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图书非常值得一读,而且价格还不贵,太棒了,想这种通论,大纲型的东西,值得我们细读,思考
评分杨鸿烈,又名宪武、志文,号知不足斋主。1903年农历6月28日生于云南晋宁。著名的法学巨擘。 著作有:《中国法律发达史》、《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律在东亚诸国之影响》等。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文系,后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研究历史,1927-1928年经梁启超介绍,任教于南开大学;1928-1931年经胡适聘请任教于上海中国公学,为文史学系教授、主任,同期又任教或兼课于大夏大学、复旦大学、法科大学等。1931-1932年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1932-1933年任教于云南大学,为师范学院院长兼教授;1933-1934年任教于河南大学,为史学系教授、系主任。1934-1937年留学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1938年离日到香港,从事中外交流史研究工作。1939-1940年任教于无锡国学专科学校。1941-1945年在汪伪控制下之南京中央大学史学系任教授,并兼任伪中央宣传部编审司长及国史编纂委员。1946-1955年避居香港,在香港大学任教授并充任《星岛日报》英文翻译。1955年6月自港返回广东,任广东文史馆馆员。1977年逝世。 中外学者都喜欢用“新史学”“旧史学”的名词的习惯。“新史学”一词的不妥当,昔日史学理论不健全和方法拙劣的根本原因,昔日史家选择材料的错误,随便记录人名地名而缺乏内容。喜欢叙述骇人听闻的奇事。偏重政治事实的记载。中外史籍的实例。辩《二十四史》并非全系“家谱”或“相斫书”。昔日史家所用方法的拙劣。能因袭而不能创作。现实史家所最应注意的几个要点。“目的”须正确,材料的范围须尽量扩张。鉴别史料的方法须极端严格。别种科学的研究须利用为解决困难问题的工具。总结“今”“昔”之称有“相对的”妙用而不似“新”“旧”之成为绝对无通融之余地。
评分有意思的书!旅行中经历痛苦、喜悦、激情、孤独,甚至死亡。当有一天停下来反思,自己的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旅行,也许并不能从躁动、焦虑、疲惫、浮华的世俗中回归生活的本质,但它的确净化了内心的世界,让我更理性地看待生活。静下心来,细细回味曾经走过十五年的旅行生涯,然后决定写一本可以给喜欢旅行的朋友分享的书。作者用了一年时间,结合色彩心理学,整理出国内第一本旅行经历结合色彩心理分析的书。 在网络上很早就知道了“大鹏背包走天下”这个网名,但直到二○一二年九月份才真正与他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走到实际的现实生活,通过多次的电话后感觉比较好,于是我们终于在某天策划了一次“萍水相逢”。
评分史学是什么一个问题到此便可暂且解答如次,研究与[历史]有关系的种种理论和搜辑鉴别整理史料的最可靠的方法与必需的技能的学问,就叫做史学。[史学]既以历史的[理论]和[方法]为主干,所以从柏恒以来东西各国学者所撰的史学通论都是在一册书内就要讲述到两方面,不知近代历史的理论和研究的方法已经日趋复杂,尤其是研究法现已由文字的史料进展到遗物,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都极专门。
评分四海之广,亿民之众,都受制于天子一人。尽管是才能超群、智慧绝伦的人,也不能不在天子足下为他奔走服务,这难道不是以礼作为礼纪朝纲的作用吗!所以,天子统率三公,三公督率诸侯国君,诸侯国君节制卿、大夫官员,卿、大夫官员又统治士人百姓。权贵支配贱民,贱民服从权贵。上层指挥下层就好像人的心腹控制四肢行动,树木的根和干支配枝和叶;下层服侍上层就好像人的四肢卫护心腹,树木的枝和叶遮护根和干,这样才能上下层互相保护,从而使国家得到长治久安。所以说,天子的职责没有比维护礼制更重要的了。
评分杨鸿烈,又名宪武、志文,号知不足斋主。1903年农历6月28日生于云南晋宁。著名的法学巨擘。 著作有:《中国法律发达史》、《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律在东亚诸国之影响》等。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文系,后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研究历史,1927-1928年经梁启超介绍,任教于南开大学;1928-1931年经胡适聘请任教于上海中国公学,为文史学系教授、主任,同期又任教或兼课于大夏大学、复旦大学、法科大学等。1931-1932年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1932-1933年任教于云南大学,为师范学院院长兼教授;1933-1934年任教于河南大学,为史学系教授、系主任。1934-1937年留学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1938年离日到香港,从事中外交流史研究工作。1939-1940年任教于无锡国学专科学校。1941-1945年在汪伪控制下之南京中央大学史学系任教授,并兼任伪中央宣传部编审司长及国史编纂委员。1946-1955年避居香港,在香港大学任教授并充任《星岛日报》英文翻译。1955年6月自港返回广东,任广东文史馆馆员。1977年逝世。 中外学者都喜欢用“新史学”“旧史学”的名词的习惯。“新史学”一词的不妥当,昔日史学理论不健全和方法拙劣的根本原因,昔日史家选择材料的错误,随便记录人名地名而缺乏内容。喜欢叙述骇人听闻的奇事。偏重政治事实的记载。中外史籍的实例。辩《二十四史》并非全系“家谱”或“相斫书”。昔日史家所用方法的拙劣。能因袭而不能创作。现实史家所最应注意的几个要点。“目的”须正确,材料的范围须尽量扩张。鉴别史料的方法须极端严格。别种科学的研究须利用为解决困难问题的工具。总结“今”“昔”之称有“相对的”妙用而不似“新”“旧”之成为绝对无通融之余地。
评分民国时代对历史的重视比现在要强。迫切改变自己的愿望吧
评分四海之广,亿民之众,都受制于天子一人。尽管是才能超群、智慧绝伦的人,也不能不在天子足下为他奔走服务,这难道不是以礼作为礼纪朝纲的作用吗!所以,天子统率三公,三公督率诸侯国君,诸侯国君节制卿、大夫官员,卿、大夫官员又统治士人百姓。权贵支配贱民,贱民服从权贵。上层指挥下层就好像人的心腹控制四肢行动,树木的根和干支配枝和叶;下层服侍上层就好像人的四肢卫护心腹,树木的枝和叶遮护根和干,这样才能上下层互相保护,从而使国家得到长治久安。所以说,天子的职责没有比维护礼制更重要的了。
评分民国文人对什么是史学的看法,怎样学历史的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