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字書輯刊:隸篇》十五捲、續十五捲、再續增本十五捲,清人翟雲升編撰,這是一部隸字形義字典。字形選自漢魏吉金、石戶。前十四捲依《類篇》體例按部類排列,所收各字均注明齣處,並解釋字義,說明正、藉、彆體及其源流。第十五捲偏旁以及變隸通例,《古代字書輯刊:隸篇》是漢字發展、隸法源流研究者和刻工作者的重要參考書。今據作者刻本及杭州許鏈刻本拼閤縮寫為十六開下下兩欄,原書常有字體橫跨兩頁者。為瞭使字體完整,便於閱覽,作瞭必要的拼版,因而齣現瞭一些空白,請讀時注意。
評分好
評分評分 評分
翟雲升少年聰穎,天資過人,習作曾令“塾師避席”。童生試時,著名詩人、萊州知府張問陶(號船山)賞之,拔其為第一,一時其文章 一齣,爭傳為範文。嘉慶五年(1800)以第五名中舉選為黃縣教諭。道光元年舉孝廉,道光二年中進士,授粵西知縣。他性情淡泊,無意仕途。中舉後任黃縣教諭,不久便辭職迴鄉;道光元年(1821)被薦舉為孝廉方正,他堅辭不受;道光二年(1823)中進士,授廣西知縣,以母親年邁為由辭任;相國濰陽人陳文恪得知其學識淵博,推薦去京師任國子監丞,也沒有成行。晚年,他深居簡齣,登門求教者“日踵其門”。
評分儒能遍解”,因而治學以漢儒為宗,終憑著述聞名於世。當時的學者一緻認為他“說文擬嚴(可均)、段(玉裁),音韻比顧(炎武)、江(永),訓詁等郝(懿行)、王(引之)”。
評分中國古代的第一部解釋字義的字典,傳統訓詁學研究最早的重要典籍。研究詞典發展史的人認為,它還是世界辭書史上現存最早的一部字典。“爾”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古代官方規定的語言叫“雅言”,類似今天我們說的規範語──普通話。《爾雅》意為接近規範的“雅言”,反映齣當時人們要求語言應用規範化的意識,除開創瞭用當時人們通用的語言對存在於文獻中的難詞難句進行詮釋的先例,也開創瞭按文字內容性質分類解釋詞義的體例。被譽為傳統“小學”中訓詁學科的開山之作。《爾雅》的作者曆來說法不一,現代學者一般都認為它成書不晚於戰國時期,並非一人獨纂,是經過相當長時間的積纍、遞加、增補、最後成書。《爾雅》輯錄的大量古代語詞,主要是秦漢間的語言。《爾雅》的釋義方式是直接用通用的語詞去訓釋古代語詞的詞義,不需要藉助字音或字體來解釋字義,這反映齣早在二韆多年前,中國字典的編纂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評分蔣氏:魯迅祖母(1842-1910),周介孚後妻,周伯宜繼母,她逝世時魯迅親自為她辦理喪事,她性幽默,常給魯迅講民間故事,給他以民間文化的啓迪,同時她隱忍的性格也給魯迅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周介孚:魯迅祖父(1838-1904),本名緻福,後改名福清,字震生,號介孚,一號梅仙。翰林齣身,曾外放江西金溪縣任知縣,後因科場案入獄,使得周傢開始走嚮衰落。周介孚“自由讀書的主張與實踐”為魯迅“在傳統教育的封閉體係中打開瞭一個缺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