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宋濂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和文学家,被誉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他的思想和著述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宋文宪公年谱》是关于宋濂的年谱著作,1912年孙锵又予补订,故此书又称朱兴悌、戴殿江撰、孙锵补辑《宋文宪公年谱》。本书比较详尽地叙述记载他一生经历、著作、地位和影响,当以篇幅较多的年谱形式载体更为合适。本书给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谱首
元武宗至大三年 庚戌(1310) 一岁
元武宗至大四年 辛亥(1311) 二岁
元仁宗皇庆元年 壬子(1312) 三岁
元仁宗皇庆二年 癸丑(1313) 四岁
元仁宗延祐元年 甲寅(1314) 五岁
元仁宗延祐二年 乙卯(1315) 六岁
元仁宗延祐三年 丙辰(1316) 七岁
元仁宗延祐四年 丁巳(1317) 八岁
元仁宗延祐五年 戊午(1318) 九岁
元仁宗延祜六年 己未(1319) 十岁
元仁宗延祜七年 庚申(1320) 十一岁
元英宗至治元年 辛酉(1321) 十二岁
元英宗至治二年 壬戌(1322) 十三岁
元英宗至治三年 癸亥(1323) 十四岁
元泰定帝泰定元年 甲子(1324) 十五岁
元泰定帝泰定二年 乙丑(1325) 十六岁
元泰定帝泰定三年 丙寅(1326) 十七岁
元泰定帝泰定四年 丁卯(1327) 十八岁
元泰定帝泰定五年 文宗天历元年戊辰(1328) 十九岁
元文宗天历二年 己巳(1329) 二十岁
元文宗天历三年 元文宗至顺元年 庚午(1330) 二十一岁
元文宗至顺二年 辛未(1331) 二十二岁
元文宗至顺三年 壬申(1332) 二十三岁
元顺帝元统元年 癸酉(1333) 二十四岁
元顺帝元统二年 甲戌(1334) 二十五岁
元顺帝重纪至元元年 乙亥(1335) 二十六岁
元顺帝至元二年 丙子(1336) 二十七岁
元顺帝至元三年 丁丑(1337) 二十八岁
元顺帝至元四年 戊寅(1338) 二十九岁
元顺帝至元五年 己卯(1339) 三十岁
元顺帝至元六年 庚辰(1340) 三十一岁
元顺帝至正元年 辛巳(1341) 三十二岁
元顺帝至正二年 壬午(1342) 三十三岁
元顺帝至正三年 癸未(1343) 三十四岁
元顺帝至正四年 甲申(1344) 三十五岁
元顺帝至正五年 乙酉(1345) 三十六岁
元顺帝至正六年 丙戌(1346) 三十七岁
元顺帝至正七年 丁亥(1347) 三十八岁
元顺帝至正八年 戊子(1348) 三十九岁
元顺帝至正九年 己丑(1349) 四十岁
元顺帝至正十年 庚寅(1350) 四十一岁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 辛卯(1351) 四十二岁
元顺帝至正十二年 壬辰(1352) 四十三岁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 癸巳(1353) 四十四岁
元顺帝至正十四年 甲午(1354) 四十五岁
元顺帝至正十五年 乙未(1355) 四十六岁
元顺帝至正十六年 丙申(1356) 四十七岁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 丁酉(1357) 四十八岁
元顺帝至正十八年 戊戌(1358) 四十九岁
元顺帝至正十九年 己亥(1359) 五十岁
元顺帝至正二十年 庚子(1360) 五十一岁
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 辛丑(1361) 五十二岁
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 壬寅(1362) 五十三岁
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 癸卯(1363) 五十四岁
