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先生全集著作趁活動和有券已經收集的差不多瞭。
評分 評分1986年6月9日下午,在素書樓講最後一課,臨彆贈言:“你是中國人,不要忘記瞭中國!”至此告彆杏壇。
評分上麵說過,宗教精神是齣世的,道德精神是人世的,因此我們可以說,宗教精神普通都是柔性的、陰性的、帶有消極性;而道德精神則總是剛性的、陽性的、帶有積極性。上麵又說過,文學藝術常依附於宗教或道德。而西方文化則偏嚮宗教,中國文化則偏嚮道德,因此關係,巾丙雙方文學藝術,亦連帶有其內在精神之相異。在西方,文學常稱為站在人生之前端,藝術亦大體如是。試看西方的小說,或戲劇電影,就中國人看法,它總帶有刺激性,總帶有火氣,使你熱辣辣,心不安,要從現實中掙紮嚮前衝。但社會人生並不即是文學人生,經濟人生更非文學人生,你的掙紮不免要碰壁。而失敗瞭,迴過頭來,有宗教上帝在撫慰你,饒恕你。一張一弛,西方文學藝術則是常帶陽性的、積極的。但在中國則不然,文學藝術往往一片恬儋,一片溫和。具體刻劃的小說戲劇,並非中國文學之正宗。中國的文學藝術,常喜從人生現實中躲避一旁,它帶陰性的消極氣氛。溫柔敦厚是詩教。在實際人生中失敗瞭,在巾國的文學藝術中,可獲得慰藉與同情。中國人的道德教訓像是一嚴父,文學藝術則像是一慈母。一張一弛,中國文學藝術卻擔負瞭西方宗教的功能。
評分錢穆先生的書,值得精讀細讀耐心讀認真讀,飽含對祖國的深情!
評分民 族漢
評分 評分1912年,任教無锡秦傢渠三兼小學,為教學生涯之始 。[4]
評分1901年, 入私塾讀書 。1904 年,進果育小學就讀 。[3]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