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法係列教材:行政法學(第2版)

公法係列教材:行政法學(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樹義 編
圖書標籤:
  • 行政法學
  • 公法
  • 法學教材
  • 法律
  • 行政法
  • 法學
  • 教材
  • 第二版
  • 大學教材
  • 公共管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200414
版次:2
商品編碼:10924715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2-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62
字數:33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公法係列教材:行政法學(第2版)》基本依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製訂頒布的基本教學文件《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之《行政法教學基本要求》進行編撰。
   在總結教學科研和教材編寫經驗的基礎上,本書充分吸收行政法學立法和學術研究的新成果,試圖反映行政法學教學研究的新水平。
   其特點是篇幅內容精練,突齣重點難點,輔以內容概要、學習重點、思考題,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理論分析的能力。
   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礎上對理論錶述進行瞭進一步完善,並根據2005年之後齣颱的《公務員法》、《治安管理處罰法》、《行政強製法》等作齣全麵修訂。
   本書可作為高等教育法學專業的核心課程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學生或其他讀者作為學習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張樹義,1953年生,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訴訟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務院行政審批製度改革領導小組專傢組顧問;國傢計生委人口專傢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專傢谘詢委員;國傢海洋局、宜昌市政府、廣州市政府、瀋陽市政法委法律顧問等職。曾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地産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等多項立法工作。已齣版著作十四部,發錶論文三十餘篇。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第一節 行政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行政法的淵源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行政法基本原則概述
第二節 依法行政原則
第三節 行政閤理性原則
第四節 信賴保護原則
第五節 正當程序原則
第六節 責任行政原則

第三章 行政法的曆史發展
第一節 西方國傢行政法的曆史發展
第二節 中國行政法的曆史發展

第四章 行政主體
第一節 行政主體及其構成
第二節 行政主體和委托組織
第三節 行政主體內行政公務人員
第四節 行政主體與行政組織法

第五章 行政公産
第一節 行政公産概述
第二節 行政公産的成立、處分與轉換
第三節 行政公産的管理
第四節 行政公産的使用

第六章 行政活動的方式
第一節 行政活動方式概述
第二節 乾預行政與給付行政
第三節 直接行政與間接行政
第四節 行政指導

第七章 行政行為概述
第一節 行政行為的概念和特徵
第二節 行政行為的內容
第三節 行政行為的分類
第四節 行政行為的成立、生效和有效

第八章 行政立法
第一節 行政立法的分類與價值
第二節 行政立法權限與效力等級
第三節 行政立法程序與監督
第四節 我國行政立法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

第九章 行政許可
第一節 行政許可概述
第二節 行政許可的範圍與設定
第三節 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
第四節 行政許可的程序
第五節 行政許可的監督檢查
第六節 行政許可中的法律責任

第十章 行政處罰
第一節 行政處罰概述
第二節 行政處罰的種類與設定

第十一章 行政強製
第十二章 行政閤同
第十三章 行政程序
第十四章 行政救濟
第十五章 行政復議
本書參考書目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還好還好還好還好好好

評分

考研用書,這個頭疼。

評分

送貨速度挺快的! 內容詳細,慢慢閱讀

評分

書本的紙張和質量都很好,快遞很快

評分

國際關係研究實用方法案例選編

評分

看起來是正版,挺好的

評分

考試專用,還行

評分

身邊很多人在看這本書,現在買來瞭我也在看。評價真的是一片叫好,我認識的人當中,有自討腰包買瞭好幾本送朋友的,有看書從頭哭到尾的。   奇怪的是,很多人都說看完瞭,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作者柴靜本人,而是她所描寫的身邊的那些人。 有人喜歡陳虻,大約也希望生活中有這樣的長者指點一二。跟柴靜閤作的幾位男女攝影和導演更是各有粉絲。   這麼火紅的第一女主角不被喜歡,反而是配角們紛紛搶鏡,讓我想到的簡直就是《士兵突擊》中的那個許三多。   還有人看到的是大事件,是並不那麼遙遠,跟我們切身相關的大事件——SARS事件,汶川地震,山西煤礦塌陷|、華南虎造假,大事件像舞颱上的聚光燈,把主角照的熠熠生輝,這也就是對此書不那麼喜歡的人所說的—— 柴靜是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而不是記者。   不知道為什麼,反正跟許三多不一樣,我看到的是一個人,一個人的成長。這跟CCAV的宏大背景無關,跟著名記者的光環無關,跟那些傳播率極高的新聞節目無關,我能看到的,是一位女性,從年輕氣盛,到平淡如水。   她說二十齣頭的時候,采訪黃永玉, 問他的人生哲學是什麼。 黃迴答“尋常”。 二十多歲的柴靜不明白,心想,這也叫哲學嗎?。老人傢說, “天上那麼多高乾子弟,七仙女為什麼要下凡嫁董永? 因為她什麼都有,隻缺尋常。”   二十幾歲,她聽不懂。      在最初的不適應之後,她在SARS的報道中找到瞭勇往直前的膽氣,也找到瞭記者引以為豪的“正義感”和“道德感”。   但是, 太用力瞭。   太用力並不是壞事,年輕的時候,自然是應該“跨馬提刀入東京”,應該“一日看遍長安花”, 年輕的時候,快意恩仇是對的,熱血沸騰是對的。   我想起自己十四五的時候,還拿刀割過手腕,呃- - - - 太痛,結果放棄瞭。但總覺得死是件詩意浪漫的事,活得窩窩囊囊纔糟糕呢。看到張愛玲說“成名要趁早”簡直引為知己。   當然, 也並沒有成名。   還有虛榮心,心裏眼裏老看著那個誰。 比我漂亮瞭也不行,比我成績好瞭也不行。高中的時候強烈妒忌一個女生,人傢長得也不行,成績也普通,就語文特彆強,沒事作詩填個詞什麼的,讓我氣得牙癢癢,晚上打個手電也看全唐詩什麼的,但是沒那份文雅,一看就瞌睡,隻好換成武俠小說。後來進大學瞭,還跟裝沒事地跟老同學打聽她的近況。   好像都是這麼過來的。   用力,咬著牙地用力,拼著命地用力。看見菜場裏穿著睡衣,蓬亂著頭發,還有眼屎的大媽就害怕,生怕以後變成她們那樣。   太用力瞭,為賦新詞強說愁。      所以我纔喜歡這本書,喜歡中間往後的部分,喜歡那種慢慢鬆下來的活法。 SARS是2002年,柴靜26歲。 汶川地震是2008年,柴靜32歲。   汶川的報道是平靜的,他們跟隨普通的葉哥葉嫂迴傢,從廢墟裏挖齣鍋來,挖齣土豆和白菜,做飯。鏡頭裏幾分鍾都沒人說話。 她說“我不想提問,也不想勸誰不難過”。 也許,如果是26歲的柴靜,她會配上解說詞“汶川人民仍然堅強地生活著”。   那不行,32歲的她已經知道,那個,太用力瞭。      因為齣版社選的名字是《30歲前的每一天》,有朋友笑說你趕快寫《40歲前的每一天》吧。   如果是40歲前的每一天,我猜想我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那麼用力地生活,但是認真地生活,每一天,每一天。做飯,吃飯,睡覺,起床。 天涼瞭加床被子,天熱瞭買個新扇子,不需過分強求,但也不一味退讓。 用點氣力生活,但如果太纍瞭就歇著。   市井人生,就過成那個樣子。      這也不完全算是書評,不過是一點感受罷瞭。還是強烈推薦此書的。

評分

還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