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作者: Oxford Dictionaries
ISBN13: 9780199571123
類型: 精裝(精裝書)
語種: 英語(English)
齣版日期: 2010-08-19
齣版社: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rd Revised edition edition
頁數: 2112
重量(剋): 3001
尺寸: 276 x 223 x 66 mm
與其他我翻閱過的權威詞典相比,這本書在語言學的曆史溯源和詞源分析部分顯得極其單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學習一門語言時,理解一個詞是如何從古老的源頭演變而來,往往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掌握其核心的語感和內在邏輯。然而,這裏提供的“Etymology”部分,常常隻是簡單地標注瞭幾個字母的縮寫,然後戛然而止。這對於那些對英語語言發展史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遺憾。它滿足瞭“知其然”的需求——你知道這個詞現在是什麼意思——卻完全忽略瞭“知其所以然”的深度探究。就好像你得到瞭一份精美的甜點食譜,但製作師傅卻拒絕透露烘焙的火候和麵團發酵的秘訣。我需要一個能帶我深入語言肌理的嚮導,而不是一個僅僅停留在錶麵的詞匯目錄。這種對曆史維度的缺失,使得這本書在學術價值和持久的參考意義上,少瞭一份沉甸甸的基石。
評分這本書的“發音指南”係統,坦白地說,是我遇到過最令人睏惑的係統之一。它混閤使用瞭不同的音標體係,並且在同一個詞條下,可能會同時齣現英式和美式發音的標注,卻沒有用清晰、一緻的視覺標記來區分。更要命的是,對於一些變音現象,它似乎采用瞭某種內部約定俗成的縮寫,但我找不到任何地方可以係統地查閱這些縮寫的含義。每一次我試圖跟讀例句時,都不得不停下來,反復比對那些小小的符號,試圖解讀齣說話者到底想讓我發齣什麼樣的聲響。這種對聽覺學習者極不友好的設計,極大地拖慢瞭我的學習效率。一個現代的、聲稱是“權威”的詞典,理應提供清晰的音頻參考,或者至少,一個詳盡、易懂的音標解碼錶。目前的狀態,更像是將一份未經校對的早期草稿直接付印瞭事,使得學習發音變成瞭一場猜謎遊戲。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簡直是一場視覺的災難,每一個詞條的布局都顯得局促而擁擠,仿佛編輯們在用盡最後一絲空間來塞入更多信息,卻完全忽略瞭閱讀的舒適度。我需要花費額外的時間去分辨主詞條和它那些密密麻麻的次級含義、例句和同義詞群。尤其是那些復雜的固定搭配,它們被擠壓在狹小的角落裏,字體小得像是印刷錯誤,讓我這個老花眼常常需要藉助放大鏡纔能看清。紙張的質量也令人不敢恭維,那種略帶粗糙的觸感,以及在翻頁時發齣的輕微沙沙聲,都提醒著我,這並非一本精心製作的工具書,而更像是一份趕工齣來的參考手冊。更彆提那些用來區分詞義的符號和縮寫,如果不查閱前言裏那一大段解釋,根本無從下手,完全沒有考慮到非母語學習者的體驗。它更像是一個語言學傢的內部工具,而非麵嚮大眾的權威詞典。我期待的是清晰、有序、能夠引導學習的結構,但得到的卻是信息過載和視覺疲勞。如果一個工具的易用性都無法保障,那麼它所包含的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也大打摺扣,因為你根本沒有耐心或能力去充分挖掘。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在收錄詞匯的廣度和深度上確實令人印象深刻,它毫不吝嗇地收納瞭大量現代英語中新興的、甚至帶有一絲俚俗氣息的詞匯,這體現瞭其緊跟時代脈搏的編輯理念。然而,這種包羅萬象的取嚮,也帶來瞭詞義解釋上的某種“水化”傾嚮。一些本應清晰界定的核心詞匯,在被賦予過多現代語境下的引申義後,反而變得模糊不清。比如某個動詞,它列舉瞭七八種截然不同的用法,但對每種用法之間的微妙差彆,卻缺乏足夠有力的例證來支撐其閤理性。我常常陷入“是不是我理解錯瞭”的自我懷疑中,因為例句的選擇似乎更傾嚮於展示詞匯的“可能性”而非其“慣常性”。對於追求精準錶達的學習者來說,這種“什麼都可以是”的態度反而成為瞭障礙。我更偏愛那些敢於在特定語境下明確指齣“不常用”或“僅用於特定領域”的詞典,而不是這種將所有詞性都置於同一光芒下的摺衷主義。它更像是一個龐大的數據庫,而非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語言過濾器。
評分在處理那些具有高度文化依賴性的短語和習語時,這本書的錶現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仿佛它受睏於自身對“標準”書麵英語的執念。很多地道的、在日常對話中頻繁齣現的錶達,要麼被完全忽略,要麼被解釋得過於學院派,脫離瞭實際使用的情境。舉例來說,對於一些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俚語,它提供的解釋往往是中性的、功能性的,完全沒有捕捉到那種微妙的幽默感、諷刺意味或是親密關係中的暗示。這使得我這個試圖將所學應用到真實交流中的人,常常在實際對話中感到措手不及,因為書本上的解釋和實際聽到的語氣完全對不上號。它更適閤撰寫正式報告或進行學術閱讀,但在構建自然、流暢的口語能力方麵,它提供的指引明顯不足。我需要的是一本能夠橋接書本知識與真實世界語言的工具,而這本書似乎更願意停留在象牙塔內,對街頭巷尾的語言活力保持著一種疏離的觀察姿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