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碑帖名品:封龍山頌

中國碑帖名品:封龍山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上海書畫齣版社 編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書畫齣版社
ISBN:9787547902578
版次:1
商品編碼:10843612
包裝:平裝
開本:12開
齣版時間:2011-08-01
頁數:43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中國碑帖名品》匯聚曆代尤其是今人對不同書體不同書傢作品(包括新齣土書跡)的深入研究,以書體遞變為縱軸,以書傢風格為橫綫,遴選瞭書法史上最優秀的書法作品匯編成一百冊。同時,叢帖在文字疏解、藝術賞評諸方麵做瞭全新的嘗試,使文字記載、釋義的屬性與書法藝術造型、審美的作用相輔相成,進一步拓展字帖的功能。

內容簡介

《中國碑帖名品:封龍山頌》又名《封龍山碑》,束漢桓帝延熹七年(二八四)十月立。隸書,十五行,行二十六字,無撰書者姓名,碑側有唐鹹通題名。宋代洪適《隸釋》及鄭樵《通誌略》均有著錄,碑石後佚。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十一月,元氏知縣劉寶楠發現於河北元氏西北四十五裏的王村山下,即命工移置城中文清書院。運工嫌其沉重,乃截裂為二,後雖經嵌閤,但裂紋清晰可見。此碑民國時尚在文清書院,今又佚。此碑書法方正古健,結體奇崛,氣魄雄偉,為漢隸中不可多得的上品。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中國漢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書寫性發展到一種審美階段——融入瞭創作者的觀念、思維、精神,並能激發審美對象的審美情感(也就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書法的形成)。有記載可考者,當在漢末魏晉之間(大約公元2世紀後半期至4世紀),然而,這並不是忽視、淡化甚至否定先前書法藝術形式存在的藝術價值和曆史地位。中國文字的濫觴、初具藝術性早期作品的産生,無不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時代性。就書法看,盡管早期文字——甲骨文,還有象形字,同一字的繁簡不同,筆畫多少不一的情況。但已具有瞭對稱、均衡的規律,以及用筆(刀)、結字、章法的一些規律性因素。而且,在綫條的組織,筆畫的起止變化方麵已帶有墨書的意味、筆緻的意義。因此可以說,先前書法藝術的産生、存在,不僅屬於書法史的範疇,而且也是後代的藝術形式發展、嬗變中可以藉鑒與思考的重要範例。所以書法的基礎為:“點畫筆法”和“間架結構”

評分

很模糊,可以看,臨帖用。

評分

《曆代名畫記》中談論古文字、圖畫的起源時說:“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製肇創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書畫雖然具有同源的可

評分

甲骨文發現於一八九九年(清光緒二十五年)。是殷商時期刻寫在龜骨,獸骨,人骨上記載占蔔,祭祀等活動的文字,是經過巫師加工過的古漢字。嚴格地講,隻有到瞭甲骨文,纔稱得上是書法。因為甲骨文已具備瞭中國書法的三個基本要素:用筆,結字,章法。而此前的圖畫符號並不全有這三種要素。圖為《祭祀狩獵塗硃牛骨刻辭》,商代武丁時期的作品,風格豪放,字形大小錯落,生動有緻,各盡其態,富有變化而又自然瀟灑。不愧為甲骨文書法中的傑作。

評分

評分

該碑刻為隸書中較為大氣之作,用筆發則亦豐,構思精妙,為習隸書範本之一。

評分

字帖不錯,大小混閤打包,使書受損,可惜。

評分

不管是用來臨摹還是收藏,從質量還是內容,都是上乘選擇

評分

大紅袍四印,質量不比一印。快遞速度很快,活動價好評!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