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 甲辰(1364) 五十五岁
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 乙巳(1365) 五十六岁
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 丙午(1366) 五十七岁
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 丁未(1367) 五十八岁
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 明太祖洪武元年戊申(1368) 五十九岁
明太祖洪武二年 己酉(1369) 六十岁
明太祖洪武三年 庚戌(1370) 六十一岁
明太祖洪武四年 辛亥(1371) 六十二岁
明太祖洪武五年 壬子(1372) 六十三岁
明太祖洪武六年 癸丑(1373) 六十四岁
明太祖洪武七年 甲寅(1374) 六十五岁
明太祖洪武八年 乙卯(1375) 六十六岁
明太祖洪武九年 丙辰(1376) 六十七岁
明太祖洪武十年 丁巳(1377) 六十八岁
明太祖洪武十一年 戊午(1378) 六十九岁
明太祖洪武十二年 己未(1379) 七十岁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 庚申(1380) 七十一岁
明太祖洪武十四年 辛酉(1381) 七十二岁
参考书目
附录
后记
前言/序言
宋濂年谱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我是冲着谱主的名气买的,内容还没有细看。
评分
☆☆☆☆☆
元代有三个主要理学派别,金华学派代表人物金履祥、许谦不仕元朝,是在野人物,这是他们与北方学派代表人物许衡和江右学派代表人物吴澄的重大区别,他们实际上是和方凤、谢翱一样的宋遗民。宋濂在经历了自弱冠到中年的经历、观察和思考后,在至正九年就拒绝推荐,不愿仕元。待到李善长推荐,朱元璋派专人礼聘,他几乎是踊跃投效。他或者正是以与元王朝保持距离的元初金华学派的早期人物的传统自承,承继着他们拒元的政治血脉。所以他就必然要投效高举抗元大旗的朱元璋。最后,他与坚决地忠元拒明的戴良一样,都在朱元璋高压专制下悲惨地死去,那又另作别论了……
评分
☆☆☆☆☆
元代有三个主要理学派别,金华学派代表人物金履祥、许谦不仕元朝,是在野人物,这是他们与北方学派代表人物许衡和江右学派代表人物吴澄的重大区别,他们实际上是和方凤、谢翱一样的宋遗民。宋濂在经历了自弱冠到中年的经历、观察和思考后,在至正九年就拒绝推荐,不愿仕元。待到李善长推荐,朱元璋派专人礼聘,他几乎是踊跃投效。他或者正是以与元王朝保持距离的元初金华学派的早期人物的传统自承,承继着他们拒元的政治血脉。所以他就必然要投效高举抗元大旗的朱元璋。最后,他与坚决地忠元拒明的戴良一样,都在朱元璋高压专制下悲惨地死去,那又另作别论了……
评分
☆☆☆☆☆
这个主题的我在收藏,所以不评价了。
评分
☆☆☆☆☆
书的质量还行吧,能用.在这买挺方便,送货也快,赞一个.
评分
☆☆☆☆☆
元代有三个主要理学派别,金华学派代表人物金履祥、许谦不仕元朝,是在野人物,这是他们与北方学派代表人物许衡和江右学派代表人物吴澄的重大区别,他们实际上是和方凤、谢翱一样的宋遗民。宋濂在经历了自弱冠到中年的经历、观察和思考后,在至正九年就拒绝推荐,不愿仕元。待到李善长推荐,朱元璋派专人礼聘,他几乎是踊跃投效。他或者正是以与元王朝保持距离的元初金华学派的早期人物的传统自承,承继着他们拒元的政治血脉。所以他就必然要投效高举抗元大旗的朱元璋。最后,他与坚决地忠元拒明的戴良一样,都在朱元璋高压专制下悲惨地死去,那又另作别论了……
评分
☆☆☆☆☆
春宜读诗,冬宜读史。 黄昏宜读情书,清晨宜读外语。 月下宜读西厢,半夜宜读聊斋。 读教材宜考前,读晚报宜浴后。 读唐诗宜坐,读宋词宜卧。
评分
☆☆☆☆☆
书的质量还行吧,能用.在这买挺方便,送货也快,赞一个.
评分
☆☆☆☆☆
这个主题的我在收藏,所以不评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