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17
广东一隅,史称岭南。岭南文化,源远流长。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融汇升华,自成宗系,在中华大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千百年来,为华夏文明的历史长卷增添了绚丽多彩、凝重深厚的篇章。进人十九世纪的南粤,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的摇篮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启蒙之地,继而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策源地和根据地。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东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斗争中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用鲜血写下了无数彪炳千秋的史诗。业绩煌煌,理当镌刻青史、流芳久远。
岭南文库:粤东金石略补注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岭南文库:粤东金石略补注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陈奂(1786-1863),字硕甫,号师竹,晚年自号南园老人,江苏长洲人。咸丰初年举孝廉方正。《清史稿》有传。陈奂初从江沅治古学,又从段玉裁学习《毛诗》、《说文》,后又曾问学于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与当时学术名家交游,得闻经学家法。他毕生治学,于《诗经》用力最勤,其学尊崇诗序,专攻毛《传》,以其“文简而义赡,语正而道精,洵乎为小学之津梁,群书之钤键”。(《诗毛氏传疏叙》)然自郑玄为毛《传》作《笺》,间杂三家《诗》说,淆乱毛《传》,导致其一切名物礼数自汉以来无人称引,名存而实亡。因此,陈奂殚精竭虑,以十八载之功,撰成《诗毛氏传疏》一书,废去郑《笺》,专疏毛《传》,旨在恢复发扬毛《传》之精要,并辅以《释毛诗音》、《毛诗说》、《毛诗传义类》、《郑氏笺考徵》四种。又有《毛诗九谷考》、《公羊逸礼考徵》、《师友渊源记》、《三百堂文集》等传世。
评分《诗毛氏传疏》一书最早的版本,是清道光咸丰间陈氏五种本。所谓五种本,包括道光二十七年(1847)武林爱日轩刻《诗毛氏传疏》、咸丰元年(1851)苏州漱芳斋刻《释毛诗音》、道光二十七年武林爱日轩刻《毛诗说》、咸丰九年王载云刻《毛诗传义类》、咸丰八年许文一刻《郑氏笺考徵》,是陈奂《诗经》学著作的汇刊本,虽各有题签木记,而版式统一。此本刊于陈奂生前,年代早而错误少,为后世所重,曾多次影印出版。其中山东友谊出版社《孔子文化大全》丛书影印海宁杨芸士藏本系此书最早刻本,很好地保留了原刻本面貌,故选作此次整理的底本。而北京中国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及学苑出版社《诗经要籍集成》影印自同一底本,此本曾对原版片进行过校勘剜改,此次整理对其成果也多有吸收。陈氏五种本在光绪十年由徐子静覆刻,而《清经解续编》亦收录此书,二者皆曾做过一定的校勘,因此取为校本。此外,民国年间鸿章书局有石印本,民国二十三年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曾以徐子静本为底本,出版过排印本,但句读错误颇多,故不与取用。鉴于陈奂泥于古说,好作古文,校点者在整理时采取的原则是:尽量保留其行文特色,只对部分不影响文意的异体字进行统一。
评分卷一“六榕寺诸刻”第一条拟目“唐王勃碑(闻)”(P33),这是根据正文提到“六榕寺旧有王勃碑”而命名。按,此指王勃所撰《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记》,文章尚见于王勃集,六榕寺门联上句“一塔有碑留博士”亦咏此碑。既然能考出碑名,似不宜用简称。类似情况如卷二“南海神庙碑”系列,开首数碑尚开列全名,其后则径以“元至元癸巳碑”(P120)、“元泰定四年碑”(P121)为标目,这种情况竟有四十余碑之多;其中颇有见在者,如“明成化四年碑”(P125),根据注释,其篆额为“御祭南海神文”,则此碑不妨拟名为“明成化四年御祭南海神文碑”。这样处理,也才与后文“[增补]清同治三年御祭南海文碑”(P133)的命名方式一致。
评分如卷首拟目“肇庆府阅江楼圣祖仁皇帝御书碑六”(P5),这是袭用翁书原文,但其余各处标目均已改称“康熙”,此处亦应统一为“康熙”。
评分优惠价格,谢谢京东,再接再厉! 优惠价格,谢谢京东,再接再厉!
评分本书校点者为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王承略、陈锦春二位先生,审稿人为中华书局编审张忱石先生。《毛诗后笺》和《毛诗传笺通释》此前都曾整理出版,而《诗毛氏传疏》则是首次推出标点整理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广大《诗经》学研究者提供扎实可靠的文本资料,有所裨益。
评分《粤东金石略》是翁方纲在《两汉金石记》之外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原书价值,陈鸿钧先生“前言”概括准确;补注成就,罗韬老师“贯穿两个半世纪的金石之缘”(《南方都市报·南方阅读》 2012年5月13日第8版)揄扬得体。要言之,续书不易,人所共知,晚近金石学著作续书可传者,柯昌泗《语石异同评》,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并此书,鼎足而三矣。
评分广东人民出版社的岭南文库近来搞出一些精装本,但内部印刷普遍不好,形式与内容不符,这本倒是好的
评分翁方纲散馆授编修,历官内阁学士、左鸿胪寺卿,后荣恩宴加二品衔。曾主持江西、湖北、江南、顺天乡试,又曾督广东、江西、山东学政。翁方纲精于考据、金石、书法之学,又是清代“肌理说”诗论的倡始人。书学欧、虞,谨守法度。尤善隶书,相传翁方纲能在瓜子仁上书写小楷字,功力精熟可见一斑。《清朝书画录》把他和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并称“翁、刘、梁、王”。亦与刘墉、成亲王永瑆、铁保齐名,称“翁刘成铁”。包世臣《艺舟双楫》称:“宛平书只是工匠之精细者耳,于碑帖无不遍搜默识,下笔必具其体势,而笔法无闻。”马宗霍《霋岳楼笔谈》称:“覃溪以谨守法度,颇为论者所讥;然其真书工整厚实,大似唐人写经,其朴静之境,亦非石经残字到也。”
岭南文库:粤东金石略补注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