,真正的“管理”艺术,也许在于如何巧妙地在既定的规则框架内,为一线教师和学生争取到最大的自主空间和支持。这本书就像一面棱镜,折射出教育管理领域的复杂性与灰色地带,让人在敬佩之余,也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评分

我对这类严肃的学术读物通常抱有一种审慎的态度,毕竟市面上太多挂着“前沿”招牌,实则内容陈旧的作品。然而,这本书的结构布局展现出了极高的逻辑自洽性,让人在阅读的每一步都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教育生态的敏锐洞察力。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引导你进行批判性思考。我特别欣赏它在探讨某一管理困境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多维度分析的视角,它不会急于给出单一的“正确答案”,而是会展示出A、B、C几种主要的应对策略及其潜在的副作用,这使得读者能够形成一套更加成熟和全面的判断力。书中对特定管理学流派的梳理也做得极其精炼,没有冗余的理论复述,而是直接将核心思想与其在教育实践中的适用性挂钩,这对于时间宝贵的管理者来说,无疑是一种高效的学习途径。读完一部分,我常常需要停下来,结合自己工作中的一些模糊地带进行对照反思,这种内观的过程,是其他任何碎片化信息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绝对称得上是业界典范。清晰的字体、合理的页边距,以及大量使用的图表和流程图,都极大地减轻了长时间阅读带来的视觉疲劳。更关键的是,作者在内容组织上,似乎深谙读者的“认知负荷”规律。它并不是一开始就抛出最难啃的骨头,而是循序渐进,从基础的概念澄清入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决策模型构建。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些章节对“制度惰性”的剖析,那种入木三分的描述,几乎让人拍案叫绝,因为它精准地捕捉到了组织变革中最难撼动的那些无形障碍。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运用书中提供的术语和分析框架去观察和评论身边发生的事情,这表明知识已经从被动接收转化为了主动思考。对于那些渴望系统性提升自己理论素养,但又惧怕传统教科书晦涩难懂的教育工作者而言,这本书提供了一种近乎完美的平衡点——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读性。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色彩搭配大胆却不失专业感,厚实的纸张拿在手里分量十足,一看就知道是本扎扎实实的学术著作。我原本对教育管理这个领域抱有一些刻板印象,觉得无非是些枯燥的规章制度和流程讲解,但翻开扉页后,那种扑面而来的求知欲瞬间被点燃了。作者在序言中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叙事框架,让人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一本工具书,而是在参与一场对现代教育体系深层次弊病的诊断与治疗。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其引用的案例,每一个都像是从现实的教育现场直接截取下来的片段,充满了烟火气和复杂性,远非教科书上那种理想化的模型可比。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在思考,如果我是那个身处困境的校长或管理者,我将如何运用书中所提及的理论工具来破局。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和深度,让我对教育领域内“管理”二字的内涵有了全新的理解——它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命令,而更像是一种复杂系统中的动态平衡艺术。这种书籍,无疑是为那些真正想深入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准备的“硬核”读物。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冲击,在于它彻底颠覆了我对“效率”在教育领域中地位的理解。以往总认为,管理就是追求最优的资源配置和最高的教学产出比,但作者通过引入人文关怀和社会公平的视角,深刻地论证了在教育这一特殊领域,“效率”必须服从于更长远的价值目标,否则将带来不可逆转的异化。我反复阅读了关于“教师职业倦怠与组织文化重塑”的章节,其论述逻辑严密,数据支持充分,描绘出了一种极具说服力的图景:一个健康的管理环境,其核心目标应该是滋养而非消耗。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沉稳,但字里行间流淌着一种对教育事业发自内心的热忱和批判精神,没有空洞的口号,只有扎实的分析和富有建设性的思考方向。它不仅仅是一本管理学的书,更像是一部关于教育哲学和未来愿景的宣言,非常值得每一个身处教育系统中的人细细品味和反复研读。

评分

管理一方面是解决好问题,另一方面是控制问题的产生!

评分

单位买的,送货速度快,正版,满意

评分

学习用书,没法过多评论。

评分

适合我们专业啊~总之很使用就是了~

评分

家庭教育必备图书爸爸妈妈们要好好学习的书

评分

很不错啊,值得购买啊

评分

这本书适合那些中国的校长以及行政阶级多看看,省的闭门造车污染整个国家的教育环境!

评分

学习用书,没法过多评论。

评分

单位买的,送货速度快,正版,满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