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典籍选刊:真诰

道教典籍选刊:真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 陶弘景 著,赵益 校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78176
版次:1
商品编码:10850390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道教典籍选刊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1-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73
字数:20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道教典籍选刊:真诰》内容涉及四个方面:一是较多记载了传道之事;二是较常谈到修道养生之术,包括数种存思法以及服食丹药的方法;三是较详尽地描述了修仙之地的来历、地理位置、众神仙迹等;四是介绍了上清经的传授历程。总之,《道教典籍选刊:真诰》是研究道教的一份重要历史资料。

目录

前言
点校说明
真诰叙
真诰卷之一 运题象第一
真诰卷之二 运题象第二
真诰卷之三 运题象第三
真诰卷之四 运题象第四
真诰卷之五 甄命授第一
真诰卷之六 甄命授第二
真诰卷之七 甄命授第三
真诰卷之八 甄命授第四
真诰卷之九 协昌期第一
真诰卷之十 协昌期第二
真诰卷之十一 稽神枢第一
真诰卷之十二 稽神枢第二
真诰卷之十三 稽神枢第三
真诰卷之十四 稽神枢第四
真诰卷之十五 阐幽微第一
真诰卷之十六 阐幽微第二
真诰卷之十七 握真辅第一
真诰卷之十八 握真辅第二
真诰卷之十九 翼真检第一
真诰叙录
真经始末
真诰卷之二十 翼真检第二
真胄世谱
附录
明俞安期万历三十二年重修本校刻真诰凡例
历代著录、题跋及论述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幸好没出什么事

评分

帮同事买的,他打算收集一整套,可是这套书还没有出完,所以只能慢慢等。书真的很好。

评分

不错,全新正版。

评分

永明八年,他曾请假东行浙越,处处寻求灵异。到会稽大洪山,谒居士娄慧明,又到余姚太平山谒居士杜京产,到始宁?兆山谒法师钟义山,到始丰天台山谒诸僧标及其他各处老道士,并获得真人遗迹十余卷,游历山水二百多天才返回。搜访道经,为他以后著述,特别是为写作《真诰》准备了良好的条件。陶弘景云游之时,随时救穷济困、解人疾病,不知疲倦,经常暗中助人,不留姓名。他很喜欢听松树的风声,曾在隐居的庭院种满松树,每当听见松涛之声时,便走近树旁,感到心旷神怡。永元初(公元499年),他又修一座三层楼房,自居最高处,闭门谢客以著述。在茅山隐居期间,他写下了《真诰》。梁武帝早年素与弘景深交,当武帝禅代之时,弘景援引图谶,拟定国号为梁,被采纳。

评分

道教的秘传!

评分

如题。 乔·昆南为自己读烂书做了一点辩护,他说:“特别烂的书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喜感十足,不可或缺……烂到极点的书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它们可以让我们的脑筋动起来。读好书是不需要思考的,因为作者已经替你思考过了,而烂书强迫你训练头脑,因为你要花上不少时间想这个人接下来会说什么蠢话。”说“读好书是不需要思考的”,恐怕不符合事实,读《存在与时间》或《存在与虚无》不需要思考吗(当然,它们很可能也被乔·昆南归入烂书行列了)?但乔·昆南说的读烂书也能达到训练头脑的目的,我很赞同。烂与不烂,总是相对而言的——跟《曼舞雪松湾》比起来,没准儿《人性的枷锁》还算一本好书呢。同样是烂,打59分和打13分,差别很大。评论家从来不会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美主义者,因为他的使命和职责之一就是披沙拣金、矮子里拔将军。乔·昆南说得很对:“我们都熟悉那种崇拜质量的人:他们只读好书,只看好电影,只听好音乐……他们以为这么做他们就比别人聪明比别人好了,可惜并非如此:这么做令他们低劣,在时间安排上过分挑剔、吝啬,好像抽出十五分钟悠闲地翻几页《达芬奇密码》就是残暴的罪行似的……”其实,“只读好书”,这在逻辑上不成立。总有那种可能性存在,你眼中的好书,就是别人眼中的烂书。《堂吉诃德》好不好?纳博科夫还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撕烂了呢。不过,话说回来,烂书这种东西,就像豆汁儿一样,捏着鼻子尝过一次也就够了,总去读,就与嗜痂无异了。不过,乔·昆南读烂书,遍读罗伯特·詹姆斯·沃勒,这不算浪费时间,因为在整个社会的层面上核算,这是浪费他一个,造福千万人,是替大伙儿省了时间,得送锦旗、写感谢信、点赞打赏才行的。

评分

真仙应世,敕传玄义。博学君子,勿作嬉戏!

评分

如题。 乔·昆南为自己读烂书做了一点辩护,他说:“特别烂的书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喜感十足,不可或缺……烂到极点的书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它们可以让我们的脑筋动起来。读好书是不需要思考的,因为作者已经替你思考过了,而烂书强迫你训练头脑,因为你要花上不少时间想这个人接下来会说什么蠢话。”说“读好书是不需要思考的”,恐怕不符合事实,读《存在与时间》或《存在与虚无》不需要思考吗(当然,它们很可能也被乔·昆南归入烂书行列了)?但乔·昆南说的读烂书也能达到训练头脑的目的,我很赞同。烂与不烂,总是相对而言的——跟《曼舞雪松湾》比起来,没准儿《人性的枷锁》还算一本好书呢。同样是烂,打59分和打13分,差别很大。评论家从来不会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美主义者,因为他的使命和职责之一就是披沙拣金、矮子里拔将军。乔·昆南说得很对:“我们都熟悉那种崇拜质量的人:他们只读好书,只看好电影,只听好音乐……他们以为这么做他们就比别人聪明比别人好了,可惜并非如此:这么做令他们低劣,在时间安排上过分挑剔、吝啬,好像抽出十五分钟悠闲地翻几页《达芬奇密码》就是残暴的罪行似的……”其实,“只读好书”,这在逻辑上不成立。总有那种可能性存在,你眼中的好书,就是别人眼中的烂书。《堂吉诃德》好不好?纳博科夫还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撕烂了呢。不过,话说回来,烂书这种东西,就像豆汁儿一样,捏着鼻子尝过一次也就够了,总去读,就与嗜痂无异了。不过,乔·昆南读烂书,遍读罗伯特·詹姆斯·沃勒,这不算浪费时间,因为在整个社会的层面上核算,这是浪费他一个,造福千万人,是替大伙儿省了时间,得送锦旗、写感谢信、点赞打赏才行的。

评分

还行吧,书没破损,里面印刷还要改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